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四千八百多篇文章……
这便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通读完《康震讲苏东坡》一书,首先被这一组数字所震撼。
从苏子瞻到苏东坡,作者康震用“潇洒”二字来概括,用词出奇,但细思却妙。康震笔下的苏东坡之“潇洒”,是勤勉务实之潇洒,是苦中作乐之潇洒,是著书交友之潇洒,是反躬自省之潇洒。
作者认为:“什么是潇洒?潇洒不是一天到晚昂着脑袋、甩着袖子在大街上走,潇洒很具体,它是你生活当中,面对每一个具体困境时的表现。你的人生中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在检验你潇洒的底线。”
例如,面对生活的困顿,苏东坡写下了《节饮食说》: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饥饿本很难过,温饱才生念想。其实我们脱离饥饿时日不长,全国性脱贫也只是眼前之事。千年以前的古人,将解决饥与寒的问题放在生命的首位,自然是非常正常之事,所谓“自笑平生为口忙”便是如此。但苏东坡并没有因为饥饿就心灰意冷、哀怨自怜,而是超越困境,写下此三条“节食”原则,确也是潇洒至极。
当然,对于苏东坡来说,这三条“节食”原则并不是说说而已。所谓潇洒,并不只是写写文章、动动嘴皮子那样简单,而是亲身实践、活出智慧来。除了这篇《节饮食说》之外,苏东坡还记述有《猪肉颂》《东坡羹颂》《蜜酒歌》等,这些都是他日常生活里苦中作乐之真实写照,也是他深受后人喜欢的原因之一。人生最大的智慧,便是放过自己。苏东坡没有困阻于贫瘠生活,而是自得其乐,并活出诗意,这毫无疑问就是潇洒。
但是,苏东坡的潇洒远不止于此。如果苏东坡只是潇洒地完成了对物质生活的自给自足,那么,后世人眼中的蘇东坡恐怕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而已。苏东坡的潇洒,更在物质生活之外。苏东坡看似穷困,但从未潦倒过。没有了事功的机会,就立言。苏轼在两年时间内就完成了《论语说》五卷和《易传》九卷的写作,并开始撰写《书传》;没有了谈笑的鸿儒,就往来于白丁之间。苏轼自言“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而且他常以赤子之心待人,“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并以罪臣之身份,牵头组建“育儿会”,积极主动地救助生命,这更是一种人间大爱之潇洒。
自黄州开始,“反躬自省之潇洒”便成了苏东坡的人生底色,永不褪色,直至生命的尽头。
苏轼在黄州度过四年零两个月后,快速获得升迁,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便从戴罪之臣擢升为正三品大员,距离宰相也只有一步之遥。如此神速,让亲友欢欣,但更让政敌害怕。但是,苏轼却泰然处之,有了底层的生活,再次评判王安石新法,就有了更多的考量,有了更多理性的同情和宽容的胸怀。苏轼不以政见分阵营,不以人际关系废事功,对于人生荣辱成败,多了一份达观超然,多了一份洒脱旷达。他没有因为高官厚禄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也没有因为再次贬谪就郁郁寡欢、暗自伤嗟、孤芳自赏。他依然坚持独立思想、参用所长:如果不能在朝中做事,就外放到地方为民服务。也因此,杭州多了“苏堤春晓”,儋州有了读书风尚。
苏轼一生,自觉体认儒家思想,积极投身于兴国安邦,无论处境是“穷”还是“达”,都周济天下,心系百姓;不断研习佛道破除执着,“致虚极、守静笃”,超然于物外。正如《康震讲苏东坡》一书作者所说:“超然旷达不是在平常生活之上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是个人境遇降至平常以下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平常的生活态度。”
苏轼自称:“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矣。”苏轼一生留下的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四千八百多篇文章,不仅滋润着古人,也滋润着今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世界华人相聚时必吟诵之诗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成了友朋相送时开释胸怀绝佳态度;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已然成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诸多不确定因素时,宽慰自己、平抚人生的最好话语。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康震讲苏东坡》一书的作者在解读“回首向来萧瑟处”之词句时,“萧瑟”二字竟然显示的是“潇洒”二字。我初以为是错字,是打字时的失误。后来思索,又觉得这个错误自有冥冥之中的定数……
原来,回首向来萧瑟处,便是潇洒苏东坡!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五月,苏轼路过金山时,见到李公麟为他所作的画像之后,便写了一首《自题金山画像》,算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下这首有总结意味的诗歌之后不久,苏轼就长眠于常州。反躬自省的苏轼将自己一生的功业,定在黄州惠州儋州。这从事功的角度,可能具有反讽的味道。但是,从立德、立言的角度,何尝不是最恰当的总结呢?!正如《老子》中所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苏轼的肉体生命离开了人世间,但他的精神生命长存:他的灵魂如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永不干涸;他的精神如浩瀚明月,夜空闪耀,永不黯淡。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