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代表性籼型不育系所选育品种产量构成及农艺性状分析

2023-05-30 23:10程驭吴晨阳吴小文潘志军张晓红尹玲夏慧婷周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艺性状

程驭 吴晨阳 吴小文 潘志军 张晓红 尹玲 夏慧婷 周兵

摘要 该文综合分析隆科638S、晶4155S、1892S、深08S及荃9311A这5种代表性籼型不育系所选育品种2018年在庐江县种植表现、产量构成和农艺性状等,探讨其在庐江地区推广应用價值,并利用全国种子双交会平台对参试的334个水稻品种进行示范展示,选择通过审定的5种代表性籼型不育系所选育品种进行产量构成及农艺性状等分析。结果表明,荃9311A和隆科638S所选育品种适宜在庐江地区种植,1892S所选育品种虽然有生育期和株高优势,但实际产量偏低。

关键词 不育系;籼型不育系;产量构成;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3-0037-03

庐江县是传统的产粮大县,多年来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10.3万~11.2 万hm2,约占全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1]。多年来庐江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7.8 万hm2,以常规粳稻为主[2],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种植结构的逐步调整,庐江中籼杂交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2018年庐江县中籼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了0.62 万hm2。为保障本地区中籼杂交稻稳定、安全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筛选适宜在本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质高产高抗中籼杂交稻品种。目前因受不育系品种权保护限制,育种家不能在未经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选用已保护的不育系进行杂交稻配组、测试、审定和推广应用等[3-4],多以育种家试验田测试、对照和小面积示范方式进行[5-7],未见将具有代表性不育系所选育组合进行大规模示范展示、分析探讨。本研究利用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2018年搭建的全国种子双交会平台,对所提供的334个水稻品种进行示范展示,对审定的隆科638S、晶4155S、1892S、荃9311A和深08S共5种代表性不育系选育的65个品种进行产量构成、农艺性状等综合分析[8-13],探讨其所配品种在庐江地区的表现,以期为该地区中籼杂交稻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供试地点位于合肥市庐江县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31.48°N,117.23°E,海拔高度6.6 m),试验田土壤为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的潴育型水稻土亚类沙泥田土属沙泥田土种,耕层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壤含丰富有机质,肥力水平中上等,耕作层厚17.2~19.5 cm,pH 6.4左右,属于典型的河流冲积物形成的砂泥田,前茬作物是小麦。

1.2 试验材料

2018年全国种子双交会庐江地展基地共收集参展334个水稻品种,从中选择已通过审定的隆两优1307、隆两优1318、隆两优8612、隆两优1206、隆两优534、隆两优1686、隆两优华占、隆两优晶占、隆两优3206、隆两优1377、隆两优1308、隆两优1988、隆两优1212、晶两优1206、晶两优华占、晶两优3206、晶两优1377、晶两优641、晶两优1212、晶两优1468、晶两优黄莉占、徽两优丝苗、徽两优608、徽两优114、两优473、皖稻153、徽两优280、徽两优985、徽两优898、徽两优882、徽两优粤农丝苗、徽两优航1573、徽两优001、两优289、两优9919、两优8061、徽两优8966、荃优822、荃9优106、荃优1393、荃优153、荃优鄂丰丝苗、荃优3745、荃优金1号、九优粤禾丝苗、荃优123、荃优雅占、荃优523、荃优851、荃优0861、荃优298、荃优丝苗、荃优548、荃优粤农丝苗、九优27占、深两优五山丝苗、深两优862、深两优828、深两优8010、深两优870、深两优7248、深两优3206、深两优868、深两优884和深两优8386等,共计65个品种进行研究,其中隆科638S配组选育品种13个,晶4155S配组选育品种8个,1892S配组选育品种16个,荃9311A配组选育品种18个,深08S配组选育品种10个。

1.3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子小区设计,参试品种均种植1个小区,每小区长50 m,宽4 m,面积200 m2。小区间操作行宽0.4 m,试验区四周设2.0 m以上保护行。采用流水线播种,高速钵苗插秧机栽插。全生育期每隔3~5 d调查、记载各品种茎蘖动态等特征特性;收割前5 d,每品种随机选定10株测量株高,取5点10穴考种,调查穗长、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每品种机械收割后称重,按13.5%含水量折算单位面积产量。

