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模式研究

2023-05-30 04:35方永红王盾
广东园林 2023年1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

方永红 王盾

摘要:边界空间绿化是开放性城市公园的重要因素,是衔接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措施。以广州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为例,分析边界空间绿化存在通透性不足、与城市融合度不高、地域文化缺失、绿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采用“保留、清杂、复绿”景观策略,确定点状、带状、片状景观3种绿化模式,制定“护栏+绿化”、绿化组团、“微地形+绿化组团”3种空间分隔手法,并从复绿植物种类选择、通透植物空间结构、活化林下消极空间、柔化公园边界空间、强化城市地域文化、加强空间绿化管理6个方面进行绿化提升,优化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开放性。

关键词:绿化模式;拆围透绿;边界空间;城市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3)01-0070-04

收稿日期:2022-06-11

修回日期:2022-11-26

Abstract: Border space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open urban parks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onnect parks and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s. Taking Guangzhou Tianhe Parks “demolition and greening”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boundary space greening such as insufficient permeability, low integration with the city, lack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inadequate management of green space. The project adopts the landscape strategy of “preserving, clearing, and restoring green” to determine three greening models of greenspots, green belts and patches of green space, and to develop three space separation methods of “guardrail combined with greening”, greening group, and “micro terrain combined with greening group”. At the same time, greening improvement is carried out from six aspects, namely, the selection of greening plant species, the penetration of plant spatial structure, the activation of negative space under the forest, the softening of park boundary space, the strengthening of urban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space greening management, which has optimiz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penness of the park.

Key words: Greening mode; Remove the enclosure and make it green; Boundary space; Urban park

城市公園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展现城市文化、生态面貌、环境质量,其建设和开放程度体现了城市文明和宜居的程度。广州城市公园数量多且类型丰富,其开放先后经历了向游人免费开放,“拆墙透绿”行动,城市公园与绿道网络建设统筹,和“拆围透绿”行动4个阶段[1~2]。拆围透绿,又称“破墙透绿”“破围透绿”,是指通过利用栏杆、绿化等外围包装来代替现有的围墙,达到隐形围墙的目的[3]。城市公园边界空间是公园与城市环境交界的空间地带,具有空间复杂、表现形式丰富等特点[4]。边界空间绿化配植不但能将公园环境融入城市绿地系统,更能将城市文化渗透到公园,其在城市公园开放性建设中起着重要地位。

近些年国内诸多学者对城市公园边界空间开放性进行研究,主要涉及边界空间拆围透绿工程的技术措施、行动指引,并提出“城在园中,园在城中”“无界公园,无限景观”等理念[5~6],但很少涉及拆围透绿工程中边界空间绿化研究。目前城市公园边界空间绿化设计存在景观绿地规划单一、定位不明确、绿化景观形式模糊、空间相对封闭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城市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设计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天河公园是广州天河区综合性公园,拥有几十年历史,先后进行过拆墙透绿、“拆店复绿”、拆围透绿等建设提升[7],反映了广州城市公园开放性发展的进程及成效。因此,本文拟研究、总结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建设经验,以期为后续城市公园开放、更新提供参考建议。

1 项目背景

天河公园总面积为70.7 hm2,水体面积占10 hm2 [8],南临中山大道,西面天府路,南面黄埔大道,周边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为积极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提出的“要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号召[9],广州市委市政府开展城市公园“拆围透绿”行动,提出以天河公园等9个综合公园作为第一批建设试点,争取最大限度还绿于民。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涉及拆围透绿、绿化改造、设施完善3项建设内容,实施范围22.016 2 hm2,其中绿化改造面积11.605 8 hm2(图1)。目前,天河公园已实现完全开放更新。

2  边界空间绿化存在问题

2.1  植物空间通透性不足

天河公园边界空间原有绿化结构多采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模式,植被过于茂密,空间缺乏通透性,从视线和行为上隔绝了公园与城市的联系,降低了公园的开放性。

