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探讨

2023-05-30 00:05宋丽
参花(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艺术

新时期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也成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相关主体应主动承担时代责任,整合文化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作品,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从实践层面来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有效开展。

一、加强调查研究,精准文化供给

文化艺术活动如何开展、群众对活动的反馈如何、群众还希望获得哪些形式的文化服务……这些问题都是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中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相关主体在工作中应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等方式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基层,充分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并根据调研结果健全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机制,推动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为全面掌握全区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在场地、人员、设施、经费、服务效能等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基层公共文化需求、文化资源、文化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以区文化馆馆长带队,来到社区街道,采取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调研。通过调研,文化馆详细了解了街道、社区在文化需求、文化服务阵地、文化人才队伍、文化志愿服务、文化与其他资源的融合等方面的现状,深刻认识到辖区内公共文化需求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群众的文化选择空前广泛,欣赏水平也日渐提升。同时,文化馆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群众文化活动调查问卷”专栏链接,发动辖区内群众通过专栏填写调查问卷,并做好问卷回收与分析,形成全面真实的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文化馆制定了精准供给的文化服务方案,整合运用全区各类文化资源和力量,以文化志愿服务的形式,创新开展“爱学艺”公益文化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楼宇,广泛组织举办系列文化惠民巡演活动,以更加贴近群众的文化艺术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差距,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精准度。

综上,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工作体现了坚持需求导向的工作思路。相关主体深入了解各地群众文化活动在参与人群、活动场地、重点喜好、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方面的情况,能够将调研结果与群众文化活动机制的完善建立联系,实现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精准有效对接,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1]

二、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艺创新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持续不断的文艺创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主体应扎根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不同类型文化的相互交融,为文化创新注入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强大力量,为群众持续提供高品质的文艺作品。

例如,某区文化馆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际,举办非遗传承及全区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系列活动,推动非遗资源开发,让群众走近非遗、传承非遗。在活动中,文化馆利用省级非遗项目《蛤篓粽》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普及工作,让群众了解蛤篓粽的历史和形成;同时组织专业人员以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宣传与传承,并通过实践活动将优秀的非遗文艺作品与日常会演、公园文化、送戏下乡结合起来,以深入基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再如新时期乡村振兴推动了乡土文化的发展,也为群众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某文化馆立足基层群众,组织主题征文活动,鼓励专业艺术工作者以及广大文艺爱好者以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形式展现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乡村发展新图景以及新时代农民的风貌,等等,贡献出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贴近乡村现实的文艺作品。

综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推陈出新需要文化资源的大力支持,需要文艺作品的支撑。相关主体在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中,依托文化资源,积极深挖特色亮点,全面打造文化精品、新品,为群众提供了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也让群众感受到了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文艺培训,改进文化服务

在文化服务工作中,相关主体开展文艺培训活动,能够为群众全面普及文艺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提高群众的文艺实践能力,也能够为基层文艺创作人才和文艺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有效平台,促使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来。

例如某县文化馆为弘扬优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强身美体,增加自信和幸福感,组织开展群众舞蹈公益培训班,并面向社会公开招生。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成人基本形体和中国古典舞及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在培训中,文化馆业务骨干、专业舞者为学员介绍关于舞蹈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即将学习的民族舞的特点,将舞蹈分为三个部分,并把每个部分具体的舞蹈动作做了详细的示范讲解。同时,结合形体训练,渗透美学观念,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渗透人心,感染着学员的思想与情感。此次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群众可以按需选择、学习。为保证培训效果,文化馆要求参训学员参加县文化馆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参训学员,优先纳入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并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成为群众文化服务中的一员。

当然,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群众文艺培训工作的形式也不断创新发展,文化馆等主体也积极打造线上文化服务项目,推出优质服务内容,以扩大群众文艺培训范围。例如某区文化馆依托自身的文艺资源,积极打造云课堂,推出声乐培训项目,重点针对没有声乐基础的群众进行发声训练,指导呼吸、发声、咬字、吐字和歌曲表现等技能技巧,与群众进行线上交流,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的艺术培训。

综上,相关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群众文化服务中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积极开展群众培训工作,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高质量文化供给,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丰富的公益文化服务,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利用重要契机,组织文艺演出

