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林
多年前,我在家乡的小镇读小学。那个镇到现在都还没有一家书店。
我小时候,阅读资源匮乏,可是为了应付考试作文,老师早早地就开始教我们写作的“套路”了。
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买一本作文书,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一节课让我们背作文。小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写人、写事。我们每周背一篇,这样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对作文题束手无策了。
可是,每次我跟父母提起买作文书的时候,他们总说没有用。家里有很多名著,大人可以看,小孩也可以看,而且還可以重复看。作文书太浅显了,只适合小学生看,还要去几十公里外的县城买,他们觉得性价比太低了。
那时候的我,并不会考虑那么多,只是觉得大家都有,而我没有,感觉自己很没面子。下课的时候,听到班里的同学谈论作文书,我很怕别人提到我,毕竟班里只有我没有作文书。
我的同桌好几次在作文课的时候,有意把他的作文书放在中间,说我们一起背,但我都倔强地说不。我觉得那好像是我在求他,以后若有矛盾,还要因为这个事让着他,我就低人一等了。
恰巧那个时候班里有个女生,每次作文课她都在那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背诵着。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自信,就好像在说:“我的作文书里的作文是最好的。”
可是她到现在都不知道,是她一次次的大声背诵解救了我。她那么大声,我不想听都不行。在那种极其渴求的状态下,她的那些言语就是救命稻草。我不可能下课去找她借书,所以我恨不得在上课的时候完全记住她读出的所有句子。
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很想拥有一本作文书。我只是想让人感觉,我天赋异禀,不需要作文书,我就是一本作文书。
我竖着耳朵听她朗读,琢磨着作文的架构,然后我再听听我同桌的,还有那些大嗓门同学的。最后甲的开头,乙的中段,丙的结尾,自己再加上一些过渡的句子,这样一篇作文就出来了。
早自习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会让大家背诵课文,背完后可以读读课外书或者作文书,但是我除了课本没别的书可以看。老师会在教室里转圈,防止有同学睡觉和说话,每每这时,我都胆战心惊。
我害怕被老师问及为什么一直背课文,为什么不背作文;我害怕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我连一本作文书都没有。每次早自习我都会用余光看老师走到哪了,我甚至在心里已经想好了答案,只要她问我,我就说课文写得好,想多背一点儿。
我只能让自己认真地背书,那样老师才不好意思打扰我。就这样,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我都会背诵。直到现在我看见一些课文,还能立马背出里面的句子和经典段落。我想,这得感谢那段战战兢兢的岁月。
后来,我发现家里有很多废报纸。我把上面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然后拿挂历的背面叠了一个书皮,在上面写上“作文书”三个大字。
老师表扬我,说我不像别的孩子,背个作文都背不会,我不仅背了作文,还背了课文,这么小就会摘抄积累了。
老师并不知道,这些优点都源于自卑,源于想掩盖自己没有作文书的事实。
我还记得小学高年级的教室一直在二楼,下雨的时候,因为班里学生多,老师不允许把雨伞放在教室里,说会把教室里弄脏。我们统一把雨伞挂在走廊的玻璃窗下,一排排的折叠伞,不同的花色,看起来真是一种别有情致的风景。
我旁边的男生每到雨天就迟到,他常穿一件改过大小的西服,带着一把竹子做的大黄伞,那种伞又大又笨重。每次他都不敢把伞倚靠在走廊旁,而是把伞倚靠在座位中间,他的同桌多次抱怨,说要去告老师,他却理直气壮地说:“你去告啊!”
如今,那走廊上的七八十把雨伞我都忘了模样,我甚至连自己的伞是什么样的都忘了,可是我依旧记得那把黄色的雨伞。
是因为我觉得我和那把雨伞很像,它不敢站在走廊上,就像我不敢站在人群中一样。因为我怕被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同,那个时候我觉得,如果我能和别人一样,就是幸运。
我想到那个同学要在听课的时候忍受同桌的抱怨,要腾出一只手扶住雨伞,要理直气壮地反驳同桌,也不过是想掩盖和别人的不同罢了。
那个时候我们都不具备承受和别人“不一样”的能力。
起初,我只想拥有一本作文书,想变得和大家一样。后来,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做了太多太多的努力,才慢慢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那个时候,我拥有一本作文书,是不是如今也只会背两篇应付考试的作文而已?
这就如同,我看见别人收到花,我遗憾自己一朵都没有,只得灰溜溜地回家偷偷地自己种,我刨土、浇水、修剪,不过是想让自己也拥有一束花。最后,我却拥有了一个花园。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好像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也许这就是成长的收获吧。那时候我分明每堂作文课都过得胆战心惊,害怕被老师批评,害怕被同学嘲笑,而那些敏感脆弱,最终成就了坚强独立的自己。
我也渐渐理解,或许正是因为生活中那些望而不得的东西让我们有了为之奋斗的动力。我们只有熬过那些不及旁人的岁月,才能自信地立于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