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倩
时光如梭,花开花谢,转眼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已有3个年头。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序地恢复和开展生产生活,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而当下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肆虐,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发起了新的冲击。面对新冠疫情的变化莫测,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做好个人防护,不仅要戴口罩、勤洗手,也要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更好地抵御病毒的侵袭。
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本宁静的生活,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负面情绪:
● 担心被感染,感染后会出现后遗症;
● 担心工作受到影响,家庭遭遇经济危机;
● 担心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 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担心社会面传播加重、药品紧缺或救治不及时,担心家中老人和孩子被感染;
● 已经感染康复的人对后遗症的担心。
这些负面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的睡眠、进食,造成各种躯体不适,降低我们的自身免疫力,如果不及时调整应对,久而久之会引发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精神科疾病。
在新冠疫情下,我们需要适应各种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在这种应激状态下,我们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
莫名的紧张、忧虑,不自主的、不受控制的心跳加速、出冷汗、四肢颤抖,烦躁不安,控制不住地发脾气,高兴不起来,做事提不起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做事效率下降,生活中没有动力,变得懒惰,感到空虚、无助,对未来感到迷茫,精力体力不足,容易疲惫;
同时还可能伴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睡眠黑白颠倒等),进食障碍(厌食、暴饮暴食、体重大幅变化等),各种躯体不适(头痛、腰背疼痛、肌肉酸痛、胃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性功能异常等。
目前我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逐步放开,在全面复工复产的进程中个人防护成为一道关键屏障,戴口罩、勤洗手保护我们的生理健康,而情绪调节可以增强我们的心理防线,身心健康才能提高我们应对疫情的能力。
新冠疫情是全球性事件,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战士,我们要积极地了解防控政策,执行防控措施,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新的改变。
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制订有自己家庭特色的生活计划,比如收入有所减少,我们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各项支出。
我们可以分配出时间多陪陪老人和孩子,也可以发挥个人特长,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自己既往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制作美食、做些有氧运动锻炼身体,全家人在一起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互动,让家庭氛围变得其乐融融。
3年的疫情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慢下来,也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审视自己的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从德尔塔变异株到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的传染力虽然有所增强,但致病力明显减弱,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当前形势,让可能发生的结果成为我们的预期,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
在新的生活模式下,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医疗、教学、视频会议、直播带货等,生活中也增添了一些便利。疫情蔓延或多或少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压力,我们要学会正视压力,找到压力的根源和对自己的影响,理性分析,从容应对,情绪波动时可以先转移注意力,进行放松训练,或者喝杯茶、听听音乐、看看书,待自己冷静下来后再继续处理问题,在逆境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资源,为自己的下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特殊时期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不熬夜,补充营养,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交流心得,将心中的忧虑和苦闷倾诉出来,听听他人的劝导和建议,也可以预约网络心理咨询,找专业医生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疫情期间家长要多陪伴孩子,避免孩子接触到一些负面信息,減少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绪,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避讳、不批评,正确引导孩子认识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学会积极应对。合理安排居家学习的时间,劳逸结合,作息规律,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可以利用互联网与老师、同学、朋友保持联系。
我们还要帮助家中的老人科学客观地认识新冠疫情,不信谣,不传谣,减少老人心中的担忧和恐惧。平时积极关注老人的情绪状态,叮嘱老人非必要不出门,出门时注意个人防护,如有身体不适,不要惊慌,及时通知子女带自己去医院就诊。
疫情下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防护,也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