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中国仕宦从来身不由己,往往经年更迭,难有稳定。因此,文人常有此后一别,不可再见的感叹。然亦有文人以“生命旅人”作为宽慰自己与友人的说法。这阕词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強调每个人都只是匆匆来人间一遭的过客,不必计较仕途南北的阔达。在中国词人的作品中,拥有这样胸襟非“苏轼”莫属了!此词即是临去送别友人的作品。时值东坡任杭州知州之际,巧遇友人钱穆父远赴瀛洲,路经杭州时,与之短暂相聚。面对钱穆父多次宦途波折,苏轼以自身的遭遇相互鼓励,一改送别的忧思满肠,反以旷达洒脱,却又深情细腻的心境,写下了对好友的共感。
上阕,写好友前去瀛洲,途经杭州,久别重逢,虽仅是短暂重逢,但距离上次晤面也已经三年有余。三年间,好友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不停辗转,奔走人间的艰辛,苏轼全看在眼底,不舍在心中。然而,多年未见,好友依然如故,相见欢笑。此时才知历久弥新的情谊多么珍贵,如春日和煦的阳光照耀。最令人欣慰的是,好友仍如初见般耿介亮节,就算为朝进言而遭言官所妒,情操仍如竹有节度,心境如井无波。上阕从“时间”着笔,接续空间谈论仕宦生活,将友人处逆境仍不改变节操的态度赞扬一番。“淡泊名利,只问是非”,不只是友人的志向,更是作者自己的写照,“明写客,暗写主”,借此烘托苏东坡自己的身世遭遇。
下阕,写离别,以“月夜”“孤帆”衬托凄清氛围。此时的淡月,正如两人心情,郁结无欢。本该一路落寞,别情到底,苏轼硬是一转话锋,将情境带入旷达,淡化离愁的凄苦。以一向持有的豪迈,强化作者对离别的淡然。人生如寄,谁也无法为时间所停留,活在当下,享受生命每个阶段的经历即可。毕竟你我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过客而已。苏轼何以能开导友人,正因自己也是宦途多舛,以他自身的经验累积而来,身世虽飘零,却不为所苦,反而洒脱看待,正是此词的亮点所在。
面对人生的离别,是否也能如苏轼般,将它看成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过客呢?面对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事、物,不执着于自己的规范,反而更能开阔视野,看到更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