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如瑜
洪亮吉(1746年-1809年)是清代常州文化名人,他在经学、史学、诗学以及社会人口学等方面均有一定建树。他交游广泛,同当时的许多社会名流都有密切往来,因其之于常州地方文化的重要作用,与孙星衍、赵怀玉、黄景仁、杨伦、吕星垣、徐书受等被誉为“毗陵七子”。
洪亮吉的生平经历具有中国传统文人儒生的典型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追求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前半生为求取功名孜孜不倦、读书科举,后半生则陷入官场沉浮。他学识广博、阅历丰富,可谓“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又坚守儒者的正气和立场,不与俗同流。在人生低谷时不轻言放弃,在人生得意时能够关注平民底层,他也因此赢得了同僚、同好的倾慕,为文人士子树立了榜样。
洪亮吉及其时代
洪亮吉出生于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本名洪莲,表字君直、稚存、华峰等,号北江等。初更名礼吉,后又改为亮吉。初号对岩,晚年后改为北江。享誉文坛的“洪北江”之名便是由此而来。洪亮吉出生于常州府阳湖县左厢花桥里,原籍为安徽歙县。自祖父洪宷入赘常州赵氏后,洪氏一门始迁常州府。
据《洪亮吉评传》(陈金陵,1995)、《洪亮吉年谱》(李金松)以及洪亮吉本人诗文作品等,洪亮吉先祖居于安徽歙县,原本姓宏,因避唐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洪”姓。祖上历来有官居高位者,自宋代直到清代康熙朝之前,洪氏皆属望族。远祖洪中孚(1049年-1131年)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登进士第,累任黄冈县尉、太原知府等职。八世之从祖洪远(1450年-1519年)于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考中进士,历任布政使、南京工部尚书等职。曾祖洪璟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拔贡生,历任八旗教习、交城知县、霍州知州、大同知府,官声胜好,甚至位列大同名宦祠。洪亮吉对这位祖父的为人、为官都是十分赞赏的。只是在洪亮吉父辈一代,洪家逐渐走向衰落。
自记事起,洪亮吉就在母亲的督促下刻苦读书。身处败落的贵族家庭,怀揣复兴家业的梦想,洪亮吉从出身开始就背负着几代人的渴求。洪亮吉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祖上传承的家风和遗留下来的大量书籍,无疑成了洪亮吉读书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事与愿违,洪亮吉的科举和仕途并不顺利: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十四岁的洪亮吉第五次参加乡试,终于中举。十年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洪亮吉才高中进士。再九年,洪亮吉于嘉庆四年(1799年)八月廿八日被发配新疆,自此,他短暂的仕途生涯就此结束,开启了人生最后“独善其身”的十年。
洪亮吉的人生历程比较简单,前三十五年主要精力在科举入仕,中间十年在朝为官,最后十年贬谪放归后过着交游授徒的生活。作为乾嘉时期江南文人的旗手,洪亮吉的人生部分地代表了清代文人的处境,即在政治上很难靠个人才华有所作为,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交游、论学方面。
