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与探索

2023-05-30 19:29吴萍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树叶叶子环节

吴萍

科学素养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以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以科学教育为主题,分析了幼儿实践活动的流程,主要包括产生探究问题、亲身体验探究、解释回顾环节、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四个步骤,并结合活动流程开展了以“叶子的奇妙之旅”为主题的科学实践活动,旨在为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提供建议,提高科学实践活动的质量。

一、幼儿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流程

(一)产生探究问题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调动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能力预设问题,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策略,以此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应遵循生成和预设相结合的原则,从幼儿当下的生活出发,将他们熟悉的事物作为问题导入的素材,并基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激发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二)亲身体验探究

探究是整个主题活动中最关键的环节。与中小学不同,幼儿园教育中的探究应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幼儿自发、自主地进行探究,教师只需要大力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并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另外,幼儿园中的科学实践探究活动形式比较灵活,教室、走廊、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幼儿探究的场所,这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实践的空间和思考的机会,也为接下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并在这些能力的推动下不断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解释回顾环节

解释回顾环节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实验活动内容,教师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加入解释回顾环节,能加强幼儿与他人的互动,培养幼儿的交流沟通能力。幼儿可以采取自主思考、与同伴交流、与教师讨论的形式,也可以利用作品展示、语言文字等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解释回顾环节能够让幼儿在思考与回忆中不断将所形成的认知与感受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幼儿在科学探究后积累新的知识。

(四)知识的迁移和扩展

知识迁移是让幼儿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或者根据所学知识及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迁移不仅是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还可以把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学习方法,形成的合作态度、科学精神、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以不同的形式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这在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解释回顾环节后,幼儿就可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幼儿园中科学实践活动中的知识迁移环节比较灵活,不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在前几个环节中也可渗透知识迁移和扩展的内容,以此引导幼儿不断丰富知识、迁移经验,帮助幼儿将掌握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幼儿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

秋天,幼儿园院子里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满地的落叶是幼儿探究的主要素材,他们可以在叶子上踩来踩去,听着叶子摩擦发出的声音,还可以用树叶制作创意手工粘贴画。教师在观察幼儿行为的同时,也要倾听他们的心声,然后收集汇总他们提出的问题或需求,开展“叶子的奇妙之旅”科学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问题,然后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行科学探索,制定探索计划。

(一)产生探究问题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落叶。为了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提前布置观察任务,让幼儿结合叶片、叶柄和托叶思考叶子的特点。教师可以给描述得最详细的幼儿奖励小红花,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的幼儿说“我的叶子边缘像锯齿”,有的幼儿说“我的叶子像妈妈的手掌一样大”,有的幼儿说“我的叶子和你们的不一样,是红色的”……每一名幼儿观察叶子的角度都不一样,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幼儿对叶子形状、颜色的认知。幼儿初步了解叶子的形态后,又会产生更多的疑惑,如有的幼儿说“叶子为什么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幼儿说“叶子为什么会落下来”,有的幼儿说“叶子为什么还会枯萎”……此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将幼儿的问题记录下来。

(二)亲身体验探究

结合幼儿提出的问题和这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几个主要的问题创建探究活动。例如,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叶子是如何由绿色变成黄色的吗?”有的幼儿说“因为大树没有给它输送营养”,有的幼儿说“因为秋天来了,叶子就会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但大多数幼儿会露出困惑的表情,他们还不理解叶子为什么会变黄。此时,教师进行解释:“春天和夏天时,气温比较暖和,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升高,所以树叶是绿色的。到了秋天,树叶中的叶绿素逐渐減少,所以会变黄。”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夏天树叶不会掉落,有的幼儿说“大树妈妈舍不得它的孩子,想再等一等,等树叶成熟之后再让它们落下来”,有的幼儿说“冬天的树几乎没有树叶,应该是季节的原因”。在幼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教师可以作出总结:“树木在春天的时候营养充足,所以长出了许多绿叶,到了秋天,随着天气慢慢变冷,树木的营养不足,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黄了的树叶就慢慢地掉落了。正是因为这种保护机制,大树才能一年一年地慢慢长大。”

又如,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叶子是如何吸收水分的”之类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幼儿提前准备树叶、白菜叶、透明的烧杯和颜料,与幼儿一起做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讲解叶子是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的,而且叶片上有叶脉,引导幼儿了解植物是按照“根—茎—叶”的顺序来吸收水分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水倒入有颜料的杯子里,通过“变颜色的水”这一魔术激发幼儿兴趣。然后,教师将白菜叶放入透明烧杯中,几分钟后,大家发现叶子没有任何变化,教师解释:“可能因为浸泡的时间不够,我们明天再来看一看。”第二天,幼儿惊喜地发现叶子变色了,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让幼儿发现叶子的颜色是从根部开始染到叶子上的,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解释:“植物是依靠根系吸收水分,然后通过叶脉向叶片输送水分的,这就叫毛细现象。”

(三)解释回顾环节

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如毛巾吸水、粉笔吸墨等,这是因为毛巾和粉笔中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小孔。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继续探究生活中的毛细现象,第二天再一起讨论。在第二天的讨论课上,一名幼儿兴奋地说:“我看到‘水往高处流,我觉得这就是毛细现象。”他的话随即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好奇,“早上洗完脸后,我的毛巾一半搭在水盆边缘,一半浸在水里,晚上回到家后,我发现水盆中的水少了很多,但是水盆外面的地上多了一摊水,毛巾的边缘还在滴水。这不就是‘水往高处流吗?”对于这一现象,幼儿都觉得很新奇并积极地讨论起来。

(四)知识的迁移和扩展

这次科学探究活动结束了,但其他幼儿一直对“水往高处流”的现象表示好奇。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再做几个相关的小实验,带领幼儿探究毛细现象。教师可以用纸巾代替毛巾,将纸巾卷成条状,一端放进有颜料的烧杯中,另一端搭在烧杯外。几分钟后,大家发现纸巾在慢慢地变色。教师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让幼儿对毛细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了幼儿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流程与案例,结合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与行为表现,并运用合适的方法开展了课堂探究活动,提高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树叶叶子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树叶的不同称呼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一片树叶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Word Fun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