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进
2019年初,我国将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范畴,并对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路径做出明确指导。目前,数字化农家书屋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比如政策环境利好,农民基础条件提高,文化需求增加,数字化技术成熟度高等,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部分农民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乡村区域学生综合能力逐渐提高。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同样衍生出部分问题,比如缺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资金匮乏等,因此,需要及时解决衍生问题,保障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国家软实力。本文阐述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的意义,分析现阶段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困境并提出解决对策。
传统农家书屋缺乏规范化管理体系,部分地区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图书借阅流程烦琐等现象。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利用信息、数字技术实现先进化管理,引入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对书屋现存图书进行编码、登记、入库等管理,大幅度降低农民的时间成本,还可以减少图书损耗。同时农民可以利用数字化阅读功能,在网络上进行图书阅读,降低实体书籍管理难度。另外,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中,可以对书屋管理员进行线上集中培训及实时监督,确保农家书屋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
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突破传统书屋局限,内容更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农民可以通过线上阅读或离线下载等方式,随时随地获取所需内容。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与其他文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出版社、其他农家书屋、高校图书馆等,农民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在多方数据库中对所需内容进行检索。通过整合各主体资源,可以提高书屋书籍存量,实现资源共享及最优配置,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现象。另外,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有效平衡书籍数量与受众群体比例,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多人在线阅读同一书籍,提高书籍使用率,减少农民排队等待的时间。
农民只需要承担低廉的信号安装成本,数字化农家书屋就可以直接将数字资源传输到农民家中,大幅度降低农民学习的各项成本。同时农民借助数字阅读方式,还可提升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进而通过多元化方式获取知识,包括影音资源、情景模拟、文字讲解等,一方面可以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降低农民获取知识的门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可以通过影音方式获取学习资源,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尚未解决,信息技术在城乡应用存在两极分化现象,造成城乡信息鸿沟逐渐增大。建设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为乡村地区农民增加信息技术触点,培养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还可以转变农民对网络使用的目的,由网络娱乐转为网络学习,从而推动农民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辅助农民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以此缩小城乡居民的知识差距。[1]
数字化农家书屋要想有效发挥自身价值就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但是现阶段部分农家书屋管理队伍构建不完善,农家书屋人员配备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求。[2]另外,现有书屋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能力,大多由其他员工兼职担任,数字化设备操控熟练度较低,无法合理开展书籍管理工作,不仅降低了数字化农家书屋服务质效,也对数字化农家书屋后续发展产生阻碍。
现阶段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大多由地方政府进行投资,比如在四川省乐山市12个农家书屋、广东省河源市100个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中,建设、经营经费来源渠道均为自筹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单一性资金来源存在不稳定性,易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政府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资金断裂的风险。同时部分地区政府对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实行一次性投入制度,在数字化建设完成后对后期书屋运营工作资金不再进行拨付,导致数字化农家书屋其他方面发展缓慢,比如数字资源更新、系统维护升级、日常运营及服务等。另外,部分农家书屋缺乏盈利能力,经济收入无法支撑日常运维需要,导致数字化发展进度较慢,农民的体验感较差,参与热情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对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造成阻碍。
目前,大部分乡村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基本完成,但是由于乡村文化基础及经济条件较差,导致乡村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存在单一性、片面性的问题。比如,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缺乏交互能力,沟通反馈渠道建设不足,导致农民只能单方面接收信息,无法与信息发出方进行互动;互联网数字农家书屋缺乏多样化功能,只能单一性满足农民电子阅读需求;移动阅读数字农家书屋需要农民在手机上安装App才可以进行阅读,部分农民手机无法安装App,部分地区App内容更新频率较低,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日常管理工作,导致移动阅读数字农家书屋与乡村文化发展目标契合度较低。部分地区农家书屋数字资源由地方政府统一配置,地方政府在配置资源时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性,导致数字资源与乡村不匹配,影响农民阅读效果。
现阶段农家书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家书屋运营管理效率,但是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较强封闭性,同时部分地区数字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以至于农民获取数字资料范围局限于当地农家书屋信息系统,无法查询借阅到其他书屋或公共图书馆书籍资料。另外,部分地区对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探索,并建立了数字共享平台,但是平台资源内容更新较慢,覆盖范围较小,无法全面满足农民的需求。根据2022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上升幅度明显,但是仍有近4亿非网民,在非网民群体中,乡村地区占比接近55%,高于全国农村人口近20个百分点。从年龄角度看,60岁以上老人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因此,我国需要扩大乡村网民规模,提高乡村数字化阅读整体参与度及利用率。[3]
