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民
[摘 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社会构成中占据着特殊地位,随着事业单位的逐步改革,其在日常运作和管理上逐渐向现代企业转型,而作为内部管理控制手段之一的全面预算管理,自然也受到了事业单位的广泛关注。尽管近年来事业单位在不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但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其全面预算管理质量始终不达标。文章从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出发,简述当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结合实际尝试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达到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0-0058-03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运转资金都源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国家资产的管理。由此,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不仅能发现其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对提高国家财政统筹规划质量、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等,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从事业单位的角度出发,补充、丰富我国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体系,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约束作用,为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对未来经营、运转的预测,能够减少因环境变化等对事业单位带来的伤害与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在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下,事业单位要实行统一结算管理。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带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事业单位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实现财政资源的有效分配。由此可知,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综合反映和衡量下一个会计周期的资源支出,便于事业单位调配资源,保证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最大程度地开发资源价值。虽然事业单位只是国家资源的代使用者,但在客观经济市场的环境影响下仍存在一定财务风险,如支付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核算风险等。但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筹划下,事业单位可系统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情况,采取各种预算手段尽可能地降低因环境变化等造成的风险影响,将单位的损失降至最低[1]。
(一)全面预算管理基础建设不牢
从形式上来看,事业单位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框架,但是从实质应用上来看,其还存在一定弊端。尽管事业单位在不断强调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与重要性,但仍有大部分事业单位并未形成正确的认知,对预算管理的理解过于片面,难以通过预算管理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且在行动上出现问题时也无法第一时间予以解决,直接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
从诸多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来看,其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并不完善,一方面是因为单位规模、人员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日常需求并不像企业那么大。其组织体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缺乏专门且独立的预算决策机构、日常工作机构和预算执行结构等,事业单位多将其综合到一个机构上,即预算管理办公室,或临时性,或常设性,且在人员配比上也多以兼任或临时任用为主,这种情况无法保证事业单位形成坚实的物质基础,难以支撑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2]。
(二)全面预算编制问题
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期间,各业务部门的参与度较低。因为全员性的系统化预算管理思维并未形成,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概念认知陷入了逻辑怪圈;又因为预算与资金有着深刻联系,事业单位自然而然将其归入到财务部门,预算编制成了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各业务部门在日常工作饱和的情况下,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自然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工作中去,导致最终财务部门得出的预算编制结果真实性和可信度都有待考察。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时间较短,质量无法保证。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会在11月左右启动来年的预算计划,且基本在次年2-3月确定最终预算计划,留给预算编制人员的时间并不多,要反复核对、预测,短时间内事业单位根本无法展开充分的检查与分析,由此得出的预算编制在质量上无法保证,更不用说以此指导后续的预算执行与反馈考核了。
(三)全面预算执行问题
从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执行情况来看,其预算执行与事前确定好的预算编制内容、目标预算等存在不一致的行为。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编制约束力不足,预算执行脱轨较严重。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但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并未根据预算执行进度设置具体的监督机制,再加上事业单位整体的预算管理浮于表面,预算执行显得十分随意,预算执行效率较低,对预算执行实际与计划中的差异分析不到位,难以彰显预算管理的真正价值。
为更好地落实预算执行任务,事业单位根据业务要求和单位规模,成立了二级、三级责任中心,但是从各层级的责任中心衔接情況来看,其各层级间存在沟通壁垒,预算执行数据难以畅通传递,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滞后性严重,单位上层也就无法从中吸取预算经验,导致预算管理陷入恶性循环。
(四)全面预算管理考核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是对预算管理的周期性分析和效果总结,但从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态度来看,并未重视该部分工作。
一方面,事业单位并未明确预算管理考核原则与目标,考核指标设置较表面,没有与岗位建设、职责分布等深度结合,而是简单用财务类指标判断,并将预算考核结果当成了核算相关人员薪酬绩效的手段,没有充分挖掘预算管理考核结果的价值。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考核的结果兑现不及时、不彻底。预算考核是对一个会计周期(通常是一年)的所有预算内容的审核,事业单位多以年度一次考核为主,部分预算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积压,而无法完全反映在年末考核内容上,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参与预算考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与预算考核结果挂钩的奖惩、问责措施等也未得到彻底执行,降低了预算管理考核和预算管理整体的作用与约束力[3]。
