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柱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胃肠道寄生菌,几乎所有感染者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除应用抗生素外,中医疗法也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中医角度认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
中医理论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归于“痞满、胃脘痛”,认为其与“正气不足、邪气入体”有关。正邪之争引起“正虚邪实”,正气不足可导致脾胃虚弱,进一步引起气虚、血瘀之症,从而加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感染程度,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中医疗法是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角度出发,从源头为患者调理正气,摒除邪气,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缩短康复时间。中医疗法包含三方面内容,具体为中药内治、针灸治疗、穴位贴敷。
中药内治
1.经典药方
半夏泻心汤最早可追溯至《伤寒论》,藥方组成:党参、大枣、黄芩、法半夏、黄连、干姜、炙甘草。该药方中的黄芩、黄连,具有较强的杀菌功能。诸药合用,一方面能够提高胃黏膜的5-羟色胺水平,调节氧自由基;另一方面还能够抑制氧化反应,降低体内血栓素B2水平,改善胃黏膜的供血能力。
2.辨证施治用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肠疾病,常见证型包括脾胃湿热型、寒热错杂型、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四种。
(1)脾胃湿热型
脾胃湿热型胃肠疾病与生活方式相关,即所谓:“脾胃外感,邪毒从热,日久不愈,或因进食滋腻之味,易生湿热,伤脾损胃而致病。”可采用黄连汤治疗,组方为:黄连、党参、桂枝、姜半夏、干姜、炙甘草、大枣。该方可化痰消痞、辛温除寒,调和脾胃阴阳,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脾胃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精神状态。
(2)寒热错杂型
寒热错杂型胃肠疾病患者可用固本除幽汤治疗,组方包括:党参、黄芩、茯苓、炒白术、法半夏、大枣、干姜、黄连、炙甘草、吴茱萸。该方可调中和胃,加速临床症状恢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脾胃虚寒型
这类患者可用黄芪建中汤,药方源于《金匮要略》,组方包括:黄芪、白芍、生姜、桂枝等,旨在温脾养胃,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寒型病症,且具有长期疗效,康复效果显著。
(4)肝胃不和型
这类患者可用越鞠四逆散,组方包括:柴胡、神曲、苍术、白芍、法半夏、栀子、香附、焦山楂、枳壳、砂仁、生甘草。该方具有疏肝理气、调和肝脾的作用。
针灸治疗
人体穴位和体内器官系统存在着密切关联,能够相互作用,利用针灸治疗,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加速血液循环,调节机体生理状态,从根源上消除患处的炎症状态。针灸治疗对胃黏膜不存在损伤,治疗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以上四种类型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感染者,需选取不同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1.脾胃湿热型感染者,应选取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起到促进脾胃运化水湿的作用。
2.寒热错杂型感染者,应选取内关、中脘等穴位,可起到清胃散热、温中祛寒的作用。
3.脾胃虚寒型感染者,应选取脾俞、合谷、胃俞等穴位,可起到温肾健脾、去除湿邪的作用。
4.肝胃不和型感染者,应选取内关、合谷、太冲等穴位,可起到疏肝解郁、消食理气、散寒止痛的作用。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极具特色的中医疗法之一,可直接作用于选定的穴位处,使患处末梢神经因受到刺激而增加神经介质的释放量,提高血管及神经中的活性物质的含量,减少血清中致病物质的产生,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相关资料表明,通过对穴位持续贴敷,可有效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缓解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症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以上四种类型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感染者,应选择不同位置实施穴位贴敷治疗。
1.脾胃湿热型感染者,将隔物灸贴贴敷在中脘穴位上,可起到温胃散寒、疏通胃肠气血的作用。
2.寒热错杂型感染者,将隔物灸贴贴敷在足三里、肾俞、胃俞、神阙等穴位上,可起到温中健脾、散寒止痛的作用。
3.脾胃虚寒型感染者,将隔物灸贴贴敷在内关、公孙、天枢穴等穴位上,可起到散寒回阳、调理脾胃的作用。
4.肝胃不和型感染者,将隔物灸贴贴敷于神阙、中脘、双侧胃俞、足三里等穴位,可起到疏肝和胃、健脾补胃的作用。
穴位贴敷的具体方法为:(1)用干净纱布清洁患者需要贴灸部位的皮肤;(2)疏通穴位处经络;(3)撕开密封包装袋,将隔物灸贴取出,将其贴在特定穴位上,对其进行充分的固定;(4)2~4小时后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