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非遗舞蹈的共融路径探究

2023-05-30 02:49田园
参花(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南县广场舞蹈

一、引言

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引领是文化振兴。国家级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作为扎根于乡土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南县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点。其亦为南县地区非遗文化的“活化石”,集聚湖湘文化于一体,充分彰显南县的文化血脉。文章基于乡村振兴及非遗舞蹈传承,研究南县地花鼓之舞蹈形态,通过对传承乡建、艺术乡建、文旅乡建的具体分析,从而探索以表演性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助推乡村振兴之路径,实现共融发展。

二、乡土文化: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研究现状

乡村振兴的核心推动力,包括乡民的文化素养、精神世界等内在层面。针对益阳市南县地区而言,物质方面的推动必不可少,但乡村本土文化是内核推动力,为提振乡村的重要基石。国家级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作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如图1)。它于南县本土扎根生长,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将其放置于“乡村”语境中进行传承发展,以“艺术乡建”助推乡村振兴,能传播南县地花鼓所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传承筑乡村之基,以文化引振兴之风”结合新时代之发展机遇,亦能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焕发乡村文明新氣象。

目前,关于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的研究多是针对艺术特征、音乐的传承发展、历史源头等方面,国内如周黔玲在《湖南南县地花鼓源流探析》中,梳理前人关于南县地花鼓的起源诸说、其源起的具体时间点、南县地花鼓中“鼓”体现在何处等有针对性的问题。罗昕在《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舞蹈艺术特征研究》中,从学科交叉和多元文化视野角度研究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的艺术特征、民俗特征等,力图推进洞庭湖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任慧婷《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舞蹈艺术形态研究》、董晓《论南县地花鼓的艺术特征及其局限》对南县地花鼓所承载的历史渊源、舞蹈艺术特征、民俗特征、文化内涵及其现状予以考察。石盼《湖南益阳南县地花鼓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从音乐的视角对南县地花鼓音乐的前景以及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保护与传承。纵观其研究内容大多是对南县地花鼓进行探寻,而双向联动探索乡村振兴及南县地花鼓共融发展路径的研究尚待深入挖掘。2011年5月,南县地花鼓成功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遗”项目,其集戏曲、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充满了南县地方色彩。南县地花鼓蕴含着南县地区民众对于龙图腾崇拜之信仰,其队列的圆形变幻、动作的整齐划一,彰显出天人合一之思想内涵。在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将其国家级非遗舞蹈做到有效传承发展;何种创新路径在传承发展南县地花鼓的同时,亦能振兴乡村,实现双向互利;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在乡镇间的传承发展,对当地乡民有何潜在的内生性影响等,这都需要我们予以深层次的讨论与研究。

