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丽 王鑫
内容摘要:礼仪文化一直中华民族精神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做出规范,也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日常生活中诸多习俗背后都体现了礼仪文化的传承,我们却对此缺乏了解。只有做到最基本的了解,我们才得以更好的继承其礼仪文化的内涵与核心。本文就将以陕西关中地区的春节习俗为例,探究它们所反映的礼仪文化。
关键词:关中地区 春节年俗 礼仪文化 意义
关中地区,即现在陕西省的中部地区,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从战国起就有“四塞之国”的称呼。《史记》中就有“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1]这样关于地形地理的记载。虽位于北方却依然有着灵秀的山水,山河交汇,人杰地灵。却也不乏古朴的思想与深厚的历史,“关中自古多豪杰”,除却辉煌的古都历史外,关学流派也在这里扎根生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这样气纵山河的诗句就出自于关学的创始人张载—横渠先生。除此之外还有申颜、侯可、吕大钧、李复等代表人物,因为都是关中人,故他们的理学思想被称为“关学”。关学从北宋到清末,延续了八百余年不曾中断,关学已然成为关中地区精神文化层面的一个显著代表,也影响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春节是中国每年最盛大也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大体发端于周,形成于汉,沿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于春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人所知的关于年兽的趣味传说,也有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之说。但对于春节背后所承载的家庭团聚、阖家欢乐、对来年的希望期盼之内涵想必对于每个国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在关中地区,人们也有着一套自己的年俗文化传统。
一.关中地区的年俗文化
在这里,人们更愿意把春节称呼为“过年”,并且在时间概念上也不只仅仅局限于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时间的循环往复在迈入腊月开始,关中人的春节就拉开了序幕,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极富地方文化色彩的年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参与到这一年之中最大的盛会之中,欢笑与幸福持续洋溢在每一个关中人的心里,直至来年。
(一)美食文化
在多姿多彩的年俗文化中,必不可缺的就是与之对应的美食。中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与追求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也将节日的喜悦与祝福倾注其间,比如春节的饺子就被赋予了团圆吉利等多种美好蕴藉。“五豆节”便是众多年俗文化活动中最早到来的那一个,正如其名称中所指,到了腊月初五,家家都得吃“五豆”。而五豆具体所包含的是哪五种豆子,各个地区又不尽相同。关中地区的五豆主要是绿豆、豇豆、扁豆、白豆、小豆,再加上小米,一起煮成粥食用。紧接而来的就是腊月初八,腊八节。腊八并非关中地区所独有,但与其它各地食用腊八粥的风俗不同,关中兴吃腊八面。将红白萝卜、大肉、豆腐等混合在一起做成“腊八菜”,等面煮熟后将腊八菜浇而食之,这一风俗美食特别典型的体现了关中地区对于面食的极致热爱。之后也到了家家户户屯年货的时候了,在一些县城、镇点,腊月的集市最为繁荣。街市上的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除了老黄历、对联、大灯笼、门神这些必备的新年单品外,各种风味小吃也是全场最受瞩目的。镜糕、油糕、油茶、岐山臊子面、肉夹馍等这些关中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百吃不厌,到处都是抢购年货的人流。當然除了这些需要购买的美食之外,关中人们还会亲自动手来蒸年馍与过油锅。以前的年馍中还有走亲戚的礼馍,不过随着社会物质的富足,现在人们蒸年馍主要是给自家蒸包子和馍。美食,对于我们国人来说从来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是代表了一种乡愁,一种思念,正因其的独特性,关中地区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美食。
(二)特定的年俗活动
除了美食文化之外,关中地区还有一些特定的仪式年俗活动。腊月二十三对关中地区的人来说是祭灶神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给灶神献上一些美味的食物,点烛焚香,隆重供奉。极真实的体现了人们寄言灶君祈福避祸的心理愿望。在祭拜灶神之后,关中地区的人们就开始了大扫舍。据《吕氏春秋》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过年扫尘的风俗。因“尘”“陈”谐音,扫尘便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扫出家门。这一习俗寄遇着人们破旧迎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美好祈愿。并且,年前无论大人小孩都要剃头、理发,俗语说“有钱没钱,不让带毛过年”。这些充满趣味的风俗里体现了关中人们质朴无华的精神生活状态,他们用最为朴素真诚的方式迎接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年”。
