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康
摘 要:泸州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名城”,曾经状元杨慎品题,江山胜迹,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近世川南国画名家曾一鲁的粉墨山水《泸阳八景图》则惟妙惟肖,在似与不似之间状写泸州人文风物,与杨状元的诗交相辉映,画里有诗。
关键词:画意诗情;曾一鲁;杨慎;《泸阳八景图》
川南国画名家曾一鲁先生的粉墨山水《泸阳八景图》,画的是民国年间泸州的“八景”。
曾一鲁(1914—1987),泸县特兴乡人,世业农耕,泸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就小学教席。抗日军兴,1938年,他偕夫人刘志琼赴延安,报国请缨,入鲁迅艺术学院专攻美术;毕业后奉命向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报到,未果,返泸,旋投笔入国民革命军任少尉司书,晋少校,办理抗日宣传,为文职军官。抗战胜利后,他退伍执教泸县。
1949年,阴懋德先生创办“泸县南洲艺术学院”,曾一鲁出主教席。是年泸州解放,艺院停办,曾一鲁转泸州市第二中学美术教席。1951年春期,他兼任初中第四班级任导师,永康忝列门墙,受业为弟子。
“文革”板荡,时曾一鲁先生正执教泸州四中,被诬为“叛徒”“反革命分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先生得以平反昭雪。1987年先生辞世,享年78岁。
曾一鲁先生国画名重一方,尤长写马,有《百骏图》《泸阳胜景图》诸巨制;又有柯罗版彩印《曾一鲁国画选》传存。书画名家于右任、潘天寿、乔大壮并蒋兆和、阴懋德诸泸州前辈学人,分别为之题跋。
八景十景,处处有之。没有,也一定要拼凑出来。如此俗套,曾先生为什么要写《泸阳八景图》?“八景”本不俗套,皆因附庸风雅之人,把这高雅的事物弄俗套了,就像歪嘴和尚把本来不歪的《经书》念歪了一样。
“八景”肇自唐时。王维状元及第,体面风光。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攻陷长安。这状元逃跑不及,被强迫作了伪官。后来叛乱平定,追究附贼臣僚。唐肃宗念他虽受伪职,却曾咏诗“百官何日再朝天”,心念朝廷,便没砍他人头,只是不再重用。这样,王先生回到陕西蓝田,买下辋川田宅,与裴迪秀才朝日优游其间,见到好去处,就赋诗唱和,一景一诗,一诗一景,情景交融,含蓄、空灵、简净,韵味悠长,意境幽美。其所赋二十个去处,也就被称为“辋川二十景”。
“辋川二十景”是风雅的。才人杨升庵充军云南,也在他居住的高峣村弄了个“高峣十二景”,一景一诗,云南人至今传唱。
而“泸阳八景”也是由杨升庵筛选认定的。其后500年至今,又得王士祯、卓秉恬、赵藩、赵熙、刘光第、黄炎培、章士钊、茅盾等众多鸿儒、名宿先后品题。
明代状元杨慎晚年流寓泸州,在为费苔矶所绘反映泸州风物的素屏题画诗《苔矶费生画屏歌》中,明确提出以“宝山春眺、龙潭时雨、海观秋澜、方山霁雪、白塔朝霞、东岩夜月、荔林书锦、余甘晚渡”为“江阳八景”[1];又赋《咏江阳八景送客还滇南》[2]组诗八首,逐一题咏和展示这八景的由来、价值及其艺术形象。
地老天荒,杨状元的“江阳八景”,景观自然也有变化。风流异代不同时。曾一鲁先生的《泸阳八景图》便反映了这种变化,与杨状元的“江阳八景诗”交映生辉。杨状元的诗,诗中有画;曾先生的画,画里有诗。
