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石成玉换新颜

2023-05-30 10:48胥佑良
含笑花 2023年2期
关键词:修路爷爷群众

没有光,他们就是大山深处的一束光。

没有路,他们选择向往的方向,披荆斩棘,披星戴月,开辟道路。

迎难而上,知难而上,困难越大,他们的干劲越大。

在石头上求生存,把石漠化打造成绿水青山,他们一直在前进中。

他们用脚步丈量,文山的大山深处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距离,有四千多公里,可谓遥远。而此时此刻,边疆山区人民的心与人民大会堂的距离,近在咫尺。

2022年10月16日,一个庄严而喜庆的日子,谢成芬端坐在人民大会堂里,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清晰地描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谢成芬是一个生活在边疆深山中的农民,一个活跃在祖国最基层的女共产党员,能有这样好的待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谢成芬带领着深山中的群众,战胜了地球之癌“石漠化”、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击败了身体上的癌症,走上了幸福之路。

谢成芬是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人,那里是“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底色的“西畴精神”的发源地,那里曾经是中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已经变成了绿水青山。

“西畴精神”勤为本,那里的人民群众以“山大石头大,没有群众的决心大。山多石头多,没有人民的办法多。”为动力,开辟了通往富强之路。

“西畴精神”已经走出文山、走出云南,走向全国,正成为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苦干实干、努力奋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典型。

谢成芬参加党的二十大回来后,又趁热打铁地进机关、到警营、到边境口岸、进社区和村组,一场又一场地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谢成芬的脚步带动着深山群众从脱贫之路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带领群众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掌声和鲜花背后,她的人生足迹历历在目。

谢成芬没有想到,乡亲们会在路口抱着鲜花迎接着自己。她会心而笑,过去吃过的苦,虽然刻骨铭心,现在却感觉比蜜甜。

2022年10月28日,一直在外面忙于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谢成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蚌谷,与山村的乡亲们共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这里的土地,凝结着谢成芬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1989年春节后,谢成芬从西畴县董马乡坪子村嫁到蚌谷乡海子坝村。她认为娘家那边已经很贫穷落后了,这里却比娘家那边还要落后好几倍。娘家那边至少通车通电,这里车路不通,电不通,吃水也是十分困难。一眼望去,除了石头上的大山,就是大山下的石头。山上看不见大树,草也不多,石窝窝里石头缝缝中,有泥巴的地方,就是土地了。

初中毕业时,谢成芬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就主动放弃上学,毅然决然回家帮助父母。她当时想,如果自己继续上学,家里的弟弟妹妹,就不能上学了,这对家庭其他成员来说,自己的行为是自私的。

谢成芬的父母有五个儿女,她有一个姐,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那时,山区农村家庭生活都很困难,粮食年年不够吃,每年有半年时间扛着口袋,出外去借粮食回家度过饥荒,很多村子因此被称为“口袋村”。谢成芬的父母供五个儿女上学读书,是难上加难的事。谢成芬能把初中读毕业,已经很感谢父母了,她说,当时认为读书能认得几个字,出门不走错男女厕所就可以了。

谢成芬辍学回到家,每天砍柴割草种庄稼,让弟弟妹妹去读书。早出晚归,独自上山砍柴,悬崖绝壁,她敢攀爬,荆棘丛中,她敢闯入。她出没在树叶下、草丛中、乱石堆里,不时遇到竹叶青蛇、菜花蛇、三角头蛇,她也不怕。

谢成芬嫁到海子坝,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始了,并且有很多预料不到困难和事情,在等待着她,在煎熬着她,在考验着她,同时也成就着她。

挑战一无所有,成为谢成芬生活的一种动力。

结婚不久,就分了家,谢成芬和丈夫,还有七十六岁的爷爷,从大家庭中分了出来。

分家没有分得一片瓦,是净身立户。

谢成芬没有任何怨言,果断地接受了现实。

没有房子居住,他们就暂时借住在大哥家一间房子里过日子,借住的条件就是三年之内,必须得搬出来。

借住大哥家房子,借用大哥家锅盆碗筷用。谢成芬觉得自己好手好脚的,不可能就這样一无所有地生活,不管有多难,她一定要争一口气,要想办法要在三年之内,盖出自己的新房子。

谢成芬决定发展养殖业。她去银行借了一万元的货款,用这钱一边养鸡养猪养牛,一边准备盖房子的基础材料。

为了盖新房子,谢成芬是咬紧牙齿挺过来的,她心中有多少苦,不向人诉说,免得人家看自己的笑话。自己的困难,只有自己克服去解决,向人诉说也没有作用。

帮助老母鸡孵蛋,没有人想到,谢成芬却做成功了。

谢成芬要养鸡,当时在市场上购买不到大批量的小鸡,也没有控温机器来孵化,得用原始的老母鸡在鸡窝里抱蛋孵化小鸡的方法繁育。

一般情况下,一只母鸡一次只能孵化十余只小鸡,鸡蛋放多了,老母鸡的翅膀和鸡毛盖不完全,暖和不到的鸡蛋就会变成“寡蛋”,孵不成小鸡。

经过观察,谢成芬想出了一种孵化小鸡的方法,帮助老母鸡多孵化。她每次放二十个鸡蛋给一只老母鸡孵化,每天早晚都翻动一次鸡蛋,把中间和外边的鸡蛋轮流交换位置,这样,每一次都能够小鸡成功孵化出来,最少也能孵化出十八只小鸡。

她把孵化出的小鸡,移到纸箱里成长,然后,又放二十个鸡蛋给老母鸡继续孵化。这样,一只老母一个月就可以孵化出四十只小鸡,很快,她养殖的鸡就达了五百多只。

鸡多,鸡蛋就多,每天有人来谢成芬家里买鸡蛋,随时来都可以捡出一篮鸡蛋。那时,一个鸡蛋才卖二角七分。

因为居住在山上,鸡养多了,黄鼠狼来了,谢成芬得智战黄鼠狼。

每天早上,谢成芬只是看到鸡倒在地上,不会动,却找不到原因。她仔细看,发现鸡的脖子上,有一个细细的窟窿。原来黄鼠狼不是吃鸡,而是用嘴巴咬住鸡的脖子,把鸡的血液吸完了,把鸡扔下,就溜了。她以前听说过黄鼠狼偷鸡的事,没有想到,黄鼠狼偷鸡只是吸鸡的血。

黄鼠狼经常晚上来,谢成芬不敢睡,悄悄守在鸡圈边。在黑夜中,如果听到鸡惊叫,她就打手电筒一看,会看到一大只黄鼠狼从鸡群中逃出来。

后来,谢成芬发现,黄鼠狼基本上都是半夜出来祸害鸡,她就經常在那个时候起来,守在鸡圈边,有意做出大的动静,用手电筒拿到处照照,让黄鼠狼不敢再来。

夜晚的山间,一束亮光在蜿蜒的小路上奔跑。这是一束生命的亮光在奔跑,一束命运的亮光在拼搏,带着亮光奔波的就是谢成芬。

那天,谢成芬养的牛生病了,傍晚六点多,她去地里背玉米回来给牛喂草料,看到平时活蹦乱跳的牛,突然不吃草。

谢成芬的丈夫在学校代课,她就把小孩留在家里给他老祖带,自己赶紧去另一个村子找药,刚刚走到那个村子的草医家,天就黑了。

等医生回来,已经是晚上九点钟。回来的路上要经过一个荒无人烟叫铁桥菁的地方。那个地方,胆子小的人,在大白天都不敢走过,到了晚上,基本上没有人敢走,更不要说独自一个女人了。经过铁桥菁的时,她虽然打着手电筒,自己的心脏跳得蹦咚蹦咚响,特别是经过那片毛骨悚然的坟地时,她突然脚下踩滑了,一下子摔倒在草丛中,她当时感觉自己的魂魄都掉了。

谢成芬大汗淋漓,全身软弱无力,坐在地上,想大哭但没有哭出来。面对困难,她一般不会哭,因为哭也不会把办法哭出来,她冷静地想了一下,自己对自己说了一句:“我连死都不怕,我还会怕什么坟堆,就是有鬼我也不怕,何况也没有见到有什么鬼。”

谢成芬想着想着,就站了起来,继续向前走,一边走一边想到家里的老人、小孩,还有牛到底怎么样了?想着猪还没有喂,小孩老人还没有吃饭,必须要尽快赶回家熬药。回到家,迅速找出土罐罐,把草药熬起,坐到板凳上,才感觉双脚还在发抖,并且全身又冒出了一阵冷汗。

谢成芬熬好药,给牛喂了两次,又煮饭吃,忙到夜晚两点钟,才得休息一会儿。

为了让爷爷好好休息,谢成芬虽然担心着,但她还是安慰爷爷,说牛已经把药吃了,没事啦,叫他安心睡觉就是了。

那时的农村,一头牛值四千元钱左右,是一个家庭的半个家当,若哪家喂养的牛出问题,是非常大的损失,在经济上会受到沉重打击。

谢成芬一直担心生病的牛,不停地去看牛吃了药后的反应,一晚上没合眼,就在牛圈边守着,天亮看到牛已经逐渐好起来了,悬在心上的石头才落地。

再难,谢成芬也没有丢下孝敬老人这份中华传统美德。

谢成芬说,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用心孝敬老人。

分家的第二年,带着一岁多的小孩,谢成芬全身心地准备盖房子,爷爷却遭遇了一场大病。

爷爷卧病在床,几天不能下地。爷爷躺得难受,想坐起来又坐不稳,谢成芬就及时的用力扶老人坐起,有时候是用棉衣和被窝垫着,让爷爷靠在墙上,但爷爷身子十分虚弱,经常靠在墙边,几分钟后,就整个的瘫倒在床上。经过谢成芬细心地照料,爷爷终于渡过病危时刻,从鬼门关前走了过来。

