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桃
1 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远离主干公路线100米以外,环境符合NY/T 391要求。
2 气候
年平均气温14~16℃,年总积温5500℃,无霜期225~294天,年降水量1060~1200毫米。
3 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排水良好、滤水透气的壤土或砂质壤土。
4 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本地风味,果大约200克,皮薄籽多、汁多,酸味可口,果红,颜色均有的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性强、耐贮运、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严禁使用转基因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有关规定。
5 种子处理
5.1 温汤浸种:将番茄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入温水25~30℃浸泡2天,取出再放50~55℃温水中10~15分钟,边浸边搅随时补充热水,保特温度,然后将水温降到30~35℃,再浸种5天。
5.2 药剂处理:将番茄种子用温水浸泡2天,再用1%硫酸铜浸泡15分钟或1%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再浸种5天。
5.3 催芽:将处理好的种子沥干水分,放入保温箱保湿催芽,温度25~28℃,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2次。约有70%的种子露出根芽时即播种。
6 育苗
6.1 苗床
6.1.1 苗床选择:苗床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前茬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
6.1.2 苗床制作:育苗前7~10天,翻犁田块细耙,开箱起垄,宽1.2~1.3米苗床,在苗床上均匀铺施10厘米厚,由田土、腐熟农家肥、草木灰按6∶3∶1比例配制的营养土。
6.1.3 床土消毒:用甲基托布津20克对细土20千克,拌成药土,1/3铺于畦面,播种后其余2/3盖于种子上面。
6.2 播种
6.2.1 播种时间:3月下旬~4月上中旬。
6.2.2 播种量:每667平方米栽培用种量为20~30克。
6.2.3 播种方法: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厢面,覆盖一层厚0.5~0.8厘米细土。播种后及时加盖地膜或稻草保温保湿。
6.3 苗期管理:出苗前密封保温,出苗50%后在晴天上午10点以后揭开地膜降低苗床温度,下午4点关闭。心叶始现至2叶1心,苗床湿度应不超过50%。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进行间苗,间苗后3天内要及时浇缓苗水,缓苗后控水控肥,结合苗情追施苗肥。
定植前7~10天,逐渐揭去覆盖物,昼夜大通风,使苗床环境与露地相同,进行练苗。
6.4 壮苗标准:苗龄30~40天,5~7片真叶,现花蕾,无病虫害。
7 大田定植
7.1 定植时间:4月下旬~5月中旬阴天全天或晴天下午3点后。
7.2 定植方法:采用起垄双行、地膜覆盖的栽培方式进行定植。垄面高20~30厘米,宽100~120厘米,沟宽40~50厘米,株距35~45厘米,行距60厘米,每亩定植2000~2200株。
8 田间管理
8.1 适时补苗:定植后,有不成活的苗要及时补苗。
8.2 肥水管理:在定植后30天左右进行中耕除草,并进行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入25%人畜粪水(1桶粪对水4桶)或沼液1500千克左右;在开花盛期、第二批果或第三批果采收后,分别追施3000千克的腐熟人畜粪水或沼液。第三批果采收后,植株开始大量开花、挂果数增多,此时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进行根外喷施,可以提高产量15%~20%,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果实生长期可用1%过磷酸钙或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2~3次,促进果实发育。无限生长型的品种结果前不宜追肥过多,以免徒长,等到花序陆续结果后,才能重施追肥。
8.3 整枝:番茄整枝方法常有单干整枝和双干整枝。单干整枝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适宜无限生长型品种密植丰产栽培;双干整枝除留主枝外,还要保留第一花序下叶腋所生长的一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抹去。
8.4 搭架、绑蔓:株高50厘米左右时用300厘米长的竹竿,直插在植株附近并与枝蔓绑扎好。
8.5 摘心、打底叶:当第3~4穗果穗开花时,留2片叶掐心,保留上部侧枝。第一穗果绿熟后,摘除植株病老黄叶及下面全部叶片。
8.6 疏花疏果:一般中果型的品种每穗留4~6个果实,大果型的品种,每穗留3~4个果实。此外,应及时去掉发育不良的畸形果。采用疏花疏果措施,能使果实生长均匀,提高番茄的等级,且不会降低产量。
9 病虫害防治
9.1 苗床主要病虫害:猝倒病、立枯病;蚜虫。
9.2 田间主要病虫害: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蚜虫、潜夜蝇、红蜘蛛、白粉虱。
9.3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9.3.1 农业防治: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增强植株抗性;实行轮作制度,与非茄科轮作3年以上。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
9.3.2 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诱集杀虫灯,诱杀害虫或者在田间四周放置一些涂上黏液或密液的色板诱杀害虫。
9.3.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可使用生物制剂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9.3.4 化学防治
9.3.4.1 猝倒腐:用异菌脲600~800倍液灌根。
9.3.4.2 立枯病:用甲霜灵猛锌+恶霉灵500倍液灌根进行防治。
9.3.4.3 晚疫病:用烯酰·吡唑酯600~800倍液喷雾或吡唑醚菌酯1000~2000倍液喷雾。
9.3.4.4 早疫病:用70%烯酰吗啉·霜脲氰1000~1500倍液喷雾或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9.3.4.5 青枯病:用铜制剂500~700倍液灌根或者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爱多收4000倍液+磷酸二氢钾800倍液交替喷雾。
9.3.4.6 蚜虫: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塞虫啉4000~8000倍液喷雾。
9.3.4.7 潜夜蝇:用灭蝇胺10%悬浮剂300~4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高氯1000倍液噴雾。
9.3.4.8 白粉虱:用氟啶虫胺腈4000~6000倍液或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
9.3.4.9 红蜘蛛:用联苯肼酯3000~4000倍液或哒螨灵1500~2000倍液喷雾。
10 采收
商品番茄以变色期采收为宜,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保持果实表面清洁,有光泽,剔除病果,虫蛀果,畸形果,并进行分级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