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精品农业是立足于寒旱地区实际的现实选择,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天水市为例,从寒旱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精品农业的资源禀赋出发,阐述了精品农业的含义和特征,提出了寒旱地区精品农业发展建议: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精品农业思路认识;强化项目支撑,夯实精品农业驱动基础;创新经营方式,提升精品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精品农业“芯片”含量。为给寒旱地区构建精品农业产业体系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寒旱地区;精品农业;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3)01-0001-04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01.001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Agriculture in Cold and Arid Areas
GAO Zhicheng
(Tianshu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shui Gansu 741001, 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fine agriculture is a realistic choice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old and arid areas, it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r paths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ianshui was taken as the case study area in this study to expound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agriculture and to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fineagriculture in cold and arid areas base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source endowment of fine agriculture in cold and arid areas, i.e.,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fine agriculture, strengthening project support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driving forces for fine agriculture,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mode to improve th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of fine agriculture,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hardcore of fine agricultural.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ne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cold and arid areas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Cold and arid area; Fin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ath; Rural revitalizatio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1 ]。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后,甘肃省积极谋划农业转型发展之路,提出了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总构想[1 ],甘肃“三农”工作进入全新阶段。乡村振兴,重在农业;农业振兴,要在精品。精品农业不完全等同于“三高”农业,其包含了产品的外观、营养、传统、文化、品牌、有机、生态等方面的优势[2 ]。发展精品农业,是构建甘肃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寒旱地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具体举措,是实施“强科技”“强县域”行动的重要抓手,是精选“赛道”、弯道超车突围进位的动力源泉。目前,城乡居民尤其是城市家庭的消费习惯逐渐开始出现较大的结构性变化,对农产品种类、质量和档次有了更高的需求,这些变化有利于精品农业的培育及其产品销售。高端精品农产品的根本是品质,它的消费效用是否被高端消费者接受和认可是其成为精品产品的决定性因素[3 ]。当前,各级政府通过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以农村“产业兴旺”为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精品农业发展道路,不仅可以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而且能在新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中打造具有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农产品[4 ],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
1 寒旱地区发展精品农业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重在农业;农业振兴,要在精品。发展精品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是立足于寒旱地区实际的现实选择,发展“三品一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5 ]。
1.1 发展精品农业驱动全产业链的互补和延伸
实现产品特色和精品化是提升特色精品农业产品附加值的关键[6 ]。精品农业作为市场农业的一种,受到市场化水平的显著影响。第一,精品农业的培育和产出,对于引导改变天水地区重投入轻产出的传统观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第二,精品农业的培育和产出,是打造延伸全产业链的有效途径,可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产出品在农、林、牧、副、渔等各行各业均能体现,对于流通环节的要求也进行了拔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积极改进和蓬勃发展。因此,精品农业又涵盖了与此相关的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业等行业[7 ],促进了全产业链的互补。同时,林果、畜牧、蔬菜等主导精品农业产业的培育,可促使天水农业全产业链得以驱动延伸发展。
1.2 发展精品农业是今后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面向市场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精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精品农业的市场化离不开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和国家的布局调配,农产品总量供给已经逐渐区域稳定,但人们需求更加追求优质和多样,更加讲究档次和质量。不难看出,现如今天水市大而全且粗糙的农业品加工,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为了顺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成为占领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第二,经过深加工的精品农业品牌,天然存在其强大的竞争力,并通过高端消费理念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加持,在垄断高端市场和进入城市家庭等方面优势明显。第三,人们所担心的高价格问题,其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发现,尽管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接受高价格,但只要是精品总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它的消费者群[7 ]。天水本地“维纳斯”苹果一公斤一百多元,“沙窝”萝卜一根二十多元,“烟铺大樱桃”4月售价100~200元/kg等,奢侈品的概念已进入农产品领域[7 ]。面对当前天水农业“扶而不富,富而不久”和“优质不优价、丰收不增收”现象,亟待通过发展本地发展精品农业,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1.3 发展精品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尝试