尽管洪亮吉所处的乾嘉时期是清代学术发展的巅峰时期。但是,在这段历史中,文人儒生、特别是汉族传统文人过着“冰火两重天”的生活。一方面,在朝廷组织人力编写《四库全书》的大背景下,文人获得了较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特别是像洪亮吉这样凭借科举入仕的官员,他和很多同他有着类似经历的文人一道获得了较多的社会政治资源。他们的政治权利虽然有限,社会影响却很大,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朝廷的政策制定、乃至于治国的方略。另一方面,受制于满清政府重满抑汉的政策,编修《四库全书》也在客观上助长了文字狱的爆发,遭到焚毁的图书不计其数。相应地,像洪亮吉这类有相当社会地位的汉儒,自然很难受到朝廷的信任,以至于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时也显得谨小慎微、亦步亦趋,在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有所保留。
因而,洪亮吉深陷于这样一个时代:令人窒息的残暴集权统治与蓬勃涌动的士人文化内生性相互角逐的社会。作为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影响力且学术功底深厚的汉族传统文人,洪亮吉必定成为朝廷重点“照顾”的对象。在很多时候,他的行动、言辞以及交游都在朝廷的密切监视之下,特别是他还有过惹怒帝王的“大不敬”的罪,这样的监视也影响到洪亮吉的一生。经此之后,洪亮吉在仕途上很难有所作为,不仅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连亲朋故旧都不敢举荐为官。他也因此转向传统儒生“穷则独善其身”的道路,在著書立说、教馆授徒中过起了大多数在野文人的闲逸生活。
幸运的是,仕途不顺并没有使他绝望厌世,反而在交游过程中成就了学术声名。在洪亮吉的“朋友圈”中,常州文人占据了很大位置。作为常州文人的杰出代表,洪亮吉周围汇聚了一大批乡贤。无论是在进士及第、为官期间,还是在贬谪归乡后,他同常州以及常州文人的联系始终都很密切。其中,最具代表性钱氏、庄氏、赵氏等常州望族,均同洪亮吉有一定交往。对洪亮吉与常州文人交往事迹进行考察,是有助于辨析洪亮吉之于常州历史文化的意义,也有助于探讨清代常州文脉传承流变的历程。
洪亮吉与钱氏
常州钱氏是清代望族,文化影响力颇巨。该家族以钱维城(1720年-1772年)、钱维乔(1739年-1806年)兄弟为代表,号称“常州二钱”。他们都是洪亮吉的挚友,在文学、绘画等方面,均相互借鉴;在史学思想、社会观念则引为同道。此外,钱维乔后人与洪亮吉后人还有姻亲关系,钱维乔长子钱中釚的二女儿嫁给了洪亮吉之子洪胙孙,这也是常州世家大族相互联姻、互为表里的传统。
钱维城字幼安、宗磐,号纫庵、茶山、稼轩等,死后谥号文敏。钱维城为官能力出众、政绩卓著。在处理公务方面,往往能够展现出惊人的才能。只是受满人朝廷疑用汉人官员之累,而不得以施展。乾隆对他提出的一些政策予以肯定,却没有特别重用他。相比政事,他反而主要在绘画方面得到乾隆的赏识。钱维城在绘画方面成就很高,最具代表性的是他所绘制的“乾隆射虎图”被乾隆大加赞赏,甚至刻于木兰围场。一时间名传于世,他的诗文和绘画均为时人所重,诗、书、画交相辉映。
在文学方面,钱维城的诗文主要收入《钱文敏公全集》,其中如《鸣春小草》《茶山集》《茶山诗钞》《茶山文钞》等均为文学作品。内容多以即景抒情、静观沉思为主,如:望海亭连溟渤空,卧龙山枕越城雄。黄看沙口三江外,青逗岚光一气中。荒草已迷秦帝碣,闲云犹护夏王宫。坐来真有涛声涌,快对吟风万树松。(《望海楼》)雨过空翠滴,风转弱云低。一路杏花发,满山春鸟啼。人家斜崦口,城郭夕阳西。不信尘中得,行行惜马蹄。(《雨后过平阳县》)
此类诗歌均有题画诗的风格,写景之外透露出低沉的家国情怀。钱维城主要在京城任职,先是入值南书房、任侍读学士,后辗转于礼部、工部、刑部等,年过不惑,任浙江学政,也曾短暂赴贵州查案。《雨后过平阳县》等诗歌即写于任职浙江期间。钱维城聪明有才干,却并不贪功,对晋升也没有太大欲望,反而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书画方面,因而他的仕途是比较平顺的,在书画方面成就和影响很大。
钱维城与洪亮吉在绘画、诗歌等创作方面均相互借鉴。在绘画方面,两人均曾任职贵州,贵州绮丽的山水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也使他们在交往上有了很多共同语言。他们不仅在诗歌上赞颂自然山水,在绘画中也体现了相似的旨趣。在诗歌方面,两人相互酬唱、赠答的诗歌呈现出思想上的共鸣。
