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巧,女,1988年生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詩歌月刊》《西藏文学》《鸭绿江》《中国铁路文艺》《星火》等报刊。曾获得2021年什邡市政府文艺奖、2019年阿来诗歌节诗歌征集铜奖等。有诗歌入选《2020四川诗歌年鉴》、中国诗歌网征文选等选本。
与明月山书
我在给你写一封长信
开头想好了,正在分段
写下思念,月亮湖的湖水泛着银光
写下欢乐,云谷飞瀑下的水珠
光着身子,跳跃、嬉戏
我想让山中的杜鹃一直盛开下去
让月亮一直挂在天上
水在水里走着,觅到水中的姻缘
露珠的白与白云的白
交换内心的澄澈
我想让你看见我写信时
纯洁的一面
让竹鸡、白鹭、画眉、斑鸠
读到那些深情文字时
用鸟鸣回应这孤独的赞美
赣江之源
在赣江之源,做一滴水珠也是幸福的
一滴圆润的水珠
张开绿色的翅膀,随着云影漂移
一路飞奔,向前
两岸的水草,也有了想飞的冲动
它们把鹭鸟的翅膀磨亮
学习炊烟飘向天际的姿势
随时准备让草茎飞成一片绿地
山中的石头
似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
不断拔高自己的身位
越往上,石城的幸福指数就越高
“环山多石,耸峙如城”——
更像是一个寓言
将一座城生态的大美
寄存在山的梦境
在石城
蝴蝶正在为白莲做着素朴的修辞
荷塘寂静成诗章,等待石城月色
荷花一朵接一朵地开
悟透花语的人,心头就会结出脆嫩莲蓬
而鸟鸣正在雕刻群山的回声
我要向王维学习禅机
向孟浩然学习如何营造意境
那些还没有盛开的莲花
在心内打坐、修行,结下真善美的缘
在石城,每一朵莲花都有自己的名字
不仅要在唐诗宋词里找到家风
还要教会子孙传承高风亮节
不染纤尘
一步步追随季节的引领
接受宁静的赞美
明亮的心更加明亮
来到石城,那些松柏正在给东升的旭
日拍照
“咔嚓,咔嚓”
它们捕捉一只飞鸟衔着一朵白云的喜悦
拍下一缕阳光清澈如初的明净
推开石城的城门,我的心变得宁静
鸟鸣指路,古树幽深
通天寨用山花、怪石给自己当起了导游
它们要把山之美、水之韵
用河流流淌的方式
呈现出一座石城幸福的光彩
花香簇拥着晨光,水声托举着禅意
赣江源镇,我看见跳舞的蜜蜂
正在偷偷亲吻一朵沾满露水的小花
而孩子们的笑声
让一颗明亮的心更加明亮
时光的册页
一个地方美到极致,就有了灵性
山能听懂风的禅语
水能悟透大地的乐章
我写下:
赣江,天上的雨水落在江面
石城的游子回到江边
临水而居的石城人
靠水吃水,一点点
抽出碧水蓝天那幸福的绿
牛的眼睛和羊的眼睛里含着泪
看见赣江从眼前流过
行一个长长的注目礼
我写下:
石城,每个人的心底
都藏着一粒绿色的种子
遇山发芽,遇水开花
白天被阳光照耀,晚上被月光滋养
流水汇聚梦境,群山连绵成诗
在时光的册页上,盖上“石城”两个字
都能感受到湿漉漉的爱……
顺着抚河的流水前行
在金溪,我可以顺着抚河的流水前行
水流到哪,我就走到哪
水生万物,此乃根本
或者在双陈河、琅琚河畔
安营扎寨,解读绿水横流的秘径
仿佛诵读一首诗中的单词
质朴的流水
不仅仅启发过象山先生的心学
又何尝不在启发今人的思绪
让水墨成为水墨
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要不,就去山中隐居,笔架峰、白马峰
皆是理想的场所,金溪的山,出产过金银
压着沉默的韵脚,众鸟喜欢在山林领受古典记忆
我更喜欢清幽的环境
适合心在乡愁上,完成思念的轮回
与山景融为一体,在笔墨中酝酿出田园的风情
或者,就隐在金溪古城之中
在赣派建筑里,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返璞归真,像一枚绿色的露珠,栖身在叶片之内
金溪的宁静,适合隐居
山能塑造刚劲的体魄,水能涵养恩泽的心绪
走近象山先生
我们都能在金溪的山水中,觅到心尖上的慈和爱
乡愁深处
我还是喜欢在无人的夜晚,像画家一样
把金溪的山景、水景、古城、古村、古寺
临摹在宣纸上,落笔成画
色彩接近审美的提示,画出山的轮廓
画出线条的曲折,让心怀激荡的空谷与山峰
在纸上,完成古意的融合
或者,像一个诗人一样,在等待灵感
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好好斟酌、凝思
然后,让诗行与诗行的距离,接近完美
写给金溪的诗,就是要能听见山风的呼啸
河流的奔腾,一片瓦、一块砖
在古城的岁月里,接受风和雨的雕刻
更多的时候,我是行走的旅人
手执照相机,寻找合适的角度,为金溪定格
那无与伦比的美
我看见那些返乡的游子
回到故乡的怀抱,泪流满面
我看见自己的心,和他们的心,靠得更近
因为有共同的热爱,故乡,深埋在乡愁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