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经济持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绿色健康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老百姓在日常饭桌上对绿色蔬菜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全面满足居家百姓对绿色蔬菜需求,蔬菜栽培管理方面需重视控制,降低农药用量。
白菜在栽培时应该采用绿色生态环保栽培方法,适应市场对健康绿色蔬菜的需求,促进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白菜栽培和防治病虫方法不同,要考虑到外界因素和温度变化选择正确栽培和病虫防治方法,以保证白菜优质高产。
1 栽植技术
1.1 品种选择:现市场上出售的白菜种类繁多,选购品种时,应以市场需求白菜种类为依据,以免大白菜在上市时出现积压现象。白菜分为晚熟型、早熟型、中熟型三大類。温度对大白菜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在较低的温度下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才能确保贮藏期。应选择易贮藏和易运输的产品,以免在运输和储存期间发生变质。确保白菜质量与产量,需选择质量好,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1.2 土壤肥力:选好肥沃菜地,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大白菜丰收。选择大白菜栽培场所应尽可能选择沙壤土,壤土或土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壤土地。在之前种植白菜的地块中,其中的细菌对白菜有侵蚀作用,提高了发病概率。
白菜属于喜水作物,种植地的选择应确保土壤中合适的含水量。确保大白菜的正常生长,栽培时控制耕层深度20厘米,垄距60厘米。播种后推平播种垄面,以免阳光照射和播后出苗不正常。
1.3 播种:播前要筛选剔出破损、瘦弱的种子,确保其整齐充实,提高发芽率。浸种、拌种时应将种子置于50℃左右的水温中浸泡2小时后取出,再与醋酸、福美混合处理。控制大白菜合适的播种时机,早播会导致大白菜在低温条件下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可能造成病虫害的发生,播种太早影响大白菜结球。环境温度达到14℃时为大白菜最佳生长时期,要在15天左右播种1次,确保白菜提早成熟,以防不结球和萎蔫。
白菜类型主要分为圆头型、直筒型及卵圆形3种,生长季节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要注意选用抗病,抗寒,高产的优良品种。
白菜不适合连作,要和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可以达到控制病害的效果。在深10厘米的畦面上灌水,然后把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发芽时,应经常浇水以维持土壤湿度和降低土壤温度。
1.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有利于白菜的生长与发育,农户在栽培时要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土壤及白菜品种来选择不同类型化肥。常规复合化肥在大白菜生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长期施用单一的化肥可导致白菜的生长变形,如有的化学物质留在白菜叶片中产生化学污染而影响白菜的生长。
1.5 肥水科学管理:大白菜的水肥管理通常可以划分为萌芽、莲坐期、幼苗期、结球期四个阶段。浇水应按三水齐苗的原则进行,确保白菜在幼苗期得到充足的水份和土壤湿度。白菜在萌芽期、莲座期和幼苗阶段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一定要确保土壤的湿度,这样才能够给白菜的正常成长提供有效的保障。
莲座期要适时追肥,结球期进行蹲苗,并定时浇水,并追施肥料,以促进大白菜健康成长。只有兼顾生长期水肥才能确保大白菜生长条件适宜,从而提高大白菜品质和产量。
白菜具有高产和需肥量大的特点,应在种植地的土壤上及时施肥。要根据白菜的生长情况施肥,幼苗时期不要施肥,如果基肥不够,要在有3~4片叶的情况下喷洒。播种时应每亩施用硫酸铵10千克,秧苗双侧均应施肥,浇水要适当。播种时,在沟槽两侧施硫磺20千克。莲座期,每亩施用硫酸铵3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生长中期每亩可施硫酸铵20千克,结合浇水。
2 白菜病虫类型与防控对策
白菜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的危害,主要有软腐病、霜霉病、小菜蛾病等。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
预防白菜虫害时,一定要用灭虫灯将幼虫孵出后再用灭虫灯进行灭虫,以免害虫妨碍白菜的生长。如前期不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于幼虫孵出后用黄色胶板防治。物理防治可以降低化学农药对白菜的伤害,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若白菜病虫害严重,要用化学药剂防治。为避免大白菜受到污染,需要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在白菜的栽培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和监控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1 霜霉病:一般发生于白菜的包心期及长苗期,为白菜的一种常见病。初期仅在白菜的叶片上长出,叶片首先呈浅黄色,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造成叶片死亡并波及全株。霜霉病的发生主要是土壤湿度太高造成的,当土壤湿度大于70%后就会出现霜霉病。霜霉病防治可选百菌清和甲霜灵为主,结合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料。严重时霜霉病可喷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