同钱维城相比,洪亮吉与钱维乔的关系更为密切。钱维乔字树参,号曙川、竹初、半竺道人等,钱维乔虽然中了举人,却在进士科考中屡试不第,因而在仕途上没有太大成就。钱维乔在文学、绘画、书法、音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在戏曲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钱维乔的文学创作为士人所重,几于洪亮吉齐名。他因妻子逝世而写的《碧落缘》在当时引发轰动,其作品收入《竹初文钞》等文集中。同洪亮吉相仿,钱维乔在史学上也有一定建树,曾参与修撰乾隆《鄞县志》。该志书理论清晰、文笔晓畅,即便在乾嘉时期大量文人投身于修志的热潮中也属精品。
钱维乔生前与洪亮吉书信往来频繁,在钱维乔去世后,洪亮吉写就《哭钱三维乔三十韵》,表达他对钱维乔的深情。在这篇悼文中,洪亮吉不仅写了他与钱维乔的密切关系,还表达了他对钱维乔人品的赞誉。洪亮吉认为钱维乔有忧国忧民之志,却未能得志。洪亮吉对钱维乔的评价实为同病相怜。因而在经历上,两人可谓志趣相投,相互提携、相互扶助。他们不仅在常州文化史上留下佳话,也对常州诗文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洪亮吉与庄氏
常州庄氏是当地名门望族。特别是在清代,庄氏一族对常州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以庄存与为代表的“常州学派”更是思想界的引领者,世家豪门在学术研究方面无出其右。常州因而有“庄半城”之说。
庄氏与洪氏的关系可谓一衣带水。洪亮吉母亲的胞妹嫁入庄氏家族,之后,洪亮吉的儿子又迎娶庄氏之女为妻。洪亮吉称庄孺人为姨母,后者对洪亮吉十分关怀,算得上是洪亮吉的启蒙老师。洪亮吉在他的《从母庄孺人墓表》中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述。这也是洪亮吉与庄氏产生联系的始点,在庄孺人的影响下,洪亮吉对庄氏的认识逐渐深入,进而倾慕于庄氏一门的学问与格调,最终在思想观念上合为一流。
庄氏一门中,与洪亮吉交情最深的是庄炘。庄炘(1736年-1818年)字景炎,号虚庵,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乡试副榜(副贡生),入选国子监,曾任陕西咸宁知县、榆林知府等职。在任期间,为政宽厚,受到百姓拥戴。庄炘在文学、训诂方面于当世所重,遗憾的是,多数作品未能流传,今仅存诗文六卷。
在谪后归乡期间,洪亮吉同庄氏家族的另一位名流庄通敏交往密切,庄通敏(1738年-1810年)是著名经学家庄存与之子。除家世显赫外,庄通敏的才学也值得称道,其诗文收入《澹香斋诗集》、《双鹤轩唱和诗稿》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庄通敏乡试中举,乾隆三十七(1772年)二甲进士,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仕途上,庄通敏并没有因为才华而得到重用,他先后担任过纂修、考官等,这些官职虽然显赫,却没有太大的实权,久而久之,他志向也逐渐从入仕转向诗词歌赋,反而很早便致仕归乡。庄通敏家在常州白云溪的状元府,回乡后时常邀约洪亮吉、赵翼等相聚,一时间传为美谈。
除同辈朋友之外,在洪亮吉的学生中也有庄氏族人。庄曾仪(1769年-1807年)就是其中之一。庄曾仪字传永,是常州阳湖人,在书画、碑刻等方面均有所涉猎。庄曾仪就是洪亮吉的学生,他对这位老师崇敬有加,即便在老师身陷囹圄时,仍旧冒着风险前去探望,足见洪亮吉与庄氏家族情感之深。
洪亮吉与赵氏
与洪亮吉相交的文人中,在文史方面成就最大、对清代诗文和史学影响最广者首推赵翼(1727年-1841年)。赵翼生于常州府阳湖县,乾隆十五年(1750年)举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高中探花、任翰林院编修,后外放至两广、云贵等南方地区任职,累官至贵西兵备道。辞官后,赴泰州安定书院做主讲。晚年以著述为乐,不再留恋官场。除了文学创作外,赵翼在史论、文论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与蒋士铨、袁枚并称“江右三大家”。
洪亮吉归乡期间,赵翼与洪亮吉过从甚密,二人诗歌唱和不断,互为序跋、相互推崇。洪亮吉为赵翼诗歌做过不少评述,具有代表性的如《赵兵备以所撰唐宋七家<诗话见示率跋三首>》,赵翼也对洪亮吉的诗歌研究《北江诗话》回以述评。二人因此在诗学理论、史诗思想以及创作观念等方面均相互借鉴。例如,他们对古人之诗和今人之诗(指洪亮吉与赵翼所处时代的诗人之诗)一视同仁的态度,特别强调不能片面强调古人佳作而诋毁今人的诗歌成就。这种观点对后世关于乾嘉文坛及整个清代文学的定评是有一定贡献的。
