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疑难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3-05-30 08:24:47高健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蓟马蚜虫药剂

高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健康消费意识日益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蔬菜种植结构的调整,病虫害防治也出现了新问题,虫害种类不断增多。

蔬菜虫害的科学防治不仅要使消费者吃到放心的蔬菜,而且要保证蔬菜产量和效益的双丰收。

1 绿色防控

按照“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紧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和重大虫害,根据蔬菜生产条件和栽培特点,落实防治技术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节本降耗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宗旨,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主线,要紧紧围绕“绿色减灾,和谐植保等”这个中心,优化生物防治与生态控制,物理防治与化学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研发出安全型的防治对策,并通过增加应用展现新技术,促进蔬菜虫害的物理控制,从而增加防灾减灾科技含量,发挥其综合效益。将杀虫灯、性诱剂、色板、防虫网及药剂等应用于蔬菜生产,不仅能提高虫害防效,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及用量,促进蔬菜品质改善,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2 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2.1 蚜虫

蚜虫有着毁灭性危害的刺吸式害蟲。蔬菜上的蚜虫种类很多,危害严重的种类有桃蚜、瓜蚜、豆蚜、萝卜蚜、甘蓝蚜等。

2.1.1 危害特点

蚜虫或以小若虫,或以有翅的成蚜分布在蔬菜叶的正反面,也喜欢群聚在嫩茎、花蕾和花朵上,以口针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吮食花粉,容易造成植株生长畸形。

蚜虫排泄出大量的代谢物——“蜜露”黏附在叶果表面,影响叶片的光合效率,且诱发真菌性“煤污病”;另外,蚜虫还是蔬菜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其危害远大于其取食的减产损失。蚜虫能够危害十字花科、茄果类、豆类等多种蔬菜。

2.1.2 疑难防控原因

生育期长:适合的温湿度条件下,若蚜经短短4天便可发育为成虫,进行孤雌生殖;生殖期长达2~3个月,且成蚜繁殖量大,适温下日产10多头,能迅速扩大种群数量。

保护地环境适宜:大部分蚜虫在干燥高温下发育较快,棚室内的高温环境为其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充足的食物,使其繁育周期缩短,世代重叠严重。蚜虫发生量大,年发生代数多,且独特的孤雌生殖方式,促其在适宜条件下迅速扩大种群数量。

有翅型迁飞:当空间和营养不足时,会产生批量的有翅型个体,外迁疏散至同种或近种植物上继续危害。

抗性增强:长期单一高频次用药,导致蚜虫对多种化学药剂产生了高抗性,造成化学防治效果较差。

2.1.3 综合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物体对蚜虫的抗侵袭能力;净苗移栽,避免蚜虫随苗转移;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摘除蔬菜老叶和有虫叶片;尽早清理已收获瓜果蔬菜和病残体,集中销毁;合理轮作和间作,减少蚜虫在多寄主间扩散。

物理防治:①黄板诱杀:利用蚜虫对黄色的强趋性,可以在大棚内悬挂黄板诱杀。可用废纸盒或纸箱板裁成30厘米×40厘米,漆成黄色,晾干后涂上机油油膏自制成粘虫板,每亩挂放30~40块,要求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视粘虫板的粘性定植涂刷油膏或换板。②银灰膜避蚜: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好的忌避作用,可在蔬菜田间悬挂银灰色塑料条或畦面铺设银灰色地膜来趋避蚜虫。③防虫网阻蚜:在棚室的进出口、通风口处安装60目防虫网,可有效阻止棚内外的蚜虫、粉虱等迁入迁出。

2.1.4 化学防治

苗期预防:移栽前1~2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喷洒幼苗,确保叶片均匀受药,兼顾到苗下土壤或基质上,每平方米苗床喷洒药液500毫升,对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蓟马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定植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灌根预防,也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烟熏法:适用于保护地栽培。每亩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400~500克或15%异丙威烟剂250~300克熏烟防治,把烟剂均分面4~5堆,于傍晚闭棚后点燃,闭棚熏8~12小时后及时通风。

喷雾法:在蚜虫低密度下或发生初期,可选用20%啶虫脒可溶粉剂75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2000倍液,或10%嗅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时应着重喷洒叶片背面、嫩茎等部位,从上到下细致用药。

2.2 蓟马

随着蔬菜种植结构调整和高产栽培措施的推广应用,蔬菜蓟马的危害日益严重,因其具有个体微小、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等特点,在很多地区已成为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不仅严重影响蔬菜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蔬菜食用品质,导致商品性下降。

2.2.1 发生严重的原因

蓟马繁殖快,适应性强:蓟马具有趋嫩、畏强光的特性,所以白天多隐蔽在叶背、生长点花内危害,早晨、傍晚、阴雨天、夜间在叶面活动,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不当时,药剂防治效果差。蓟马的成虫活跃,能飞善跳,可以借风力传播扩散,不容易控制。

2.2.2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完毕后,清除田间杂草,焚烧、清除被害作物的残株落叶;深翻改土,适时浇水,防止干旱,恶化蓟马生存环境,也可在休闲期进行灌水,消灭地下的蓟马若虫和蛹;有条件的地方,定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施用复合甲壳素有机水溶肥料,养护根系,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

物理防治:夏季温度休闲时高温闷棚,能够有效杀灭虫卵,减少虫源基数。另外蓟马对蓝色具有较强的趋性,所以生产上常用蓝色粘板对其进行诱杀,于成虫发生初期,可用规格为15厘米×20厘米的蓝板,距生长点20厘米左右悬挂或插在田间,每亩悬挂30块左右,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保护地栽培,及时使用防虫网,阻止蓟马等害虫棚室间的迁飞或移动,能有效降低害虫危害。