2.2  林下休闲形式单一

原有边界空间的林下空间活动单一,以观景、休闲为主,部分林下植被空间设置不合理,绿化设施不够完善,缺乏运动健身空间,导致公园的使用率不高,对天河公园开放性建设产生很大影响。

2.3  公园与城市融合度不高

天河公园原采用通透式围墙进行分隔,边界空间绿化与园内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景观元素无法在形式与功能上相结合,造成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融合度不高,从而形成了“公园孤岛”,大大降低了游人观景感受。

2.4  地域文化缺失

天河公园边界空间的原绿化设计表现薄弱,尤其是在植物文化、地域特色等方面展现不足,导致绿化景观雷同,出现“千园一面”的现象。这不但使公园与城市联系脱节,更影响天河公园的社会效益。

2.5  绿地管理不到位

天河公园经过3次开放性建设后,部分边界空间完全向城市打开。边界空间环境具有复杂性,其中绿地常常会因游人过多或管理不到位而遭到破坏,或出现林下植被长势不佳等情况。因此,如何在开放城市公园时加强绿地管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  绿化营造策略与模式

3.1  景观绿化策略

天河公园边界空间绿化采用“保留、清杂、复绿”的景观策略:

1)保留、迁移公园原有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凤凰木Delonix regi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樟Cinnamomum camphora、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等高大乔木,作为基调树种。

2)为了提高公园通透性,清理部分长势不良的乔木和苗高80 cm以下的灌木,拆除原有景观亭、部分混凝土地面、绿网、围墙,打造大气、开阔的公园景观。

3)综合考虑花色、花型、花期等因素,增种姿态优美、季相丰富的复绿植物,重点增加时花、地被,使公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营造动态的植物景观,带给游人更多的新鲜感。如春季观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紫玉兰Yulania liliiflora等,夏季观凤凰木、百日菊Zinnia elegans、醉蝶花Cleome hassleriana、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等;秋季观红鸡蛋花Plumeria rubra、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等,冬季观宫粉羊蹄甲等。

3.2  景观绿化模式

根据天河公园边界空间不同的功能、位置等因素,选择孤植、片植、丛植、群植等配植形式,形成点状、带状、片状3类景观绿化模式,以点、线、面的形式进行绿化景观布局。

3.2.1点状景观绿化

点状景观绿化主要用于天河公园主要景点、出入口、道路转弯处等游人驻足时间长、互动与交往密集的地方。在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围合的空间里,选择姿态优美的树种作为节点景观,如草坪活动中心内散植宫粉羊蹄甲、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小叶榄仁Terminalia neotaliala。此外还通过植物造型、植被群落配置、与景观小品搭配等,结合城市文化特色,打造优美的植物绿化形态。如在西门入口转弯处采用红鸡蛋花、含笑Michelia figo、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等植物搭配景石。

3.2.2带状景观绿化

带状景观绿化在空间形态上具有较强的连通性,主要用于天河公园道路两侧,可优化边界景观,模糊软硬质景观边界,体现出景观空间的区域性、边界性、串联性,能与其他景观节点产生互动。天河公园主要利用时花和地被植物的花色、叶色、高度等打造层次丰富带状景观绿化,植物按品字形种植,植物带边缘轮廓线上的种植密度大于规定密度,以利于形成流畅的边线,且与周边植物高度差不少于30 cm,形成分明的高低层次。如在天河公园缓跑径两侧列植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林下配植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等形成花带,将分散的绿化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有机串联;南门广场紫花风铃木下配置百日草Zinnia elegans、长春花、茑萝Ipomoea quamoclit、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3.2.3 片状景观绿化