爷爷看到孙子媳妇像亲生儿女一样照顾自己,病后好,伤心地痛哭一场,爷爷说:“养儿女防老,自己在病重的时候,却是自己的孙子媳妇在孝敬自己,照顾自己。”

谢成芬对爷爷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您养大了我孩子的爷爷,孩子的爷爷养大了我孩子的爸爸,他们没有时间照顾您,我照顾您是应该做的。”

谢成芬嫁过来的时候,爷爷74岁。2014年,爷爷离开人间,享年98岁。谢成芬说:“对于爷爷,我和丈夫都尽了自己的责任,好好照料他,让他平平安安地过好了晚年生活。”

谢成芬对爷爷的这份孝心,像冬天的一团火,慢慢地温暖着感染着周围的人心。

分家时,爷爷是主动选择和谢成芬夫妇一起生活的。

谢成芬说:“孝敬老人,很多时候就是一点点细小的关爱,就能够让老人温暖起来。那个时候,我看到爷爷喜欢吃糯米粑粑,喜欢吃香蕉,但他非常节省,他自己到街道上,就是包包里有几元钱,他从来舍不得自己买吃,但我上街去,我宁可不买其他东西,都要给爷爷买点糯米粑粑和香蕉。”

谢成芬说:“爷爷当时就是觉得我有孝心,分家的时候,他才选择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在分家的时候,我说我们没有房子居住,在冬天在雨季怎么办?七八十岁的老人,总不能过着风吹雨打的生活。”

爷爷说:“我不怕,我就是要跟你们生活在一起,如果不要我跟你们一起生活,我就一个人去山上住岩洞。我们的山上有一个观音洞,他说自己就去那里住。”

谢成芬说:“以前,爷爷的衣服,多数情况下,都是他自己洗,我嫁他们家,爷爷的衣服就是我帮他洗,有时候,他出去赚得几十元钱,就会放在衣服口袋里,也不知道他是试探我,还是忘记了,反正我洗爷爷的衣服,我从来不翻动他的衣服口袋,他对我很放心。”

盖新房子,从无米之炊到有米之炊。

谢成芬说,因为面临的困难太多,逼着我去想出更多生存的办法,经过养牛养猪养鸡,准备盖新房子钱,一分一分地攒起来。

准备盖房子时因为手里的钱少,材料也是一点一点地积攒的。只要手里有几元钱,就去蚌谷街道上购买椽子和梁条,一根一根、一条一条地扛回来。

从她家到蚌谷街道,单程有七公里多,因为车路不通,材料都是慢慢从街道上扛回来背回来的。五十公斤一包的水泥,就是她一包一包地从街道上背到家里。

盖房子的地基选在一个陡坡上,只要有空,谢成芬就一锄一锄地开挖地基,一箩一箩地把泥巴抬到外面。

下着细雨时,谢成芬就找一块塑料布披在身上,在地基里忙碌,晚上,做完所有的家务后,她就借着月光星光挖地基。

谢成芬说,体力上的劳累都不说,就是经济上不给力,房子的架子立起来了,没有钱去购买瓦片,担心雨季一来,房子架子被雨水淋坏,而且三年时间,很快就到,她心慌得整晚睡不着觉。

那时,买瓦要去另一个村子,当时八分钱一片瓦,还要自己去背。

谢成芬说,当时我的小侄儿才有五岁,他都跟着我们去,用编织袋一次能够给我们挑四片瓦。

终于,谢成芬经过东拼西凑,把钱借来,把瓦购买回来,把房子盖好。

谢成芬说,房子好了,但房子院子的挡墙还没有做好,还需要很多泥巴来填平。那年正月初一,其他家都在欢欢乐乐的过春节,我却忙着背石头背泥巴来填平院子,一背篓泥巴一背篓石头,历经艰辛终于把院子的坑塘填平。

谢成芬说:“一个人,像上刀山下火海一样,走过来。当时那种盖房子的毅力,现在都无法想象。遭遇困难与挫折,我的性格就是,从来不认输,不服输。”

谢成芬改变了两个传统,村里的群众,开始是怨恨她,后来是支持她信任她。

谢成芬刚嫁到村里,看到不少人家,不能把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放到一起洗,感觉很封建。

谢成芬说,“我就把家里男男女女的衣服,放在一个盆里洗,有人看到,就说我的闲话。”

另一件事,很多人家有客人来,家里的妇女把饭菜做好后,却不能上桌子和大家一起吃饭,只能自己单独在灶边吃。

谢成芬觉得这种风气很奇怪,原以为是桌子边人多,不够坐,妇女们才坐在灶边吃。留心看,桌子边没有几个人,也不会叫妇女上桌一同吃。

再见到这种情况,谢成芬说:“这是重男轻女,歧视妇女同志。家庭妇女们辛辛苦苦把做饭煮好了,都不能上桌子吃,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煮饭。”

当时,村子里的不少人,听到谢成芬的话,都责骂她。说谢成芬不懂礼节,不懂规矩,不懂男女尊卑什么的,还说,一个女人坐到桌子边,与男人一起吃饭,就是坏祖宗的规矩。

谢成芬说:“不管别人说什么,但我的爷爷很支持我的做法,我就从我家开始,改变这种传统习俗。当时虽然很多老人不理解,说我把古老的风气带坏了,还有人就对村子里的其他女人说,不要跟我在一起,说我是破坏风气的女人。”

但谢成芬的言行举止,很快得到村里妇女们的支持,多数妇女都愿意跟她在一起。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没有人愿意去掺和别人的家务事,村里谁家遇到难缠的事,来请谢成芬去调解时,她也善于去调解。

谢成芬盖起了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滋润,村子里的群众看她的眼光开始转变。村里人看到谢成芬能说能做,家里有什么不和睦的事,也爱去找她说说。

村里有少数老人爱挤在一起议论,说张家长李家短的,说哪个儿女、媳妇没有孝心,不孝敬老人。

谢成芬听到后说:“老人没有爱心,儿女媳妇哪来的孝心?大家都穷,儿女、媳妇自己都生活不好,吃了早饭就没有了晚饭,他们拿什么来孝敬老人?”

村里有一家婆媳关系不和睦,一直闹要分家,他们家来找谢成芬,要她去调解一下。老人来找她时,谢成芬就问:“是你们老人想自己单独生活?还是有其他想法?”

那家老人说:“想自己单独生活。”

谢成芬说:“如果你们是这种态度的话,我不会去掺和你们家的事,你们当老人的,身体还好,行动还方便,能吃能做的,感觉到是好,如果以后年纪大了,万一什么时候生病呀,或者身体不方便劳动时,那个时候,谁来服侍你们当老人的,你们自己好好想想,这个家是分还是不分?”

听了谢成芬的话,两个老人沉默了一会儿说:“等我们回去再想想,如果能够在一起,我们还是不分家了。”

那家的儿子、媳妇又来找谢成芬。

谢成芬说:“你们如果能夠把心里的怨气说出来,大家平时在一起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相互后退一步、忍让一些,能改正就改正,相互谅解一点,和和睦睦地在一起,好好过日子的话,我就去你们家调解一下,如果你们一定要分家的话,我没有权力给你们分家。”

后来,经过谢成芬的调解说和,就把平时积累的矛盾解开了,一家人就在一起好好过日子了。

1996年,村里换届选举村民小组长,虽然谢成芬成功当选,但有少部分人还是反对她当村民小组长。

他们为什么反对?

谢成芬说,他们认为,很多村小组干部多年来都没有让村里穷山恶水的面貌得到改变,一个外地嫁来的,才二十多岁的女流之辈,能够做成什么事?她虽然能把自己的家管理好,但她能够带领大家把村里的穷困面貌改变吗?

当时反对谢成芬当村民小组长的人,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说女人当家,饿死全家,还有人说,怎么能选一个女的来当村民小组长,难道没有男人了。

谢成芬听到这些言语,十分委屈,难过一阵后,她暗自下决心,你们就等着瞧吧,她很快把这种为难转变成一种积极的动力。

同意支持谢成芬的,多数是妇女与老人,他们都认为谢成芬为人正直,有孝心,觉得她说话做事,很有正能量。

平时有人跟谢成芬倾诉家长里短时,谢成芬就对他们说:“我不爱听这些闲话,我不是垃圾桶,如果是大家说怎么发展经济、怎么种菜卖、怎么做生意赚钱这类的话,我才爱听。”所以,她们都喜欢和谢成芬在一起。谢成芬跟老人们能够交流在一起,跟年轻人也能打成一片,跟小娃娃也能说在一起,因此,大家都叫她西红柿酸汤果,什么菜都能加进去。

在谢成芬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就学着不乱花钱,学怎么居家过日子,开始到街道上去做小买卖。

谢成芬说,在村里,就是得想办法让大家有事做,无事做就到处无事生非,村里以前很多纠纷都无事生非到处惹祸惹出来的。有一次,几个爱说闲话的正在抹黑他人,谢成芬就带着几个当事人去现场对质,像抓坏人一样,让长舌妇们害怕,让她们尽量少在村里制造矛盾。

