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2023-05-30 11:10:53石晓玉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机具农艺农机化

石晓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活动。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农机化推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拓展了农业机械的应用普惠面,改善了低水平农机设施应用现状,促进了农机市场繁荣和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为了更好地进行农机推广,需要正确认识现阶段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作为策略优化的切入点,推动农机应用推广有序高效进行,从而极大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1 农机推广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作用明显

1.1 拓展农业机械普惠面

适用的农机具推广应用到老百姓手中,替代了过去传统农作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促进农业生产顺利开展。这几年伴随先进农机具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各类大、中、小型农机逐步推广,但总体看普及程度仍然较低。不断拓宽农机具应用面的同时,也要借助农机具的普及,使更多人认识和接受新型农机具,以便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应用发展进程。

1.2 改善目前低水平农机装备状况

农机装备水平不高是造成目前农机化水平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低水平农机装备和高强度农田作业需求很难跟进,造成普及农机很难得到百姓认可。在农机普惠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许多技术问题如:收获时不够完全、播种疏漏等诸多问题逐步显露出来,而要解决这类问题,其关键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农机推广。由此看,农机推广作为发力点能够逐步改善农机装备落后的根本状况,可以极大地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1.3 激发农机市场整体开发

这几年国内农机化的进程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虽富有成效但推广平台亦渐入瓶颈。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来优化农机经营的市场氛围,开始鼓励大批农民进行跨区域自主使用农机具;大幅增加农机购置补贴额度,支持和鼓励群众购买新型先进农机设施。这些方针政策相继颁布,激发了大批农机具走向市场,农业机械化也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循环期。与此同时,政府对日益活跃的农机市场实行相关管控措施,运用宏观调控对农机市场进行调控,也使得国内农机产业应用发展链条日趋完善。

1.4 提高农机生产作业水平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劳动密集型占绝对优势,人畜力占主导地位。而随着新型农机设施推广应用的不断发展,农机设施装备能力水平逐步完善和提高,民众也已習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较多新型农机具,相应的农机具设施操作与运用较为娴熟,未来农机的操控作业水平必然会有明显的提升。

2 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运用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前期的农机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效,很多机械已经开始在我国农业中应用,但是在农机推广工作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推广经费不足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基层很多地方都成立了农机推广点。随着老一代农民逐渐年老,新一代农民对农机需求越来越来大。在农机推广工作中,由于推广经费不足,使得推广工作开展起来比较缓慢,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不利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

2.2 推广方式单一

时代在发展,只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跟随时代步伐。现在很多基础的农机推广点还存在着推广方式单一情况,还在用传统农业思维做农机推广工作,没有认识到我国农业已经在向现代化迈进,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生产者的新需求,农机推广工作实际成效不大,基层农业发展缓慢。

2.3 推广工作脱离市场需求

农机推广中存在工作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符情况。主要是因为目前农机推广工作大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而基层农业发展情况复杂。虽然我国农业机械水平发展较快,但是不同地方对农机需求不同。要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推广适合当地应用的农业机械。比如我国油菜收割机械已被研究很成熟,但是在我国农村还没有办法应用,主要就是农村种植规模比较小,而且由于海拔、种植时间等因素影响,成熟时间也有先后,机械收割应用比较困难。

2.4 农机推广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比较突出

农机推广人才缺乏、专业性差、业务水平普遍偏低。特别是高素质专家型技术人才出现断层。主观原因是农机推广引进人才空白,农业院校毕业生不愿下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后继乏力。客观原因与职务经常调动和工作任务紧张有直接关系。

2.5 农机推广技术工作严重行政化

科技推广工作重行政推动,重示范效应,轻科学试验研究的做法往往导致项目周期终结和一了百了局面。对于某一项新技术和新机具试验论证,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强,实施缺少系统试验、完整研究成果,不能发布和分享农机新技术推广成果。基础研究与科学论证欠缺,数据积累不足,农机农艺融合研究,技术集成配套与系统解决方案欠缺。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社会、经济等方面原因,也有功能定位作风不实的影响,于己无利缺乏动力的影响以及项目绩效考核重规轻果的影响等。

3 加强农机推广提高农机化水平对策

3.1 明确农机推广意义

第一,农机推广对农业提质增效至关重要。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突破农机农艺发展不融合瓶颈,促进农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多靠农机推广工作。农机推广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带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推动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二,农机推广促进百姓掌握先进农机技术。农机具通过农机推广部门检测、评估,百姓才会信赖,进一步接受实践操作。

第三,农机推广工作具有专业性要求,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农艺,懂政策又融百姓于一体。在实际推广中,必须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推广应用效果。

3.2 把握农机推广的几项重要原则

促进农机推广深入人心,将农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项目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先进性。与传统农机具相比,体现出先进性,促进劳动力生产水平提高,有助于农机推广技术进步。第二,可行性。符合农艺农作要求和群众期望。还要顾及民众接受能力,因地而宜,注重科学实用。第三,效益性。降低劳动强度,节本增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生态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及富余劳动力转移。

3.3 掌握切合实际项目推广程序

第一,选好项目。应用原理结合实地调研,推出符合需求的农艺新农机具、新技术作为选择推广项目。第二,搞好项目论证。第三,开展试验论证。选择具有代表性示范点对其适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进行生产验证,考虑其农机农艺融合程度对其推广价值评价。第四,布置面上推广工作。通过示范,举办现场演示和巡回表演等形式扩大宣传农机具影响。综合运用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资料发布等多种形式,以利于面上普及。第五,评定验收。推广任务结束,进行验收和绩效评价,推广成效明显者予以奖励。

3.4 妥善处理农机推广关系问题

第一,政策和民意。农机推广要有政策引导、财政投入和相关行政部门认定。不應无视民意和百姓对农机具和技术应用自主权。从典型示范,政策引导和宣传培训等方面激发老百姓积极性。

第二,农机农艺。农机农艺结合加速农机化发展,应以农机具农艺融合为核心要素,针对不同种植模式制定农机化技术路线、作业规范及机具配套方案,使农机农艺融合更具科学性。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研发机制解决品种培育、耕作和栽培与农机不适应问题,改善农机作业和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

3.5 健全农机推广机制和推广队伍

充分发挥农机推广效力和促进农机化进程需要不断完善农机推广体系,改进农机推广岗位设置,专业人员梯队建设。增加保障性示范投资,推广项目超前规划,保证项目推广具有集成,数据,展示效果,发挥项目展示带动作用。

3.6 采用多元化推广方法

传统的推广方法,采取上行下效方式,对人力物力要求较高。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人力成本不断上涨,资源紧张,对农机传统推广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要创新推广工作方法,形成多元推广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特色农机推广方式。推广模式革新,在新模式中,农机推广工作者应主动与农业生产者沟通,了解需求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带动农机应用,发挥好推广试点带头作用。与农业合作社推出农机应用试点,通过试点效果推广,带动周边地区农机应用,达到一举两得效果。

4 结语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机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才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改变传统推广模式,筹措推广资金,采取多元化推广方式,完善推广制度加速农机推广进程,推动现代机械化农业不断向前,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猜你喜欢
农机具农艺农机化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20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新生代(2019年1期)2019-11-14 03:53:05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3期)2019-11-05 06:46:42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1期)2019-05-21 07:34:46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2期)2018-08-28 07:47:20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中国蔬菜(2016年8期)2017-01-15 14:23:37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9
浅析如何实施农机具推广工作
山西农经(2016年5期)2016-02-28 14: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