片状景观绿化模式主要用于天河公园边界空间各景观区,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的种类、形态、色彩、群落等,对边界空间进行补充和优化。片状绿化区域通过带状景观绿化连接,并注重与景观小品、出入口景观等其他景观的结合,丰富了天河公园的绿化景观效果(图2)。如公园西门附近片植紫玉兰,林下片植地毯草、结缕草,以通透的植物空间结构、亮丽的季相变化吸引游人;为了遮挡西门附近的游泳池,在游泳池周圍片植黄花风铃木,绿网上密植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由缓跑径围合的活动中心周围列植凤凰木,草坪活动中心内片植宫粉羊蹄甲、蓝花楹、小叶榄仁等。

3.3  绿化分隔空间手法

为了提高公园与城市的融合度,降低空间边界界限感,天河公园通过3种方法进行空间分隔。

3.3.1 护栏+绿化

“护栏+绿化”模式主要用于天河公园中城市主道路旁、地势高差大或有高压电房等的危险区域,以及运动空间、办公区域和游人不能进入区域,用以阻隔视线、隔离城市喧嚣与污染。绿化植物选用使君子、勒杜鹃Bougainvillea spp.等,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丰富景观效果。

3.3.2 绿化组团

在天河公园出入口、道路转角处、休闲平台处等采用绿化组团,形成隐性隔断分隔空间,凸显转角景观性(图3)。如公园北门边界空间用铁冬青Ilex rotunda、‘银边球茎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 阻隔城市喧嚣与污染;西门广场转折处采用矮牵牛Petunia × atkinsiana、紫叶秋海棠Begonia purpureofolia、蓝雪花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等阻隔视线,柔化边线;南门广场与绿地用粉黛乱子草Muhlenbergia capillaris、蓝雪花、细叶芒等吸引游人视线。

3.3.3 微地形+绿化组团

“微地形+绿化组团”是天河公园绿化设计特色之一。天河公园边界空间基于富于变化的微地形,采用柔性的缓坡草坪过渡空间,用绿化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营造清新、舒适的氛围(图4)。如南门广场两侧缓坡上配置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杜鹃和苏丹凤仙花Impatiens walleriana,或南洋楹、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杜鹃、琴叶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配以景石,或宫粉羊蹄甲、杜鹃、银边草和山菅Dianella ensifolia,或宫粉羊蹄甲搭配地毯草等綠化组团,不但为游人提供多种活动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游人视线,激发游人的好奇心。

4 边界空间绿化设计方法

基于天河公园的地理优势、地域文化和植物景观优势,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提升公园开放性、美感度与社会价值。

4.1  复绿植物种类选择

天河公园边界空间基于地域性、美观性原则,多选用季相变化丰富、花色艳丽、花期长的复绿植物种类,以此满足观赏与生态需求。其中增选的植物共有108种,乔木选用凤凰木、蓝花楹、宫粉羊蹄甲、黄花风铃木等共16种,占增选种类的14.8%;灌木选用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勒杜鹃等共31种,占28.7%;地被选用地毯草、鸢尾Iris tectorum、使君子等共27种,占25%;再搭配时花百日菊、香彩雀Angelonia angustifolia等共34种,占31.5%。

4.2  通透植物空间结构

天河公园多采用“乔木+时花地被”的种植模式,将原有植被群落进行抽梳整理,将林下原有灌木改为时花地被,以花坛、花境、花带形式布设,营造出视线通透、景观优美、大气简洁的景观空间(图5)。如草坪活动中心在保留原有高大乔木基础上,点植凤凰木、黄花风铃木、紫玉兰等开花乔木,草地上成片种植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 、长春花、百日菊等时花,营造通透的林下绿化空间,给游人安全感与舒适感。

4.3  活化林下消极空间

天河公园清理南门临时停车区域,扩大西门广场,并增加出入口,增设可观、可憩、可驻足的林下活动空间。林下草地内设计条形草阶坐凳、汀步,并用缓跑径将主要空间串联,削弱公园边界的界限感,使公园的开放更高效;同时丰富林下空间立面效果,在公园出入口、道路转弯处等设置绿化组团,以植物色彩、造型引导游人观赏,如在缓跑径与汀步相交处片植黄花风铃木,在草坪活动中心设置由醉蝶花、香彩雀、蓝花鼠尾草等组合而成花境。

