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东 王世宏
韭菜营养丰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具有独特风味,是人们喜食蔬菜。韭菜抗寒耐热特点突出,各地都可栽培种植,适应能力很强,一年可多茬收获。
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得韭菜种植规模扩大,应加强优质化管理,实现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
1 韭菜生长特性及环境条件需求
1.1 温度及光照
韭菜具有极好的耐寒性,但不耐高温,发芽适宜温度15~18℃,生长适温15~20℃。栽培生产中,超过25℃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纤维增多,栽培品质下降。韭菜茎能耐-4℃低温,降到-7~-6℃,叶片逐渐枯萎。地下茎通过土壤保护能安全越冬。
秋冬季采用设施栽培可获取较好收益。韭菜生长中喜欢光照,也能耐阴。叶茎对光照条件要求适中,光照太强或太弱影响韭菜产品质量与风味。
1.2 水分
韭菜生长需较低空气湿度,通常在相对湿度65%~80%,土壤湿润可正常生长,过于干燥需及时补充水分。
1.3 土壤和肥料
韭菜对土壤适应力较强,喜欢土壤肥沃、深厚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和黏土更适合栽培。韭菜喜肥耐肥,栽培需施入充足底肥,春、秋做好分期追肥,主要使用氮肥,配施磷钾肥,能提高韭菜产量,改善品质。
2 韭菜栽培管理技术
2.1 准备工作
品种选择。选优质韭菜品种有利提高质量和产量。跟据叶形、和耐寒性,韭菜分宽叶韭菜和窄叶韭菜。
韭菜耐阴性较强,中等强度光照即可生长,光照太弱产量低,韭菜早衰。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纤维增多,影响韭菜品质。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韭菜品种,并考虑到韭菜产量和抗病虫能力,适宜选择高产抗病品种。
种子处理。有两种播种方式。气温偏低选干籽播种,采取浸种催芽处理促进种子发芽,选好种子放40℃温水中浸泡搅动,种子上黏液清洗干净,再换30℃温水浸泡8小时,湿布包好放置18~20℃环境催芽处理。催芽期间每天清水冲洗,60%种胚出根播种。
2.2 选地整地
选择适宜韭菜生产基地。要保证无公害优质韭菜的生产品质,需注意选择适合栽培环境,要严格控制种植地的土壤栽培环境、水源环境和空气环境条件。
种植地要注意选择空气质量良好和水质洁净的无污染地区。栽培地土壤平整,透气性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土壤pH值要小于7.5,灌溉和施肥方便。种植地须远离公路主干线100米以上,并且栽培区域周围无污染企业,种植地选择近3年内未种植过韭菜的地区,保证环境优良。
整地。韭菜种植期较长,选地后适时做好整地,入冬前深翻土壤,耕深30厘米。早春及时平整土地,种植地块宽约1~1.2米,选择南北向做好种植畦。
整地中施入充足肥料,主选优质有机肥料和常用化肥。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以充分施入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尿素8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和硫酸钾10千克,同时要配合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肥料搅拌均匀作底肥一同混施到种植地。施肥中结合土地肥力适当调整施肥量。
2.3 开沟播种
韭菜主要采用直播方式,开小沟,未处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踏实并浇水,土壤处于湿润状态。韭菜植株长到180~200毫米,选择适宜温度移栽定植。平畦栽植方式,畦面宽1.3~1.5米,埂高120~150毫米,每穴可以栽植20~30株,适当控制好株行距。
提高韭菜播种效率可选精密播种机,每穴播15粒种子,控制播种量。韭苗移栽定植选择人工操作,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栽植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劳动效率。
2.4 田间管理
韭菜秧苗生长比较缓慢,可以适当早播。催芽种子湿播,两次覆盖薄土,厚度约2厘米。播种完成后使用除草通乳油2.25千克/公顷,喷湿地表减少杂草生长。
选择覆盖地膜增温保温,出苗后揭膜。苗高长到5厘米灌水1次,并及时松土,秧苗10厘米左右结合浇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追施尿素2~3次。
施肥过程可使用晶体敌百虫15千克/公顷,有效预防韭蛆等害虫。苗高15厘米左右控制灌水量,抑制秧苗徒长。
秋季进入韭菜生长旺盛期,要为韭菜生长提供充足肥水,做好水分和养分供给。如气温降低,韭菜生长缓慢,注意保证韭菜地表土壤不干即可。霜冻后做好拱棚管理,以免遭受冻害。
2.5 收割韭菜
按生长和市场决定收割次数。韭菜7叶1心为最佳收割标准。适宜收割高度,每茬收割高度比前茬略高,清晨收割效果好。
冬春季拱棚生产韭菜,一般收割3茬。秋季韭菜品质好,为促进韭菜根部生长,奠定物质基础,一般以收割1~2茬为宜。韭菜定植前1~2年,韭菜产量较低。
2.6 收割后管理措施
养根壮秧。韭菜收割2~3茬后,生长态势减弱,需进入养根壮秧管理阶段。要做好该期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叶片正常功能。合理施用腐熟有机肥料5000千克/667平方米,配合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施肥同时要浇水并及时清除田内杂草。
防止倒伏。生长旺和群体密度较大地块,要注意改善光照和通风条件,防止韭菜倒伏,做好养分积累。
3 设施韭菜的栽培管理
3.1 设施类型和构造
塑料日光温室,是设施栽培的重要模式,成本低,栽培效果好,应结合种植当地基本情况设置好适宜的墙体厚度起到保温效果。通常选择竹木和钢结构。
塑料大棚。设施农业发展使大棚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棚形多样。可选择单体塑料大棚,长度40~50米,高度3米,跨度6~10米。选择栽培设施必须控制适宜高度和跨度,并具有较强抗风雪能力。选择透光性好的塑料。
3.2 播种方法
育苗畦播种。播前浇透水,水渗整平畦面,种子均匀撒播畦内,覆育苗基质或筛后细土,厚1~1.5厘米。每年的3月上旬,覆地膜保温保湿,苗齐后及时揭膜。
直播方式。一般行距25~35厘米,适宜播深,顺沟播种,覆土1~2厘米,适量喷灌浇水至苗出齐。
做好肥水管理。苗高12厘米时,保证畦面湿润;当苗高20厘米以上时促根促壮。及时排水防涝,结合浇水适当追肥,苗期应适量追施2~3次尿素。
3.3 适时定植
整地施肥。適时耕翻30厘米,整地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搭配适当氮、磷、钾肥,再配合施用磷酸钾型三元复合肥。
作畦定植。如选择小拱棚,畦面宽度1.8米左右;如选大棚或中拱棚,畦宽3.5米,定植10~12行,畦面结合棚长选择。
定植方法。控制适宜密度,中小拱棚栽深8~10厘米,穴距10~15厘米,每穴定植10~12株,覆土3~4厘米。定植后及时浇水,同时将二甲戊灵乳油1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地表封闭处理,可提高病害防控能力。
3.4 棚室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棚室内白天温度15~25℃,如超过25℃,做好通风降温。夜间温度控制7~12℃,温度低于5℃保温覆盖二膜保温。
光照管理。冬季光照弱要及时清理棚膜,及时揭草苫,以增加棚内光照。
通风管理。大棚温度超过25℃及时通风,适当降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如大棚内温度较低,减少通风,并采取降湿措施。
肥水管理。覆盖前期不需追肥浇水,收割前5~7天浇水1次。割后2~3天及时追肥。按农时季节、气候变化和生长情况,做好下茬韭菜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晓莉.韭菜栽培与管理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2(03):31.
[2] 车红杰,贺山峰.设施韭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