《泸阳八景图》写于1981年,知音善刀而藏,完好保存至今。2012年,笔者通过原国营泸州市瓷厂宣传科长邱继扬同志介绍,有幸得以观之,并由邱继扬同志拍照。
该组画与500年前苔矶费生画作一样,也是直轴条屏,也是八幅。每帧幅面面积各约95×42.5平方厘米,纸本,彩色粉墨。纸质未见发黄发脆,由于未能恒温藏放,微有浸润,其中几帧甚至有三五个0.5平方毫米左右的浅灰色霉点。画上分别钤印曾先生不同的书画章。上方各有“标题”“题记”。“标题”直接隶书民国时泸人对于“泸州八景”的定性描述语,字大如桃;“题记”各约百字,字大两个厘米见方,行楷而间草书,记述画中景区景点的由来、基本情况和特色,末署成画地点、时间。作为学生,我认得曾先生的笔迹,熟悉他运笔、着色的方式,画法和畫风。我确认:这八帧粉墨山水,都是曾一鲁先生真迹。
画上,无论中规中矩的隶书,还是那些潇洒活泼的小字,都不是先生所书。先生的画,每自拟稿,倩托书家代题。这些题墨,便即此类。
《泸阳八景图》的特色,归结到一点,就是曾先生用他独特的眼光,去观照这些景区景点的无穷景色,摄取最精彩的景物,最精彩的瞬间,将其写进他的画图。
中国画的最高化境是传神写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通过某种形、相,画出自然物(具体到这八幅图画,就是泸州八景的山光水色)的神、灵、玄,以自己的精神,创造出对象。曾先生着重于意境的刻画,传承王维的“破墨”和“渲染”的笔法,笔墨积微,气韵俱盛,真思卓然,神形并美,从而与杨升庵状元的“江阳八景诗”交相辉映,构成对历史文化名城泸州的传神写照、壮丽的艺术奇观。
第一帧:《宝山春眺收美景》
宝山又名忠山,泸州附郭之山,今为西南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所在地。长、沱两江,静静地从泸州城下绕山而过。《永乐大典》引《图经志》云:“每春,人踏青其上,以为眺玩之所。”下瞰城郭,万瓦鳞集,两江合流。风帆三五,水色天光,碧绿万顷。杨升庵欣然为赋《宝山春眺》,作为他《咏江阳八景送客还滇南》组诗的第一首:“金维胜景宝峰端,万象分明对倚栏。鲁直江山写平远,丹渊晚霭画横看。西原迟日低秦树,南浦风光汛楚兰。独立苍茫吟思苦,孤城白首望长安。”
医院检验楼侧,旧竖石碑,高或2米而阔半之,镌刻颜体真楷“宝山胜境”四大字。曾先生的画境,便自“眺”字中来。
第二帧:《大江潮涌龙潭涨》
龙马潭万竿修竹,笼罩一泓清水,波心特特孤屿,云气罗浮,若隐若现。绿荫掩映一带碧瓦红墙,旧是宋代敕建通诚古刹,故老易润生先生云:潭上旧有“杨升庵先生读书堂”。杨升庵《龙潭时雨》诗云:“森森银烛点横塘,蠏隰鳞原接渺茫。海若望洋连贝屋,鲛人构馆近鼋梁。夭夭碕岸桃花色,采采汀洲杜若香。坐见灯台辉玉烛,行占开户送金穰。”关于这处风景名区的由来,《明一统志》说:“龙马潭,在州城东北二十里。唐王昌遇落魄仙,授以道术,比归,呼售马送道童,于潭前得马乘之,瞬息至家,而马化龙入潭,因名”[3]。州人遇旱辄祷,祷辄必应,普降甘霖,农田获济。
作为泸州八景之一,500年至今,这里已自换过了好些名字:清季曰“龙潭潮涨”,民国改“摇竹现鱼”;而在明代,则名“龙潭时雨”,与祈年密切相关。在成都武侯祠留下“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名联、引得毛泽东赞赏不已的赵藩,在任职驻扎泸城做永宁道观察使时,在这里修建楼宇,亦以“观稼”为名。曾先生的画面上,四山环合,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澄清。特特孤屿,楼台观宇,竟在水中央。这是何等清幽的无边风景!
