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娜
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各地蔬菜种植面积特别是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个别地区农民缺乏施肥经验和“科学施肥”观念误区,导致农民在追求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化肥投入,致使养分平衡、化肥利用率下降,影响蔬菜质量和生态环境。通过采取科学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适量施入土壤调理剂等方法,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止土壤面源污染,实现优质可持续绿色发展。
1 蔬菜施肥中的主要问题
1.1 化肥用量大:设施蔬菜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行业。广大菜农因“多施少肥”误区,对使用化肥往往不计成本,土壤施肥时盲目性投肥现象普遍存在。虽然短期内可以取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也会造成营养流失、资源浪费、环境退化等问题。
1.2 N、P、K养分比例不均衡:肥料中N、P、K养分比例不符合作物需要,无法调控养分状态,容易导致比例失调。因此,通过合理施肥,均衡养分分配,才可以科学满足作物的营养需要,并能达到充分吸收利用各种养分,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的。
1.3 不科学的施肥方法
1.3.1 使用易挥发的氮肥:有些菜农在温室内使用易挥发的碳酸氢铵,因未能及时覆盖土壤,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2 氮的大量流失:大量施氮后,大量铵离子会发生硝化反应,并迅速转变为硝态氮,随着水分向下移动,进入根系无法吸收的深度,导致土壤营养流失和地下水污染。目前我国设施蔬菜普遍存在盲目施肥,导致不同程度的土壤盐害问题。一方面因为植物无法完全吸收营养,土壤里有较多残留。同时,由于棚室内种植的特殊环境,没有雨水的冲刷,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逐年累积。
2 推行均衡配方施肥问题
2.1 有机肥料的施用:蔬菜与大田作物一样,要达到均衡施肥,首先要建立在有机肥基础上,特别是新建菜园,才能确保菜园产量和质量,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目标产量法计算施肥量:采用目标产量法进行施肥时,要将有机肥用量和品质考虑进去,根据目标产量法算出土地需要的施肥量,通常在生产中使用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料。
2.3 根据具体条件调节肥料用量:根据均衡配方施肥所确定的施肥量,在正常种植和正常气候条件下能达到较好效果,但由于蔬菜生長季节不同,肥料供肥强度也会有差别。通常在春季从低到高,幼苗生长缓慢,需要适量的肥料以促进生长;秋茬菜从高到低的生长期,前期生长迅速,要控制好施肥量。
从供肥总量来看,可以满足整个生育期需要,而不能满足一定时期对营养要求,如果不增加一定数量化肥,则会导致蔬菜快速生长品质降低,因此应因时适量追施化肥。
2.4 对土壤有效养分动态监测:施肥配方是根据土壤养分测量结果决定的,肥料中大部分营养物质,特别是磷、钾,会在土壤中累积,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要经常使用土壤养分分析仪进行土壤分析,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监测,从而合理调节肥料使用。
2.5 平衡施肥是蔬菜科学施肥重要标志:肥料是设施蔬菜生产核心技术之一,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均衡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均衡施肥能合理、均衡地为蔬菜提供多种养分,使其生长、增产。
均衡施肥能够促进蔬菜抗病性,主要取决于施用化肥均衡与否,过量的氮会增加作物的病害敏感性,而增施钾肥则能提高植物抗病性。通过合理营养可以培养出强壮植物,提高植物抗病能力,降低疾病发病率,同时还可防止使用杀虫剂对环境、农业造成的污染,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
均衡施肥能改善蔬菜产量,还能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蔬菜生产中容易产生硝酸盐,其中80%硝酸盐来源于蔬菜。蔬菜的硝态氮含量与氮素、氮肥用量、氮肥用量呈显著关系,尤其在蔬菜成熟和采收期。
均衡施肥能降低化肥和杀虫剂使用量,节约生产费用均衡施肥能使不同类型的养分得到合理的使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肥料的吸收和利用效率,降低肥料的浪费和使用,防止土壤退化,增加产量,并能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病害,达到降低用药、节约费用、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2.6 合理的施肥方法:根据不同作物类型,不同的植物对不同养分需求不尽相同。
果菜、瓜菜除施氮外,还需要大量的磷、钾肥,要多施有机肥。不同发育阶段,作物对养分需求有差异。如对于结球蔬菜,除要注重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在苗期也要增加苗期肥力,包心期则要多施化肥,以促进结球膨胀和结实。
温度、降雨、光照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温度高时作物需要大量养分,同时还能促进土壤中养分分解和转化,因此在温度适宜时,可以适当施用化肥,但在温度较低时,要减少或停止施用。同时,土壤含水量对肥料的影响很大,在适当含水量情形下,有利于微生物活性,促进物质分解。
在干旱情况下,肥料作用并不明显。过量降水不但会使土壤中的养分流失,也会使土壤反硝化反应转化为亚硝酸盐,引起亚硝酸盐累积。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无机盐养分,促进植株生长。当水分充足,光照充足情况下,肥料效果会更好。
注意肥料肥量。蔬菜生产中使用多种化肥,具有各自特色。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要经常配合施用。有机肥主要用于基肥或追肥,无机肥一般用于追肥。一些易挥发、需要避免反硝化的化肥如硫铵、硝铵等,宜进行深施。
磷、钾肥因在土壤中缓慢下移,应尽量将其均匀混合到土层中。根部进行追肥时,要选择优质,不会灼伤叶片表面的化肥。防止叶菜类中亚硝酸盐积聚,应避免施用氮肥。
3 掌握不同蔬菜的施肥适期
3.1 依据肥料特性确定肥期:堆肥、厩肥、绿肥等应在播种前作为基肥使用,在冬季休耕前施用。磷肥通常作为基肥使用,对于生长较长的蔬菜,应留40%~50%磷肥,以便在作物快速生长时及时施用。通过评估土壤中营养水平,速效钾和氮可以作为种肥、苗肥和生长期追肥,在速效氮中,氮素对蔬菜吸收和利用速度较快,但很易丢失,所以在追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时机和适当施用。
3.2 按蔬菜生长周期确定施肥次数:一般蔬菜生长期不足60天时,要注意施足底肥和种肥,对土壤保肥力不强的沙地要追施一次肥,对发育周期较长蔬菜,除了基肥外,还需进行多次追肥。植物生长期和快速形成阶段,追施速效肥时间不能太长或太短,不同蔬菜不同时期吸收不同养分,通常每20天追施一次。
3.3 按不同生长时期营养需求吸收力决定施肥配比:速效肥料和高效率肥料,要在最需要的时候施用。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在营养盛期和果实快速成熟期都是养分吸收最多时期,这段时间内要及时补充大量化肥。
3.4 根据土壤养分变化确定施肥周期及比例:在一定时期内,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是决定一个时期是否需要施用肥料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植物在幼苗时期对营养物质需求不同。若此时土壤中营养含量不够,也要进行肥料补充,这样才能更好体现出施用种肥和苗肥的效果。
无公害蔬菜管理技术对策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合理施肥、合理施氮、严格实行安全氮肥使用间隔期是降低蔬菜硝态氮含量、防止氮素超标的重要途径。在蔬菜生产中,防止重金属超标和生物污染等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