4.4  柔化公园边界空间

天河公园注重柔化边界空间,弱化公园建筑物、构筑物等硬质线条,在公园与城市交界、公园内各分区交界地带主要采用“微地形+绿化组团”配植手法,在地势高差大、景观不良的地方采用“护栏+绿化”的方式隐形分隔空间。通过植物姿态、色彩等引导游人进入不同区域,提高公园内不同空间的衔接度,不断提高“园在城中”的融合度。

4.5  强化城市地域文化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花卉品种众多,广州迎春花市的习俗可追溯到南汉时期,花木沿街摆放,热闹非凡。因此,天河公园多选用广州常见的开花植物,并从广州迎春花市为切入点,仿照花市街道,打造色彩丰富、形态优美的植物景观空间,以展现广州传统植物文化特色。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既能增加空间趣味性,又与广州“花园城市”理念相呼应,在视觉上使公园与城市风格统一,使得公园真正渗透到城市中。公园选用了粉色花系植物如宫粉羊蹄甲、粉黛乱子草等,蓝色花系植物如蓝花楹、翠芦莉Ruellia brittoniana等,黄色花系植物如黄花风铃木、金苞花Pachystachys lutea等,红色花系植物如凤凰木、红鸡蛋花等,紫色花系植物如紫玉兰、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大花紫薇等。同时,在缓跑径附近选用五彩苏Coleus scutellarioides、亮叶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多种色叶植物,使之与红色的缓跑径相呼应,成为公园的亮点。另外,在林下设置以岭南传统地域文化为灵感的景观小品,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促进人、公园、城市之间的互动。

4.6  加强空间绿化管理

为了提高天河公园开放性与美观性,在公共开放空间选择地毯草等耐践踏的地被植物,在重点区域采用灌木围合防止游人进入,以避免游人过多导致边界空间绿地被破坏。同时加强林下绿化管理,定期梳理林下植被空间,去除长势不佳植被,控制林下灌木高度低于80 cm,保持林下空间通透性。

5  结语

在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中,采用保留、清杂、复绿的绿化景观策略,制定点状、带状、片状景观绿化模式,以及“护栏+绿化”、绿化组团、“微地形+绿化组团”3种绿化空间分隔手法,从地域文化入手,利用植物的树形、花色、季相变化等特性营造通透的植物空间,既提升了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展现了广州的花城魅力,又提高了公园与城市的融合性、开放性,形成更具亲和力的生态休闲网络体系,为打造广州花园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后续城市公园开放性建设提供了参考。

注:图片来自广州市绿化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伟导,杭夏子,翁殊裴,等. 广州公园免费开放历程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 广东园林,2014,36(1):4-6.

[2]潘麒羽. 广州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开放更新策略优化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

[3]李青,沈虹. 绿色亚运 花城广州 广州“迎亚运”城市绿化升级改造工程[J]. 风景园林,2011(1):62-65.

[4]赵璐. 城市中心区公园边界空间设计研究——以株洲神农城為例[D]. 长沙:中南大学,2011.

[5]李青. 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广州城市公园“拆围透绿”工程综述[J]. 广东园林,2011,33(4):28-31.

[6]韦鸿雨. 无界公园,无限景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拆围透绿整治工程[J]. 广东园林,2011,33(4):42-45.

[7]刘叶. 现代城市儿童户外游憩地规划设计研究[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8]杨阳. 循证设计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9]程宸,刘宛,房小怡,等. 基于通风环境优化的建筑空间形态指引研究——以北京中心城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1):6-11.

作者简介:

方永红/1972年生/男/江西赣州人/本科/广州市绿化有限公司(广州 510440)/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绿化、林业施工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王盾/1988年生/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惠州学院(惠州 516007)/讲师/从事城市园林景观教学工作/E-mail: 304795946@qq.com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体育资源评价体系及实证探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立体绿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公园景观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