十一

饮水困难,困扰着村里的祖祖辈辈,何时才能够不为喝水发愁,成了村里人的美梦。

海子坝村里经常缺水、闹水荒,群众的生活用水是贵如油,他们一年四季就在村子下面的一个洞里挑水吃。

在村子下面有一条暗河(地下水),村里人就从洞口慢慢走进去挑水出来饮用,从洞口进去,行走的道路弯弯曲曲,非常难走,而且周边六个村小组的群众都来这里取水喝。

谢成芬家来洞口取水,单程有六百米左右,她家住在坡顶上,挑起水就要上坡,每天至少要来取四次水。

每天早上,谢成芬经常是第一个来挑水的,如果不来最早,就挑不到当天最干净的第一挑水,因为后面来取水的都要在外面排队等,进洞挑水出来,桶里的水经常会泼出来,洒在路上,十分难走。

进洞挑水的人,多数是把煤油灯挂在扁担一头的钩索上,照着进去,手是不能提着煤油灯的,因为一只手要扶着扁担,一只手需要在不好走的地方,扶着洞里的石壁走。少数是打着手电筒进去,实在没有办法的人,只得打着火把进去,打着火把进去后,产生的烟雾会在洞口停留半天。

挑着水出来,会有水洒在路上,洒多了,水就会带着一路的泥沙,顺着流下去,不多时,里面的水就会成为混浊的泥巴水,后面的人,只能去挑这种混浊的水回家饮用。

谢成芬说:“我经常早起,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挑到当天最干净的水。我经常是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去挑水了,路面基本是干的,水也是清亮的。”

进洞去挑水,人们会踩滑,摔倒,水桶就会滚落到水塘里,幸运的是,没有发生过非常危险的事。

谢成芬说:“挑水最艰难的时候,就是我怀孕的后期,挺着一个大肚子,也必须得早早起床去挑水。”

当选村民小组长后,谢成芬开始考虑为群众解决吃水难的问题。经过向有关部门争取指标,为村里每家每户修建一个三十立方以上的水池,每家补助四十包水泥修建水池,需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自己修建。

村里修建水池,各家各户在距离家最近位置修建水池,为了尽快把水池修建好,谢成芬找来浇灌模具,把群众组织起来,一家接一家地做,做好一家,才做下一家。这样,保证了质量,统一进度。

谢成芬说:“如果不这样做,那些开挖的水池,不及时浇灌,就容易垮塌,既浪费劳力,又浪费水泥等材料,因为大家都穷困,没有钱去购买更多的水泥。”

正在紧急施工时,谢成芬的母亲过世了,那天她的手机欠费停机,都没有及时接到消息。

谢成芬说:“老母亲生病的那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经常抽空回到娘家去看看,陪陪母亲,因为白天要管自己的家,又要做村里的事,太忙了,只能晚上去陪伴老人。第二天天一亮,她又要赶回来,因为一天就那么一点时间,而且一眨眼又过去一天,得把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一分一秒都利用起来。”

谢成芬说:“得知母亲已经去世那天,正是我家浇灌水池的时候,我的母亲还没有入棺,还等我回去看一眼,我就安排村里的人帮我家浇灌水池,我得回去送老人最后一程。”

村里,每家每户的水池都修建好了,雨季一来,人们就想办法把天上的雨水,收集进水池里,村里的饮用水问题彻底解决了。群众开心了,以前是天天吃地下水,现在是天天吃天上水。

几年后,经过谢成芬的努力争取,政府又投入资金,在村子的最高处,修建一个大水池,用水泵把以前那个洞的水,抽到大水池里,从大水池里安装水管到每个家庭,群众又吃上了自来水。

谢成芬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好好地陪护在身边,但一想到修好水池后,彻底改变去排长队到地下洞里去挑水吃的历史,我想母亲的在天之灵也会原谅我的,让我一直感到内疚的心情,又缓解了一些。”

十二

站在黑夜中,谢成芬在心里反复问自己,自己应该做什么?现在应该怎么辦?

当时发生了一起事故,一位村民在外地搬运化肥时,被车上掉下来的化肥砸死了。这个人被拉回来之后,放在自家院子里,谢成芬和村里的人,都要抽时间去坐坐,陪伴那家人。

晚上,谢成芬就叫那家的小孩去跟他家老人上香,那个小孩只有十二岁,他看到外面黑乎乎的,煤油灯在风中一闪一闪的,感觉到害怕,不敢出去。谢成芬就领着小孩去上香,看到小孩害怕的样子,那一瞬间,谢成芬一下子难过起来,她对自己很不满意。

谢成芬说:“那时,我很看起自己,以前感觉自己有能力,现在感觉自己很无用,群众生活在黑灯瞎火的地方,自己连群众的照明问题,连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不了,大家还要我这个村干部有什么用?”

为了村里能够安装生产生活用电,谢成芬奔波不停。

谢成芬打听到国家正在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的信息时,她就立马跑到村委会和乡政府,去反映为海子坝村通电的事情。

得到的答复是,海子坝村没有纳入通电的计划中。谢成芬回到村里召开了群众会,把每户集资的两百元钱收集起来后,拿着一份通电的申请书,就去找县电力公司。

谢成芬说:“从我们村里到县城,来回是几十公里路程,那个时候,我家刚刚把房子盖好,欠了一些债务,家里也很困难。天一亮,我就起来,用一个军用背水壶背水,带着几个煮熟的红薯,或者装上几个荞面做的粑粑,就进城了。”

第一次去到县电力公司,谢成芬在电网改造办公室门口,一直等,等到下午下班时间,也没有等到要见的人,口渴了,就抬起水壶喝几口水,肚子饿了,就拿出包里的红薯、荞粑粑吃,电力公司的人都下班走了,她才起身往家里走。

第二天早上,天还不亮。谢成芬就起床,把牛吃的草猪吃的东西准备好,叫爷爷帮她喂猪牛喂鸡,她又背好水,装好红薯和荞粑粑,又向县电力公司出发。

谢成芬说:“那时没钱又没车,来到蚌谷乡政府所在地,坐车到县城需要五角钱,但她没有坐车的钱。”一天来来回回地走,谢成芬的脚上都磨出了很多血泡,第二天起来,用布把起血泡的地方包好,又朝电力公司去。

后来,电力公司的辦公室主任每天都见到谢成芬在门口,就对她说,领导不在,我们村没有纳入通电的计划当中。

连续十天,谢成芬天天都跑往县电力公司,公司领导被她的精神打动,电力公司领导当天就组织县、乡、村的有关人员到海子坝村。到海子坝村后,电力公司领导看到村里不通车路,人家居住的又很分散,通电的资金花费会很大。就对谢成芬说:“给你们村每家每户一个电表,给所用的电线。你们自己准备安装木质的电杆,到外面有变压器的地方,拉电到村子里,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解决水泥电杆和变压器的问题。”

谢成芬连忙说:“好,好,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的。”

十三

村小组的副组长来说,说该组织群众去接安装电的物资了。

谢成芬说,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你先组织群众去,我随后来。

很快,电线、电表、电杆和变压器,全部拉到了村路口,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年纪大的老人,腿脚不便的,就拄着棍子到现场去。

想到马上就要通电了,大家都在积极参与。小孩儿,哪怕是只背一个电表,背一个闸刀,背几颗螺丝,背一小圈线,都在劳动。

谢成芬说,那些过去反对我的人,都积极行动起来。

那些拉物资来的人说:“一个女同志能够把全村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十分难得的,难得见到群众积极性这么高的村子。”

群众把安装物资全部拿回来,把那些小样的东西搬进村子里放好,并按计划把物资放在群众家,让群众负责保护自己家的物资。

谢成芬说:“如果哪户人家丢了物资,他家就通不了电。”

这样,一直到最后,一颗螺丝都没有丢。

在羊肠小道上抬电杆,是不小的挑战。电杆长十米,得先用杠杆把电杆一节一节地捆绑起来,像蚂蚁搬蚯蚓一样。男人们用肩膀扛起杠杆,因为是山路,高一步低一步的,必须得扶起别的肩膀,或者妇女拉起男人们手,相互搀扶起,才能一步一步慢慢移动着走。每前进一步,都是胜利的一步,也是团结一心向前走的一步。

没走几步,很多人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个时候,就得想办法,稳稳当当地把电杆放下来,休息一会,再继续走。有时候,一个小时,就走出去几十米。

在抬电杆的时候,都是安排男人去抬,有个别的人给谢成芬出难题,想刁难她,就说:“老谢,你也来抬抬嘛,看能不能抬得动?”

