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 10:48:04严思佳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1期
关键词:陶行知作文情境

严思佳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将毕生精力投入教育事业中,并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中,提出了众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生活教育”“民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这些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能从根本上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解读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教育领域的先驱者,其众多理念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为我国当代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石。陶行知教育思想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大致可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为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和民主教育。其中,生活即教育主张“书本知识源于生活,而教育需要基于生活达到改造生活的目的”;社会即学校是将生活教育落实的重要场所,认定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以学校为介质落实生活教育,让学生接触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自我发展观念。生活教育包括在课堂上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促使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是一套适应于中国国情的高效教育方法。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有不同的解读,从近代教育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核心内涵在于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简单而言就是“以学促教”“以用和做促学”。此教育理念倡导,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者、教育者作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多做、多用和多学,帮助学生在“做”中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全方位保障其学习效果。而民主教育则是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中体现,在课堂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自主学习、自主动手,在自我学习中发展其个性才能,激发其创新潜能,实现其思想上的解放。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这三大命题脱离了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具备浓厚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精神。要深刻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及本质,将其灵活运用于作文教学中,以构建出生活到教育、教育到生活的一体化循环样态。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导入生活化元素、营造生活情境、构建生活氛围,并注重教学做的一体化,让学生在边学边做中掌握写作技巧与方法,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作文水平。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组成,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看,生活和作文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丰富的生活素材能让学生在作文中“下笔如有神”。其次,学生在记录生活的过程中,能丰富内心情感,获取写作灵感,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因而,教师要善于在作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写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章。

(1)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化素材

写作素材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为了丰富写作素材,要明确观察内容,掌握观察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乐于且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将之及时记录下来作为素材。例如,在学完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和《母鸡》等文章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去观察生活中猫、狗、鸡、鸭等动物,从外貌、习性等方面观察,并将其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如此一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会很充实。总之,写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因此,教师要将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不断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产生记录生活的欲望。

(2)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元素,丰富学生的体验

情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元素。作文中缺乏真情实感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天真烂漫,懵懂可爱,平时说话表达情感流露十分自然,然而在作文中大多数学生会着重在内容上下功夫,使用各种写作技巧,而忽略了情感表达,以至于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死板,没有活力。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融入作文中,从而写出更加真实且富有情感的好文章。比如,在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时,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写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等课文中常见的语句,写出来的内容千篇一律,无趣且乏味。对此,教师可组织一次春游,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真切地感受春天万物的变化。春游结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学生能现学现用,写作积极性會大大增强,且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会更加具体生动,能大大提升作文质量。

(3)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

生活情境创设是作文教学中落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生活情境中,学生会置身于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中,其课堂体验感明显提高,想要表达的欲望也会明显增强。小学生由于自身思想不够成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往往有叙事简单、情感表达直接等特点。如教学部编版五年级“我想对您说”,部分学生在写“母亲”时会写“我的妈妈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她在我需要的时候总会给我温暖,比如在我生日的时候……,”很平淡地叙述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了哪些令人感动的事等,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这就使得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情感”和“血肉”,很难打动人。因而,在指导学生写这类作文时,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如创设“妈妈做饭”的情境,先让学生想想妈妈做过哪些菜;当妈妈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从厨房出来时,爸爸和自己有哪些感想;如果家里有宠物的话,它此时又有哪些兴奋的动作。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仿佛置身于妈妈做饭的场景中,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画面,灵感也会随之而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且充满真情实感。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另一大组成,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三者是一体的,只有在做中学、教中做,才能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认识到何为真教、何为实学,立足于“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这三大教学原则,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多练笔,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1)教师示范教,边教边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路上的引导者。从教学做合一角度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充分发挥出引导和示范作用,不仅要通过“说”实现“教”,还要通过“做”实现“教”。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一边说、一边写,以助力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成果。如在指导“人物描写”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在讲解写作方法时,自己也要即兴写作,引导学生紧跟自己的思路,先从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然后再从动作、心理活动等,将人物形象完整地刻画出来。在教师的细致讲解和示范下,学生很快掌握了写作方法,也有了写作思路,可以快速进入写作状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即景”的写作主题时,可以将《四季之美》《鸟的天堂》等作为范文,对于其中优美的景色描写,学生缺少直观的视觉体验,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或者图片,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教师可以讲解景色描写的相关技巧和方法,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落笔时能够更加流畅和自然。对于其他文体所涉及的一些写作方法,教师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如议论文、散文等,教师可以将对应的写作方法制作成短视频,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和学习,然后适当地加以练习。这种教学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组织课堂练笔,在做中学

教师教得再好,也不如学生自己动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作文技巧后,可以趁热打铁,及时组织课堂练笔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写作技巧和方法正确运用于作文中。教师要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练,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让学生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也可以组织课堂练笔活动,让学生总结该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现场评改学生的作文,引导学生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如哪里表述不清晰、哪里描写不细腻等,并及时修改,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借鉴学习,这样能有效避免学生在日后作文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且有助于大家共同进步。

(3)开展实践活动,边做边学

小学生还处在比较贪玩、爱动的阶段,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无形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例如,可以结合当下的热门话题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可以开展“颂党百年风华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有关的资料并写成演讲稿,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的实践过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3.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重要体现。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活动、教育工作,而不管是从事何种活动,其都将民主置于了首要位置。所谓民主教育也就是充分遵从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作文指导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转变教学观念,创新作文教学模式

在民主教育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为了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教师在开展作文训练之前应先围绕确定好的主题写一篇作文,在写作训练课上分享,以此來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在作文完成后,教师应用心阅读学生的作文,并对其进行批改评价。在批改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要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与肯定,同时要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意见,这样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搭建写作平台,为学生写作奠基

教师要搭建说、做和写的平台。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缩写故事”的主题写作中,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了解故事应该怎么写,即如何把握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之后,可以先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设想的故事内容,这样学生能很快进入写作状态。

(3)注重写作讲评,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讲评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在传统作文评改过程中,教师会依次点评学生的作文,这样很容易出现主观武断的评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批改评价的权利归还给学生。在作文完成后,可以引导学生自评或组内互评,找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评价完成后,教师可以选出优秀作文让学生传阅学习,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如此一来,作文教学过程会更加民主,学生的作文兴趣会更浓,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猜你喜欢
陶行知作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