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蓟马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2023-05-30 08:24李月梅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蓟马综合防治

李月梅

摘 要:近年来,蓟马的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金乡县棉花、玉米、瓜菜等主要种植作物上又一大害虫,从次要害虫上升为重要害虫之一。蓟马具有繁殖快、抗性强、难发现、易成灾等特点。很多农户,甚至农药经销商对蓟马的危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对农业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为有效防治蓟马危害,提高农民和农药经营者对蓟马的认识及科技防治水平,分别从主要种类、发生危害特点、生物生态学特性、发生规律、重发原因分析、综合防治措施及展望等方面进行概述。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原则,根据蓟马不同种类的发生规律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栽培防治、品种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将蓟马危害降到最低,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期引起高度重视,将,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关键词:蓟马;发生危害;发生规律;综合防治;展望

近年来,蓟马在金乡县主要种植作物棉花、玉米、瓜菜等发生危害程度呈日趋加重趋势,如2018年蓟马大发生,在金乡县棉花上为历史发生之最;部分拱棚甜瓜中后期因蓟马危害甚至绝收。

蓟马具有繁殖快、抗药性强、难发现、易成灾等特点。很多农技人员、农户对蓟马的危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防治技术掌握太少。本人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结合田间调查、试验示范,归纳总结出了蓟马的发生规律,综合防控措施,为今后进行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1 主要种类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目前,全世界已记述的蓟马种类约7400余种,中国纪录的约400余种。蓟马是全球性重要的杂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及其广泛,主要危害多种粮食、果蔬、花卉和园艺等植物。据报道国内危害果蔬的蓟马达40种、危害花卉的18种。

我县常见蓟马种类有:葱蓟马(棉蓟马、烟蓟马)、花蓟马、瓜蓟马(棕榈蓟马)、禾花蓟马、黄呆蓟马、稻芽蓟马、稻单管蓟马、西花蓟马(苜蓿蓟马)等。

2 发生危害特点

蓟马对蔬菜、瓜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直接危害。蓟马成虫和若虫以锉吸式口器直接取食为害叶、花、茎、果实等器官。叶面上有密集的小白点或长条状斑块,后期叶脉变黑褐色,受害嫩梢节间变短,生长缓慢,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花瓣受害,产生斑点、畸形、扭曲;花器受害,初为白斑,后期变褐色,逐渐枯萎;嫩果受害,会产生疤痕,疤痕随果实膨大而扩展,呈现不同形状、不同程度的木栓化,严重时造成落果。玉米可造成叶片卷曲、瘦弱、鞭状畸形,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影响很大,甚至毁种。二是间接危害。蓟马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如西花蓟马可传播番茄斑萎病毒(TSWV)、烟草条纹病毒(TCSV)、花生环斑病毒(GRSV)、凤仙斑点坏死病毒(INSV)等。有些作物蓟马传播病毒病间接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蓟马直接取食所造成的危害。危害严重时甚至可造成大棚或露地瓜、茄、豆类等作物绝收。

3 生物生态学特性

蓟马属于过渐变态类昆虫,其生活史分为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预蛹、蛹、及成虫六个发育阶段。卵产于植物组织内部;一龄若虫孵化后马上开始取食,二龄若虫行动和取食相对十分活跃。蓟马通常在土壤中化蛹,预蛹的翅芽短,发育历期较短,蛹的翅芽较长,超过腹部长度的一半。预蛹和蛹不取食不活动,生活在土壤中,受惊后会缓慢转动。

薊马具有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生殖方式。两性生殖所产后代雌雄皆有,以雌虫偏多,孤雌生殖所产后代皆为雄性。每头雌虫一生产卵量从几十粒至一百多粒不等。

蓟马发生危害最适宜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60%~70%。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过于干燥则不利于卵的发育,降雨对蓟马种群数量有较大影响,一方面,降雨会直接冲刷叶片上的若虫和成虫造成伤害;另一方面,降雨会使土壤中的蛹窒息死亡。

蓟马成虫无趋光性,畏强光直射,多在叶背面及叶、花、果等隐蔽处,或其它背光部位活动,每天的早、晚或阴天光线弱时,转移到叶片正面或植株其他裸露部位活动。成虫对黄、蓝、粉红色有趋向性,可利用这一特性用粘虫板诱杀。

4 发生规律

不同发生区域、不同种类的蓟马,年发生世代数不同。在我县发生面积较大的葱蓟马,一年发生6~10代,世代重叠严重,完成一代9~23天。主要以成虫在葱、蒜叶鞘内侧,或土块、土缝下,以及枯枝落叶间越冬,少数以伪蛹在土表层越冬。翌年春天气温通过10℃开始活动危害。一年有两个危害盛期,4~5月份主要危害圆葱、大蒜,7~8月份主要危害棉花、大葱等作物。