第三帧:《海观秋凉亦快哉》
杨慎《海观秋澜》诗:“岧峣仙观枕丹邱,汇泽秋涛似海浮。水涨金沙惊落雁,浪翻银屋浴潜虬。鱼舠晓泛枫香浦,神筏宵乘竹箭流。后夜怀君同赏处,昆池回首望牵牛。”
“海观”有二。一是前代泸州城墙东北角围敌上方的台观。遗址在今馆驿嘴。宋礼部侍郎阎苍舒《海观》诗云:“云南之阴大江东,二水奔流如海冲。谁能具此壮观眼,南定楼中今卧龙。”[4]二是州城大江对岸茜草坝上的海观楼,遗址在今日长挖厂区。民国《泸县志》:“海观楼,在(泸)县城东对岸,有水一泓,经冬不竭,夏秋水涨,两江环合,弥漫浩渺,若大海然。创建自宋观察使赵雄,明末毁于兵燹。清咸丰元年(1851年),巡道黄士瀛、知州李世彬、举人邹容彦倡募重修。”清末楼废,改建为亭。杨升庵的“海观秋澜”,是馆驿嘴处的海观;曾先生状写的“海观秋凉”,是大江南岸的海观亭。
第四帧:《方山雪霁赛蓬莱》
方山坐落于泸州城西,青翠耸拔,高方而平,下瞰长、沱两江,森林茂密,云气出没岩壑,晴岚浮游林表。山有九十九峰,奇峰挺秀,高耸秀削,冬春积雪,晴光远照如玉屏,因又号九十九峰山。山麓云峰古寺,相传始建于唐。它是佛教华严正宗道场,蜀南黔北最大的十方禅林。《永乐大典》:“方山,泸州之西南山也……青翠耸拔,高方而平,因名方山。山有八面,前二面之麓有二尖峰,周围峦峰共九十九顶。山下有魏曹操庙。宋讨乞弟,阴雨逾月,神宗皇帝封香祷焉,有应。遂赐庙号。”历代名贤杨升庵、张问陶、江国霖、刘光第、晏安澜、越熙、黄炎培、章士钊诸人,曾先后品题吟咏。
杨升庵《方山霁雪》诗云:“方山九十九奇峰,罗列同云第几重?滴沥寒声鸣翠竹,曋岗朝旭影青松。琼峦暇日摸萝上,金灶多年驳藓封。乘兴不须回剡棹,藜灯秫酒尽从容。”
曾先生画出了方山的“高而且平”。画中初霁的雪,攀藤附葛而上山颠的弯弯石板路,同这“蜀南第一名山”的古刹名蓝,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第五帧:《霭霭朝霞悬白塔》
塔为八角重檐砖塔,高32.4米,底部边长4米,直径10米,耸立泸州城心,蔚为壮观。相传南宋泸州安抚使冯楫诞日大宴,在乞食群丐中认回幼年离乱散失的生母,以为佛力,因建此塔以报佛恩。2013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升庵《白塔朝霞》诗云:“江城中有梵王宫,窣堵何年上碧空?铁凤影连银界外,金鸭光闪玉毫中。雯华散绮先迎日,爽籁悬铃独唤风。燕坐浮生闲半日,暝钟还带雨余红。”
曾先生这帧画,满天霞彩红灿烂;佛家舍利穿透塔顶,闪闪发光。先生真个把朝霞画活了,把泸州人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期盼画活了!
第六帧:《团团夜月映东岩》
东岩,在州城铅店街(澄溪口)大江对岸,绝壁千寻。倚岩建寺,飞阁流丹。《永乐大典》:“东岩,在泸州汶江之东。绍兴中开创大像,依岩不足以庇风雨。往岁有庖者祈氏,亲死庐墓,弃俗,奉香火于岩,邦人信之。不十年,重楼复阁,佛宫经藏,甲于一境。又云:悬崖峭壁高数十丈,足带江流,僧凿为岩,镌一石佛,高五丈许,夜,月出,经其上,甲于一境”。[5]
南宋嘉定(1208—1224年)中,帅守曹叔远植桃千株,建锦浪亭。废后,佛家因岩建寺,继续为一方胜景。抗战军兴,日寇狂轰滥炸泸州,千百同胞罹难,城市半为焦土。1944年,国民革命军第76军上校秘书、富顺萧尔诚先生奋笔疾书“还我河山”四大字镌刻岩头,激励我军民驱逐倭寇,同仇敌忾。
杨慎《东崖夜月》诗云:“月上东崖祗树林,江光晃漾翠微岑。仙宫涌出青铜镜,禅观镕成紫磨金。香梵恒依莲漏演,清吟直待宴钟沉。吹箫有客停舟望,去国怀乡万里心。”
画面上,月出东山,华光如水。清风徐来,鳞波晃漾,峰峦、林木倒映江心,与江水一般碧绿,竟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山,但觉无上清凉。天上明月团,仙宫涌出青铜宝镜;月光下,山寺的筒瓦、红墙交相辉映,金碧辉煌,恰似融成了熠熠生光的满目黄金。月照东岩,月光如洗如练。客有吹洞箫者,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思油然而起;又觉满眼寂寥,冷清袭人。杨状元的诗,巧妙地把这种极端对立统一成为和谐的整体,余韵悠长,令人感慨。
夜,是黑的。夜黑而月明,明月團团照,波光晃漾,倒映翠微。曾先生画的,正是这般光景。
第七帧:《小市余甘晚渡排》
余甘渡是沱江上宋代泸州朝天门(民间称大北门)北渡小市厢(今上码头)的渡口。《元一统志》:“余甘渡。王象之《舆地纪胜》云:余甘,碧实圆脆。峰门渡口,依岸成林。鲁国先生唐庚题泸川县楼所谓余甘渡头客艇是也。《西蜀编》云:淳祐中,四川制置使余玠列战船于此。范丁孙曰:‘今是余甘渡战舰也。”[6]