精品农业是在特色农业基础上形成的相对高效、高级和较为重要的产业层次[8 - 9 ],天水市摸索构建精品农业产业体系,是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和崭新尝试。不难看出,精品农业的现代化可以带动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在精品领域的研发投入,可以丰富农业产业化的业态形式,如“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网络+市场+农户”等共赢模式已趋于成熟。同时,在精品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构建过程中,带动的科技注入和创新手段更新,促使了在全产业链不同领域,尤其是农民思想理念方面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主体的观念更新升级,助推了天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4 发展精品农业可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
新的发展理念、市场形势和消费观念促使精品农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精品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构建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手段,不但会让农户和企业增效增收,也将给寒旱地区带来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外如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在特色精品农业发展上都能结合本国实际取得较好效果。我国的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大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他们放大自身优势,对发展本地特色精品农业做出了积极探索。对于像天水市这样山多川少的区域来说,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可以发挥自身区域特色。例如,2020年8月秦安县“桃王”最终被宏源期货有限公司以22 900元夺得,“桃后” 被渤海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21 800元夺得;2020年9月,在 “天水花牛苹果大奖赛”中,天水洁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送选的“花牛王”经多轮竞拍,最终被天麟集团以2.18万元的高价拍走。
2 寒旱地区精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复杂,区域差异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是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科学路径。甘肃地处西北内陆,自然生态环境独特,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资源禀赋的区域特征鲜明[1, 10 ]。有利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寒旱地区发展精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天水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精品农业有着较好的生态条件和物种基础,有着明显的寒旱地区精品农业发展区域代表性。与一些中东部等农业大省,甚至与甘肃省农业发达地区相比,天水人多地少,山多川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优势尚未凸显出来,农业在规模和产量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天水农业的发展优势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物种资源。近年来通过“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科技兴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壮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一带五区”新格局之主要特色农业区。天水是甘肃省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全市耕地面积37.86万hm2,其中保灌面积2.58万hm2,油菜、向日葵、中药材、胡麻、甜菜、果园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甘谷辣椒、秦州大樱桃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精品。
天水市自然环境优势明显,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地域农产品资源丰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精品农业产业逐步形成。蔬菜、果品、畜牧、菌类、中药材等产业已具规模,秦安蜜桃、花牛苹果、甘谷辣椒、张川红花牛、武山蒜苗、清水半夏、秦州大樱桃等一些农产品已经成为天水的农业精品,为农民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逐渐成为天水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但广大农村仍然普遍存在“扶而不富,富而不久”和“优质不优价、丰收不增收”的现象,结构性、地区性农产品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亟待研究探明精品農业发展的基础、现状、问题,找准本地精品农业发展的对策、路径、措施,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3 寒旱地区精品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寒旱地区农业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但还存在多方面的产业发展难题。以天水市为例,主流农业仍处于以家庭为主要生产经营单位的传统发展模式,生产经营方式分散,普遍存在粗产品多、精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出口创汇产品少的“四多四少”现象。农业产品总体用途单一,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销售渠道不畅,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卖难”等现象时有发生。市场建设不完善,对全市经济的拉动力不足,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上下游配套不紧密,普遍存在产业链条“断链、缺链、链短”现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组织松散,带动作用尚不明显;农产品品牌效应建设不突出,主导产业与品牌创建不匹配,名牌意识薄弱,没有真正实现由产品利润、加工利润向品牌利润的转变。金融服务体系、农技服务体系、农业科研体系不完善,农业科研院所设备陈旧,缺少项目资金支持,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不难看出,天水农业产业发展“泛而不精”是制约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瓶颈。
