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葭
艺术品永远是一个被“热钱”追逐的领域,当经济形势下行时,势必会导致流入艺术品领域的资金减少,这也变相地证明了2022年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尽如人意:征集遇阻、藏家谨慎、千万元级和亿元级拍品减少……全球经济遇冷继续,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燃油价格上涨,欧美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受阻……种种不确定因素的裹挟下,2023年的中国内地艺术市场将何去何从?(本期专家:艺术市场资深研究学者季涛)
“冰火两重天”的海内外拍卖市场
2022年,尽管宏观环境充满挑战,佳士得、苏富比等多家国际拍行仍刷新了全球成交总额纪录,尤其是香港地区的拍卖。反观国内市场就显得有点不尽如人意。2022年内完成秋拍的只有中国嘉德、上海嘉禾、广东崇正、开拍国际等几家拍行,而且几乎都出现了量价齐跌的状况。造成香港拍卖与内地拍卖差异化原因是什么?在经济下行、各类投资不理想的大环境下,艺术品是否成为藏家投资避险的优先选择?
专家分析:
与内地拍卖市场状况不同,2022年的香港艺术品拍卖显示出蒸蒸日上的活力,这首先得益于疫情放开之后国际艺术市场“报复性反弹”的带动。海外和香港地区提前放开疫情管控,企业重新恢复生产,藏家们的信心增加,自然买东西也就多了;其次,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燃油价格上涨,欧美通货膨胀,藏家避险情绪愈加明显,这时候艺术品成为一种不错的避险方式,这也让越来越多的热钱开始流入艺术品市场。
但在经济下行,股市、债权、期货等各类投资都不理想的环境下,艺术品投资也会不理想。我觉得艺术品不像有些人说的,投不了股票就投艺术品,艺术品比股票好。如果对未来经济有不好的预期,或者是不确定的情况下,大家会攥着现金,什么都不买。为什么有些人主张不买别的,要买艺术品,是因为他们手里有艺术品,他们希望艺术品市场更活跃。从另一层面分析,股票市场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对未来信心不足,那么艺术品也是一样的,更何况股市投资和艺术品投资的人是两拨思维方式,不要把其他投资跟艺术品投资完全等同。但在其他地方赚了钱,需要作资产配置分担风险,艺术品是不错的选择。
千万级拍品大幅度减少
从成交数据看,2022年的全年交易额缩水明显,造成下滑的最大原因是高价位拍品的锐减。以中国嘉德为例,2021年过千万元成交拍品62件,2022年过千万元成交拍品35件,2022年成交总额直接跌近五成。此外,相较前几年,2022年不少中高端拍品也卖不出一个好价钱,流拍或低估价成交现象普遍。这是因为内地征集拍品的“普品化”,還是藏家“买气不足”?
专家分析:
你说的原因都存在。第一,出行受限制,征集难度加码,有许多已征集到的拍品因跨地域流动困难无法上拍,直接影响了上拍量和拍品质量,市场硬货、尖货少;第二,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打乱了不少藏家尤其是企业家的购藏计划,他们可能会重新规划资金分配,同时,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让藏家不愿意卖东西、不敢卖东西,怕卖低了,很多都持观望态度,想再等一等,看一看。不过,2022年虽然少了一些往季的热闹喧嚣,但对于真正的买家而言,倒也是一个冷静购藏的时机。
新一年会否迎来“报复性消费”?
随着中国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艺术交流、交易的空间打开,艺术寒冰终将融化。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特别是二级拍卖市场成交率、成交量都有明显下降,艺术市场新一年会否迎来“报复性消费”,带动拍卖市场快速复苏?
专家分析:
“放开”对整个艺术市场甚至是对中国经济的复苏都带来利好的消息。2023年内地艺术品市场必然也会迎来强劲反弹,相比2022年必定会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同时,进出口贸易、地缘政治与军事冲突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开放受到遏制等不确定因素也继续影响市场的发展。至于艺术市场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要看我们今年经济是不是有很好的恢复和反弹趋势,这样大家才能有更多的流动性,更足的信心,更多的活钱投入艺术市场。
2023年艺术市场是否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要等到疫情彻底平复之后,看看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恢复到什么程度,估计等到今年六七月份,就能看出苗头了。从佳士得、苏富比先后宣布中国内地总部落户上海,并开设新空间等举动,也可侧面反映国际拍卖行对未来内地市场的信心与重视。
(编辑/余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