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蓉 邢晓凤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浙江作为经济大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国家赋予浙江的重大使命,而高等教育在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浙江如何对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站在全球化版图上,面对当下和未来,如何考量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毛宏芳就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做强存量、做精增量,积极探索新机制举办高水平大学
《教育家》:毛厅长,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区域布局”。从您所在的区域来看,省内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现状如何?需要做哪些优化和调整?
毛宏芳:“十三五”以来,浙江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坚持内涵发展,不断优化布局结构,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省高校109所,在校生140万人,教职工11.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3%。从区域结构看,高校布局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为核心,围绕产业带和都市圈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形成了各设区市中心城市“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高等教育空间格局。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浙江省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显不足,大学建制高校仅18所,省属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不足,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二是职业院校层次不高,目前仅有2所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难以满足浙江省产业结构迭代升级的需要。三是高水平的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偏少,层次不高。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强省建设,超常举措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一方面,着力做强存量,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加快推进条件成熟的学院更名大学,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稳妥启动独立学院转设;另一方面,着力做精增量,积极探索新机制举办高水平大学,争取设置更多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效扩充,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6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部分学科(领域、方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引导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办学定位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教育家》:高等教育的布局取决于历史原因、人口分布、国家战略等多种因素,又与地方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等息息相关。您认为浙江的高校在专业布局和产业对接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要如何解决?
毛宏芳:近年来,浙江聚焦双向赋能、双向服务,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同频共振。重点是深化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引导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办学定位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目前,我省本科高校共设置2521个本科专业,专业大类占比与三大产业结构基本吻合。近三年,我省高校主动布局一批服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产业急需专业103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61.31%;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撤销就业率低、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与学校优势特色关联度低的本科专业101个。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省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链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错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契合度、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专业细分度较高,协同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设置前瞻性研判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引导高校主动对接浙江省“415X”(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15个“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一批高成长性“新星”产业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15”(“3”是“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15”是包括云计算与未来网络、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微电子与光电子等15大战略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强科学论证,通过关、停、并、转等多种形式,持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努力从单向、被动的静态适应向互动、主动的动态适应转变。
二是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引领,依托既有资源和优势,加强对新专业设置的资源供给与支撑。引导高校加快打破专业壁垒,开展交叉融合创新,强化集群发展战略,支持多专业协同,努力实现专业群建设由“物理组合”向“化学反应”转变。
三是在专业设置中统筹外部需求和多方要素,完善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实施协同育人项目、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等载体,构建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打造各方主体深度参与专业全过程建设的协同运行体系。
不断完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教育家》:在区域治理维度下,教育评价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您认为要如何从高校类别、学科优势以及经济贡献的增值性等方面,来制定和完善大学的分类评价?
毛宏芳:大学分类评价无论对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还是对某一所大学的发展而言都非常重要。一定意义上说,抓住了大学分类评价就抓住了牵引大学发展的“牛鼻子”。就浙江来说,目前我省高校主要分博士学位授予高校、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学士学位授予高校和独立学院四大类,每类高校制定了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这一分类评价体系也要不断完善。我们希望构建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让每一所高校都能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一是要尊重不同高校的内在差异。因学校類型、发展历史、发展战略、资源禀赋、师资力量、生源条件、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的差异,每所高校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高校的办学水平,而要充分考虑不同高校的学科优势差异、发展基础差异,尽可能为不 同类型的高校设定科学合理的赛道,引导高校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跑出精气神。我们不仅仅关注高校取得的成绩和突破,更要看是在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上取得的成绩和突破,关注高校的“增值空间”和“成长提升度”。
二是要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亟须高校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在大学分类评价中,要注重提高社会服务评价维度的比重,引导高校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要。对浙江而言,一方面,要引导高校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瞄准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另一方面,引导高校立足浙江大地,服务“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作出重要贡献。
三是要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我省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院校只有3所,与浙江作为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相匹配,离老百姓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期盼还有距离。大学分类评价要与国家“双一流”建设对标对表,但并不是为了入选而对标,而是通过对标,引导高校找准定位、明晰问题、看清差距、选对方向,紧扣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大建设任务,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改革任务,在持续建设中推动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际化是浙江高等教育提升质量、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途径
《教育家》: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注入了不竭动力,我们正着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站在全球化版图上,面对当下和未来,您认为要如何考量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
毛宏芳: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要目标,也是我省高等教育提升质量、推动教育从“跟跑”走向“并跑”乃至实现“领跑”的关键途径。总体来看,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具有良好基础。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诺丁汉大学,拥有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2所,居全国第3位;获批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列入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来华留学生数量居全国第4位;22所高校在26个国家设立29所“丝路学院”,3所学校入选国家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入选总数居全国第2位。但对标国际一流和国内先进省份,我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需进一步提升。面向未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在国际高等教育坐标系中审视我省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省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核心竞争力不够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如何主动对接国家和浙江发展战略,如何提升办学质量和自身影响力,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走进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央。
二是要以国际化视野谋划我省高等教育。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积极引进海外高水平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一步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布局。重点鼓励填补空白、解决“卡脖子”技术、引领未来的重要项目建设,例如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横店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等。
三是要用国际化途径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境外办学、联合科研攻关等重点国际合作,统筹推进课程、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核心要素的国际化,推动高等教育深层次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参与国际组织多边教育行动,主动在全球教育发展议题上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从国际教育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制定者和积极倡议实施者。
2022年2月,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共同推進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备忘》,明确支持我省建设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地。我们将从11项主要任务、10项重点工程方面着力,以开放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不断整合优质资源,汇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品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