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态稻米的生产与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探索

2023-05-30 11:10:53张琼郭欢欢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虫害水稻绿色

张琼 郭欢欢

摘 要:生产有机生态稻米的经济效益巨大,有机生态稻米的优质生产必须采取水稻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措施,探索水稻病虫防控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提高科学防病治虫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同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与施用次数,降低了农药残留,确保水稻的品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措施

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一个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半山区农业县。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清洁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质稻米生产条件。农艺措施对稻米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变化及栽培制度等影响,水稻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因水稻病虫害造成产量损失达1000吨左右。本县农民以往水稻病虫害防治模式由一家一户分散型单一化学防治为主,农药使用量大,次数多,防治不及时。为控制水稻病虫危害,挽回粮食损失,确保柳河县粮食生产安全,针对不同病虫害采取相应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为害,将水稻重大病虫为害损失总体控制在5%以下,探索水稻病虫防控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提高科学防病治虫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与施用次数,降低农药残留,确保水稻的品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1.1 组织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担任,负责整个项目全面工作,副组长由农业总站副站长、各乡(镇)主管农业副镇长兼任,负责技术指导与宣传工作,成员由总站推广科及相关农业站站长及参加项目人员构成,制定工作实施方案与技术方案。各项目区乡(镇)高度重视,按计划任务分解落实。采取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宣传培训;统一技术规范;主管抓,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搞好检查指导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柳河县水稻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1.2 加强宣传培训。县农业总站组织师资骨干成立讲师团,在水稻全程生育期,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密切关注水稻的发育进程及病虫害发生态势,每年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广播、电视、农民田间学校、赶科普大集、开现场会、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全方位对全县水稻种植大户、稻米企业、农业公司、植保合作组织、农民等进行水稻全程绿色提质增效技能培训。

普及宣传农药安全知识、剧毒、高毒农药被替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机动喷雾器维修和保养等技术。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水稻全程绿色提质增效的重要性、实效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开展绿色防控保障稻米品质安全,培养一批技术种植水平高、操作规范的水稻绿色种植大户。

1.3 预警测报及时到位。在水稻生育期,在全县各乡(镇)设立有害生物预警测报点,实现县域测报全覆盖,切实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搞好水稻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预警信息,创新发布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座,病虫简报、巡回讲课、技术咨询、微信等形式发布病虫预报预警信息,提高信息到位率。

1.4 抓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典型和示范户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水稻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工作全面开展。项目区乡(镇)建立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项目区由农业总站及各乡镇农业站专人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技术及时、准确到位。在水稻全程生育期及病虫防治期召开现场会,现场指导,提高科技入户率、到田率,扩大典型示范田辐射带动作用。

1.5 统防统治组织建立。近年来,柳河县农作物病虫害以统防统治技术推广服务为平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发展到100多个,成员5000余人,其中,乡镇级植保专业合作社20个,成员1100人;以农机合作社、稻米企业、村级等植保合作社、种植合作社、中药材合作社等为主体发展到135个,成员7425人。现有大型自走式高杆喷雾机9台,担架式动力喷雾机6台,背负式手动喷雾器1000余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2000余台。

1.6 示范区建设。设立在本县圣水镇、姜家店乡、三源浦朝鲜族镇、时家店乡、亨通镇,自2018~2020年全县累计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48万亩,水稻整个生育期间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实现环保业发展,达到稻米优质安全,新增纯收益216.82元,三年总经济效益6538.64万元,年经济效益达2179.55万元,推广投资年均收益率为24.22元/元。

2 技术措施

2.1 推广选用综合抗性强的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性、抗虫性、抗倒伏性、耐肥性强生育期适宜高产优质经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淘汰高感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是预防稻瘟病与稻曲病的根本措施。近幾年来,在柳河县十五个乡(镇)示范推广了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优质的品种有:通育255、通育245、通育246、通禾899、五优稻4号、吉宏6、宏科67等主导品种。

2.2 培育适龄壮秧。适时播种,播种期根据移栽时叶龄确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后播种。3.5~4.5叶龄秧苗为宜,3.5叶、4.5叶机插盘育苗播芽种分别为80克/盘和60克/盘。

培育壮苗,播种到出苗,棚内温度不超过30℃;出苗—三叶期,控制温度25℃左右;3叶期以后,控制温度20~25℃。“三看”浇水,一次浇足浇透。

2.3 全耕层培肥。通过稻草还田、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和耕作措施,培肥土壤,活化耕层,创造肥沃通气的土壤环境。秋收时,机收留茬30厘米左右,结合深翻埋入耕层。春季旋耕前施用生物有机肥0.06~0.13吨/亩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33.3~400千克/亩。

2.4 本田管理。建议秋翻地,也可在当年4月15日前后春翻。泡田前旱旋整平,5月上中旬泡田,淹没垡块,一次泡透。耙地要达到上细下粗,宽行稀植,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

2.5 施肥管理。肥料对品质的影响分两个方面,一是肥料品种,二是施肥时间。采用全生育期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即每亩纯氮6~7千克。氮肥按底肥∶蘖肥∶补肥∶穗肥∶粒肥=3.5∶1∶2.5∶2∶1的比例施入;蘖肥以硫铵形式为主。纯磷3~5千克作底肥;氧化钾4~5千克分两次施用,即底肥60%,孕穗期结合穗肥施40%。