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主体应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这对于丰富群众道德体验、增进群众道德情感、培养群众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例如在端午节期间,某区文化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组织系列群众文艺演出活动。文艺演出在恢宏大气的舞蹈《祖国你好》中拉开帷幕,专业团队和群众文艺团队竞相呈现精彩的节目,其中有女声独唱《党旗更鲜艳》、朗诵《欣逢盛世,感恩祖国》、三句半《庆祝建党100周年》、西河戏《周尊送信》,等等。演出期间还穿插了端午知识抢答有奖环节,吸引群众的关注,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此外,文化馆还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推出线上文艺演出。线上演出主要分为“端午好时节”“端午道安康”“浓浓端午情”3个篇章,以歌舞表演、诗朗诵、走秀等为主要表演形式,其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主要有情景诗朗诵《屈原颂》、歌曲《锦瑟》、舞蹈《品·粽香》《再见茉莉花》《我的祖国》等,以及琵琶独奏《赛·龙舟》、诗朗诵《同一个故乡,同一个梦想》、舞蹈《雨中花》、歌曲《越人歌》、旗袍秀《挂·五彩》等,这些节目集中体现和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利用线上途径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优势的文化资源。这样的文艺演出抓住了传统节日的重要契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结合文化学习、艺术普及,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成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综上,相关主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推出优质的文艺演出,将文化服务带到了群众身边,让群众在更多元、更优质的服务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五、凝聚群众力量,推动文艺发展

广大群众是文化艺术发展的主体,群众的参与能够有效激活文化艺术,推动更多贴近现实、反映群众诉求的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呈现。群众文艺团体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队伍,作为最基层的群众文化队伍,他们在繁荣群众文艺生活,引领社会文化风尚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主体应重视群众力量,组织、引导群众文艺团体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参加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用群众的力量繁荣文化艺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某市文化馆十分注重基层民间文艺团体的组建和民间文艺社会力量的指导,积极推动群众文艺团体建设与发展,并利用群众力量推动文化艺术活动向社区、村组全覆盖,以打通城乡文化活动普及的最后一公里。在群众文艺活动中,全市群众文艺团体做出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特别是在传承和弘扬敦煌曲子戏等非遗文化方面,各个团队在文化馆的积极组织和带领下,凝聚基层文艺爱好者,在社区文化站、乡村文化大院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包括传唱传统经典剧目,为丰富全市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凝聚群众文艺团体的力量,推动群众文艺活动蓬勃开展,文化馆还组织召开全市群众文艺团体负责人及党小组负责人座谈会,与群众密切沟通,共同就今后如何更好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更好地丰富全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出倡议,并就围绕重大节日契机、社会事件开展系列文艺活动进行了动员安排。通过会议的指导,群众文艺团体找到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并结合团队所擅长的文化艺术形式对如何更好地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以积极配合文化馆工作,共同做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

综上,群众在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相关主体积极组织、引导群众力量参与文化服务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文化服务的精准度,更能够提高服务的整体质量,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六、顺应时代发展,开展智慧服务

在信息化时代,群众获取文化服务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自然也推动了文化艺术活动方式的创新。相关主体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立足群众需要,积极探索智慧服务的方法和路径,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文化艺术资源。

例如,某县相关部门秉承“打通最后一公里智慧文化圈”的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智慧化、数字化线上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的便利和文化惠民的成果,逐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智慧化建设。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依托文化站配發基层文化易点通设备,让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文化易点通是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技术、创新视听体验与知识服务”为一体的自助服务型智慧文化产品,涵盖舞蹈、美术、书法、戏曲、音乐、棋类、生活常识等多个类别,资源定期更新,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娱乐、学习、培训需求。民众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享受便捷化、智慧化的文化服务。第二,创新工作思路,搭建文化服务平台。相关部门在乡镇安装启用“有声图书馆”,使群众能参与到智慧阅读中来。有声图书馆具有覆盖范围广、使用简单便利等特点,能够实现图书资源内容定时更新。其中包含党员读物、文化艺术、科技农业、亲子生活等诸多内容,群众利用手机扫码“各取所需”,获得优质文化资源,同时也可以利用设备进行听书,打破了阅读束缚,让文化服务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打造文化服务板块,扩大服务范围。相关部门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群众文化服务板块,其中包含群众舞台、戏曲曲艺、非遗展示、文物介绍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让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精彩的文化大餐,体验到便捷的文化服务,真正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综上,信息技术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新颖、高效的方式。相关主体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开通线上服务,打破了传统文化服务在时空上的界限,真正做到了让文化艺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七、结语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有效开展的路径,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当然其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顺应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趋势,并立足本地特色,整合文化资源,贴近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文艺创作,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

参考文献:

[1]曾治强.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思路[J].参花(上),2023(01):125-127.

[2]田雪婷.新时代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路径探究[J].明日风尚,2022(20):183-186.

(作者简介:宋丽,女,肥城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化馆群众艺术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纸的艺术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