出门在外谋生的人,最迟也要在年三十儿这天赶回家,和亲人们团圆。年三十儿这天,吃两顿饭,早上吃一顿,下午吃一顿,下午这顿饭要把家里所有剩饭剩菜全部吃完,因为不能把剩饭剩菜放到下一年去。下午吃过饭后,家族里的男人们领着全家族的男孩子们,带上蜡烛、香、纸钱、烟、酒、馍馍、水果等去祖坟拜祭,算是请先祖们的亡灵回家过年,土语叫“请先人”,但大多数地方习俗认为除夕上坟是给先人们送去过年的各类物品,让他们在阴间也能过个祥和富足的年。请完先人后,回家就是吃年夜饭。吃年夜饭,可以整个家族的人都来,是大家族聚会,也可以每个独立的小家庭的所有成员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家族的概念可大可小,同胞弟兄家庭合在一起可以称为大家族,算是小一点的家族概念。五服以内的家庭合在一起也可以称为大家族,这是大一点的家族概念。这个大家族土语叫“家户”或“家门”。平时,同一门子的叔伯弟兄很难聚到一起的,除了红白喜事丧事外,也就每年除夕夜是规定的家族团聚的日子,所以这种以吃年夜饭的形式实现家族聚会的活动最受欢迎,也最为隆重,一年中只盼这一天。有些地方把除夕夜的家族聚会叫做除夕家宴。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家族里的成年男子们各自端着自家准备的一道菜,是家里的女主人们精心准备的,或荤、或素、或凉、或热,也可以带上好烟好酒,大家相约先来到最年长的祖辈或父辈家里。大家坐定后,便依次给代表家族的长辈敬酒,最后所有人齐举杯,共同祝愿,除夕家宴正式开始。大家一边吃喝,一边聊天。老百姓关心的只有农业收成等,所以聊的内容大多是当年的农业收成情况,也涉及各人一年来的生活、工作情况,再穿插一些村子及周围已经或即将发生的奇闻趣事等,聊天内容丰富又随意,以热闹有趣为主,还要注意多说吉祥话。整个过程热情洋溢热闹非凡,大家之间的碰杯声、碗碟声、喝酒划拳声、说笑声等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愉快祥和的交响乐,血浓于水的亲情味洋溢其间,平日里兄弟之间发生的小摩擦小矛盾等也都在如此欢乐的气氛中消除掉了。聚会中,大家除了敬家族里的长辈,还会依着辈分、年龄顺序等,小家庭之间互敬,等聚会结束就快到十二点钟了。大家都各自回家准备放鞭炮迎接新年。
接下来就是每个小家庭的人聚在一起守岁,土语叫“熬残年”。守岁过程中,边看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边包饺子,屋内和门口张灯结彩,不时还有“咚咚咚”的鞭炮声,孩子们忙着放各种烟花,跑着闹着,欢乐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等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个时段,所有村庄同时放鞭炮,炮声齐鸣,隆重地迎接财神爷下凡。有的地方(比如宝鸡一带)还要在院子里烧柏树枝叶(俗称“柏朵”),撒入紫苏、白芷、藿香等香料在其中,浓浓的柏烟中便散发着各种草香味,取“芳香缭绕迎财神”之意,也希望这吉祥的香味能熏走晦气,为来年迎来祥运。
大年初一天还没大亮,鸡刚刚打鸣,人们就不约而同地早早起床,因为习俗认为,一年的第一天“早”了,全年的各样事情都就早了,早即勤,勤则富,民间便形成了“赛早”的习俗。洗漱过后,还是先祭祀诸神,接着放鞭炮,之后便进入新年的第一顿饭时段。
二.年俗里所蕴含的礼仪文化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之称而闻名于世,礼仪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许多反映周朝风俗祭祖与晏会等方面的诗歌,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锯”[3]这样的诗句,体现了文明初期人们之间礼尚往来,友好交往的和谐生活画面,质朴而真实。甚至后来《论语》中的“不学礼,无以立”[4]“克己复礼为仁”[5]“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6]等诸多关于律己待人的品德要求的明确表达也离不开礼仪。不仅如此,后世程朱理学、关学更是将儒学的礼法伦理发展到了极致而各自产生新变,影响深远。一脉相承的礼仪文化在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塑造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温良、尊师重道的人格与品格,也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人民面前获得赞扬与认可。
年俗文化是礼仪文化的具体化,礼仪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前文列举的一些年俗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年俗活动中,我们可以体会其背后所折射的礼仪文化。
(一)祭祖礼仪
春节祭祖是一项很重要的风俗活动,关中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亦是如此。五豆节是关中人春节的前奏,也承担了这样的文化内涵。五豆节最早就是关中西府人为纪念农耕祖先后稷而设,此外关中人蒸年馍的习俗中也有一部分是专门做给敬神和祖先的献贴。“敬天祭祖”不仅是《周礼》的核心信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祭祀文化的集中体现。从中也能反映出关中人不忘本心的礼的内涵,对艰苦奋斗的前人永远致以尊重、感恩、缅怀,并且祈求祖先保佑子孙福泽、自己光宗耀祖等多重含义。家族的兴盛与延续,在关中人的心里永远是一种担当与责任的体现。
(二)守岁礼仪
