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连
摘 要:2012年,教育部在高考招生中实施“专项计划”政策,随之,学界开始围绕该项政策展开了研究。纵观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大学升学率研究、教育公平实现路径研究、高考招生“专项计划”政策研究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多于實践追踪探索,正面研究多于负面研究,结果研究多于过程研究等趋势。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及实践调研三个方面对高考招生“专项计划”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考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2 — 0140 — 05
教育公平关涉的是谁接受教育,谁能接受教育问题,其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农业社会中,社会结构阶层流动弱与低的特性决定了信息传播广度及深度的微弱,自然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工业社会中,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信息传播力度加大,客观上使得教育越来越趋向公平。在21世纪的中国,教育公平问题因教育问题的扩大而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在高考招生领域突出表现为大学入学学生来源区域的不平衡。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地方重点高校高考招生中,农村、偏远地区、中西部地区入学学生比例逐年下降,这是一种典型的教育不公平的表征。基于这一现象,教育部于2012年开始实施高考招生“专项计划”,该项计划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力图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提高农村、偏远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中学生的高考入学率,促进教育趋向公平,随之而来的关于高考招生“专项计划”的学理及实践研究也越来越多。在中国知网以“高考专项计划”为主题可检索到近十年来相关文献一百三十余篇,通过对该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多数研究成果围绕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公平视域中高考招生“专项计划”研究成果的梳理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就是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大学录取率上升的同时,学生质量、大学教学特别是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种种暴力事件的发生等问题成为焦点,大多将矛头指向城乡学生比例严重不平衡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偏远地区、中西部地区学生的大学升学率、教育公平实现路径、高考招生“专项计划”政策研究等引发了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一)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大学升学率研究
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大学入学率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表征,因此,关于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大学入学率,以及由此衍生的高等教育的获得可能性和地区差异等方面研究都引起了学界较大关注。
早在2000年左右,关于大学升学的地区差异问题就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些学人在此时开始对出身背景不同学生的入学问题进行研究。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高校扩招自然是无论城镇学生或是乡村学生,其升学率都有明显提高,张晓明、张晓华在其所撰的《试论“农村大学生比例逐年下降”的潜在危机和对策》一文中也引用了相关数据,指出了2000年以来,特别是2006年后,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差距较大,但文章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城乡之间的差距未作深入分析[1]。之后,一些学人出于对大学校园学生素质及学习态度的关切,将注意力转向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获得关系的研究。主要关心的话题便是出身于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及其他背景的子女对于高等教育获得的可能性,以及在接受教育期间的学习态度。大多的研究也同样惊人的一致,即家庭背景不同,获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也自然不同,对大学的入学结果也会不同。杨倩在其文章《家庭背景与不同层次、质量、性质高等教育的获得》中得出结论:“学生在获得不同层次、质量、性质的高等教育上呈现出不同的家庭背景特征。”[2]
而对高等教育获得的可能性,有多种解释,但有一种不容回避的可能性就是对高等教育获得的意愿或强烈程度,即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中,这种强烈程度也自然是不同的。学界对这一种可能也同样予以了分析。孙远太的《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上海城镇居民调查》文章,通过理论的分析与调查数据的实证,得出的结论是“在子女初中以上教育获得中,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的影响同时存在,低教育背景家庭借助文化活动参与实现了文化流动,高教育背景家庭通过家庭文化氛围实现了文化再生产,低收入家庭通过文化活动参与、家庭文化氛围实现着向上流动”[3]。同样的研究还有王甫勤,时怡雯的《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根据威斯康星教育获得模型的研究成果,对2010年上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发现,在少年时具有大学教育期望的人,最终获得大学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而个人大学教育期望的产生又主要同家庭背景和父母期望有关[4]。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境遇的子女大学升学可能性有着莫大的帮助。而这种单一的从主观因素出发分析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似乎并未完全解开民众的心结。一种确定的指向却在这种分析背后逐渐形成,即家庭背景或文化境遇等多种因素自然地有着区域性差异。因此,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自2011年左右开始,无论是学界或是社会民众开始将眼界放在大学升学率的地区差异上。此一地区差异可以细分为城镇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