(一)奠定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基础
要想发挥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真正作用,就必须奠定其预算管理基础,从思想逻辑和行为行动上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引入做好铺垫。
首先,强调单位全员范围内的预算管理意识培养。一要强化管理层的思维认知,保证其树立正确的预算观念,可通过技能培训、外聘临时讲师等方式,提高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二要逐步向单位下层渗透,强调全员预算管理意识的培养,上行下效,逐步将预算管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行为上。
其次,建立健全单位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事业单位必须精简现有组织结构,将预算管理工作从财务部门独立出来,找准预算管理专设机构在当前组织结构上的位置,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其嵌入进去,事业单位可形成如图1所示的三级预算责任组织结构,其人员配比和岗位职责等还需结合单位实况进行具体设置。
(二)优化预算编制流程
在完善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结构后,单位需从预算管理的具体环节上逐一优化。
第一,强调单位业财融合,为预算编制提供数据依据。业务是预算数据的提供者,财务是预算数据的处理者,只有二者深度结合,才能够为单位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单位可通过业财定期交流、鼓励业财人员沟通等方式,加强业财之间的信息置换,充分做好预算准备工作。
第二,明确单位预算目标。合理且科学的预算目标是预算编制的基点,事业单位必须根据上一年度的运作情况,结合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经营计划,切实确定预算目标,并根据预算三级责任体细化预算目标,将其分解至各部门与人员,这也是后续进行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的基本依据[4]。
第三,选择与单位适配度更高的预算编制方法,并加强单位各收支节点的审核工作。预算编制方法有很多,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不同的预算方法有不同的使用条件与范围,单位需根据自身性质选择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保证其可应对单位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冲击与影响。
(三)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首先,编制预算执行计划表,保证阶段性的预算执行到位。单位需根据各经济活动进度科学调配资源,及时上报并结合预算编制下达预算执行指标,编制项目年度工作计划,保证预算顺利执行。
其次,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动态化预算执行信息的掌控,畅通预算反馈和报告渠道,这也是判断预算是否需要调整的重要参照。在编制预算执行计划书的基础上,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汇报预算执行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执行问题,加强不同部门间、层级间的预算内容的沟通,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预算,保证预算管理执行主线不受影响。
最后,加强预算管理执行监督。除了依靠单位的调整和预算执行人员的主观意识外,预算执行的外力监督也同样十分重要。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所涉及的全部日常活动等进行全面、系统且具体的监控,并通过具体的激励机制等鼓励员工自觉进行自我监督及相互监督。健全预算授权审批制度,防止不规范行为发生,保证预算执行能够顺利展开。如果出现预算编制外的预算支出,必须通过项目主管、部门主管、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层层审批,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预算调整,减少越权或违规行为发生,保证预算调整的顺利执行;对不经过审批就进行预算调整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重罚[5]。
(四)完善预算考核激励
对预算管理的考核是预算管理周期的末端工作,它既是对当期预算管理成果的总结,也可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管理的参考,单位必须重视预算管理的考核工作。
明确单位预算考核基本内容,包括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结果的考核。其中,预算编制考核主要是考核其及时性(编制、报送是否及时)、完整性(编制内容是否完整、全面)及合理性(编制是否有依据、收支是否合理);预算执行考核主要是考核其时效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准确性(预算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调整等);预算结果考核主要审查其效益性,是否达到了预定的预算目标。根据不同的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并将其落实到相应的人员身上,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时兑现考核结果,保证预算考核的严肃性与及时性。
加强对预算考核结果的应用,除了向下反映员工薪酬绩效外,还要以此为依据向上论证单位年度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对国家财政资金等资源的利用是否达到最大化、最优化要求,这才是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的根本价值。
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政府机构组织,在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利用,不仅是提升自身资源筹划能力、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国家资源价值最大化的表现。文章通过相关内容的阐述,发现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建设,全面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考评等各阶段都存在相应的问题,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性質,也从如下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组织结构的独立性,配备专业化的预算管理人才;选择与单位需求适配度高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实反映单位预算需求;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做好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严格预算调整程序,明确授权审批,保证预算编制刚性约束;明确预算考核内容与考核对象,加大对预算考核的结果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丁蕾.全面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J].理财:市场版,2022(06):93-94.
[2]吴朝宇.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讯,2022(10):155-158.
[3]宋海军.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J].商讯,2022(08):163-166.
[4]潘俞红.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产经,2021(19):172-173.
[5]付丽娜.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J].商讯,2021(26):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