除夕守岁的习俗也由来已久,“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7]是苏轼笔下守岁的情景。对于守岁的内涵在民间也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说,古时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代表着珍爱光阴岁月,晚辈守岁则意味着为父母祈福,希冀双亲身体健康、延长寿命。在关中地区,人们依旧以最质朴的方式践行着这一守岁礼仪。每到除夕,全家老小围坐一团、其乐融融,或倾诉这一年的成长心境,或在春晚的背景声中嬉笑玩闹,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共识:没到半夜十二点谁都不能睡觉。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家又一窝蜂的下楼去放鞭炮、放烟花,每个人的心里都盛满了对亲人对未来的美好祝福。与春节祭祖所折射的礼仪文化相似,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观念早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如此,除夕守岁则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层面充分体现了家族之间和谐友爱、孝顺恭敬的传统美德与礼仪。
(三)走亲访友礼仪
与此同时,关中人也没有忘记友好睦邻,礼尚往来的礼仪传统。过年期间“走亲戚”的习俗就充分体现出这点。在正月十五之前,乡党之间的来来往往都走动一遍,除了约定成俗的礼物外,有的还会拿着几盏灯笼去做客,名曰“送灯笼”。无论贫穷或是富有,大家都会拿出最真诚的心去招待客人,闻着暖炉,磕着瓜子,拉拉家常。关中人也会蒸一些礼馍送给身边的朋友亲人亦或邻居,为他们也抱以最真诚的祝福。就在这种喜乐安康的氛围中,关中人的年也就过完了。尽管有诸多不舍,但来年,大家一定会带着爱再次相聚在这片土地上。
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化社会,我们常常会有年味越来越淡的感叹,究其原因,这与我们对年俗文化的淡漠与疏离脱不了干系。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年俗文化并非可有可无,相反正因为这些年俗我们才得以窥探礼仪文化的源头。我们比以往更需要践行传统礼仪文化,重新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年俗文化活动,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习俗仪式的简化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忘记这些礼仪,反而应将恭敬、尊重、友善等种种与人相处的准则内化于心,做新时代礼仪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礼仪文化又有着更为丰富和广阔的内涵,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请客吃饭,大到国家层面的交流协定,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礼约定成俗的世界,礼也渗入到我们的每个人的生命基因。随着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礼仪仪式也越来越呈现出简洁高效的趋势,在继承礼的核心精神下也很好的保存了流传至今的传统。中国的各大传统节日则很好的体现了我们具体的习俗与文化,而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礼仪文化也有着各自的区别与独特之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礼仪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魅力与面貌。八百里秦川沃土的关中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始终占一席之地,无论是秦还是唐,他们都在这里生根成长,关中地区无疑是一个探寻中国精神文明不可略之的区域。以关中地区的春节习俗为例,我们可以探寻关中地区其背后的礼仪文化。
注 释
[1]出自《史记·苏秦列传》
[2]出自张载《横渠语录》
[3]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4]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5]出自《论语·颜渊》
[6]出自《论语·雍也》
[7]出自苏轼《守岁》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陳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和当前文化政策[J]民间文化论坛,2004-05
[3]韩养民.《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4]宋兆麟:《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年
[5]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6]萧放、许明堂:《春节》[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基金项目:2021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张载关学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S202110705128);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永寿县中小学生开笔礼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施路径(202110705050);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以来关中春节习俗的传承创新及文化引领作用研究(2019J029)。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