学界关于地区差异的研究,一是关于高考录取的关注,认为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紧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中西部地区高考分数线较之东部地区高,王嘉毅和常宝宁对甘肃省5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该省录取线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分数线;二是高考招生政策的制订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倾斜。王卫明发表的《高考招生地区差异与地区均衡》一文,指出我国高考招生中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点院校的分省招生指标制度对本地考生的特殊照顾,而构成对外地考生的岐视;二是以各省高考录取率的悬殊差异体现出来的不同省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5]。随着对于大学升学率地区差异的日益显现,政府开始以行政措施进行干预,希望扭转这一局面,更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实现路径研究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学界关注的问题,更是政府热切回应的社会问题。学界希望通过自身的分析研究和结论建议为政府提供参考依据,政府同样希望通过行政举措实现基本的教育入学机会平等。学界指出教育公平的实现要从高等教育起點、高等教育过程和高等教育结果——就业等层面展开。
学界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进行了多种分析,既有由原因到结果的推断,也有由结果到原因的探索。大部分学人将关注点放在了农村、偏远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等有着明显区域特征的地区,即高等教育起点层面的公平。这三类地区有一定的共性,即因教育资源短缺、优质教育师资缺乏等因素造成的基础教育质量不高。但这些农村偏远地区及中西部地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成为造成大学升学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呢?刘宗南认为,应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进行归因分析,他不仅提到农村学生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入学机会不平等现象,同时就教育过程的不公平现象也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过程(入学、专业选择和就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6]。
而一些学人在分析入学率地区差异时,将矛头直指高考制度,姚雪琴在其《高考录取中的地区均衡问题探讨》一文中提出:“各地存在不公平的高考录取率。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首选是恢复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录取标准,实施按地区人口总数的比例,考虑生源质量、专业特色等因素分配招生计划;其次是增加高等教育机会供给,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建立独立的高职招生体系;强化后发地区的基础教育,从根本上缩小东西部教育硬条件和软环境的差异,从而逐步实现区域教育公平。”[7]当然,这种通过高考制度的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教育机会平等的实现是一种重要举措,特别是统一命题,统一录取标准,对于缩小省际之间的差距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却不能根本上解决基础教育质量所导致的地区性升学差异。
一种更为现实而直接的呼声在2010年左右跃出,即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实现教育公平,这种呼声很快得到回应,教育部于2012年开始实施“专项计划”,高考招生录取政策特别是重点高校录取政策开始向农村、偏远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倾斜。一是通过分数线的调整,适当降低农村偏远地区的入学分数线;二是通过录取比例的调整,增加农村偏远地区的录取名额。林蕙青在访谈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中提到,专项计划是从政治层面进行的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举措。
有学人认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及推进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同样也有一定的时代涵义。尚靖君、王小溪就认为教育公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公平应该回到最初的理念;教育公平应该兼容精英教育;教育公平应该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应该在社会变革中实现[8]。从教育公平的内涵来讲,学界已达成共识,即教育公平、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以及教育过程的平等、教育结果的平等。通过政府的行政措施即“专项计划”,能否实现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公平呢?吴秋翔通过研究得出在专项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户籍的城乡差异而产生了教育入学机会新的不平等,比如具有城镇户籍的学生享受国家专项计划进入了某211工程高校,而一名比他低60多分的具有农村户籍同学享受高校专项计划进了一所985高校[9]。
早在2007年,南开大学王处辉老师及其学生李娜通过实证访谈28名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得出结论: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平等,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即使进入相同的高校,在接受高等教育资源时也是不平等的;不同阶层学生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上的差异以及中学教育的差距,是影响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同高等教育起点的不平等, 共同影响高等教育的结果——就业公平[10]。而近年来,在高考招生“专项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关于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被忽视,大多研究重点偏重于入学机会的起点公平。
(三)高考招生“专项计划”政策研究
高考招生“专项计划”自2012年开始实施以后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一种研究是对于政策本身的解读,另一种是对于政策实施过程的跟踪研究。