5 重发原因分析

5.1 气候因素

近年来,暖冬天气,有利于蓟马越冬成活,加之,春夏气温偏高,降雨不均,旱情频发,是造成蓟马重发的主要因素。

5.2 耕作因素

一是蒜套棉、蒜套辣椒面积大,为蓟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创造了适宜蓟马发生危害的有利生态环境。

二是保护地瓜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蓟马的越冬,周年发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生存场所,致使蓟马的虫口基数增高,加重了蓟马的发生危害。

三是秸秆还田、接茬种植、免耕直播面积的扩大,也为蓟马的发生提供了适生环境。

5.3 天敌因素

蓟马的天敌种类很多,如小花蝽、瓢虫、赤眼蜂、草蛉、螨类等等。由于多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等的大量使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之种植作物相对单一化,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天敌数量和种类大幅度减少,也是蓟马再猖獗原因之一。

5.4 人为因素

蓟马寄主范围广泛,产卵于植物表皮下,预蛹和蛹落入表土中;同时蓟马虫体较小,白天光线强时,若虫、成虫常躲藏于植物心叶、叶背、花内危害,发现危害症状时再防治,已错过了最佳防治适期。在综合防治措施中,物理、生物防治措施通常见效较慢,不被重视,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措施为主,加之用药品种不对路,防治标靶部位不明确等原因,导致防效差,从而造成危害严重。

5.5 生物学因素

蓟马世代短、繁殖快,且具有独特的单双倍体生殖模式,即可进行两性生殖,又可进行孤雌生殖,即其雌性为有性生殖产生,为两倍体,雄性绝大多数由孤雌生殖所产生,为单倍体,这种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得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这给防治带来极大压力。

6 综合防治措施

蓟马综合防治技术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原则,根据蓟马不同种类的发生规律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栽培防治、品种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将蓟马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6.1 栽培防治

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蓟马在其上栖息。作为大棚,可在换茬之间进行土壤消毒,或在夏季休耕期进行高温闷棚。首先清除棚内所有作物、杂草,棚室周围的杂草也要一并铲除,将棚室温度升到45℃以上,如高温保持3周,可杀死各虫态的蓟马。夏季也可采用高温闷棚,防治棚内蓟马,同时兼治其他害虫。

6.2 抗虫品种

培养抗虫品种在害虫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国外对番茄、黄瓜、辣椒等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发生的西花蓟马抗虫性测定表明,抗虫性最大相差达76倍,可通过培养抗虫品种,减轻蓟马危害。

6.3 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对蓝色、黄色、粉红色具有较强趋向性的特点,可在田间设置相应颜色的粘虫板进行诱杀。或田间覆盖黑色地膜,即可控制杂草,又可减少蓟马入土化蛹的机会,从而控制种群数量的增长。针对温室大棚可在早春蓟马向棚内转移危害前,加盖防虫网阻止蓟马进入大棚,可大大节省防治成本。

6.4 生物防治

蓟马的天敌种类很多:捕食性天敌:蝽类、螨类等;寄生性天敌:赤眼蜂等;病原微生物:病原真菌、病原线虫、病原细菌等可利用释放天敌防治蓟马。

6.5 化學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中最为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药剂可选用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噻虫嗪等药剂轮换使用。

7 研究展望

由于蓟马的寄主范围广、隐蔽性强、危害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且现因不合理使用农药,蓟马的抗药性已经凸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我国对蓟马的研究虽然取得很多成果,但目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的现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变。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加强无公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探讨和推广。

7.1 加强对蓟马发生危害规律研究

摸清当地蓟马的种类分布和优势种群,研究探明栽培、环境、气候等因素条件对蓟马影响,有针对性提高蓟马预测预报水平。

7.2 加强蓟马的生物学研究

研究不同蓟马对寄主植物和植物部位的选择倾向,在田间的发生消长规律,结合各虫态在田间的活动规律、生活习性,明确蓟马的防治适期和防治重点。

7.3 加强蓟马的抗药性研究

研发抗药性的快速检测技术手段,密切监控蓟马种群的抗药性动态,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

7.4 加强新型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不断完善粘虫板诱杀等物理防控技术;大力研发真菌、细菌、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制剂;加强本地蓟马天敌自然资源挖掘和人工繁殖的突破;研究影响天敌捕食作用的环境因素,合理制定防控技术,尽可能的保护和利用天敌。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蓟马综合防治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云南石榴蓟马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