谢成芬听到人家这样说,她心中就产生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群众都望着她,就说,来就来嘛,哪个怕哪个,她就硬着头皮上,但她去抬电杆的时候,多数男人还是自己抬大的重的一头,让她抬稍微轻点小点的那一头。

经过三天的努力,把所有物资、电杆全部抬到村子里后,施工队开始进村施工,当时群众的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安装照明用电,村里的群众表现出空前的团结。

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经过三个月努力,电通了。

还在安装线路的时候,很多人家就把电视机和粮食加工等机器买回来了,只等电一通,就可以使用了。

通电这件事,对于海子坝村来说,应该是这些年以来,大家最开心的一件事。

谢成芬说:“从安装照明生活用电这件事,我明白了当一名村干部,如果不能真正为群众做点实事,也就失去了做村干部的意义。”

十四

村子里的土地又少又瘦薄,那时出门务工挣钱的人还不多。谢成芬想,我们的祖辈能够在这个大山旮旯里生活下来,说明我们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这里,除了大山和大石头,还是大山和大石头。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在这些石头缝缝中,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让群众生活得更好。

那时,党委政府鼓励支持村民们大量种植核桃,谢成芬有幸到大理漾濞县学习核桃种植技术。听人家介绍,漾濞最穷困的人家,一年种植核桃的收入都有二三十万元。谢成芬想,我们一、两个村子一年所有人的收入加起来都没有三十万,感觉与人家的距离不是一般的大。

那时的蚌谷乡,很多人家种植烤烟的收入还是比较高的,但海子坝村的周围,不能够种植烤烟,唯一的一块平地,一到雨季,那片平地就装满了山洪水,种植在地里的东西,都会被水淹坏了,每年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收成。别的村子,种植烤烟,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就是海子坝村子的日子过得潦倒不堪。

谢成芬从大理漾濞学习回来,看着村里的两棵核桃树,每年挂果都不错,就组织群众,计划发展核桃,就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种植核桃。

谢成芬说:“那天我就电话通知大家晚上来开种植核桃启动会,可天黑了,都没有人来,乡上来参会的同志都焦急地说,群众会怕是开不成了。我就说,我打电话催催,我打电话给村子最下面的那家,叫他一路上来,到每家每户通知来一人来开会,我还说,乡上的领导,带来十万元钱,不知道怎么分,不来的人家,分不到的自己负责,不能怪他人,大家听说是分钱,都关好门,跑来开会。”

当时乡上的领导,为谢成芬捏了一把汗,说:“老谢,这样不成吧,这样不知道怎么才能收场?”

谢成芬先给大家介绍去大理学习种植核桃情况后,接着说,今天,虽然上面的领导抱来的不是红彤彤的钞票,但领导十分重视我们村的发展,已经把绿色银行搬到我们的村里来了,如果我们村子不接受,这个项目就会放到其他村去,三年、五年、十年后,其他村子都富裕起来了,而我们村子依然是老样子,穷困的面貌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最后,谢成芬又说起村子里的两棵核桃树来,说这两棵树一年卖核桃,有一千元左右的收入,假如一家人有十棵一百棵一千棵核桃树,一年会有多少收入,并且种植核桃树的成本不高。

群众说:“老谢,你说种植核桃就种植核桃,我们同意。”

随后,就按规定:一个标准的塘,一个统一的防护笼子,一棵标准的核桃树苗,一百斤标准的农家肥,一块标准的膜、标准的行距和株离等来种植核桃。

塘是群众自己开挖,农家肥、需要的水是群众自己准备,笼子、树苗、薄膜的钱是政府补助。

谢成芬天天扛着一根竹竿,按照六米或者八米的距離打塘,符合标准之后,才能领到苗种植,如果不符合标准的就领不到树苗,过了季节之后,拿不到树苗,就自己承担后果。

当时,成功种植了1173亩核桃,现在多数已经挂果了。

谢成芬说:“遗憾的是,当时需要的核桃树苗量大,运来的一些核桃苗是实生苗,长大结的是铁核桃,群众心理虽然有怨气,但又积极地进行嫁接,得到了补救。”

谢成芬监督别人家种植好后,最后才种植自己的。种植核桃,她背的第一箩农家肥是帮助别人家背的,挑的第一挑水是帮助别人家挑的,凡是没有劳动力的人家,她都去帮忙。

在帮助一家没有劳动力人家种植时,那家人由于盼核桃成长心切,就说:“老谢呀,你帮我家种植的核桃树,如果种植不活的话,我就怪你,你要负责的。”

谢成芬说:“既然帮你家种植,肯定是要种活的,不但要保证把你家的栽活,我们还要负责把全村的核桃树都要栽活。”

种植核桃时,一个群众的话启发了谢成芬。

“核桃长得再好,核桃结得再好,也是枉然的。”

谢成芬说:“为什么是枉然的?”

群众说:“核桃结果结得再好,路都没有,哪个会进来收,从空中运输呀?自己背出去卖,也背不动那么多。谁会把车子停放在几公里之外,等着人们慢慢把核桃背过去,到时候,怕卖的核桃钱,还不够抵那点汗水钱,最后大家不是白白地苦一场。”

谢成芬听了后,觉得群众说得有理,就问,我们村里要不要修路?

群众说:“通大车路,肯定好,但山那么高,坡那么陡,能不能挖起来?能不能挖得通?”

因为路不通,群众吃苦吃得太多了。那些通大车路的村子,养猪出来卖,当时可以卖到五元一斤,而到海子坝村去收猪的人,才给三元左右一斤。甚至还要找人把猪送到人家车上,人家才收,算去人工费用,差不多就是白养了一头猪。有时候,把猪送到半路上,猪意外死亡的话,就白白地丢了一头肥猪。

通路的村子,每年购买化肥,多数人家都是车子把化肥送到家门口,而海子坝村的人,要一包一包地背起化肥走七八公里,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化肥拿到家。

不通车的苦,谢成芬吃的比别人多,她就说了一句,怕真的要得修路!

十五

修路,修路,路要怎么修呢?谢成芬一直在想。

在2008年,县上出台了鼓励农村群众修建乡村路的政策,如果修建弹石路,每公里补助3.5万元,如果建成水泥路,每公里补助100吨水泥。

机会来了,谢成芬想,海子坝村群众经济不富裕,劳动力少,修路的战线比较长,如果能够修建坦石路,就已经不错了,而且还有一定的现金补助,可以帮衬点其他,如果只给水泥的话,困难会更加大。

她及时开会把修路的想法告诉群众。有的群众担心村里没有能力来修,甚至有个别群众不赞成,说谢成芬就是爱出风头,他们认为谢成芬能带领大家把水池建好,把电安装好,把核桃栽好,就认为自己了不起啦?以为自己能够通天啦。

谢成芬说:“路就是通天,大家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我爱出风头,如果不想办法,我们的村子,什么时候才有出头的日子呢?”

谢成芬反问群众:“如果谁想出风头?就有办法来为大家把路修好,我愿意跟他一起出头,把村子的路修好。如果是想出风头,就能把村子里的路修建好,我们村子的路,早就修好了。其他村的路,都修好了,来往都很方便,就是我们村子不能通车,我看,就是出风头,也得把路修建好。”

在会场上,很多年纪大的老人,流露出盼望早点把路挖通的眼神,很支持谢成芬修路的想法,他们说:“要修路就赶紧修,我们虽然人老了,但还有可以干一点力气活的,我们村修路的事,一直拖着,再不赶快想办法把路修好,怕我们都活不到村子里有车来车往的那一天了。”

谢成芬看着老人们盼望的眼神,她的心咯噔得像被针刺了一下。她毫不犹豫对老人们说:“只要你们好好地保重身体,我相信一定会想出办法来把村里的大路修通的。一年修不通,就修两年,两年修不通,就一直修。”

在2008年底,谢成芬带着群众开始修路。大家带着锄头、钢钎、铁锤等简单的工具,为了全身心地投入修路,那时,谢成芬的丈夫已经不在学校代课,她基本上把家里的所有事情交给丈夫,全心全意地带着群众修路。

因为难,一直没有一条好路走。

因为难,必须要修建出一条好路。

那些砌挡墙技术好的,就安排去砌挡墙。那些年富力强的男人,安排他们去抬石头。

有一个被安排去抬石头的人对谢成芬说:“我就是不去,哪个想抬哪个去抬,要不然你和我一起去抬。”

谢成芬一是想做表率,二是想激起那些偷懒的人的斗志,就说:“不就是抬石头嘛,抬就抬嘛,哪个怕哪个。”

谢成芬就跟那人一起抬石头,跟别人抬石头,他们都会把石头向他们的身边移动一点,目的是想让谢成芬的肩上的重量减轻一点,而这人总想自己抬的那头轻一点,想让谢成芬抬得重一点。

当时谢成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力气是比不赢身强力壮的男人的。为了不服输,她是硬着一口气跟这人抬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才知道自己整个肩膀全部磨破皮了。

谢成芬的丈夫看到她的肩膀,心疼得不不得了,说了一句:“看你都苦得不成人样了。”

谢成芬说:“我是带头人,再苦再累都不能休息,群众的眼睛都是盯着我的,我休息了,群众会有意见的,也会打消群众的积极性,影响工程的进度,我必须得坚持下去。”

第二天,谢成芬找两块薄薄的海绵,垫在肩膀上,再盖上一块围巾,继续和昨天那个男人抬石头,她说:“今天我们继续。”

男人说:“好嘛,抬就抬。”这一天,他的肩膀也磨破了皮。

晚上回到家,谢成芬累得实在有些承受不住了,双脚像被人抽了筋一样,坐在凳子上,就没有力气站起来。

到了第三天,谢成芬心里照样硬着一股气,找了一根细木棍拄着,挺直腰杆,依然去找男人抬石头。

男人见到谢成芬就说:“我昨天已经把肩膀磨破皮了,今天抬不动了,只能捡些小石块,以后就听你的安排,安排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谢成芬听到后,虽然自己已经是累到不行了,但依然坚持说:“哪个不服气的?过来和我一起抬。”

听着谢成芬的话,没有人吭声。

原先那几个不服从安排的人,也安静下来,该做什么做什么了。

谢成芬说那个时候当村民小组长,就是在做事要做得赢别人,说话要比别人说得有道理,如果自己在工作中软弱,在群众中软弱,选择当老好人的话,很多工作是无法正常推进的,更不要说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十六

在悬崖上开山辟路。在危险面前,谢成芬选择站在群众的前面。

修路的时候,最危险的就是炸石头。把炮眼打好,把雷管按好,把炸药放好,用原始的方式点燃导火线。那个时刻是非常危险的,需要请专门的保安公司负责拉炸药、安放炸药并引爆。

开始那半年时间,海子坝村没有钱请专门的保安公司来炸石头,就只能自己炸。每天把炮眼打好,准备炸了,就让群众离开工地回家去。

有一天,打的炮眼比较多,谢成芬就选三个有经验有技术的人留下安放炸药雷管,三个人要引燃二十六个炮眼,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危险性非常高。

有一个人就说:“谢成芬,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三个人每人点七个炮眼,剩下的五个炮眼,分给你去点,你敢不敢去?”

