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创新
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其课程的开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源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各个领域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各个领域以及领域内的各个环节以紧密关联的形式予以联结,全程实现信息互动及交流控制,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降低了人类的劳动强度[1]。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客观上要求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与时代紧密关联,教师要秉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从而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1.2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第六次信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巨大,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必设课程,其具有较为严密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拉近了各行各业之间的距离.学以致用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只有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清楚地发现在以前的教育理念下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改革动力。
1.3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客观要求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暴露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式未得到创新,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实用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岗位的要求,这给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完善,使其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培养出满足职场要求的计算机人才,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更能够激发起学习欲望,可以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开展教学活动,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理论
2.1建构教育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其中,最为流行的就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该理论认为教师教授学科知识不应是简单地进行灌输式教学,而是将学生和教师融合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情境中。
2.2分层教学理论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要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级,再结合不同层级的发展规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目前,该教学理论是我国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主要使用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将学习区与发展区结合的方法,将不同的学生进行詳细地划分,在不同的层级讲授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将各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都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高[2]。
3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向
3.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对于计算基础教育所展开的知识理论学习,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对于一些已经过时的计算机知识,学生学习后到社会上实际应用时发现已经被淘汰则为时已晚。现在是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在绝大部分的高职教育中采用的教材都是传统教材,其中有很多内容都已经被社会淘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涉及多个方面,否则就会让教学目标与教学导向变得混乱不堪。
对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与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它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来不停地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变化,并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也在不断地变化,如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DOS操作系统被时代抛弃,更新换代成了Windows操作系统,各种社交软件和信息软件模块随之出现,这让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使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得到全方位、均衡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3.2注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教学
在高职教育中,对于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学习还停留在课堂中,课程安排极其不合理,理论课堂占据了大多数的学习时间,上机实践练习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少,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实际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在面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操作时,学生经常表现得不知所措。这与高职教育中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考试安排不合理有关,只注重理论知识考核而忽视上机考试的重要性[3]。这会给学生造成一种理论知识学习更加重要的假象,会让学生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珍惜少之又少的动手实践机会。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相关院校一定要认真挑选教材,因为部分教材会存在一些设计问题,这就要求其中的内容一定要贴合实际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目前,在高职教育使用的教材中虽然有一些质量比较高的教材,但是其中包含的专业性知识太多,教材内容枯燥乏味,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不适用的。此外,选用的教材也应该有层次分明这一特征,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兴趣爱好有差别,要注重知识架构的组成,要将教学知识与教学对象进行交叉对比。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院校务实地去解决,否则学生只会学习不会应用,这与原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比如,相关院校可以与有关单位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制定贴合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同时给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建设标准化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3注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交叉领域
计算机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且复杂,若要完全理解相关知识非常困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课本中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讲解,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这与教师僵化的教学方式有关,因为部分教师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会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与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融合,也不会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来对相关知识进行形象描述,呆板无趣的课堂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在这样的课堂中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首先,教师对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规律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比如,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幼儿喜欢一些模仿情境性的游戏,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高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早期階段,其具备一些理论知识,同时拥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可以从青春期早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出发,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此后应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内容讲解。除此之外,对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也应该进行规范化整理,将计算机基础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对学生展开相关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以增添课堂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养成一种循序渐进、条理清晰的计算机思维模式,让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4]。
4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改革的具体措施
4.1由教转向学
开展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改变教学理念,将灌输式等教育方式转变成计算机思维模式的启发与构建,积极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计算机思维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不同层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引领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同时要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自己一样都在学以致用,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学习斯金纳的“刺激——反应”理论、吉诺特的“平等沟通”理论、格雷瑟的“行为责任理论”理论等[5],为增强教学互动和沟通做理论准备,让整个教学过程构建出多中心化的和谐互动的教学新生态。
4.2多种教学模式交叉应用
首先,要明确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规律。比如,上文提道,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喜欢具有情景性的模仿游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等,而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早期阶段,其对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已建立了基本的构架。为此,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综合测评,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此外,要将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进行更为系统化和条理化的整合,以现行的多种计算机基础教材为基础,应摒弃单一的理论堆积模式,将理论与实际演示相结合,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以一种循序渐进、条理明晰的展现方式与学生的发展在结构上高度吻合,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做准备。
5结束语
为实现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更新换代的计算机知识及时地补充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则需要把握好实践机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只有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不断地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