除相互唱酬之外,二人还时常同庄通敏、刘种之(1741年-1810年)等常州名流举办诗会。刘种之是状元刘星炜(1718年-1772年)之子,也是文学名家。他们结社、作诗,对当时社会文化影響颇大,他们的诗学观念和诗文创作对江南乃至整个清代文学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乾嘉时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此类风流雅集在潜移默化中浸染着士风和时风。
嘉庆七年(1802年),洪亮吉受邀赴安徽洋川毓文书院任主讲。毓文书院是当时全国极有名的书院之一,位于今旌德县白地镇洋川村,依洋山而筑。书院始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落成于嘉庆元年(1796年),设有屋舍136间,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集教学、居住于一体,规模宏大。书院聘请的山长(教师)均为进士或举人,多是饱学之士,除洪亮吉外,还有状元顾皋(1763年-1832年)、探花赵良澍及多位翰林等。书院聘任费用也十分可观,其中翰林达到年俸银400两。这对于生活窘困的洪亮吉而言,无疑可解燃眉之急。而且,收入得到保障的洪亮吉也有了请赵翼、赵怀宇等人雅会的资费。
受聘书院后,洪亮吉仍旧同赵翼等同好往来不断。赵翼八十寿诞,洪亮吉写诗相赠,将他与钱大昕、蒋士铨、卢文弨(1717年-1795年)等人并称,给予其很高的评价,该评价也得到了后世的公认。洪亮吉去世,赵翼写了很长的悼文,足见二人交情之深。
江南文人结社、集会在当时是十分兴盛的,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在这股潮流中,洪亮吉与赵翼为其他文人所效仿。洪亮吉与赵翼结交,不仅对二人各自的文史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促进作用,对嘉庆时期江南文化的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二人同处常州,他们在文史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对常州社会文化的历史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便在文运昌隆、名人辈出的常州,他们也是极为耀眼的文化明珠。
洪亮吉与常州世家大族的关系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家族姻亲方面,其二是学术思想、人生旨趣方面。特别是在江南文人云集的地区,洪亮吉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前一个方面,常州世系之间本就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古时“门当户对”观念是深入人心的,这为他扬名四海提供了优渥的土壤。在后一个方面,洪亮吉交游广泛,与当时许多有名的文人学者都有一定的往来,这也让他的思想得以流传,让他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洪亮吉对清中叶社会文化、特别是以常州为中心的江南文化发展影响颇深,他是宋明至清代常州文脉传承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继承了明代王学滥觞以来“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还为常州从古典走向近代的文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他对“常州学派”的影响不仅是“当时的”,更具有恒久的效应,甚至在魏源、龚自珍的思想中都能够看到洪亮吉的影子。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洪亮吉对常州文脉传承影响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2ZWD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