在悬崖上开路,去点炮眼时,脚下非常难走,他们确实是很难完成点燃任务,谢成芬虽然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危险的事,还是爽地答应:“有什么不敢的,那就分五个炮眼给我去点燃。”

男人们都是用香烟点炮,先把点燃的香烟放到嘴上吸一口,烟头的火明亮起来,才去引燃导火线,点一炮,吸一口烟,再点下一炮。

谢成芬没有经验,她点燃了第一炮,听到导火线发出嘶嘶的声音,双脚就发抖不止,紧张地跑去点燃其他的炮眼。

男人点炮的动作比她快,她看到他们点完自己负责的炮眼,三步并两步地飞跑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她更加心慌,赶快点完自己负责的炮眼,向安全的地方跑。

很快,轰隆轰隆爆炸声,响得惊天动地,一时间,大石头满坡滚,小石头到处飞,细石砂和爆炸的烟雾,盖住整个山沟。

炸响一炮,他们就一炮一炮地数着记着。数到最后,有一炮没有炸响。

出现的哑炮,是谢成芬负责的。

在哑炮面前,谢成芬虽然心理非常害怕,但还是向悬崖上走去,去重新点燃没有炸响的那一炮。看着她的身影,其中一个男人就说:“谢成芬,你回来,不用担心,等我再去点燃。”

那个男人细心地观察着,慢慢走近没有炸响的炮眼,因为他不知道,是没有点燃,还是其他原因,没有炸响。

曾经,开山炸石的时候,出现这种哑炮,有人当时就去点燃,结果刚刚到达,哑炮又意外地炸响了,造成了伤亡事件。后来,出现这种情况时,为了绝对的安全,一般不会当时就去看,通常是第二天才去看。

那个男人去点燃了安全回来,可能是谢成芬太紧张,其中的一炮,只是把烟头的烟灰接触在导火线上,导火线并没有被引燃。

虽然有惊无险,谢成芬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惊胆战的。

修路炸石头时,电线被飞起来的石块打断很多次,村里变得黑灯瞎火的了。谢成芬打电话给供电所,因为安电时,供电所的人很佩服谢成芬,供电所的人接到电话后,很快就派人来把电线接好。

修路到达群众房子附近时,谢成芬就叫大家把那些容易破碎的坛坛罐罐、锅碗瓢盆等家具,放在安全的地方,因为炸炮飞起来的石头,会把椽子打断,瓦片打烂,掉进家里。

谢成芬对大家说,以前是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现在修路时,如果不小心,炮声一响,损失就上万两。

修好一段路后,村里就组织人员对损坏的房屋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大家集资去买材料来补偿。

把木料和瓦片拉来后,放到房子下面,这时,有人打懒主意,这个说有高血压,不敢到房子上面;那个说有恐高症,去不到房子上面;有的说感冒了,不敢去高处。

听到这些声音,谢成芬找来梯子,搭好,一步一步地,把瓦片送到房子顶上,把那些打碎的瓦片捡了换好。

十七

抬凿岩机上悬崖峭壁打炮眼,是一项重要工作,抬凿岩机工作,震动大,灰尘特别大,很少有人愿意干这份工作。

谢成芬只好带头上阵,然后几个妇女跟着她上,后来,就采取每家每户轮流来操作凿岩机这项工作,来推动着修路的进度。

抬凿岩机站在石壁上钻炮眼,也是一件十分累人的事情,机器十分笨重,震动得相当厉害,在用腰部托起机器的上部,用膝关节来控制机器的震动,机器响动起来,让双脚站都站不住,随时都要被机器像拔大树一样,把人拔起来,甩出去,机器的震动和轰鸣,像要把人的五臟六腑都要扯出来。

谢成芬说,操作凿岩机的时候,她必须要用双脚的膝关节来控制机器震动,才能使机器的钻头往岩石里钻,她的膝关节处淤青了一片,三年后才完全恢复的。

有的人家,因为男人生病等原因,家里的妇人必须要做这重体力工作。

当时,有的村子,做重体力活的时候,存在不公现象。男人做一天劳动计六十元,妇人做一天的劳动,只计四十元。如果一家人,没有男人到工地做活,家里的女人去的话,劳累一天后还要贴二十元钱交给集体。在海子坝村,谢成芬实行男女平等,妇人们做劳动时,都比较用力,并不比其他人差。

谢成芬说:“要凭空让群众相信你,比上天还难,当你把群众的事做好了,不用说什么,群众自然会愿意相信你。”

谢成芬当选村民小组长,制定了严格的村制民约。村里做公益事业的时候,安排专人打考勤,如果有人迟到,就要记录好,月底统计处罚。

这样做,有没有跟你作对?

谢成芬说:“我做事都是当着大家面,正大光明的,有些人背地里恨我,但表面上还是尊重我。”

做村里的公益事业的时候,按制定:迟到一次处罚十元钱,就相当于白做一天活,到月底统计的时候,必须要把钱交上来。

谢成芬说:“开始的时候,有人以为我不会来认真的,以为我不敢下手,但谁敢违反,我就拿谁开刀。”

谢成芬家有个亲戚,有一天迟到十分钟,到月底统计的时候,谢成芬就叫他立马交钱,他不想交,谢成芬说不交钱不行,是他触碰了村规民约的底线,不是触碰我的底线。

后来,那个亲戚,老老实实地把处罚款交了,钱就入账在村小组。

谢成芬说:“我做得出来,也说得出来,并且说到做到。当初制定村规民约,目的是把村民之间的团结搞上去,把生产搞上去,把生活搞上去,并且大家都在村规民约上签字按手印的,谁触碰村规民约的底线都不行。”

十八

2009年过完春节后,谢成芬就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些异样,当时只是想到,可能是长期的做重体力劳动,太劳累了。左半边身子非常疼痛,一阵紧跟一阵的痛,有时像无数颗针在不停地戳,有时像一群一群的蚂蚁,在啃吃吞噬身体,疼得不停地打冷颤。

一个星期过去,谢成芬疼痛得实在是耐不住了。她的丈夫就说:“你还是去医院检查看看。”

谢成芬到县医院检查后,医生对她说,可能是我们的机器陈旧了,设备也不齐全,看不清晰,检查不出什么来,你最好到其他医院检查看看。

谢成芬独自一个人,立马坐车到文山,在文山,经过三家医院的检查,医生都建议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她心里就咯噔一下,她想,自己可能是得绝症了。

谢成芬从医院出来,就给家里的丈夫打电话说,准备去南宁检查,她丈夫说,去南宁检查也好。

谢成芬在文山打电话给南宁的一个同学,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同学。同学说:“你来嘛,南宁这里的医疗器械,可能比你那边齐全点。”

谢成芬就迅速从文山坐客车到南宁,同学的丈夫是南宁医院肿瘤方面的权威医生,先后用了五天时间检查,单单穿刺就做了两次。

第五天的晚上,同学把谢成芬安排在自家楼上,她听得到同学夫妇的对话:是不是请假了。同学说,没有请假。同学的丈夫说,怕要得请三天的假才行。

谢成芬当时以为是他们想请假送她回来文山。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同学已经知道她患的是恶性肿瘤,担心她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崩溃了产生什么意外,想请假把谢成芬亲自送回来家里,交给家人。

听到同学的话,谢成芬就从楼上下来说:“老同学,你们不要瞒我,其实我从文山来的时候,我就猜测自己得了重病,可能在县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就知道了,他们善意的不告诉我。”在文山检查的时候,医生都问谢成芬,有没有人陪你一起来,她说,没有人,就是她一个人来,可能医生都担心。

同学听了谢成芬的话后,就说:“没有什么的,回家去调理一下就好的了。”

谢成芬又说:“因为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能够相信你们,才来这里检查,你们一定要把真实情况告诉我。”

谢成芬的同学,最后还是说了真话。

谢成芬的同学就慢慢说:“你的肿瘤是恶性的,你得了乳腺癌。”

谢成芬听后,就问:“怎么治疗才好,能不能做手术?做手术怎么样?不做手术怎么样?”

同学的丈夫说:“如果做手术,五年成活率会很高。”

谢成芬的同学说:“不怕的,你心态好点。像这样的,活得久的,也有的是。”

谢成芬说:“那不做手术呢?”