2.2.3 化学防治

苗期预防:可在定植期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蘸根防治。

生长期预防:在定植后到植株开花前,是防治蓟马的关键时期。可通过喷施24%螺虫乙酯悬浮剂25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不仅要喷淋植株,要注意喷施地面,消灭地面虫卵。

发生后防治:在蓟马发生初期及时防治,药剂可用5%啶虫咪乳油750倍液,或10%多杀霉素悬浮剂3500倍液,或5%阿维·啶虫脒微乳剂4000倍液,或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可添加有机硅等渗透剂增加防治效果。保护地栽培,可通过傍晚熏烟结合早上施药的方法进行防治,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药剂使用时,要重点喷施植株的幼嫩组织,如花、幼果、叶背、顶尖及嫩梢部分。要做到全面细致,地面也要喷施到,以减少虫口基数,同时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2.3 害螨

随着设施栽培不断发展,适宜的环境条件,使蔬菜害虫能够周年发生,蔬菜害螨具有體型小、不易发现等特点,已经成为蔬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害螨能够危害茄果类、豆类、瓜类、叶菜类等多种蔬菜作物,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2.3.1 害螨种类及发病症状

叶螨:叶螨有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这三种在田间常混合发生,以成虫、幼螨及若螨吸食叶背汁液吐丝结网,危害初期被害叶片上出现许多细小失绿白点,后变为白色,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叶片失绿枯死。

叶螨一般先对下部叶片造成危害,并逐步向上部发展和扩散。在叶片与植株之间叶螨结网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把叶片与叶柄完全覆盖,叶螨顺叶片网爬蔓延危害,重者叶片早枯萎脱落,植株枯干,结果期短,对蔬菜的产量与质量有很大影响。

茶黄螨:用成螨及幼螨在植株幼芽,幼叶及幼果上刺吸汁液,呈现十分明显趋嫩习性,被害植株或器官畸形。

受害叶灰褐色或黄棕色,有油渍状光,叶缘向下卷曲;受害嫩茎和嫩枝变黄褐色并扭曲畸形,重者株顶干枯,重灾区花蕾无法正常开花结实;受害果实的果柄,萼片和果实变黄,失去应有的光泽和伴有木栓化,严重时果实停滞生长、变硬,失去商品价值。

2.3.2 发生规律

叶螨:发生特点为喜群居、高温低湿等环境条件,发生代数因地区、气候而异,北方地区通常1年12~15代,以雌成螨越冬于寄主枯枝落叶,杂草根部及土缝内,次年2~3月间越冬雌成螨超过10℃即开始繁殖。先在田间杂草上取食,生活和繁殖1~2代,后从杂草陆续转移到露地菜田或设施蔬菜田危害。

春季大棚和温室蔬菜栽培由于温度较高,害螨发生比露地更早,主要来源于棚室中越冬的叶螨、随着栽菜苗传播来的叶螨和从棚室外杂草或其它蔬菜上迁入的叶螨。害螨种群数量随温度增加而成倍增加,在6~7月危害螨高峰期。但7月末至8月初,这时气温急剧上升,对叶螨发生繁殖不利,数量减少严重且为害轻微。

2.3.3 发生严重的原因

繁殖迅速,世代重叠明显。生活周期短、产卵量高,以茶黄螨为例,28~32℃,4~5天可育一代;18~20℃,7~10天育一代;1年发生25代左右,在一个群体中可以存在所有生长阶段的螨,包括卵、若螨、幼螨和成螨。

身材小巧、隐蔽性好。害螨的体形微小,在野外发生后肉眼可见到叶螨和其爬行现象,但茶黄螨则更为微小,用肉眼极难分辨,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害螨通常为害叶片背面,只有当上述因素使植株出现症状时才会被察觉,害螨已发生较重,治疗效果较差。

环境条件适宜。例如茶黄螨的最适温度16~23℃,最适相对环境湿度80%~90%,卵和幼螨都只能在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孵化,早春温湿度条件适合害螨生长繁殖,棚室内温度较露地环境相对较高,危害发生早。

危害症状容易混淆。茶黄螨的危害症状一般是出现叶片变硬、扭曲,容易与病毒、激素中毒等症状相似,危害症状又和病毒病或生理性病害相似,症状诊断错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人为因素:栽培措施不当,导致田间杂草丛生,植株荫庇,通风不畅,为危害螨提供有利环境;施药不细,致使药剂防治效果差,同时增加了用药量并反复使用,致使害螨抗药性显着增强。

2.3.4 综合防治措施

全面消灭害螨、保护下茬蔬菜:在棚室休闲期,全面清除田间病残体和杂草,带出田外进行销毁;在夏季可通过深翻土地,然然进行高温闷棚,消灭虫源。

培育无螨菜苗是蔬菜害螨防治的基础性措施。在蔬菜育苗前,可通过清除病残体和杂草等措施消灭害螨,培育无螨菜苗。在蔬菜定植前,可通过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进行预防。

加强田间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等措施培养健壮植株;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植株及杂草,适当通风透光,避免植株徒长,破坏适合害螨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等。

适当增施复合甲壳素有机水溶肥料可培养健壮根系和提高植株对外界不良环境抗性。

害螨在危害初期,药剂可用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或43%联苯肼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15%哒·四螨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4%螺螨酯悬浮剂5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施化学药物后每隔两天再喷10%异丙威烟剂,每亩300克,熏蒸1次,喷熏相结合,效果比较好。

在发生初期药剂进行喷雾,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要细致,重点主要是植株叶背、嫩叶、嫩茎、花器和嫩果,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蓟马蚜虫药剂
蚜虫婆婆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2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1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