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与教学策略

2023-05-30 10:48李凌云黄明曾慧
地理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思想

李凌云 黄明 曾慧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同时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将“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

高中地理課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1]。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时,充分运用时事案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对生活、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文分析了生态文明思想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发展以及在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运用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建设联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深化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顺利实现地理课程思政化。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

1.生态文明思想在不同时期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在中学地理课程百年发展过程中,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等方面都涉及到关于环境、生态等内容。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指出“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战胜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雄心”。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提出“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为“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爱地球,善待环境”。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性质中强调“地理学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不难发现,在内容表述上从“战胜自然”逐渐发展到“善待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这体现出我国对于自然环境、生态文明态度的转变,国家已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从宏观把握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融合形式,自然、恰当地在地理课程中开展教学。

2.生态文明思想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

在过往时期,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构建基本依照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结构紧密、内容复杂以及实用性不强等问题突出。此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课程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学科素养培养转变。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也在不断修改,主要的变化是简化了内容,降低了难度,并强调了人与地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的人与地关系问题一直是地理研究的中心,在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开发中,建立和谐的人与地关系思想一直存在,生态文明思想在教材中的体现也不断丰富,并以文本、图像和活动等形式呈现。

总体而言,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体现出质朴民生观、科学自然观以及全球治理观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战略选择上坚持“六大原则”。具体来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辩证指导、“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价值取向、“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是系统思维、“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法律保障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国智慧。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笔者梳理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在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上的联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涵盖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城乡发展、区域、国家安全等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等。分析“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与高中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联系,目的在于更精准地选取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的关键点进行教学设计。而地理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思想素养,更好地挖掘地理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元素,进而落实教学。此外,实施地理课程教学不能仅通过传统讲授实现,教师还应根据相关的政策和理念,坚持“以身作则” ,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生态文明思想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建设行动,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学生在课堂中能正确理解生态文明思想,在课后能够主动思考环境问题,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实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根据上述“六大原则”的思想内涵以及与课程内容的联系来设计教学,进而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更好地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1.坚持生态价值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中地理教学应使学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尊重自然,认同人地协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过往的历史、社会实践以及中国文化传统中,均有典型的文化观念蕴含着这一思想。中国古人就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也有“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3]。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绿色、和谐等生态理念与地理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可以通过运用典型案例的形式开展教学。如“荒漠化的治理”可引用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经验;“林地资源保护”方面可运用塞罕坝林场的典型案例;“陆地水体污染防治”方面可采用长江中下游跨区域水污染治理案例;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可讲述东北老工业基地环保新模式等。

在时事案例方面,教师可运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教学案例。作为一届“低碳环保”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期间的扫雪除冰工作广泛采用“非氯有机融雪剂”,它不会污染周边土壤,且有益于赛区绿植树木来年的生长发育,同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赛区道路的影响。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传统除雪工作,引出传统融雪剂对环境和生活造成的危害,进而分析影响植物生长、土壤以及地下水等相关知识。通过运用贴近生活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事素材,能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绿色环保”理念,涵养生态文明思想,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尊重、保护自然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人心向绿”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2.遵循生态发展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

一直以来,社会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未能认识清楚,未能思考清楚“要环境还是要发展”这个辩题。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正深刻作用于经济发展及变革,围绕“生态经济体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涌现,如“湖北黄石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宁夏东北部(石嘴山—宁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探索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

在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灵活运用实际案例辅助教学。以“湖北黄石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例,教师可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得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和实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等。再指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等方式,试着探究验证下一步重点学习的内容。如继续探索“湖北黄石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延伸产业链的有效途径;试着验证是否能继续探索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当地社会、环境发展的重要意义,辩证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能够更为综合、全面地思考问题。

除了作用于课堂教学案例引入、情境创设等方面,在试题编制等方面教师也可灵活运用实际案例进行设计。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适时体现出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地理知识在国家政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坚持生态民生观,良好环境就是民生福祉

随着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环境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强。作为“五位一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反映出国家始终如一对民生的关切。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应充分外显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人民生活中的实际体现,内化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即激发学生主动关注生活中生态问题的意识,能够主动思考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了解身边生态环境的现状。如“新型城市化”体现出来的应是“循环”“低碳”“绿色”的城市化,是节约集约资源、减少干预自然的城市化,还是减少污染土地、水体以及空气的城市化。教师可设计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考察、调查身边的城市化发展问题,找出有关的环境问题并试着提出解决措施。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养成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

4.贯彻生态系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共同发展

由山川、林草、湖沼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机制内本身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应地体现出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即整体功能、整体演化以及整体响应外界干扰等特征。因此,在教授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环境保护等知识内容时,教师应当注重强化学生关注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特点与联系,提升整体认识自然环境的意识与能力。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如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4]。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延伸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系统思维的多层含义,指导学生理解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要注重统筹兼顾,不能各自为政、多头治理,只有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

5.坚定生态法治观,依法依规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必不可少,法律制度的严格与周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如联系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教育专项活动,开展体验式考察、社会调查以及专题探究等活动,或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扮演政府官员、市民等不同社会角色来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学生在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得以内化和强化认识。教师也可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专题网站资源开展教学,分析专题专栏中的典型案例,如“黑龙江伊春尾矿库泄漏事件”“嘉陵江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浓度异常事件”等。从政府部门的应对处置以及整改情况中,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对于重大环境问题有效预防和应对的能力,能够从生活中的时事案例体会到环境问题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6.践行生态共赢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关系人类未来发展,中国坚持负责任大国态度,不仅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践行国际环保约定控制碳排放。在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与行动,使学生了解中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出的智慧与力量。如可联系于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会议主题传递出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大会的室外展览项目——“宝丰半岛湿地”展示出滇池保护治理的成效,以及滇池原有的自然面貌和生物多样性。教师可借此展开有关于“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等知识的教学,也可运用“宝丰半岛湿地”案例展开水循环知识的教学。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凸显生态共赢观,还可引用我国科学治理土地沙化问题的例子。我国积极开展沙化防治工作,因地制宜地探索发展治沙产业和扶贫产业,实现了区域性的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为全球土地沙化治理贡献了库布齐、塞罕坝、毛乌素等“中國治沙样本”[5]。生态共赢观从世界立场出发,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于是,在地理教学中以彰显“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实现了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

三、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与时俱进、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实现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参与建设“美丽中国”行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党组.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N]. 人民日报,2020-08-14(009).

[3] 路长明,段雄波,陈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J].学理论,2020(11):5-7.

[4]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 学习出版社,2018.

[5] 孙百亮,柴毅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观点及时代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34(2):7-13.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