在政策解读层面,许多学人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分析了高考招生“专项计划”的积极作用,肯定了该项计划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及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如吉敏丽《“贫困生专项计划”招生政策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分析》一文,是这一倾向的代表性文章,从国家教育的总体战略发展规划角度,详释了专项计划的必要性与正当性[11]。张亚群、张智玲在其《高考招生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政策透视》文章中分析了此项政策的目标定位、实施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提出配套改革建议,委婉地指出了这一政策存在的问题[12]。朱平、张庆君在其文章《我国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政策分析》中基于罗尔斯补偿原则的视角,对该项计划进行了政策分析,认为教育部等部门实施的该项计划是对农村、偏远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学生的一种补偿,却是一种在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中的不治本的措施,只能是一种治标之举[13],他们同时也谈到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教育起点自然是关键,但以人为本的过程化平等才是核心。
在政策实践层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样也指导着实践。高考招生“专项计划”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助力,或该项计划能够真正起到教育公平的作用吗?唐汉琦在其文章《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政策反思》中认为,由于种种原因,该项计划不能有效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而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自然也就很难在贫困地区学生中有效地提高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危珊等人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实施途径研究》一文,对该项计划在江西地区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跟踪调研,提到了该项计划实施之后,存在着录取学生报到率相对较低的现象,认为该项计划的优惠政策不够优惠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14]。作者所指的不优惠更多地是政策的落实不够,使得这一计划的效果较之预期有一定距离,从另一角度而言,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同样不意味着单一地通过政策的实施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马莉萍等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专项计划”名额的分配与获得——基于省、县、校、生四级视角的实证研究》指出,该项计划的实施虽然对教育公平及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利,但由于名额的限制降低了该政策受益群体的辐射范围[15]。
二、现有研究的主要趋向和不足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明显感觉到关于教育公平视野中高考招生“专项计划”这一话题的研究存在着几个主要趋向,与此同时也明显表现出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主要趋向
1.理论研究多于实践追踪探索
理论是一系列陈述的联结,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教育问题属于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对教育的关注自然离不开对社会的关注,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却是指向性明确,同时又是实践意味相当浓厚的话题。遗憾的是相关理论研究不少,实践探索却较少,即关于高考招生“专项计划”的实证研究或实践探索较为匮乏。即使是在现在的关于该项计划的研究中,也存在着很难摆脱跟在政策背后的助威呐喊,多维解读等问题,自身在实践探索中缺少主动性与创新性,很难有一种潜心研究,脚踏实地的实证研究,在教育公平推进的路径选择上,选择研究角度自然很多,却偏重于理论上概念及其专业术语的解析。
2.正面研究多于负面研究
高考招生“专项计划”作为一种旨在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性措施,自然有着很大的合理性及很强的可操作性,因而其正面意义更为突出。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于该项计划的关注更多的是基于政策实施的评价,或民众对于该项计划的赞同程度。虽然也有个别研究关注到了该项计划实施后的农村学生的学习状况等问题,却无法得到较为普遍认可的观点。
3.结果研究多于过程研究
高考招生“专项计划”实施效果如何,不仅仅是指的高招中的落实情况,同样还注重的是该项计划实施的“真”的问题。如从纵向上看,农村、偏远地区、中西部地区参加高考学生是否完全符合专该项计划条件,横向上看,农村、偏远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相应的通过该项计划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是多少。显然这两方面的研究颇为缺乏。多数的研究集中于该项计划实施后,多少学生升入大学,重点高校中城乡学生比例是多少等数字式统计,也即过多地关注一种结果,而对实施过程的关注却相对较少。虽然也有个别研究注意到了该项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却也仅仅是以思考的形式进行有限度的研究,无法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二)不足之处
尽管对于高考招生“专项计划”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现有的研究明显表现出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整体研究不足
高考招生“专项计划”是重点高校在高考招生中实施的倾斜政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国家层面的部属院校招生计划;二是省属重点院校招生计划;三是地方性院校招生计划。该政策实施以来,社会民众给予了许多的关注与思考,但却就整体性的研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现有的研究多倾向于对某一省区的落实情况的研究,而对于全国范围内各个层面的计划落实情况还远远不够,而该项计划的实施进展如何,我们却很难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2.认证过程较少,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大多研究集中于该项计划所关注的入学起点问题,而忽视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该项计划如何实施,具体落实程度如何,二是学生入学后的教育过程如何。就第一方面内容而言,数据的缺失及准确性不足以支撑该项计划的实施效果,即对于农村偏远地区优秀生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以及因在教学资源存在较大差距的农村中学与城镇中学生源升学率的差异性等问题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就第二方面内容而言,针对该项计划学生入学后的学习表现虽有个别研究成果,但基于样本的限制,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商榷,而对于该项计划学生入学后学习状态动态跟踪研究更是缺失,这不能不说是现有相关研究的一种缺憾。
3.相关“科学支撑理论”研究单一刻板
