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
2022年11月19日,第二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开幕。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以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伴随着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精准防控,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变,学生将面临更多个人健康压力,休病假和恢复期在家学习会给儿童青少年带来一定挑战。
1受限的空间加重情绪压力。在家学习时,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比较封闭,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对着屏幕进行学习。相比在学校空间宽敞、功能多样的学习环境,儿童青少年在家中的活动相对受限。当学生长时间对着电脑,缺乏户外活动时,让他们快乐的化学物质多巴胺也会减少分泌,因此,他们也更容易情绪低落。
2独自“战斗”考验自控力。学校创造了各种不被注意的学习氛围,励志的校园布设、整洁的教室、相对固定的学习伙伴……在儿童青少年在家学习时,外界很多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消失了,他们需要调动内部的学习动力才能够保持和线下学习同等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体验到很多挫败感,他们给自己贴上了“不自律”的标签,这种对于自我的消极认知也会增加学生的沮丧感。因此,有些学生变得“无所谓”,有些学生产生了“抑郁情绪”。
3不确定的疫情带来焦虑。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呈现传染性增强毒性降低等特点。当儿童青少年所处的环境中感染病例增加时,环境中的不安全感也会诱发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失控感时,他们的负面情绪便会逐步积累。
4家庭亲子矛盾逐步升级。家庭是一个系统,家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当家庭互动加入了“疫情”这个变量时,家庭的运作方式便会发生改变。疫情期间的在家学习,家长常常很关心孩子的学习表现,比如:网课互动是否积极?上课是否走神?作业完成的速度如何?部分家长因为孩子的表现不佳而大发雷霆。事实上,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儿童青少年因为疫情持续而产生的无力感是需要家长重点关注的。许多孩子因为疫情的不确定诱发了“努力也没用”的消极认知,从而出现了“躺平”和“摆烂”等行为。
户外活动不能少。户外活动本身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户外活动时,运动能够增强身体各项机能的苏醒,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户外亮度比较高、空间宽阔,能够使学生的眼球充分放松,有利于预防近视。除此之外,晒太阳和运动都能够促进学生多巴胺的分泌。每日定时的户外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知识宣教很重要。随着疫情防控的不断发展,我们与疫情的关系也在变化。在过去的三年里,儿童青少年建立了对于病毒的基本认识,“阳性”“疫情”这样的词汇仍然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教师和家长应对学生做好知识宣教工作,在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后,向儿童青少年不断讲解当前疫情的新特点。很多时候恐惧是因为未知、不可控,当学生对于病毒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恐惧感自然就会降低。当新的认知与经验代替了旧的认知与经验,儿童青少年也就能逐步建立起内心的秩序。
心理弹性需提升。与其说疫情增加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如说“困境”考验着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是儿童青少年对环境变化动态调控和适应的能力,就像是一块海绵在被按压后复原的过程,良好的心理弹性能够使儿童青少年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心理弹性可以这样提升:接受“不确定”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关注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比如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业余时间等;对明天充满希望和期待,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关注生活中美好的部分能够提升我们的积极情绪。在大脑中尝试将自己期待发生的事情具体化、形象化,而不是整日忧心那些不想让它发生的事情。当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提升后,疫情对他们的消极影响便会减弱。
团队协作要增强。不论是面对居家学习还是疫情防护,儿童青少年需要的都是“團队协作”。这个团队中包含着教师、家长和同伴,只有家校社形成合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异常行为,如课上互动、课后作业是否有明显的变化;家长需要增强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对孩子的心理特点随时掌握了解;同伴之间可以建立互助小组,共同学习、休闲。
疫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当我们接纳了疫情的发生,积极寻找心理复原的路径时,成长便已经悄然开始。著名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尼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写道:“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