同学说:“不做手术的话,现在医疗也跟得上,吃药吃得对的话,这也说不好。有可能随时倒下,有可能会活很多年。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未知数。”

谢成芬心里还是不太相信自己得了癌症的事实,对癌症这个概念,不是很了解。她想,自己长那么大,平时连感冒都很少得,怎么一下子就得了癌症呢。

听了同学的话,谢成芬说:“自己本身就不漂亮,就是死,都要保留一个全尸。我就保守治疗了,到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又再说。”

当时,谢成芬的同学十分佩服她。这是很多平时十分坚强的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她却轻松地接受了,这个谢成芬,真是不简单。

谢成芬说:“你们也不要送我回家了,我就自己回家,没有问题的。”

同学说:“我们要送你回去,明天请假,就可以送你回家去了,明天下午就可以走了。”

谢成芬说:“不用送我了,我既然敢一个人来,也敢一个人回去,你们不要担心我。”

谢成芬不害怕的原因,是她自己能吃能做,也不担心自己的病情是那么严重。她就独自一人从南宁回到了昆明。

十九

因为担心影响修路的进度,谢成芬没有向群众说明自己是出去检查身体,而是说自己出去培训学习。在修路的进度上,提前做了安排,安排群众连续开炸了很長一段需要修筑的路基,炸了很多筑挡墙的石头,群众可以按计划连续施工一个月左右,她并安排一个很得力的助手在工地上监工。她安排群众,每一天把路修筑到什么位置,等她回来的时候,要完成那些具体的任务。

谢成芬对群众说,我不在家的时候,我相信大家能够像过去一样拼命地修路,如果我不在家,大家能做好的都没有做好,能完成的任务都没有完成,那大家所做的工日,就不能算数。

群众还是服从工作安排,在谢成芬不在家的时候,依然埋头苦干,没有谁愿意偷懒,为自己留下一个坏名声。

谢成芬回到昆明,打电话给丈夫说,白白的去了南宁一趟,还是没有检查什么出来。

她的丈夫说,那怎么办?

谢成芬说,没有什么的。我想在昆明继续检查一下。

在昆明,谢成芬又去三家医院,进行检查,第一家医院和第二家医院都很谨慎,没有直接向她说明病情。

第三家医院的医生,开始也没有向她说明病情,谢成芬直接向医生说,我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并且已经接近晚期了,现在我就想听听医生的建议,应该怎么办才好,医生听了后,就直接跟她说的实话,听了医生的话,谢成芬冷静地接受了现实。

医生说,现在建议你先做化疗,你想怎么选择?

谢成芬说,我想选择保守治疗。

医生说,保守治疗,也需要化疗。

谢成芬说,那就先化疗。

当时,在蚌谷家里的爷爷已经有九十六岁了,两个孩子正读高中,丈夫要在家养猪养鸡养牛,当时家里养有十二头猪,四条牛,五百多只鸡。

谢成芬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她选择独自住院。

谢成芬不想影响群众修路,又不能告诉家人,住院又需要家属签字,她应该怎么办?

谢成芬不能告诉他人,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不能对党组织隐瞒自己的病情,她如实地把自己病情,向乡党委书记作了报告。

乡党委书记问她是怎么考虑的?

谢成芬说,现在暂时不能告诉家里人,也不能告诉乡亲们,爷爷年纪大了,我想让他有一个平静的晚年,两个小孩十分懂事,如果他们知道我得這种病,放弃读书怎么办,家里人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不能让他们偏离正常的航向。村的群众知道我得这种病,好不容易在群众中凝聚起来的大力建设家乡的力量,可能就会涣散下来,连现在正在修的路,也不知道什么才能修好,所以现在暂时不公开我的病情。

乡党委书记在安慰谢成芬的同时,同意她的想法。

医生在给谢成芬做化疗时,十分佩服地说,她从医四十多年,第一遇到谢成芬这种情况,患了癌症,自己能够一个人风风火火地来到医院,独自进行化疗,并且态度乐观,随时乐呵呵的,笑眯眯的,从来没有当着医生流过一滴眼泪。

谢成芬以前一直都是大大咧咧,做事也是风风火火,不达目的不罢休,还经常开玩笑说:“怕哪样呀,早死早投生,晚死好翻身。”

现在得癌症了,谢成芬总是这边牵挂,那边也是牵挂,她对医生说:“现在我把很多人很多事都想了一遍,我就这样走了,我爷爷怎么办?我的小孩怎么办?那些一直看好我支持我的人怎么办?村里的建设怎么办?”

一次化疗结束后,她全身上下,脚手都是麻木的,感觉自己都像已经死过一次,又活过来了。

在化疗期间,谢成芬遇到一些友好的病友亲人,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同室的病友,也被她的乐观情绪感染。

谢成芬在医院,接到群众打来电话,说前面安排修路的工作,马上就要做完了,工地已经快完工了。

一个星期后,谢成芬决定出院回家,她来到村口的时候,把一大包的检查票据,放在石头上,点火全部烧完烧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走回村里,回到家中。

二十

群众的怨言像雪花一样覆盖着谢成芬,她坚持忍受着。

群众的不理解像冰块一样冷落着谢成芬,她坚持承担着。

可能就是凭着这种毅力,谢成芬没有倒下。第二天,谢成芬又带着群众去修路。该放炮的时候,就组织放炮,该抬石头的时候,就抬石头。

谢成芬对自己说,不管怎么样,必须在自己离世之前,把路修好。既然人生已经走到这步了,只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修路上。

群众累的时候,她心里感觉更加累,她想有一个人来分担一下自己心里的负担,要不然时间长了,自己真的要崩溃了,一个星期后,她还是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丈夫。

一天晚上,谢成芬对丈夫说,自己得的是癌症。她丈夫听后,眼含热泪,一脸的伤心。泪水涟涟的丈夫说:“其实,你从文山去南宁,就从南宁去昆明,我就有这种预感了。”

谢成芬的丈夫说完这句话后,就什么也说不下去了。

谢成芬擦干丈夫脸上的泪水说:“你不要太担心,现在关键是不能爷爷知道,不能让两个孩子知道,不要让群众晓得。现在像以前一样,我们该做什么做什么。”

谢成芬的丈夫小声说:“那家里的事,你就不管了,专心带着群众修路,既然你有这份愿望,就先把修路的任务完成。”

谢成芬总是担心路修不好,自己就不行了,就想尽办法修路,每天加班加点地修路,总是找理由,带领群众加班加点地推进工程。

重体力活,加班是非常折磨群众的事,群众越来越有怨言。起初修路的时候,规定早上是八点到达施工现场,十一点回家吃饭,下午是一点到达工地,六点收工回家。

一天又一天的加班做工,开始的时候,群众还认为谢成芬是对修路认真,加班时间多了,群众背后对谢成芬是又恨又骂,说她以前是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的,怎么现在说话,越来越不算数,自己定的村规民约,自己首先带着违反。这是不行的。

谁也不知道谢成芬的苦衷。

不管群众怎么说,谢成芬心里想,要是路修不好,她就走了,到时候,谁来接这个摊子。路修不好,自己就离开人间了,这一定会给那些曾经反对修路的人留下笑柄,也会让那些曾经不看好自己的人,当作笑话,还会让自己的家人,在受到打击的同时,也会受到心灵的伤害。自己倒下时两眼一闭,什么也认不得了,倒没有什么,但自己的亲人,不但要活在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说不定还要活在别人的嘲笑当中。

谢成芬就是不服气,不管群众怎么说,她就是要坚持带着群众拼命修路,即使自己死,也要死在工场上,也要死得光明磊落。

连续的加班,群众一到工地上,男女老少议论纷纷,说谢成芬已经不把群众的生命当回事了。

那个时候,谢成芬压力也特别大,也没有对群众说明加班修路的原因。就是因为压力大,病情有些加重,谢成芬变得面黄肌瘦的,体形都有点不成人样了,她的体重已经减少到四十一公斤,成皮包骨头了。

一天,谢成芬突然晕倒在工地上,人们都以为她是劳累过度晕倒的。谢成芬的丈夫跑到工场,看到自己瘦弱的妻子,晕倒在地上,伤心得忍不住,就说:“其实谢成芬已经得了癌症,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她就是怕这条路修不好,自己就走了,所以,她才一直忍着病痛,带着大家加班加点的修路,想在她走之前,把路挖通。”

在工地上,很多女同胞听说谢成芬得了癌症,瞬间伤心流泪,一边痛哭一边说:“天啦,我们还一直骂她恨她,这太对不起人了。”

等谢成芬清醒一些后,女同胞都围在谢成芬身边说:“你赶快去医院,不要再等再拖了,我们都不知道你得了这种病,还带着我们加班加点的修路,你赶快去医院,修路的事,你不用担心,你之前怎么安排的,我们大家就像以前一样做,你赶快去医院了。”

女同胞们问:“你生病了,你一天都在工场上忙,也没有看到你吃药呀。”

谢成芬说:“每天都要分时间段吃中药、西药、进口药等四种药,中药是在家熬好,装在背壶里,带到工场上喝。大家以为我喝的是水,然后,又准备一瓶矿泉水,我背起大家喝水的时候,就趁机把药吃了。”

大家知道谢成芬得病之后,每天在工地上,都有人提醒她按时吃药。大家对加班修路就没有怨言了,修路的凝聚力更强了。

谢成芬对大家说:“当初她对大家隐瞒病情的原因,就是不愿意给大家带来其他的影响,我只想力所能及地把这条路修好,我走时,也没有更多的遗憾,也能够闭上眼睛了。”

当时说修这条路的时候,村里、乡上、縣上,都有人认为谢成芬不能够带领大家修好这条路,他们认为没有资金、没有先进的工具,单靠双脚双手和力气,要修好这条路,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不管他人怎么说,谢成芬依然带着群众坚持修下去。

