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成都大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研究

2023-05-30 22:50谭雅文
当代体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大运会名城体育场馆

谭雅文

绝大多数体育赛事必将对举办国产生深远的影响力,对于赛事硬件保障而言,体育场馆建设是办好国际赛事的硬件支撑和重要标志,但在荣耀过后,如何有效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体育场馆赛后持续利用研究,一直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通过对国内外大型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成都大运会场馆的赛后可持续利用,提出场馆利用的实际举措及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五大惠民行动,持续开展;(2)拓宽市场变革之径:推出场馆特色,推动市场化运营;(3)谋赛与谋城:开拓体育馆利用新航道,赛事承载城市愿景。

2013年10月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和创新》其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和改革。而后,2016年7月国务院相继出台《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将体育馆资源利用放至首位,鼓励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紧接其后,成都市也同样制定《成都市建设世界名城三年行动计划》,着重提到要全面推进建设具有一流体育场馆、顶级品牌赛事等战略。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就体育学界可持续发展萌芽阶段而言,1994年“百年奥林匹克大会”初步认知“可持续发展”概念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此后,该理念多次在国际赛事会议中得以出现,自2014年起《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运会可持续发展指南》实施了一系列“可持续”改革措施。其目的是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下,促进体育基础设施更好地满足于社会需求,鼓励各国构筑各具体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利用丰富多元的调控模式,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改革举措。以此夯实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1 成都大运会场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诉求

1.1 大运会助推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建設世界赛事名城,成都一直阔步推进,2021年12月成都市体育局正式发布《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以五年一阶段,提出三个时间节点的发展愿景。规划提出,截止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2030年建成世界体育名城;2035年建成世界生活名城。在未来的发展与运营中积极主动地打造和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增强成都的名誉和影响力。

成都大运会则是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办好大运会,是成都实现世界赛事名城的关键一步。近年来,众多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接踵而至,不断落户成都,例如:成都国际马拉松、第18届世警会,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4年汤姆斯杯……未来几年,还将有一系列高水平赛事先后在成都举办,这些国际赛事的成功毫无疑问将加快赛事名城建设,体育助推城市发展。

1.2 大运会举办打造建立具有四川特色的全民健身氛围

体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仅是单从专业体育赛事的承办来判断,更在于全民投身参与体育活动中,成都将依托举办大型赛事为契机,通过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多体验体育文化、参加体育运动、享受体育乐趣的个性化新兴途径。

在此期间,爱成都迎大运等一系列高校体育赛事、全民健身运动会,正式启动,活动主要是通过线上知识竞猜、摄影比赛、线下比赛、培训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下社区居民全民健身活动需求,参与人群涵盖从幼儿到老年的所有年龄段,充分彰显了全龄友好,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公共体育场馆将择优时段免费向市民预约开放,以此保障市民对日常锻炼健身的需求。

2 成都大运会赛后利用的理论基础

2.1 供给与需求理论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发展的基本原理。供给和需求能影响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并最终决定产品价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需求创造供求,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则是相互作用的。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主要依托市场化运作。需要按照以市场为中心,了解市场需求,找出供需均衡点。对于研究开展有重要支撑作用。

2.2 利益者相关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可被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

对于大型体育场馆而言,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上级主管部门、场馆管理者、场馆员工、消费者等各类利益相关者,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权益,廓清相关内在联系,是研究的必要准备。

3 成都大运会体育场馆建设概况及分类

3.1 体育场馆的建设总体布局

成都大运会倡导办赛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共享”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高度契合,在“大运会”期间,各赛区单位并没有过度新建体育场馆,而是采用改建方式,以原有的体育场馆为基础,改建+新建体育场馆为建设目标,从而达到减少政府大规模资金投入与支出,以此方式来缓解成都市政府财政压力,从实际根本上做到可持续发展。成都大运会共计规划49个赛事体育场馆,分别划分为新建体育场馆13个、18个高校体育场馆、15个训练场馆、3个备选场馆。

表1成都大运会体育场馆建设情况(全部新建场馆)

从表2中可以得出,高校场馆作为赛事体育场馆重要组成一部分,建设性质均为改建,其中,主要原因是能够节省场馆建设资金的大量投入,有效缓解因为新建场馆过多,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现象;其次,高校体育馆发展的主要目的,首选是高好地服务于师生,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等服务,最后,高校的体育馆也可以加大拓展业务往来,适当的对外进行开放,以增进效益,积极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建设。

表2成都大运会体育场馆建设情况(选取部分高校体育场馆)

3.2 成都大运会大型体育场馆规划利用情况

成都市政府围绕全面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按照相关部门要求,与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编制完善《成都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6-2035)》,中细致的梳理成都体育基础设施规划思路和理念,提出了将在全市深入贯彻“三级三类”公共体育设施理念,该理念可以理解为三级属于市级、区级、社区(公服圈)三个层级的体育设施,“三类”则是为赛事体育、群众体育、竞训体育三种类型的体育设施,该理念思路是旨在整体形成完善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以便满足成都市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的需求,以及日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成都大运会充分利用现存的省市、高校场馆,形成“一城两区多点”的国际一流赛事场馆布局,具备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国际顶级单项赛事承办能力和相关运动项目国家级训练基地建设能力的体育场馆设施体系。

