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良:谈民俗文化主题绘画作品创作

2023-05-30 02:49:28
现代艺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经幡民俗文化人物形象

四川大学艺术硕士,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文理学院教师,参与地方政府、美术馆、博物馆等的艺术实验项目以及中外高校艺术合作项目,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各类美术作品展。创作作品包括油画、纸本综合材料、数码绘画、影像和装置,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

几幅作品的主题来源均是围绕自身生活经验与体验,对湘西苗族祭祖仪式,以及长江地区民间“烧火佬”婚闹习俗、川北地区白马藏族的“傩面舞”的描绘。从艺术角度看,民俗文化虽来自生产生活,但须“剥离生活”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和审美需求。民俗文化的表征多体现在人物形象、服饰、道具等方面,作品《婚俗记忆》以民间风俗“烧火佬”为题材,从人物形象、场景、道具等进行提炼,如大红高帽、花裤衩、胸牌、火叉等等,进行主觀解构与重构处理。画面构成以中心人物为主体向四周展开,延伸至场景就具备了情景叙事性。《神秘的仪式》这幅作品试图表现出宗教的神秘感和仪式感。构图上,通过大面积的经幡和人物组合与天空的远景形成鲜明的面积对比,前景和中景与远景形成空间上的疏密节奏感,画面呈现强烈压迫感。色彩以大量的黑色、红色、蓝色为基调,其来源于服装、经幡等所固有的色彩元素提取。

《婚俗记忆》中的人物形象,借鉴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莱昂内尔·费宁格作品中以人物形象夸张变形的方式表达怪诞、浮夸的形象的手法。《神秘的仪式》中对于画面基本结构和色彩基调在创作之初便有明确的构思。因此,创作过程中主要是考虑如何丰富画面节奏关系。前景中经幡大块面的组合中加入了图腾纹样与文字的语言因素来连接起块面间的关系,解决了大块面之间容易节奏与形式单一的问题。而中间层次主要是人物的排列组合,画面采取相对平面化的处理,因此人物主要通过前后大小与遮挡的办法来丰富其层次关系,人物之间则是加以服装纹饰与色彩差异来区分出不同的组合关系。背景的面积是整个画面面积最小的部分,也相对单纯化,天空与苗寨主要在明度和色相的对比来做到对比统一。《白马·池哥昼》是通过借用数码绘画技术手段的绘画语言实验探索,具体内容是对白马藏族传统傩面舞场景的表现,对面具形象、服饰元素、舞蹈姿态等进行了概括与提炼,画面形式语言具有一定的表现性。

猜你喜欢
经幡民俗文化人物形象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8
经幡
草木,是暮春的经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32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 06:29:38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18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49:30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重生(外一首)
天津诗人(2017年3期)2017-11-14 17:26:10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海峡姐妹(2016年3期)2016-02-27 15: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