二十一

谢成芬生病后,依然像往常一样,该抬石头就抬石头,该着钻炮眼就抱着机器上悬崖上钻炮眼。

在悬崖上打炮眼,她全身疼痛得耐不住的时候,就靠在石壁壁边,咬紧牙齿,忍着眼泪,休息一下,一阵疼痛过去后,又擦干泪水,站起来,继续作业。

谢成芬说:“疼痛的时候,痛得直不起腰,只有用专心干劳动来忘记一切,就会减少一点疼痛。到后来,群众都十分关心我,多数时候,我就负责动嘴安排,很少做了。”

由于修路困难太大,蚌谷乡的领导也多次向县上汇报,以便多方取得支持,早日把路修通。一天,县上的多位领导来到蚌谷乡政府所在地,步行到海子坝村调研,大家到的时候,谢成芬正在悬崖上,抱着机器钻炮眼,由于机器声音太大,旁边的人多次提醒她才停手上的工作。

县领导现场开会说,我们最基层的女党员女干部,自己得癌症了,还有这么大的决心,带着群众修路。平时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说破嘴皮,说一千道一万,不做都是空话,谢成芬同志,不但说得好,更是做得好,她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全县人民学习的。你们这条路,干脆就一步到位,把它修成水泥路。

八公里山路全部修成水泥路,原来一公里只补助一百吨水泥,还差四百吨水泥。县领导当时就安排相关县级部门,想办法补助给村里不足的水泥,由于县里面比较困难,领导对相关部门说:“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就是你们想哭也要把水泥哭出来,交到群众的手里。”

县领导单独对谢成芬说,如果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资金,就对他说,他单独给她想办法。还特别叮嘱她,其他就不要管了,你的身体状况太差了。

二十二

由于长期的劳作,又得不到好好地休息,谢成芬的病情,开始恶化。

第三次去做化疗的时候,医生对谢成芬的丈夫说,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妻子可能最多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就不要忌口了,她想吃什么就给她吃什么了,她想穿什么就给她什么了。

生命进入倒计时,谢成芬说:“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说不害怕是假事,心里害怕,甚至有些崩溃,但自己还是得坚持,哪怕是多活一天都好。因为那个时候,在村里的道路,已经快接近尾声,如果自己能多活几天,就能够看到路修通的样子了。自己最后的愿意就实现了。”

化疗回来后,谢成芬的丈夫,背着她,悄悄地订购了一副棺材,只是没有拉回家来,什么时候用着,就去拉。并且把她寿衣也悄悄地准备好了。

那个时候,谢成芬总是担心自己,怕晚上睡着后,第二天可能就起不来了,每天天亮之前,听得公鸡鸣叫,是她一天最高兴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就越来越害怕,白天怕工程干不完,越到晚上,就怕睡觉,害怕自己睡着就醒不过来。

那些日子,谢成芬外出的时候,很不愿意见到熟人,见到熟人,她就尽量回避。因为熟人见到她,都会说,你要好好的调理,没有什么的,会好起来的,熟人越这样安慰她,她心里就越难过。甚至在那一段时间里,她都不愿意跟乡上和县上的领导联系。

一向坚强的谢成芬,遇到了自己的至暗时刻。

谢成芬心理正在崩溃的时候,一件事改变了她,终止她继续滑入崩溃的深渊,让她又豪情壮志起来。

一天,负责挂钩他们村的乡上领导,有事打谢成芬的电话,打第一次,她没有接,打第二次,她没有接。

打第三次的时候,她有气无力接了,对方立马开玩笑地说:“谢成芬,怕你要死了,打那么多次电话,你都不接。”

当谢成芬听到这个“死”字的时候,她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像电触一样,像刀割一样,突然之间,把她惊醒一样。她回答对方说,你是想我死,还是想我多活几天。

对方说,我倒不希望你死,但听起你的声音,感觉你是离死不远了。对方当时没有知道谢成芬得癌症。

谢成芬和对方打完电话后,就在工场上,当着大家的面,伤心地大哭一场。

随后,谢成芬就冷静地想,既然自己离死不远,走都走到这步了。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担心什么呢。她就抛弃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反正早死晚死,都是死,还有什么担心的。她自己的心态,就完全放开了,心里也变得从来没有过的轻松。

二十三

谢成芬生病,一直没有让爷爷知道。谢成芬每次熬中药,白天都背着他熬好之后,倒在背壶里装好,晚上回来,都让爷爷睡后,她才去熬中药,不敢给爷爷看见。

每次出门去医院,谢成芬都说:“爷爷,你好好在家里,我出去开会几天就回来。”

有一段时间,谢成芬出去治病的次数有点多,她爷爷出门遇到人的时候,就会说起谢成芬经常出去开会的事。

人家就告诉他:“你不知道呀,你家孙子媳妇得癌症了。”

她爷爷回答:“不会吧,她在家里,什么时候,都是笑眯眯的。”

当那次谢成芬从医院回来之后,她爷爷把拄着的拄棍丢开,蹑手蹑脚地走过来,颤抖着身子,拉着她的手问:“小芬啊,你的病怎么样啦,好点没有?你不要死呀,你死了,我也会活不了几天的。”

谢成芬明白爷爷已经知道了她的病情,赶紧说:“我好点的啦,医生说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啦。”

爷爷说:“好点了,就好啦。那你没有熬草药吃呀?”

谢成芬说:“我吃草药的。”

爷爷说:“那我没有看到你熬草药?”

谢成芬说:“我熬的。”

爷爷说:“你的草药在什么地方?以后,我在家帮你熬好。你回家来吃。”从那天起,每天都是爷爷帮助她熬草药,她也再也不用躲躲藏藏地熬中药了。

谢成芬在工地上,没有时间回家吃中药。快有一百岁的爷爷,见谢成芬没有时间回家吃中药,他就把熬好的汤药装在水壶里,拄着拐棍,给谢成芬送去,基本上是风雨无阻。

爷爷帮谢成芬送药,她经常是含着眼泪水,把汤药喝下去的。

谢成芬有时跟群众开玩笑时,自己每次喝药水都要流泪,其实她的眼泪水,也是药,每次都可以伴着药水吞下去。

一天,下着毛毛细雨,一路都是刚刚炸开来的新石头,石头的棱角都比较锋利,爷爷给谢成芬送汤药来,就踩滑摔倒在锋利的石头上,把手臂上划了一个大口子,血液呼呼地冒出来,爷爷就扯边上的树叶子揩血液,血就顺着衣袖流淌。

爷爷生怕谢成芬知道自己摔倒的事,后来止住血液后,怕谢成芬看到他的伤口,爷爷就扯边上的藤藤把衣袖扎紧。

老爷爷递药给谢成芬,她看到爷爷的一只手,一直在抖动,她准备喝汤药的时候,看到爷爷那只手上,沾满了血,有些血液已经凝结了。

爷爷说:“小芬,你这几年太辛苦了,你瞧,你这几年为海子坝村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你以为有多少人会看得见呀?哪个会心疼你呀?有一些人还在背后,说你的闲言碎语。”

谢成芬看到爷爷年纪那么大了,还那么心疼自己,反而让她更加坚强,她告诉自己,不行,自己一定不能早死,如果自己死了,这个家可能就散了,爷爷也可能活不下去了。不管怎么样,自己一定要坚持活下去。

谢成芬很快让自己平静下来,她内心想,曾经不关心我的人,不支持我的人,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他们也是在关心我,支持我,如果不是他们给我的这么多压力,我就不会努力地做这么多的事情,我可能也就挺不過来了。现在,我得感谢这些人,有时候恰恰是别人的折磨,成就了我,面对的困难有多大,可能我的能力就有多强。

二十四

谢成芬经过三次的化疗后,重点是吃药治疗,除了吃中药后,还吃进口药,进口药非常贵。

谢成芬的主治医生在了解她的经历后,十分同情和心疼,对她说:“我给你推荐一种药,是进口的,专门治疗癌症的抗癌药,有一千五百元钱一颗的,有一千二百元一颗的,有九百元钱一颗的,一天要吃一颗,要吃一年左右。”

听了医生的话,谢成芬说:“为医治我的病,目前我家已负债十五六万元了,可能吃一千多元钱一颗的药,吃不起,可以吃九百元钱一颗的药试试,如果我有命啦,九百元钱一颗的药,也把我救得回来,如果阎王老爷不要我的话,九百元钱一颗的,也会挽救得好我的命,如果阎王老爷要我的话,吃多贵重的药也是没有办法改变我的命运的。”

看到谢成芬的乐观态度,医生说那好嘛,你们现在遇到了经济上的困难,不知道现在方不方便?是现在吃这种药,还是以后吃这种药?

