派出所工作“36悟”(下)

2023-05-30 09:34刘比年
派出所工作 2023年5期
关键词:警力治安警务

刘比年

23.社区民警口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践行枫桥,摆在首要。党建引领,警旗飘飘;塑造警魂,喊响口号。矛盾纠纷,分类分级;多元化解,民不转刑。人防智防,天罗地网;发动群众,共治共享。服务百姓,距离为零;一点一滴,总是关情。依靠党政,网格治理;警务融入,我中有你。人地事物,单位组织;胸中有数,守牢阵地。随时留心,倾听民意;耳聪目明,捕捉警情。提供线索,服务打击;由人到案,立足本职。两队一室,理顺关系;警力下沉,就地处警。一标三实,项项落实;突出重点,摸清轨迹。台账簿册,规范整齐;信息传送,一键搞定。明年今天,十佳评比;持之以恒,肯定有你。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与君共勉,再接再厉。

24.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重在“创”的过程,而非“评”的结果。“创”的重点是打造具有鲜明特征和一定影响力的各类“品牌”。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产品、扩大品牌效应,是创建活动的关键所在。“品牌”创建具有三个要素:一是取名好。只有取好名,品牌才能立得起。“老娘舅”调解队就比“夜猫子”巡逻队更有品位,更符合审美要求。二是机制好。勤务怎么运行、工作怎么持久、后勤怎么跟上等,都要有一系列制度予以保障。三是效果好。发案是否下降,安全感、满意度是否提升,是否有可持继性、可复制性等,是验检“品牌”的重要标准。

25.在社区智能安防建设推进过程中,往往遇有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情况发生。有条件的派出所可以利用学校、活动中心、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建立安防体验中心,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呈现和现场亲身体验的方式,创新设置防盗抢体验、防诈骗宣传、消防常识普及、急救知识普及、智能化防控等功能区,让群众亲身感受反诈App、智能门锁、红外报警、人脸识别、RFlD、无人机、高空抛物监控等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让群众不断增强自防意识、掌握防范技能。总之一句话:把智博会办到群众家门口。

26.抓紧开发运行集队伍管理、基础工作、指挥调度、执法办案等于一体的派出所综合系统,是进一步深化“两队一室”改革的前提条件。没有这套系统作支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效能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两队”的运行也势必步履维艰,“一网考”变得遥不可及。因此,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布局谋篇,抓紧试点推广,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逐步改革派出所工作的考核机制,变现在的“事事考、层层考”为“派出所每月考工作过程,分县局每季度考群众安全感,市局每半年考群众满意度”。

27.实行“两队一室”警务机制后,在值班安排上,可从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和社区警务队中分别抽调民警组成值班组,实行“四长制”,即指挥长由值班所领导担任;值班长由综合指挥室民警担任;社区警务队副队长负责带领社区民警开展社区工作,就近处警、调解纠纷等;案件办理队副队长负责安排值班当天的治安接待、案件办理、巡逻防控、机动备勤等。在警情处置上,采取“分级制”。在案事件处理上,打破原有的“首接负责制”,按照案事件类型发挥两队优势进行办理。“社区警务站”值班民警依托警务站就近出警,除对本辖区开展巡逻外,还负责支援本队社区民警,同时负责处理纠纷、求助、走失、噪音扰民等一般警情。当社区民警在出警处置过程中遇到事态升级时,案件办理队民警立即出警支援,平时状态下,负责处理治安、刑事案件。在勤务安排上,打破以往的临时指派制,制定“三级勤务抽调”机制,即常态化勤务,由案件办理队机动力量组民警负责;重大、警卫勤务,由案件办理队其他警力和综合指挥室警力梯次补进;辖区内勤务,统筹安排周边属地社区民警承担。

28.派出所可以向辖区居民发出“志愿者招募令”,组建“红袖标巡逻志愿者”队伍,并根据志愿者的年龄、职业、身份特征和巡逻时段、巡逻线路和巡逻方式的不同,推出“夫妻巡”“父子巡”“邻居巡”“同事巡”等系列“巡逻套餐”供志愿者选择,打破以往单一固定的巡逻模式。志愿者按照“点餐制”自选巡、“套餐制”固定巡、“包餐制”包片巡的方式开展巡逻。对工作认真、长期坚持的居民,授予“好居民”等荣誉证书。如此,辖区各种巡逻力量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9.“十铺联防”是指商铺就近每十户组成一组,形成联防,实现“一家吹哨、全员帮助、警力快处”的治安群防模式。派出所秉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与临街商户逐个签订治安联防责任书,并由每个联防小组推选一名有影响、有威望、热心于治安工作的群众担任“十户长”。“十户长”根据治安需要,负责协助组织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安全宣传等工作。