2.2 软腐病:软腐病使白菜叶皱缩、白菜心内腐烂,甚至产生臭味,在白菜的栽培、贮藏期间,要着重控制软腐病的发生。白菜感染软腐病时,对发病植株应及时进行处理或用药剂进行预防,如叶面出现黄褐色斑点时,需施链霉素进行预防。
2.3 小菜蛾:小菜蛾生命力很强,一旦发生就不易杀死。通常菜蛾的生长周期为15天左右。小菜蛾危害期很长,如果在植株上繁殖严重,一定要尽快根除。它的趋光特性决定了不使用化学农药时可通过杀虫灯引诱小菜蛾减少虫口。
通过人工方法提高小菜蛾的杀灭力。如果发生小菜蛾数量较多,一定要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以确保大白菜的正常生长。选择阿维菌素乳油的使用方法,主要集中在叶心和叶背,并注意喷药的用量,浓度和时间等,确保控制的效果。
2.4 菜青虫:菜青虫吸食白菜,幼虫寄生菜中,导致白菜不能及时吸收养分。不但使白菜品质下降,还会导致白菜枯萎,影响产量。要重视白菜田间科学细致管理。
控制菜青虫发生,应提前进行控制并彻底清除。在杀死一代、二代幼虫后,如在繁殖期出现大量成虫,必须使用杀虫剂。药剂选用时,要注意选用阿维菌素乳油精准稀释,每次使用30毫升进行喷雾。还可使用青虫菌粉和2096灭丁喷雾防治。
2.5 干烧心病:干烧心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白菜因生理缺少钙元素产生的病害。白菜外观无异常,菜心变黄变干,能看到病变组织。出现原因是土壤含盐量过多,使白菜钙质吸收受影响。
干旱少雨也容易产生此病。为避免干烧心病发生,要结合土壤实际选择抗病性强的白菜品种,合理栽培,菜地选择要远离低洼和含盐碱区域,确保能均衡供水。白菜生长时,不可过多应用单一氮肥,需合理使用磷肥、钾肥及氮肥,按适当比例撒施。白菜莲座期使用0.7%氯化钙、萘乙酸混合液,用量为50毫克/千克。
2.6 根蛆病:根蛆侵蚀大白菜表皮,病菌侵入土壤,造成大白菜腐烂。根蛆病未能及时控制将造成危害,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根蛆病害需要地面喷药、土壤处理和菜根施药。土壤治理是在白菜播种前加入辛硫磷颗粒,配合适当化肥,达到防治害虫目的。
田间喷施要在真叶上喷洒敌百虫粉,达到防治苍蝇目的。对菜根施药时,要在叶片长到6片叶子后,使用草木灰、石灰粉和敌百虫粉混合均匀喷洒,对菜根进行控制。还可采用化学灌根法和喷施晶体敌白虫稀释溶液,以保证对根蛆有效控制。
2.7 黄条跳甲:黄条跳甲也叫“地崩”,由多种类组成,其中以黄条跳甲和黄宽跳甲最为普遍。黄条跳甲对菜叶造成伤害,黄条小虫则对菜根部造成损伤。幼虫密度较大,导致大白菜缺苗,严重时发生断垄。控制黄条跳甲,应坚持与其它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以防止发生黄条跳甲,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可以采用辛硫磷乳油稀释喷雾,也可以使用福灵乳油进行稀释喷洒。
3 播前病虫害控制
清洁庭院:播种前要把菜园打扫干净,把多余的植物集中起来,减少前一批蔬菜病虫害。
安排茬口:如果菜园里前茬种植西瓜和茄子,可以继续种大白菜了;如果是十字型蔬菜,就不要靠近。保持大白菜足够养分,必须耕翻土地,撒适宜肥料,保证其快速生长所需营养肥力。采用有效方法及时排水,防止因水分过多引起霜霉病和软腐病。
土壤消毒:土壤深度含有害物质,可用合适的西韦溶液喷洒土壤,及时翻耕。菜园里喷1千克/平方米的西韦溶液,或把敌百虫粉和泥土混合均匀撒到害虫较多地方。种植大白菜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选择抗病性较高品种进行多样化种植和混合种植。
播种前要用福美双氧水进行杀菌,福美双能有效防止白粉病发生,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幼苗期病虫害。
确定播种期:过早播种会增加病死率,播种过晚则会导致产量下降。一般来说,种子在播种几天内发芽出土,在下午播种最好。黄昏时出幼苗可增强抗性,下午银膜覆盖幼苗防止灼伤。
4 播种后的病虫害控制
4.1 播种期:大白菜在生长的6个月内很容易发生病虫害,如果天气干燥,很可能会引起病虫害。在播种后要实行三水齐苗、五水定棵,要经常浇水,减少地面气温,以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在定植期间,应及时拔掉病苗、弱小幼苗,并按一定比例施用硫氨水,以保证幼苗健康成長,增强抗病性。
4.2 莲座期:莲座期能给卷心菜提供足够的养分,这段时间要适当的浇水,不需要蹲苗,下雨后及时排水,保证土壤没有污染和板结。为保证大白菜的正常生长,及时进行施肥、浇水,防止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生病虫害,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4.3 包心期:在包心期,一般容易发生黑斑、霜霉病,所以要在出田之前进行防治,并进行药剂防治。
在下雨天要进行补喷,以防止软腐病、黑斑病,并用石灰或新植霉素喷洒,防止病害蔓延,但下雨天严禁进行深埋。
现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食物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白菜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其产量、品质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白菜在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水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正确把握其生长周期,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使其正常生长,提高其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