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策略探究

2023-05-30 00:10:42窦海霞
关键词:政治传统思想

窦海霞

摘 要: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精神等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有较大的意义,将传统文化以合适的方式融入思政课程中有非常大的意义。如今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好新媒体的功能,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对文化内涵和古人的优秀思想精神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时代特征相融合,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全的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文化 初中思想政治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40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国家兴旺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应尽自己所能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是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的重要任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还让人们随时随地接受新信息,在教育教学中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对于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新媒体更是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学生的思想认知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传统文化,改变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使初中思政教育取得实质性效果。

一、新媒体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状

1.学生缺乏對传统文化的认知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以及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他们在课下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不要说学习文化内涵和思想精神,严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下大量的西方文化和思想通过文化传播涌入国内,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的思想观念,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使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出现了动摇。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庆祝西方的文化节日,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内心不是完全认同传统文化。最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道德品行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学习态度还是日常行为无法体现中华传统美德,虽然一些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但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2.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固化

新媒体背景下,很多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不具备创新意识,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未将新媒体与传统文化共同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有在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辅助下才可以使思想政治教学更加高效,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其自身的学习水平也会得到提升,从而在内心里更加认可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新媒体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教学平台更加丰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通常都是在课堂上授课,而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教学平台授课,如微课、翻转课堂等。其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通常只以教材为主展开教学,而新媒体时代下教师可以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来丰富教学资源,延伸课堂教学。最后,更能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是重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在课外继续学习,凸显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2.消极影响

从一方面来讲,初中生会被新媒体所吸引,一些学生会因此沉迷于新媒体中,并且新媒体会传播一些不良信息,这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负面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讲,新媒体时代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会出现一些“代沟”,学生对于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而一些教师的接受能力却较差,这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冲击。

三、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1.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强烈的爱国精神,古人的很多作品中均对中国文化和民族主义表达了热爱之情。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分析和处理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念,还可以让他们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人格教育

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作用,新媒体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起到榜样作用,让学生受到教师带来的积极影响,构建高效课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底蕴有多么浓厚,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推动其健康成长。

四、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策略

1.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把握文化新阵地

新媒体时代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既要创新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让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开设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互联网搜集大量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只有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教学才能有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并发挥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而大量西方文化的涌入也严重妨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任务,有效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导入一些历史故事,将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出来,便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2.引用传统文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都比较爱听故事,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思考。我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故事,并且各种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这种文化内涵,从而感受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讲道德》一课时,教师便可以通过传统美德故事来展开教学:在其中的《尊重他人》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为学生讲述鲁迅与儿子的故事,鲁迅的儿子在一次客宴上说鱼圆很酸,他的妈妈不相信,便斥责他,而鲁迅在吃了儿子咬过的鱼圆后知道孩子说的是对的,便感慨应对他人的话予以尊重。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在《诚实守信》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即商鞅将一个三丈长的木头放在城门口,并告知百姓若可以将木头运至另一个城门口便可以得到赏金,并在事后履行了这个承诺,这便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威信,为接下来的变法活动做铺垫。

3.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创设传统文化情境

如今处于新媒体时代,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在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投影仪、多媒体等,在这些技术的辅助下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和各环节更加丰富,并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展现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让传统文化内容感染学生,促进他们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我国的文化宝藏,推动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入,让学生重新认识思想政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尊重他人》一课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观看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明确尊重的意义。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尊重人的视频,如乘坐出租车时用脚开门,环卫工人在打扫街道时不小心碰到路人便遭受谩骂等。在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在看了这些视频后内心有什么感受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积极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还可以提问:“尊重别人和获得尊重之间有没有联系?你认为尊重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尊重的重要性,并学会尊重他人,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融入传统艺术文化,欣赏我国艺术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过程中也流传着很多传统艺术文化,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在丰富学生文化积累的同时促进他们学习自主性的提升。传统乐曲和传统剪纸是学生最熟悉的两种传统艺术文化,思想政治教师便可以以此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传统艺术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剪纸,欣赏中国艺术文化。

例如,在教学《文明与发展》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我国的传统剪纸图案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剪纸,并向他们传授剪纸的技巧,播放剪纸的教学视频,为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让他们亲自实践,在此过程中感受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学生在剪纸的同时,不仅促进了动手能力的发展,同时还会更加欣赏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5.融入表演过程中,深度认知传统文化

教學方式十分丰富,同时也是推动教学进度的关键要素。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他们传授相应的课程知识,还要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现传统文化,如此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让学生进一步认知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并在表演的同时领悟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教学《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时,本堂课的目标是对学生的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并让学生了解集体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表演,并抛出一个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对他人的包容可以通过哪些事情得到体现?”让每组同学针对一个节目进行表演,最终由其他学生投票,最能将“包容、团结”这个主题凸显出来的表演将得到小礼品。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组内成员的分工,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凝聚力,懂得应该怎样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落实思想与政治的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6.布置传统文化作业,运用并且内化知识

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理论与实践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和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气息,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布置具有创新性的传统文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因素。

例如,在布置《敬畏生命》一课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引入“生命休戚与共”,让学生学会为他人着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感人的事迹,并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还可以在课余生活中与朋友或亲人一起为社区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如清扫街道,看望养老院的老人等,并将参与活动的感受写下来,在下堂课与教师和同学分享,真正让学生理解“生命休戚与共”的内涵,即福祸共同承担,深入领悟传统文化。

7.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增强学生文化认同

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时不应受到课堂的限制,并且若只是让学生单一学习理论知识必然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将教学向课外延伸,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在实践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并且提现出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每个传统节日都具有不一样的教育意义。教师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教育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我国传统文化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可以作为活动主题来开展文化活动,如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学生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时增强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认同感。

总而言之,新媒体背景下融合传统文化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是必然趋势,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固然重要,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来优化课堂教学,进而落实思政教育的目标。新媒体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自身要具备充实的专业知识,同时更加要注重人才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培养,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品质,因此,只有将思想政治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怡《新媒体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7期。

[2] 陈丹丹《新媒体下绵阳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学理论》2017年第11期。

[3] 陈静《新媒体与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论析》,《都市家教》2018年第7期。

[4] 王子颖、王光瑞、李若兰《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研究》,《科技视界》2019年第7期。

[5] 阚玉金、丁美琴、孙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路径探索》,《大学(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

[6] 赵菲菲、林维政《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财富时代》2021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政治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