1.4 试验过程

1.4.1 苗床准备。苗床选择靠近水源、排灌分开,运输方便且便于农事操作的空闲田,按秧田与大田比例1∶60准备。5月8日撒施45%(15-15-15)水稻专用肥375 kg/hm2,均匀混入10~15 cm土层中培肥土壤,施肥、翻耕、平整后按畦宽1.4~1.5 m、沟宽0.5 m开沟作畦,畦面平整。

1.4.2 营养土准备。选用菜园土或耕作熟化的旱地土培肥,2月上旬在取土田块上施人畜粪或腐熟灰杂肥30 000 kg/hm2及复合肥375 kg/hm2(NPK:15-15-15),连续旋耕2~3次后取表层熟化土壤,粉碎过筛,粒径2~4 mm,土壤含水量为15%左右。大田备营养土900 L/hm2,同时在营养土过筛后每100 kg细土拌1 kg壮秧剂。

1.4.3 种子处理。选晴好天气,晒种1~2 d,晒种时摊薄、勤翻,防止破壳,精选去杂。5月11日统一采取专用种子包衣剂(4.0%精甲·噁霉灵微乳剂)拌种,5月12日使用25%氰烯菌酯2 000~2 500倍液浸种处理24 h左右,期间每隔6~8 h翻动1次,保证种子均匀吸足水分。稻种浸种消毒后沥水催芽,堆成厚20~30 cm的谷堆,覆盖湿润草垫,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透气性,要求谷堆上下、内外温湿度基本保持一致,并按照“高温破胸(上限温度为38 ℃、适宜温度为35 ℃)、保湿催芽(温度为25~28 ℃、湿度为80%左右)、低温晾芽”三大关键技术环节做好催芽工作。催芽标准以90%稻谷破胸露白为准,芽长控制在0.2 cm以下,之后于室内摊晾4~6 h炼芽,至芽谷面干内湿后待播。

1.4.4 播种。5月15日采用钵苗播种流水线播种,每穴孔控制在2~3粒种子。播种后进行堆叠、暗化催苗,出苗整齐后将苗盘摆放于苗床。摆盘时适度按压使秧盘孔穴底部陷入床面,秧盘摆布整齐,盘面等高。

1.4.5 秧床管理。1葉1心期前保持湿润管理,促进齐苗,齐苗后旱育旱管,根据天气和秧苗缺水等情况及时补水,保苗促壮;2叶期每百张苗盘用15%多效唑粉剂5 g,兑水均匀喷施;2叶1心期,用尿素150 kg/hm2兑水15 000 kg/hm2喷洒作断奶肥。

1.4.6 大田管理。6月12日采用2ZB-6A(RXA-60T)型乘坐式高速钵苗插秧机栽插,每品种栽插两机幅,行株距为33 cm×14 cm,栽植21.65 万穴/hm2。大田期施纯N175.5 kg/hm2、P2O579.5 kg/hm2、K2O 178.5 kg/hm2,氮肥基施56%、蘖施24%、穗施20%,磷肥1次性基施,钾肥基施45%、蘖施25%、穗施30%;各品种全生育期间,统一强化病虫害防治,穗期病害可视各品种的生育进程适时分类防治。大田除草,采取栽后“封闭”,分蘖期茎叶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式。

1.5 调查取样分析与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整理数据和作表,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分析

对隆科638S、晶4155S、1892S、荃9311A和深08S配组选育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1892S与荃9311A配组选育品种生育期最短,分别为133.3和133.6 d,且两者间无明显差异;隆科638S配组选育品种生育期最长,达到138.1 d,与1892S和荃9311A配组选育品种间达显著差异;1892S配组选育品种株高最矮,仅有120.5 cm,隆科638S配组选育品种株高最高,为133.8 cm,株高趋势表现为隆科638S>荃9311A>晶4155S>深08S>1892S;从不同不育系配组选育品种穗长来看,1892S穗长最短,仅为23.0 cm,晶4155S穗长最长,达到26.1 cm,隆科638S和荃9311A穗长相近,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表1)。