北宋诗人唐庚《泸川县城楼题壁》,已有“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之句。杨状元在这里看到的,是“余甘渡口斜阳外,霭乃渔歌杂棹讴。”[7]其《余甘晚渡》诗云:“过雨人家正夕薰,江沱燕尾两支分。三回转折成巴字,万垒萦纡类毂纹。滚滚江槎分玉浪,层层云树接霞棼。子西山谷留佳句,唱作渔歌远近闻。”清人何锡璠的《余甘渡》诗,又添新意:
一水潆洄绕郡城,余甘渡口暮潮生。
多情最是扁舟子,日夜殷勤送客行。
余甘渡下月笼沙,
两岸人家水一涯。
何异秦淮三五夜,
荡舟处处听琵琶。[8]
开四川摄影业先河的夏继虞先生,给我看过他1930年拍摄的《余甘晚渡图》。画面上,夕阳斜照,波澜不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阳光洒落在河心渡船和老艄公正在划动的船桨上,浮光耀金,一派辉煌。曾先生这帧画,则把杨、何、夏、三先生的诗情景意,一并收入翰墨淋漓之间。
第八帧:《琴台霜操独调哀》
《广舆记》:“抚琴台,在州北二里,山石生成,周围七尺,特立山腰。”相传泸州是周宣王时太师尹吉甫的故乡。吉甫儿子伯奇,贤而且孝,后母谗之,无以自明,投江绝命。吉甫不知其所之。夜梦伯奇,衣苔带藻,始悟其已死,赶到江头,但见浩浩东波,与船舟棹歌之声相应。哀痛欲绝,因援琴作《子安之操》。杨升庵有感于悠悠往事,因赋《江阳病中秋怀》之诗:“尹氏遗踪百尺台,招呼不见子归来。可怜文武为邦宪,却泥婵娟养祸胎。鸣牝掇蜂终古恨,衣苔带藻至今哀。悠悠往事嗟何及,浩浩东波去不回。”[9]杨升庵没有把这处景点列入“江阳八景”,因为对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他是将信将疑。
绝壁千寻,下临无地。巨石如磐,独容伊人独奏。浩浩江波,昼夜东流。逝者如斯,诚不知其所之也。
杨升庵“江阳八景”中的“荔林书锦”,曾先生没有画。因为在他生活的岁月,这处景观已为上面的“琴台霜操”所取代。州城沱江对岸五峰山麓,当年有座小小园林,主人李姓,园中栽种荔枝,夏令果实成熟,枝头红绿相映,树间凉风习习。杨升庵把这里列为他的“八景”之一,赋诗《荔林书锦》纪胜:“水晶丸映绛纱囊,名字曾闻十八娘。锦作林时传赋咏,绣成堆处献君王。玉壶美酒开华宴,团扇薰风坐午凉。纤手吴姬含笑赠,金盘何用荐槟榔。”
1983年,王文才教授访问泸州,永康陪同考察,小楼主人云,此即杨慎当年赋诗处;遂览景思人:“仙客归何处,才人未可寻。泸阳好风景,亘古证丹心。”
注释:
[1](明)杨慎:《苔矶费生画屏歌》,《升庵文集》卷二十三,明万历十年蜀刻本,美·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存;并见王文才主编《杨升庵丛书》,天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册,第394页。
[2](明)杨慎:《咏江阳八景送客还滇南》八首,《升庵遗集》卷十,明万历三十四年蜀刻本,美·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存;并见王文才主编《杨升庵丛书》,第三册,第857—859页。
[3](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七十二《下川南道·泸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曹学佺撰、杨世文校点《蜀中广记》卷一十六《名胜记·泸州》,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第170页。
[5]《永乐大典》岩字卷九千七百六十六,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第4222页。
[6](元)孛兰肹等撰、赵万里辑《元一统志》卷五,中華书局1966年版,第530页。
[7]杨慎《病中秋怀八首》其四,《升庵文集》卷二十八,第三册,第445页。
[8]民国《泸县志》卷七《艺文志》。
[9]杨慎:《病中秋怀八首》其二,《升庵文集》卷二十八;并见王文才主编《杨升庵丛书》,第三册,第444页。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度重大研究课题《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SWHZD2101)。
作者: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泸州市政协文史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