谢成芬说:“我看看,经过拼拼凑凑,看还能否借到钱,因为确实是没有钱了,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过了。看去银行能不能再借到一点钱。现在是,真的是拿钱能够买到命,我也是难有钱了。”

谢成芬的丈夫说:“在农行借的五万元钱还没有动着。”

谢成芬对医生说:“那就用这五万元钱购买九百元钱一颗的药,一个月合二万七千元钱,先拿两个月的药吃。”

医生说:“那我给你们拿三个月的,钱不够的部分,我帮你们先垫付,等你们过后有钱再给我。”

听了医生的话,谢成芬说:“万一我医不好的话,你为我垫付的钱,就没有了。我的老公可能赔不起你的钱。”

医生说:“不管它了,就当认识你这个妹妹,给妹子垫付点药费,也是正常的。我从医四十多年,第一次遇到你这样的病人,你是我佩服的一个病人,我们也算是难得相识一场。”

三个月合计需要七万多元钱,当时医生就为谢成芬垫付了两万多元钱。

半年以后,谢成芬才想办法,把这笔钱归还给医生。

谢成芬带领群众,把路修通半年后。通过吃各种药,加上谢成芬的积极心态,坚强的心态,到2012年底,她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到2016年的时候,她去检查,身上的癌细胞全部钙化了。

从2009年发现病情到2016年,从谢成芬手里数出去治病的现金是六十八万七千元,这些钱是从什么地方来呢?一部分是到银行借的,一部分是向亲友借的,一部分是养猪养牛养鸡赚的钱。

由于谢成芬善于勤劳致富,在她生病的时候,家里面的存款就达到六位数,但是生病三个月后,就把家里的存款全部花光了。为了归还债务,她家大力抓好养殖业,赚钱还债。她2016年全身癌细胞钙化时,还负债二十八万元,到2022年9月3日,笔者第一次前往采访她的时候,她家还负债十万余元。

谢成芬的癌细胞钙化后,身体慢慢恢复的正常,有时候会发冷发热的,发高烧时,就是泡在冷水里,都会感觉非常热,就像体内有火在燃一样,冷起来的时候,就是加盖几床被子,全身都会发抖。需要有人按住被窝,要不然,会把被窝抖落到床下,但这种情况的时间不长,经常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后,状态停止,但会全身疼痛一阵后,才会恢复正常。

在2017年、2018年,每年出现这种状况三次左右。

在2022年情况比较好,像这种状态,只出现过一次。

谢成芬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

二十五

谢成芬的背后,是丈夫一直默默地理解支持着她,是一个温暖的家庭在支撑着她。

谢成芬说:“在农村想多做成点事,很多时候,是以苦为乐,也是欲哭无泪,或者是悄悄地淌泪水,我虽然经常在人的面前,都是笑眯眯的,但躲起来哭的日子,多得很。”

肿瘤医院里,谢成芬同室的三个癌症病友,他们的亲人朋友,每次来看亲人,多数人一进门,就哭成泪人,这样就让病人的心情更加压抑。

主治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就劝说那些人,你们看这个谢成芬,她来住院很多次了,我从来没有见到她掉过眼泪,经常都是笑眯眯的,没有见她流过泪,你们来看亲人病人,就应该抱着最好的心态来,来看病人,还要流泪抹眼的,把病人本来不好的心情,影响得更加糟糕,让病人更加没有信心来抵抗这个病。

谢成芬说:“不管做什么,家才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自己这辈子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嫁对了一个好男人,在我病重的时候,有一些人劝我的丈夫放弃,不要花钱医治我了。”

有人对谢成芬的丈夫说:“你花那么多钱,借那么多的钱医治她,最后怕人财两空,老人怎么办?两个娃娃怎么办?”但谢成芬的丈夫说:“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我都全力以赴的进行医治。”

谢成芬说:“我能够带领群众做一些事情,其实就是我的丈夫,一直在我后面默默无语地支持我,理解我,信任我。”

一次,谢成芬去医院检查回来,得知自己的癌细胞得到了控制时候,刚回到家不久,家里的座机电話响起。

来电方说,你们家以前来我们家订了一盒木头(棺材),到现在都没有来拉,不知道需要的那个人,是死了还是还活起的?

谢成芬沉默一阵,把电话挂了。她后来问丈夫,你是不是把我的棺材都已经买好了。

她丈夫像做错什么事一样,小声说:“以前你病重的时候,订了一个盒。”

谢成芬问:“那还准备了些什么?”

她丈夫说:“寿衣都全部买好了。”

谢成芬说:“最对不起两个孩子了。当时为了让孩子好好上学,一直没有让两个孩子知道自己生病,后来,两个孩子从媒体上,已经知道她生病的事,长子就主动的不上学了,长女经过劝说后,继续上学,后来考上了大学。”

谢成芬说:“丈夫的鼓励,儿女的孝顺,家庭的温馨,总是在我活得最艰难的时候,支撑着我。”

2021年底,谢成芬去昆明参加省党代会,到达弥勒的时候,接到董马那边打来电话。电话说她的爷爷病重了,别人问什么,他已经不会回答了,不会说话了。

谢成芬说:“当时要请假的话,要跟省委组织部请假,又在半路上,我就在电话里说,我现在是没有办法返回来了,如果爷爷有缘分,等得我了,就等我开好会回来见一面,如果不能等我,就走了,我也只能是遗憾了。”

随后,谢成芬打电话给在西畴县兴街一家企业工作的女儿,叫她到医院去购买平时她吃了提高免疫力的那种药,买好尽快送去给她老祖吃,可能会给她老祖多延长几天的寿命。

女儿和她爸爸立马就买好药,迅速赶到董马那边。

谢成芬说:“我在昆明开会的第三天,接到我妹妹打来的电话,我当时感觉是爷爷已经走了,但妹妹在电话里说,爷爷已经清醒了,已经能够说话了。”

谢成芬就连线微信视频给爷爷说:“爷爷,我在昆明开会,不管怎么样,您一定要好好的活起,等我回来。我爷爷看到视频,就哭着说,不知道能不能等得到哦。”

谢成芬说:“能等得到的,您是有福气的人,我也是有福气的人。我从昆明回来就去看望爷爷,我告诉他,说我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了。”

爷爷听了几遍才听清谢成芬说的话,然后说:“你好好的做哦,要一步一步走稳哟,好好听党的话,把群众的事做好。”

二十六

在众多荣誉面前,谢成芬说:“那些都成为过去了,现在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零起步。”

谢成芬现任蚌谷乡长箐村党建工作第一书记、西畴精神展览馆宣讲员,天天在展览馆为省内外的参观学习者宣讲“西畴精神”。

早期在文山州内宣讲“西畴精神”,谢成芬是用方言宣讲,但是后来到省外上海等地宣讲,领导建议谢成芬最好用普通话宣讲。

谢成芬说:“天哪,要自己说普通话,简直是要命了,这相当于要我走路上天,比赶鸭子走钢丝还难。”

当年谢成芬读上学时,多数老师都是用方言上课,她基本上是没有普通话的底子。

谢成芬去找县广播电视台的人,问怎么学习普通话?是不是把别人的普通话录下来,她拿去背?

电视台的人告诉她,就是经常看中央台新闻和省台的新闻,新闻播音员的普通话是最标准的,可以边看边学。

谢成芬回家后,一到央视新闻联播的时候,就认真听,认真学,还用手机把声音录起来,睡觉的时候,就放上枕头上听,跟起学。然后又照起稿子念普通话,最后找一面大镜子放在自己对面,面对镜子说,说普通话,就这样慢慢把普通话练了出来。

这几年都在西畴县石漠化展览馆讲解“西畴精神”,谢成芬说:“自己并没有像以前当村民小组长那样,真正为群众做实事,特别是选为二十大党代表以来,虽然很光荣,但觉得压力大责任大。”

谢成芬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楷模、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谢成芬说:“过去的一切,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从零起步,需要一步一步地从头做起。”

二十七

1991年4月,一个中外生态环境专家考察队,在西畴县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岩石,人们“见缝插针”地在石头中星星点点土层上种植作物,很难看到一块平整的耕地。生态学家菲利普·本鲁恩说:“西畴石漠化情况十分严重,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专家的话,说得客观,但他不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无法生存中,获得生存,在艰难困苦中,获得成功,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基本品质,为什么中国人民在几十年的努力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就是具备这样的品质。

西畴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曾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县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石漠化面积占75.4%。

被称为患“地球癌症”的西畴,开辟石漠化治理绿色发展之路:全县人工造林及退耕还林30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林地面积达15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83%;治理岩溶面积423.32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247.06平方公里,实现了石漠化变绿洲历程,2021年,西畴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实践创新基地。

在治理石漠化治理中,以谢成芬为代表的人民群众明白:路不通,一切都是一场空,路通,路路通,一通百通。西畴人民就这样走出大山,走向美好的幸福生活。

在中国山区,西畴的乡村道路建设、村庄道路建设、农村入户路建设。在“西畴精神”的鼓舞和带动下,早已经走在前列,成为中国山区发展的典型。

西畴精神展览馆建在三光村,过去那里 “树木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也跑光”的“三光村”,现在成了“光荣脱贫、光彩夺目、光明前景”的新“三光村”,由不毛之地蝶变成绿色家园,那里建成的农产品基地,已经将石漠荒山变成金山银山。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西畴县像海子坝村、三光村一样,在石漠化战役中,全县累计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土地整理24.4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14万亩,保护农田26万亩,并不断推进绿化西畴大地建设。

如今,谢成芬天天在展览馆向来者讲述众多“三光村”一样的事迹。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路上,在振兴乡村的路上,谢成芬正和大家一起,向最难之处攻坚,向最远大的目标迈进。只要继续弘扬“西畴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把荒漠变成美好的绿洲。

像谢成芬这样的许多边疆山区人,勇敢地向大山、向贫困、向恶劣的生存环境宣战,破解生存难题,跨越发展障碍,在乡村振兴路上,不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简介】胥佑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在《中国报告文学》《人民日报》《诗刊》《边疆文学》《中国边防警察》《含笑花》《澳门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50余万字,著有《向着胜利前进》《滇南强边固防,把平安留给祖国人民》等报告文学及其他文集。

猜你喜欢
修路爷爷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冬爷爷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站着吃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爷爷说
修路
修路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