4 寒旱地区精品农业发展建议
构建精品农业产业体系,主要是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完善精品农业全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发展精品农业既要积极鼓励、扶持发展,又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防止脱离实际的“一哄而上”,盲目发展。要在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内涵的基础上,紧盯乡村经济转型,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精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出一批高质高效且可复制推广的现代精品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4.1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精品农业思路认识
农业农村工作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组织的头等大事,寒旱地区更应把农业产业兴旺长期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深刻认识发展特色精品农业的重要意义,明确精品农业产业的打造思路,积极发挥寒旱地区地域和资源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健全机制,激活动力,做大做强做优精品农业特色产业。
4.2 强化项目支撑,夯实精品农业驱动基础
要围绕现代精品农业体系培育工程,以政策导向和金融工具为杠杆,在充分发挥好国家、省上支农惠农资金政策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本级财政的农业投入,推动投资方向由生产领域向生产与精品并重转变;项目要向精品农业领域深度倾斜,找准项目接点,做好项目筛选,确保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强化科研项目投入,研发引进新成果、新技术,根据寒旱地区农业产业实际,加快精品农业的示范区、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挥农业科技示范与辐射功能,树立一批精品农业样板试点,使全区域学有目标、干有榜样。
4.3 创新经营方式, 提升精品农业产业化水平
品牌是精品农业的灵魂,新型经营主体是农业发展主流载体,树品牌与拓市场必须同步进行。应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参考“科研院所+经营主体+示范基地+农户”和“网络+市场+农户”等共赢模式,带动生产基地建设,提升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产品认证力度,积极主动宣传推介,打造培育知名品牌;加强精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扩大“三品”基地覆盖率,培育区域精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销售网络是健全完善精品农业市场体系的经络和触手。应加强产地市场建设,注重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培养,探索搭建市、县及乡级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宽带网络、4G网络、邮政速递等平台,提升物流配送能力,建立精品农产品与高端市场的有机联系,努力建成西北特色精品农产品集散贸易中心。
电子商务加速山区精品农业转型升级。重点推动精品农业信息化领域“互联网+”工程和特色产业领军企业建设,做好农业信息化载体建设布局,建成并开通专业性农业信息网站、销售APP及直播平台等新媒体矩阵,开发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和物流渠道,努力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新型销售模式,结合冷链物流新型网络销售,扩大精品农产品线上销售种类和数量,促进信息化与精品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
4.4 推进科技创新, 提高精品农业科技“芯片”含量
农业特色化、精品化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11 ]。应依托科技基础,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精品农业转型升级,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创新重构产业功能、形态、组织和商业运行方式,实现精品农业规模化种植(种养+)、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打造可复制的三品认证基地和现代精品农业园,发挥精品农业区的带动作用。
农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灵魂”,是“强县域”和“强科技”行动的理论输出实体,必须做到高效运转,支撑有力。要根据寒旱地区生态条件和资源禀赋,推进院校联合、校(院)企联合、校(院)村联合等多种合作形式,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精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瞄准国内同类农业产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予以引进、试验、示范,成熟后加快推广。要对地方名优农产品加快进行种质资源保护,重点围绕林果、蔬菜、畜牧及特色农业产业,深入开展相关产业链共性技术培育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推行标准化生产,在产品的精深加工上求突破求伸展。打好“本地打造+外地引进”组合拳,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以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为主要研发平台,研制适合本地的新品种新技术等,乘着产业振兴的春风,將“果实”栽植于农村一线,如期完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
参考文献:
[1] 張东伟. 甘肃农业改革开放研究概述—《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2021版)主要成果介绍[J]. 甘肃农业科技,2021,52(9):77-83.
[2] 张 炜. 浅谈发展高端精品农业助推农业转型升级[J]. 南方农机,2019,50(21):81.
[3] 郑少红. 借鉴先进经验,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 发展研究,2018(3):91-95.
[4] 冉亚清,艾 成. 重庆秦巴山区精品农业发展研究-以巫山脆李发展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1-46.
[5] 李学勤. 打造“三品一标” 推动现代精品农业发展[J]. 河南农业,2018(17):62;64.
[6] 孙颜君. 牡丹江地区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6.
[7] 张道航,刘滨晨. 精品农业为北方明珠添异彩—大连发展精品农业的调研报告[J]. 决策咨询通迅,2000,11(1):16-18.
[8] 张海如. 赣南地区的特色农业之路[J]. 中国农村经济,1997(5):61-62.
[9] 苏铁华. 围场的特色农业是如何“特”起来的[J]. 经济论坛,1996(19):33-34 .
[10] 张绪成,方彦杰. 甘肃寒旱农业生产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J]. 寒旱农业科学,2022,1(1):12-18.
[11] 周新桥.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基本内涵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95-96.
收稿日期:2022 - 09 - 22;修订日期:2022 - 10 - 17
基金项目:甘肃省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专项(22JR4ZE113)。
作者简介:高志成(1965 — ),男,甘肃秦安人,主要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工作。Email: 1399387156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