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说他父亲严厉的态度让他学会了仔细记账,免得被抓住把柄受批评。他后来用算账的方式写出《中国佃农生活举例》,用数据揭示中国佃农的贫苦生活,寻找中国革命的动力之源。之后,他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三本重要的“伙食账”。
1936年9月,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谈到了他父亲脾气暴躁,常常打他和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1920年,毛泽东参与创办长沙文化书社,尝试将“年度结账”会计制度改为“半年算”,还率先向社会披露会计信息。1926年12月,他入户佃农张连初家进行试点调查,又用算账的方式写出《中国佃农生活举例》,用数据揭示中国佃农的贫苦生活,寻找中国革命的动力之源。之后,他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三本重要的“伙食账”。
三湾改编时的“伙食尾子账”
“伙食尾子”指伙食费用的节余,是人民军队最早的津贴形式,最早出现在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的报告中:“士兵管理伙食,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种办法,士兵很满意。”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此时“伙食尾子”津贴制度已替代了军饷制度,且这种分配制度是有效的。
“伙食尾子”平均分配的基础是规范的账簿,这本伙食账是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亲自创建的。三湾改编的其中一项是建立士兵委员会制度。毛泽东当时给士兵委员会设计了两条职责,其中一条职责是“参与军队的经济管理,派人到伙房监厨,与司务长结算伙食”。
士兵委员会参与连队经济管理,也是由当时连队的主要经济支出是伙食支出所决定的。监管伙食必须在伙食单位——连队建立符合管理要求的伙食账。毛泽东创造性地在旧军队账簿“记账、算账”的后面加上一个分配功能,创建出具有“记账、算账、分账”核算功能齐全的“伙食尾子账”:伙食费按人头拨到连队,伙食支出全部入账,结余的伙食费(伙食尾子)平均分配给官兵替代军饷,满足官兵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这就为解决当时面临的军费短缺、吃饭、津贴发放以及官兵平等、经济民主等问题,提供了公平、准确的账簿核算数据。在“伙食尾子账”的基础上,红军部队也逐步建立了越来越规范的会计制度。
延安时期的“菜金账”
毛泽东创造的“伙食尾子”津贴制度一直延续到长征途中。津贴制度经过长征后,得到延续,逐步对接了延安的供给制。
限于延安的自然条件和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伙食尾子”平均津贴制度逐步过渡到略有差别的供给制。1939年,中央颁布《各机关津贴标准》,规定各机关部队的供给制标准为:粮食标准分两种:每人每日1.5斤、1.4斤;菜金标准按人员类别分四种:每人每日4分、5分、7分、1角。毛泽东的级别应该享受每天“1角”的标准,即每月3元菜金。
为了管理3元菜金,严防超支,毛泽东让炊事员老周学着记账,精打细算。毛泽东交代:“老周,你不要每个月才结算一次,这样一超支就没办法了。以后你每十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如果前十天超支了,以后十天还可以想办法节省出来,最后十天超支了也超不多,下月还可以节约出来。”
这本“菜金账”开记之后,账面也总是入不敷出。王涛的《在延安的艰苦岁月中》一文记述:“主席还经常过问自己的伙食标准。如果有一个月吃超了,就要问为什么。如果我们说不上理由,主席就批评我们,并且一定要从下个月的伙食费扣回来补上。”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经常熬夜写作,身边工作人员总想为毛泽东改善伙食,但他不同意:“现在虽然边区的情况好了些,可是河南还闹灾荒,国统区的人民生活更苦啊!我们每月3元的伙食费也不算少了,井冈山时期,每天才5分钱。”他始终遵循3元菜金标准的规定,并“不断检查老周记的账目”。
“共和国第一家庭账”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展示了毛泽东警卫员贺清华的一段话:“毛主席一生反对特殊化,坚持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为规范生活管理、杜绝特权行为,毛主席一家从1952年开始设立生活账簿,包括日常杂费开支账、生活费收支报表、物品分类账,等等。”
据《毛泽东生活档案》一书记载:“1962年,毛泽东建议,对自己一家的收支认真填写报表。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保存的生活费收支报表共42本。内容为1962到1975年(缺1974年)的月度报表、季度报表或年度报表。”从此,毛泽东家庭生活账从单纯的记账活动升级为报表管理。
明细账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展示了一页明细账。明细账采用印制的收入、付出和结余三栏式账页格式,记录了1967年7月和8月的部分生活支出明细,跟单位的明细账一致,记录得十分详细、规范。比如7月13日“供应科购食品7.72元”,7月31日“主席洗衣费1.6元”,8月8日“做睡衣手工费1.38元”,等等。
月报表 1963年4月的生活费月报表里汇总了毛澤东一家当月的生活收支数字:上月结余8579.39元。收入两项:主席工资404.80元,单据1张;江青工资243.00元,无单据。支出8项。
季报表 1966年第一季度的季报表汇总了毛泽东一家的季度生活收支数据。上期结余:13367.03元。收入两项:主席工资1212.4元,并注明是3个月工资404.8元的合计数;江青工资729元,也注明是3个月工资243元的合计数。支出4项。季度支出合计402.03元,期末结余15208.4元,比期初增加1541.37元。
年报表 1974年6月至1975年5月的年报表显示上年结转3985.47元。1975年1至5月主席的工资收入2024元,每月还是404.8元。月租费228.2元,党费160元。生活开支分为:伙食费3221.15元、水果费243.67元、茶叶费104.76元、生活用煤气费18.5元、日用品开支63元。期末结余1970.19元,当年的开支大于收入2015.28元。
这套“共和国第一家庭账”从1952年一直记到1977年1月,记录了25年;报表从1962年编到1975年,编了13年。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毛泽东的住房、煤气甚至洗澡都要付费,还证实毛泽东降过三次工资,从最初预定的每月600元降到510元,再在1960年从一级降到三级每月404.8元,直到去世也没长一分钱。
(水云间荐自《百年潮》 葛长银、杨彤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