三、传承乡建:本土校园——南县地花鼓传承之路

南县地花鼓是于农耕劳作及采茶活动中汲取养分所逐渐演变发展成的歌舞形式,农耕文化、湖湘文化、龙文化等皆是其文化印迹,虽为南县当地的“文化特产”,但南县地花鼓并未实现本土化广泛传承。因此,传承者可以当地校园为载体,助推南县地花鼓的传承发展,在编创过程中提炼南县地花鼓的典型性动作,以文化活动之形式进入当地的中小学,让学生成为其非遗舞蹈的“接班人”。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看,校园版南县地花鼓文娱活动是一种“被确定”的舞蹈形态,其节奏、动作规格、音乐等方面的确定,有助于学生建立相对系统的身体感知,便于其学习舞蹈。同时,南县地花鼓本身极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学生在其非遗舞蹈的浸染之中,亦能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发展南县地花鼓的中小学本土校园传承之路,既能实现美育渗入、振兴乡村,亦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具体实际操作中,教授者可编排六到八节课,运用舞蹈生态学中的形态分析法对其原生性的舞蹈动作予以探究,其民间舞蹈在漫长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以其内在的“自律性”生成了主体鲜活的有机体。在创编过程中,应力求保留遗存于南县地花鼓之中“自律性”的动作,以此融合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且充分考虑到主体性,即中小学生所能掌握的范围内进行创编。南县地花鼓包括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等多种表演样态,竹马、围龙地花鼓的道具形制较大,对子地花鼓亦是最常见之形式,更适合编创为非遗文化活动。对子地花鼓分为小丑、小旦等角色,道具可进行意识化的舞动,编创设计应注重时代性、趣味性、创新性,进行多方位的队列变幻,采用双人对跳等形式予以丰富。男生以矮子步、磋步等步伐为主导,女生运用插秧劳作性动作、十字步扭腰动作、俏步等进行编创。在编创过程中,还应遵循传承非遗舞蹈的原真性,使用本土化的音乐,且避免生搬硬套,动作并非简单追求整齐划一,更应关注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并充分将其非遗舞蹈文化活动放置于“乡村”这一文化生态中予以审视。在中小学校的选择时,首当从南县地花鼓的原生传承发展地,如乌嘴乡、南洲镇等乡镇的中小学作为试点。当地的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对南县地花鼓具有一定的认知,在学习掌握地花鼓后,每当举办重大节日活动或仪式时,伴随其呈现的南县地花鼓表演,学生观看后较之以往将产生更强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内在凝聚力,使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的文化传承在校园中与学生形成有效联动,而非仅停留在表面,并进一步形成较为深刻的情感构建。要推进其在乡镇中小学广泛传承后,进而逐步推进到县级学校、中心学校等,做到环环相扣,使南县中小学的学生成为其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舞蹈的传承、文化的渗透,推动南县乡村的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之目的。

四、艺术乡建:广场舞形制——南县地花鼓发展之路

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是在融汇不同人的体悟后,由南县族群所建构起来的“舞蹈符号”,其身体表征体现为他们共同的生活经验、精神风貌及文化认同,代表了南县地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蕴含着南县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其曲调感染力强,夸张的舞蹈身体语言及风格性的动律特点,使这一极具符号性的艺术形式带有厚重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在城镇化进程愈发深入的今天,非遗生存的文化语境正悄然发生改变,中国广大乡村需要有群众参与度的文化艺术形式来连接过去,迎接未来。”舞蹈传承者可以结合当前大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形式,推广非遗南县地花鼓,于个性中寻找共性,将其原生态动作元素编创为适合当地民众舞动的动作套路,渗入南县地花鼓的文化内涵,以此拓宽其受众面,在民间形成文化圈层,促进乡土文化之发展。

广场舞于公共空间中开展,与节奏鲜明的音乐、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予以配合,其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属群众性舞蹈之形式。广场民间舞有审美主客体之间的直接互感,情感的炽热与节奏明快等特点。还具备直接可感的目的性、人际交流性、内在抒发性等特点,审美往往是同质的,易于统一,因而在各地广为传播。舞蹈传承者将南县地花鼓之动作元素创新成广场舞,于当地乡镇的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组织乡民进行舞动,达到传播发展其非遗舞蹈目的的同时,亦能丰富乡民的精神世界,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南县地花鼓旦角的动作包括端茶、上妆、下妆、卷袖、擦汗等,丑角包括丑角步、扭脖、劈叉、推磨、开船等动作,舞蹈传承者可将非遗舞蹈的元素与广场舞予以融会贯通,选取其中适合创编的成套动作发展演变,形成规整性的训练组合。南县地花鼓广场舞动作的节拍应以2/4、4/4拍为主,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节奏型。南县地花鼓于民间进行舞蹈时常用的道具是手帕和扇子,其次为伞、草帽等道具,这些皆可作为将其编创成广场舞的素材,丰富其广场舞之形式,使乡民们积极进行参与。南县地花鼓广场舞的伴奏音乐可选用花鼓戏《刘海砍樵》中的曲调,将其予以二度创作,使音乐更为贴近生活,节奏鲜明、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地方气韵,契合人们的娱乐需求和审美趣味。南县地花鼓较为常用的音乐还包括《十二月望郎》《跳粉墙》《十二月采茶》等。南县地花鼓广场舞虽运用广场舞之形式,但在创编过程中仍然要符合非遗民间舞之特点,充分体现南县地花鼓美的一面,使其充满民俗气息,富于民间韵味。