科学的理论是高考招生“专项计划”实施的科学性依据,可对该政策实施的科学性起到很好的解释作用。从现有的研究过程来看,多集中于教育领域问题的解决,就教育论教育,对于该项计划背后的科学理论依据很少进行深入探索,而且未能开扩眼界,特别是能够将教育问题放到社会学领域进行研究的更少,虽然一些研究也引入了西方理论如罗尔斯、柯尔曼等人的公平正义理论,但往往却是机械地套用,在文章布局中前半部分是西方理论的分析解释,后半部分是公式化套用,讲究了结构的完整与立意的深刻,客观上却体现出了理论性的单一与刻板,自然表现出其相关“科學支撑理论”的研究不足。
三、教育公平视域中高考招生“专项计划”研究展望
(一)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高考招生“专项计划”政策是针对农村偏远地区贫困学生升学的一项制度,其中包括很多对此类学生招生过程中的必要审核程序,这些审核程序是切实保证该项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一些违规现象的发生是该政策面临的重要问题,即部分不符合政策的考生因权力或关系等原因违规享受该政策。特别是当前我国中学的区域分布,即大部分中学地处县城及以上区域,这对于严格区分高考考生身份来源带来很大困难,也是进行政策钻空子的重要诱因。该项制度出发点是向贫困地区优秀学生倾斜,但事实上在一些地区可能造成新的不公平。因此,在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导向下,各级地方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继续完善相应的高考招生“专项计划”资格审核制度,严格相关各层面监督,保障专项计划政策有效实施,切实杜绝新的教育不公平。
(二)深入相关理论研究
关于高考招生“专项计划”政策,涉及到几个理论上尚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问题,一是学生资格的认定,即何类学生属于农村偏远地区学生,第一类学生是农村出身,但在城镇中学上学,第二类学生是农村出身,也在农村一些中学上学,这是两类典型的与享受该项政策有关的学生,所以争议较大的属第一类学生。二是该项计划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是否带来了新的教育不公平。三是因政策入学学生比例的上升对于某一高校或中国高校发展会有何影响,特别是对于学生或师生群体的影响是什么,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质化的教师或学生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高校自身发展的,因此从这点上讲,加强研究不同背景学生比例的变化对于高校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这诸多问题虽然也偶有学人进行了阐述,但还需要继续进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
(三)加强相关实践调研
高考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多年来,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升学率层面的研究,而对于享受该政策后的学生本身关注较少,即学生角色发生变化后,对新的学习环境是否适应,是否存在因为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适感的现象,这种不适感包括学习中的专业兴趣度、专业适应感、学习满意度,以及生活中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这些因素都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因此,从这个层面讲,政府或高校内部,应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一些追踪研究,“要专门针对这类学生建立相应学习档案,完善学习过程追踪机制,在保证教育程序正义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结果的公平”[16]。即要对该项计划的招生与实施成效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以动态的视角审视和调整优化该项计划实施方案,在不断进行实践层面追踪调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过程的公平,进而为该项计划下一步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17]。
〔参 考 文 献〕
[1]张晓明,张晓华.试论“农村大学生比例逐年下降”的潜在危机和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04):104-107.
[2]杨倩.家庭背景与不同层次、质量、性质高等教育的获得[J].高教探索,2012(06):144-148.
[3]孙远太.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上海城镇居民调查[J].青年研究,2010(02):35-43.
[4]王甫勤,时怡雯.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2014(01):175-193.
[5]王卫明.高考招生地区差异与地区均衡——对高考招生平等性问题的另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家,2013(01):53-57.
[6]刘宗南.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归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6(01):102-105.
[7]姚雪琴.高考录取中的地区均衡问题探讨[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3):20-24.
[8]尚靖君,王小溪.教育公平实现的困境与出路[J].外国教育研究,2012(04):3-11.
[9]吴秋翔.从“县中塌陷”到县中振兴:高考专项计划如何改变县中困局[J].中国教育学刊,2022(02):8-14.
[10]王处辉,李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研究——基于对某高校农村学生群体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04):36-41.
[11]吉敏丽.“贫困生专项计划”招生政策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分析[J].甘肅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6):70-73.
[12]张亚群,张智玲.高考招生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政策透视[J].考试研究,2014(01):3-7.
[13]朱平,张庆君.我国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政策分析——基于罗尔斯补偿原则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5(09):21-24.
[14]危珊,谭酬志,喻晓,陈智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实施途径研究[J].老区建设,2014(18):32-34.
[15]马莉萍,王严淞,卜尚聪.“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专项计划”名额的分配与获得——基于省、县、校、生四级视角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1(08):45-52.
[16]陈·巴特尔,李双龙.教育公平与程序正义——高考招生“专项计划”政策的两难选择[J].现代教育论丛,2017(01):2-6.
[17]吴秋翔,崔盛.农村学生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基于高校专项计划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04):70-77.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