表3大运会体育场馆赛后规划利用基本情况(选取部分)

4 国内外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案例分析

4.1 美国斯台普斯体育中心赛后利用情况

斯台普斯中心是洛杉矶最大的体育设施之一。拥有顶级配套设施。是NBA众多球队共用的体育场馆,可在两小时摇身一变切换至“篮球冰球场地”,该体育中心承办了多项全球顶级赛事,如:众人熟知的NBA全明星賽、NHL明星赛、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等。而后该集团厘清思路,积极扩大经营项目,拓宽消费者受众面,打造了L.A.LIVE一站式体育娱乐城。主要涵盖有格莱美博物馆、洛杉矶会展中心、诺基亚剧场、万豪酒店等配套设施,是集办公、酒店、餐饮、购物和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由此可见,场馆赛后利用朝着多元化经营,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4.2 日本森之宫购物中心

森之宫购物中心拥有自己一套特色引流,其核心项目主打“体育+购物”,通过体育购物融合的方式来留住消费,重在萃取市民运动文化渊源,打造一站式社区体育服务综合体,在商场建设之初,通过独特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到市民们的健身跑步习惯,并以此为突破口,设置成为了与之为主导的休闲方式,该中心在商场顶部设置了引人瞩目、长达300米的环形天空跑道,可以充分欣赏城市360度的风景,此外还配有游泳池、足球场、健身房等设施,利用运动主题体现找寻特定人群生活中的商机,通过运动完即刻享受美食,因此配备了多家超市商铺进驻。成为日本独树一帜的复合式商场。

4.3 凯迪拉克体育中心

凯迪拉克体育中心作为承接过奥运会的体育场馆,华熙集团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并按照国际体育赛事场馆的标准对场馆进行了严格改造,成为拥有国内一流的顶级配套设施的高质量场馆。近年来,凯迪拉克体育中心在竞赛版块中表现不俗,先后承办众多国内外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及商业活动。如NBA中国赛、王者荣耀总决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在运营模式中,以成熟的BOT(建设-运营-转让)的运营模式,迅速成为国内体育馆首家运营管理的民营公司,其运营思路是坚持衍生服务,“以体为主,多种经营”为根本理念,扩大产品经营项目负责日常运营、场馆资产维护、打造赛事IP等服务。

5 成都大运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战略研究

5.1 加强顶层设计:五大惠民行动,持续开展

在大运会筹备期间,五大惠民行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即:大运品牌惠民、大运环境惠民、大运场馆惠民、大运文化惠民、大运服务惠民。通过此行动持续放大品牌效应,让市民纵享场馆设施便利。

这一系列的举措,实际上也反映出成都对未来持续发展的思路,借此大型赛事的落地,让城市发展的成果共享、普惠,正是顶层设计理念的体现。多个场馆日后将可以成为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不断丰富娱乐市民生活,通过在各赛区每月将在各大运会场馆安排不低于两项赛事活动并实现常态化利用。引导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层面向全民大运迈进。在大型比赛后,东安湖体育公园的“一场三馆”将被打造成为国际一流体育文化综合体,而凤凰山体育公园,将在开放后融入全民健身功能,塑造为健康活力的城市名片。

5.2 拓宽市场变革之径:推出场馆特色,推动市场化运营

成都各区场馆需秉持着“办赛、营城、兴业、惠民”为最高宗旨,深入规划在“可持续利用”框架下将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一体化发展作为重点,不断整合场馆各类资源,探索多种经营模式,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就重点指出要将闲置体育场馆开发利用。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运营体系。

在大型体育馆赛后利用对策中,要将体育场馆整体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及其机制管理、运作主体、服务管理、功能改造等为重点,来全面助推体育场馆市场化改革和运作,运营模式可采用多种投融资模式来建设场馆,例如:PPP模式、BOT模式、ROT模式、社会捐赠加自筹模式等,无论是新建场馆还是改造场馆都需要立足自身充分开发资源,选择合适自身的营销策略,从而拉动体育消费,促进场馆平衡发展。在成都大运会确定延期举办后,应该持续把握机遇,深度推进市场开发。

5.3 谋赛与谋城:开拓体育馆利用新航道,赛事承载城市愿景

承办国际重大赛事既是打造国际赛事名城的应有之义,更有助于成都在世界城市舞台上充分展示国际化的城市形象,近年来,成都已成功举办或将承办众多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对于高级别的国际级赛事的植入引进和自主品牌赛事的培育是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关键环节,同样,借助此契机,也让成都市民拥有了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的体育服务环境和浓厚的体育氛围,从政策层面不断培育市场主体,各部门应大力以发展“赛事+”产业来反哺场馆赛后利用,以赛谋城,大运会既是“落子”,也重在“活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计划。

课题: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都世界赛事名城研究中心项目经费资助(项目编号:CDMC2022Z08)。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猜你喜欢
大运会名城体育场馆
中国西部首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防护纺织名城”新名片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北威州名城名展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地方立法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思考
深圳大运会火炬
深圳大运会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