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南玲 李小晶
● 敏感与情绪化:对朋友的言行非常在意,常常过度解读朋友的一言一行。并且情绪容易波动,常因为一些小事被激怒或逗笑,表现出喜怒无常的特点。
● 悲观与患得患失:认为事情总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由于缺乏安全感,在做出决定之前常常会担心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表现出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的特点。
● 过分追求完美: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拒绝与批评非常在意,力求把事情做到完美。常常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妥,表现出谨小慎微的特点。
如果你身边的人或者你自己总会如此,那么你们可能就是高神经质人格。
神经质人格是什么样的人格类型?
截至目前,包含神经质人格的理论主要有艾森克提出的人格三因素模型,以及科斯塔和麦克雷提出的人格五因素模型。三因素模型认为,神经质反映了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五因素模型认为,神经质反映了个体的情感调节过程,体现了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以及情绪的不稳定性。
总的来说,神经质人格反映了个体的情绪稳定性,高神经质个体情绪不稳定,通常表现出情绪化、焦虑或担忧的特点;而低神经质个体的情绪稳定,情绪反应较为缓慢并且容易恢复。
生活中,人们容易将神经质、神经病、精神病这三者相混淆。例如,看见一个人赤身裸体地在街上行走,人们会脱口而出“神经病”,让大家误以为神经质就是神经病。
神经病与精神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感染炎症、脑血管疾病等;精神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出现的思维障碍、行为障碍,以精神症状为主,比如精神分裂症。而神经质是一种人格特质,它在这里表达的是一个完全中性的心理学人格概念,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交互作用模型的压力理论认为,面对压力源时,个体会进行两次评估。在初级评估中主要评估该事件对自己的重要程度,在次级评估中主要评估自己应对压力源的资源。
由于高神经质个体的悲观、患得患失、敏感等特征,他们更容易将一些生活事件评估为压力源,也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无力应对压力。这就导致了高神经质个体在面对压力源时,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反应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因此,神经质被认为是焦虑、抑郁等心理性疾病的易感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格特质,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当要求个体报告在回忆过去一周出现的想法时,高神经质个体更有可能报告负面的想法。也就是说,高神经质个体可能更容易将认知加工集中在负面的信息上。
因此,高神经质个体在生活中更容易注意到负面信息,并且形成记忆储存起来。
一般来说,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两大类:参与性应对与脱离性应对。参与性应对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寻求支持、情绪调节、认知重建;脱离性应对主要包括逃避、否认、退缩、药物使用等。
人格特质会影响一个人如何使用应对策略,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有效的应对有助于事件解决和情绪缓解,而无效的应对则会导致消极情绪产生。高神经质个体不善于使用参与性应对策略,他们倾向于逃避、退缩、药物使用等脱离性应对策略。而这种应对不但没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反而使他们陷入更痛苦的处境。
高神经质个体极端情绪体验的频率更高,由于情绪不稳定是一种常态,他们可能没有觉察情绪的意识,而觉察情绪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什么是情绪的觉察?通俗一点讲,是对自己当下情感的自我认识。此刻的你是快乐还是悲伤?愤怒还是恐惧?你是否能够准确觉察自己的情绪呢?
觉察自己情绪并非易事,你要养成两个习惯:第一,理性思考。当产生负面情绪时,先不要爆发,先坐下来回想整个事件,找到导致你情绪波动的根源——如果不进行这一步,你很容易被情绪带着走,被卷入更极端更消极的思维、想法和评判里。第二,注意身体的反应。高神经质个体可以通过觉察身体当下的感觉来了解自己的情绪,身体的反应往往是最真实的。比如,口渴可能是感到紧张、焦虑,而当一个人把手握得很紧时,可能表示他要发脾气,不是拍桌子就是要打人了。
当觉察到自己的情緒之后,就要调节和控制情绪,不要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比如,某件工作上的任务令你感到焦虑,你可在头脑中设想一下如何处理它,回想一下过去是否有类似经验可以借鉴,回想一下其他人是如何处理的,就可以减少焦虑。如果你发现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可以暂时脱身,从那种情境中暂时离开。脱身出来后,想一想别人在这种情境中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或者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想法。
高神经质个体平时还可以多学习各种情绪调节的方法,如呼吸放松、音乐调节、运动发泄、自我暗示等等。
追求完美能让人变得更加优秀,但如果因为只关注自己还不够好的地方,从而忽略了那些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继而追求绝对的完美,只会让人感到沮丧与痛苦。高神经质个体要放下完美主义倾向,实现自我接纳,可以这样做:
明确具体目标。高神经质个体倾向于高于标准完成任务,总担心做得不够,但在一件事上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注意力和意志力,往往会造成在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时资源不足。所以,你要清楚地知道目标是什么、在怎样的高度,若任务已完成,就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上浪费时间。
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力所不能及,这并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应该接受的现实。
此外,高神经质的个体还可以尝试练习正念冥想,在冥想的过程中,调节自己的状态,试着让自己靠近平和的心境,减少过于强烈的消极的情绪对自己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