2.2 产量构成性状与实产分析

对5种常见不育系配组选育品种产量构成性状和实产进行分析。从有效穗数上看,深08S配组选育品种最多,达到342.3 万/hm2,荃9311A配组选育品种最少,仅有292.9 万/hm2,总体趋势为深08S>晶4155S>隆科638S>1892S>荃9311A;从每穗总粒数上看,晶4155S配组品种达到200.2粒,1892S配组品种最少为164.3粒,总体趋势为晶4155S>隆科638S>深08S>荃9311A>1892S;从平均结实率上看,深08S配组品种最高达到90.4%,隆科638S最低为82.8%,总体趋势为深08S>荃9311A>晶4155S>1892S>隆科638S;从实产上看,荃9311A配组品种实产最高,达到10 907.3 kg/hm2,其次为隆科638S配组品种为10 075.3 kg/hm2,1892S所配组品种的实产最低,仅有8 928.3 kg/hm2(表2)。

3 结论与讨论

5种代表性不育系所选育品种中,1892S所选育品种的全生育期最短、株高最小,但实际产量在5种所选类型中排名第5;晶4155S所选育品种的穗长及每穗总粒数在5种所选类型中均为最多,实际产量位居第4;深08S所选育品种的有效穗最多,结实率高,全生育期偏长,实际产量位居第3;隆科638S所选育品种的全生育期最长、株高最大,实际产量在5种所选类型中排名第2;荃9311A所选育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适宜,结实率高,实际产量在5种所选类型中最高。结果表明,荃9311A和隆科638S所选育品种适宜在庐江地区种植,后期增施磷钾肥促进灌浆结实,提高抗倒伏能力;1892S所选育品种虽然有生育期和株高优势,但实际产量偏低。本次试验仅对5种常见不育系所选育品种综合平均分析、比较,并不代表此不育系所选育的所有品种均如此,单一品种的比较还需要做品种比较试验。

4 参考文献

[1] 吴晨阳,潘志军,吕和平,等. 不同肥料运筹模式对江淮地区机插秧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6):6-10.

[2] 吴晨阳,周兵,吕和平,等. 高温与寡照阴雨复合灾害性天气对沿江平原晚稻生产的影响与启示[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1):30-34.

[3] 鲍明明. 中国植物新品种权现状及法律保护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2022,20(2):621-625.

[4] 张现伟,李经勇,官治文,等. 近10年国家审定水稻品种分析[J]. 杂交水稻,2016,31(5):1-3.

[5] 潘清洁,赵福胜,罗洪发,等. 5个新选水稻三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1):36-41.

[6] 吴爽,李晓兵,杜士云,等. 6个籼型两系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6):22-23,64.

[7] 黄云,王炜,陈辉志,等. 水稻4个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双列杂交的杂种优势[J]. 农技服务,2019,36(4):19-21,24.

[8] 黄凯. 水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隆科638S的应用及高产制种技术[J]. 农家参谋,2020(16):26.

[9] 杨联松,白一松. 籼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1892S选育及其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08-12810.

[10] 王合勤,陈金节,张云虎,等. 优质籼型水稻新不育系荃9311A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13,28(6):10-12.

[11] 龚光明,周国锋,尹楚球,等.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1993(3):137-142.

[12] 符辰建,胡小淳,秦鹏,等. 抗病优质高配合力中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晶4155S的选育及应用[J]. 杂交水稻,2021,36(4):18-24.

[13] 国家水稻数据中心. 品种&品系[DB]. https://www.ricedata.cn/variety/index.htm,2021(1). (责编:王慧晴)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3009000);农业农村部2018年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2018年第十六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地展项目。

作者简介 程驭(1985—),男,安徽涡阳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2-03-24

猜你喜欢
农艺性状
粘土土质下定位施氮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不同土层碱解氮分布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