在水稻破口期、抽穗期或齐穗后结合病虫防治增施1-3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质增收效果显著。

2.6 水分管理。移栽后3厘米左右浅水,促进缓苗和低节位分蘖;分蘖后期分蘖过多,长势繁茂的地块适当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稻草还田腐烂分解会释放出硫化氢、有机酸等物质,分蘖期至少露田3次以上,增氧透气,以防毒害根系。

孕穗期间歇灌溉,即水干后,灌一次3厘米水,干了再灌。出穗后15天左右保持3厘米水层。撤水时间根据田块决定,撤水越晚越好,撤水时间最低应在齐穗期35天以后,进入成熟期应保持土壤水分为饱和状态,有利于优质稻米形成。

3 病虫害防治

水稻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通过选择审定优质品种,培育壮秧,科学施用有机肥,病虫防治上应用农业、生态、物理、生物农药、高效安全友好化学农药等一项综合技术,不仅能有效、经济安全地防控水稻病虫害,而且可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危害损失,降低稻谷农药残留量,提高稻米品质,减轻农药面源污染,是现代农业的一项节本增效、生态环保技术,是发展节能低碳农业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三农”推广思路。

3.1 检疫措施。柳河县水稻检疫性有害生物是稻水象甲,稻水象甲近两年在柳河县域内发生较前几年发展有略轻的趋势,今后应加强检疫执法力度,防止将该虫由一地带到另一地,在调运种子、秧苗或其他可以携带虫源的物品时不要带有此虫,一旦发现应及时消灭并禁调,控制稻水象甲扩散蔓延和发生程度。

3.2 物理措施。灯光诱杀水稻害虫技术。2018~2020年结合农业生产防灾抗旱项目购买杀虫灯100台发放给合作组织,合作组织统一发放安装到田,利利用昆虫趋光性将光波设定在特定的范围内诱杀害虫。水稻害虫盛发期5~9月,在稻田安装太阳能电网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灯光诱虫区,二化螟、粘虫等虫量比非灯诱区显著减少,落卵量明显降低,且每年减少防虫用药次数2次以上,用药量大幅度下降,人工费与农药费也明显减少。

性信息素诱杀害虫技术。2018~2020年通过农业生产适度规模与农业生产防灾抗旱项目采购7.8万台性诱捕器。推广使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二化螟雄蛾,使雌蛾不能正常交配繁殖,可减少田间卵量75%左右,减少下代基数,减轻发生危害,性诱剂持效期长、简便易用、能明显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对人畜十分安全、无害,改善生态环境。在5~8月在田间放置诱捕器3个/块,每个诱捕器相距50米呈正三角形放置,每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米;放置高度,一般高出水稻20~30厘米。诱芯20天更换一次,注意及时清理虫体。

有机水稻全降解地膜覆盖技术。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种植有机水稻,有效解决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手工除草问题,并且达到省水、保肥、减轻虫害、早春提高低温等目的,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有效减轻环境污染。2018~2020年在绿色有机米产区推广此项技术,有效解决了除草、增温问题。

3.3 生物防治害虫技术。2017年、2020年结合农业生防灾抗旱项目采购混合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5万余亩,每亩释放3.6万头,间隔5~7天释放一次,于二化螟越冬代蛾高峰期和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高峰期开始释放稻螟赤眼蜂,每次释放3个放蜂器,其中稻螟赤眼蜂1000头,螟黄赤眼蜂3000头,松毛虫赤眼蜂8000头。放蜂3次,分别于7月2府采购混合日,7月9日,7月15日,田间平均防治效果达70%左右。

3.4 生物农药防治病虫技术。采用井冈·蜡芽菌、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2%井岗霉素·8亿个、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进行水秀病虫害飞防作业,用井冈霉素或井冈霉素和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用苏云金杆菌、防治二化螟虫。注意,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使用,避免高温干旱时使用。

3.5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从化学农药减量控害为主,在项目区推广化学农药减量降残增效助剂、植物誘导剂等,降低农药使用量30%~40%,化学除草提倡封闭一次用药(农药减量)或地膜覆盖,病虫害防治选择高效、低毒、低用量杀虫杀菌剂。依托项目购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道立锋2646瓶、稳腾2222瓶、9%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瓶)1000瓶、20%氯虫苯甲酰胺单剂(代)11250瓶、咪铜.氟环唑8724瓶等药剂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曲病、纹枯病等病虫害。推广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5%井冈霉素等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恶苗病防治。2018~2020年在柳河县发生由重到轻加重趋势,绿色有机水稻生产区采用用生石灰处理种子,生石灰5千克、水60千克、种子50千克每天搅拌两次。有效防治恶苗病,绿色防控区采用戊唑醇包衣浸种防治恶苗病。这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水稻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防治基础。

4 收获时期

水稻抽穗45~50天(9月15~25日)也就是稻穗95%以上的籽粒变黄,穗基部还有5%左右的浅绿色稻粒,此时即可收割,有利于提高产量与米质。

猜你喜欢
病虫害水稻绿色
什么是海水稻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1-11-26 00:43:51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06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一季水稻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2
水稻花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0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农村百事通(2009年4期)2009-03-02 09: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