数字化农家书屋发展需要依靠专业人才队伍支撑,乡村地区要想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借助政策支持,提高专业人才待遇,从而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激发数字化人才服务乡村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可以与地方职业院校构建合作关系,重点招收具有数字化理论知识或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第三,要对既有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及服务理念,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信息管理平台运维、图书资源更新、匹配农民阅读需求、相关活动组织策划等,从而确保管理人员的能力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第四,上级相关部门要制定管理人员考核标准,依据农民评价为管理人员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对管理人员实施奖惩措施,从而促使管理人员主动提高数字化专业能力,优化自身服务本领,保证数字化农家书屋良性运转。[4]
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需要具有稳定、连续的资金来源,可以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两方面入手,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方面既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也需要引入社会资本。主要方式如下:其一,将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质量及运维情况纳入书屋所属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并制定相应奖惩方式,从而激发当地政府对书屋建设加以重视。其二,当地政府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社会力量包括个人、社会资本、企事业单位等。当地政府可以采取颁发荣誉证书、减免税收、出台规定等方式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比如可以由政府主导,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出版单位、农村旅游个体户等成立农家书屋建设基金,政府可以根据社会力量注资金额采取不同的回报形式,比如免费广告、政策倾斜等。在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方面,农家书屋要拓宽盈利渠道,首先,农家书屋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比如抖音、微博等,丰富宣传内容,借助内容营销提升关注度,随后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本土特色农产品、导流到其他平台、广告等方式变现。其次,可以联合专业数字技术团队搭建农家书屋数字平台,并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加工与整合,开发多样性文创产品,利用数字平台销售文创产品。最后,可以将农家书屋所代表的文化意识形态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数字+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模式,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为农家书屋增收的目的。[5]
数字化农家书屋相较于传统书屋主要优势在于书屋资源更为丰富、广泛,文化资源承载形式突破纸质出版物限制,农民可以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获取大量资料及信息。基于此,各地农家书屋要扩大数字功能覆盖范围,可以增加浏览农业资料、线上教育培训、乡村电商平台等功能。[6]在功能延伸过程中,数字化农家书屋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要保证内容匹配性,数字化农家书屋本质是乡村文化工程的一种,因此书屋所提供的数字化资料及信息要与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及农民文化水平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要符合农民阅读习惯及兴趣,并最大程度上保证内容的丰富性和通俗性,要将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信息进行简化处理,确保农民可以准确接收,从而少占用内存,提高传播效率。另一方面要保证资料的丰富性,书屋中提供的信息要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农民个人发展。比如湖北政府开展“万村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项目”,农民在检索系统中搜索不到需要的书籍,可以通过预约功能进行预约,政府定期购入需求度较高的书籍,从而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7]
乡村地区数字化书屋要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完善管理体系,尽可能减少层级,畅通乡村各地区信息沟通渠道,从而有效发挥数字化农家书屋价值。另外,农家书屋上级部门要鼓励辖区内部公共图书馆、学校等与农家书屋进行资源共享。各地政府要利用垂直化管理体系,完善互联网设施,进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全过程监督体系,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比如建立书屋线上意见箱,农民可以对农家书屋的建设提出意见,通过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并做好反馈工作,进一步了解农民的阅读需求及建设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优化措施。各地还可以利用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对农民开展电商培训,引导组织农民开设线上店铺,销售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大幅度提高农家书屋知名度。
在筛选、制定数字资源时,需要严格遵循“体现价值、满足需求”的基本原则,充分满足当地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应与当地居民的学习、生活、思考方式全面结合,契合基层文化服务特点,从而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兴趣爱好等方面,制定出符合当地居民实际需求的数字资源规划方法。在此期间,还应对乡村文化、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加以了解,从而因地置宜地开展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以此为基础,可以按照年龄进行划分,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信息查询、辨别以及使用等数字化服务,例如帮助老年人获取社会保障信息、医疗保健信息等,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活动。对于儿童群体,农家书屋可以有针对性地构建数字设备,帮助儿童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利用VR可穿戴设备,打造出沉浸式学习环境,加强儿童对知识的记忆。针对农民群体,农家书屋可以提供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生产技能信息,并指导其搭建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平台,以农家书屋为主体,推动当地农产品的交流、贸易活动,引导农民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学习数字化技能与农产品知识。另外,农家书屋也可以开设线上景点浏览等数字化休闲服务,打造多元化、信息化的服务体验,从而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数字化背景下,农家书屋融合数字技术是必然趋势,通过实践证明,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农家书屋要加强人才培养,引入社会资本,优化书屋内容,创新管理模式,持续推动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促使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