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是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大通县将始终坚持以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擦亮“北川清风”金色名片,努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清廉大通。
紧盯关键环节,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大通县将始终坚持正风肃纪不停歇、惩贪治腐不停步,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把思想和工作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促进监督单位“风更清、气更正”。集中开展破除特权思想、狠刹吃喝歪风、反对“圈子文化”专项整治行动,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坚决防止反弹回潮。持续加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纠树并举,紧盯反复顽固问题动真格、紧盯改头换面问题出实招、紧盯隐形变异问题下深功。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本土廉洁元素,持续擦亮“北川清风”廉洁文化品牌,积极申报市级廉洁文化示范点,分级分类推动警示教育全覆盖,筑牢思想防线,强化“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持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全县党员干部涵养浩然正气,自觉抵御歪风邪气。
紧盯重点领域,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聚焦监督主责主业,强化重点领域“靶向”监督,因势因时把握监督重点,努力在过程的精准和结果的高质量上下功夫,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粮食安全和常态化扫黑除恶惩腐打伞等专项监督治理,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安排部署专项监督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采取驻点监督、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按照“选择小切口,一系统一规范,一区域一重点”的思路,选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模式,适时开展“点题整改”工作,力争形成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紧盯问题导向,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定决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紧抓。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坚定不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有效巩固党委领导、纪委牵头、部门落实抓作风和干部主动作为工作机制,持续推动领导干部包保企业、项目和信访积案机制。督促领导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构建“亲而有度、亲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坚持问题导向,以“西宁评议”群众不满意事项投诉转办件整改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窗口”作风及酒驾醉驾專项治理行动,坚决纠治不上心、不用力、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问题。严明节日期间作风纪律,坚持节前廉洁提醒、节中明察暗访、节后专项督查作为加强节日期间作风纪律建设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
(大通县纪委监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