五、文旅乡建:双向联动——“非遗·乡村”创新之路

南县地花鼓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形式,于民间山歌小调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其形成后不断发展,由情节内容单一的歌舞形式逐渐演变为故事内容丰富、人物较为复杂的戏曲表演。传统非遗地花鼓的舞蹈呈现最常见于春节期间,由民間传承人所组建的地花鼓班子,与龙灯、狮灯等演出团队于乡镇各地表演。南县地花鼓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其所演绎的内容皆是乡土叙事艺术的反映,因而南县地花鼓在乡镇中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推动其所在乡村及自身的发展,结合南县地花鼓的特点、功能、属性等,南县非遗舞蹈地花鼓可与文旅产业进行跨领域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无形之中促进其发展与传播,增强与彰显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通过融合非遗舞蹈的文化产业形式,以带动乡村经济的繁荣、乡村文明的建设,从内而外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南县地花鼓的表演形式多样,可以将其中道具极富特色的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板凳龙地花鼓进行创编,形成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在舞台艺术作品的具体编创中,舞蹈传承者可重点以道具为编舞思路,将竹马、围龙、蚌壳等予以开发,运用“巧用道具、缘物寄情;活用道具、意趣横生”的编创思维,从多维度视域切入进而创新动作的发展。在舞台作品的主题立意编创层面,舞蹈传承者可考虑依托传统经典民间故事,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凝聚优秀传统文化于作品之中。其所编创出的南县地花鼓作品一方面进行演出推广,对南县地花鼓进行弘扬传播。另一方面以当地旅游景点为依托,搭建舞台,表演南县地花鼓,将乡村景色与艺术作品融为一体。同时亦可设计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形成鲜明符号性的文旅产业。如被誉为“中国山水百老汇”的大型实景表演《天门狐仙》,改编自湖南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和花鼓戏《刘海砍樵》,以张家界这一文化旅游景点为依托,将钟灵毓秀的山水与湖湘文化融合一体,是为将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之典型。南县地花鼓在文旅视野下,其创新发展路径要保持初心,满足观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存续非遗舞蹈的内在文化价值。

六、结语

乡村振兴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不断思考,着力探索一条协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及适应当代发展的可行性道路。国家级非遗舞蹈南县地花鼓作为南县本土的“舞蹈文脉”,其在乡村语境之下传播发展,凸显“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从非遗保护的角度,非遗舞蹈的传承是文化多样性的保证,其最终目的是唤醒文化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县地花鼓于乡村民众间、乡镇中小学校园中传承,在乡村圈层内形成了较深刻的文化体悟与认同。民众的参与使非遗舞蹈文化不再是“悬浮”于民间,而是与之紧密相连,以此获得身份的归属感和文化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黄际影,杜鹏.乡村美育与非遗舞蹈:艺术乡建的“校园美育”路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4):103-113.

[2]崔世莹.广场民间舞蹈的美学特色——兼评全国首届广场民间舞蹈会演[J].民族艺术,1989(03):146-150.

[3]周黔玲.湖南南县地花鼓源流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1):118-120.

[4]任慧婷.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舞蹈艺术形态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5,20(05):136-138.

[5]黄际影,李琼.城镇化背景下广场舞与传统舞蹈的互动、互融与共生[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5):35-43.

[6]王瑞光.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呈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2):37-43+158.

(作者简介:田园,女,硕士研究生,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非遗舞蹈)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南县广场舞蹈
布鲁塞尔大广场
在广场上玩
学舞蹈的男孩子
肃南县通用飞机场拟选址气象条件分析
欢天喜地过大年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我和舞蹈
广场上的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