30.远亲不如近邻。打造以“邻里守望、邻里和睦、邻里互助”为核心的“邻舍警务”,是城乡社区警务的又一新路径。社区民警通过践行“千百万”群众工作法,即“千户访”精准入户机制、“百事帮”邻里互助服务队、“万家和”纠纷调解平台,把街坊邻居、乡里乡亲们组织起来,彼此以“老邻居”“老朋友”“好兄弟”“好姐妹”等身份,互帮互助,共同守护好平安家园。

31.持续改进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创新“警格+网格”模式,将社区警务与综治网格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信息联采、隐患联治、重点联管、矛盾联处、治安联动、平安联创、队伍联建”等机制,实现“矛盾在一线联调、治安在一线联防、人员在一线联控、问题在一线联治”,把“派出所”搬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点对点、实打实、“零距离”服务群众,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32.创新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按照“民警主导、公众参与、司法确认”的原则,对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实行“人民陪调”制度。“人民陪调员”从派出所辖区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中推荐、遴选产生,主要履行三级调解职责:一是物业小区(企事业单位)调解。就近就地化解一般类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单位)”。二是社区调解。配合社区民警调解处理关注类矛盾纠纷,实现“大事不出社区”。三是派出所调解。全程参与派出所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实现“难事不出辖区”。调解疑难复杂纠纷时,成立由3名“陪调员”、1名专职调解民警、1名社区民警组成的调解组(当事人可以指定“陪调员”),調解结果必须3人以上达成一致意见,以此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3.按照“1234567”的框架,大力开展以“警旗在社区高高飘扬”为主题的派出所创新实践活动:1个理念,即打造以人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2个目标,即实现警力下沉和共治共享;3道防线,即筑牢小区、院坝防线,社区、乡村防线和派出所辖区防线;4支队伍,即以物业保安为主的巡逻队,以热心公益群众为主的劝導队,以法律义务工作者为主的调解队,以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为主的社情队;5个机制,即在党政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在分县局层面建立减负机制,在派出所层面建立责权机制,在绩效层面建立考核机制,在横向层面建立协作机制;6大基地,即将一批派出所打造成基层党建示范基地、群防群治示范基地、智慧安防示范基地、安全小区示范基地、规范化建设示范基地、乱点治理示范基地;7个启示,即总结完善在党的领导、群众路线、部门协同、科技引领、以防为主、因地制宜、敢为人先方面可供复制的宝贵经验。

34.“3D防控”是立体化治安防控的又一称谓,即通过无人机巡航或高空镜头,实现“全域盯防”;通过智能门禁或智能卡口,实现“重点盯防”;通过组织各种治安力量开展巡逻,实现“动态盯防”。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空地互补,人机互动是“3D防控”的重要特征,不可或缺。

35.原则上,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警力应占全所警力的20%左右。大致按“四合一”的架构进行组建,即指挥调度组,负责全所警力指挥调度;情报研判组,负责人、地、事、物、组织及案事件信息数据的接收、研判及推送;质效监督组,负责对指令执行情况全程质量把控;勤务保障组,负责队伍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在技术层面,应当搭建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实现“闭环式数据链”管理,即“人工或数据终端釆集信息-接收海量信息-人工或机器甄别研判信息-推送指令-执行反馈-质量把控”。其目的是将综合指挥室建成集信息自动汇集、情报高效研判、指令精准下达、执行全面反馈、质量全程把控、运行全面保障于一体的派出所综合型、智慧型“大脑”。

36.派出所案件办理队警力应占派出所警力的30%左右。派出所可以根据治安和警力状况,设置若干办案小队,负责案件办理、治安整治、应急处突等。同时,在每个办案小队下面分别设置2个警组,即侦查办案警组,主要负责案件侦办和执法培训;机动力量警组,主要负责治安整治、治安巡逻、应急处置、协助办案等。派出所应当为每位民警配备移动警务终端,确保点对点指挥调度,实现精确制导、精准打击、精细管理的工作目标。

猜你喜欢
警力治安警务
Me & Miss Bee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务专用手机ZD-P1
警力配置的理论探讨
公安基层警力流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