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建设,且出现了新型的媒体技术,网络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已然成为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并逐步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文博馆作为公共文化中心,应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服务推广功能,并结合时代的发展特性,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文化活动,以便能够进一步扩大文博馆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特征
(一)参与性以及交互性
新媒体有着参与性以及交互性的特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喜欢在新媒体平台中充分展现自己,新媒体应用平台促使广大用户转变自身的角色,使其逐渐成为舞台主角,这就体现了新媒体发展的重要特点——参与性。[1]比如现阶段比较流行的抖音视频,平台中的广大用户既是视频的制造者也是视频的观看者,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沟通交流互动,商家也可以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来宣传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二)生产内容个性化
新媒体的内容在生产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特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更多的人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阅读和社交,比如网络平台能够通过用户的浏览内容和频率来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促使用户能够快速观看到自身所需的内容。新媒体的生产内容大多都呈现出时间短、内容精辟的特点,比如一些图片类的新闻或者短视频制作等,这些内容能够便于用户更快捷方便地进行阅读和观看。
二、新时期文博馆工作中新媒体的应用价值
(一)宣传
文博馆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需要宣传自身的形象,之前的宣传工作大多数是通过杂志和电视等传统方式来完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微信、微博和官网进行宣传也成为重要的途径。[2]文博馆可以通过一些自媒体公布文物的相关信息,树立良好的文博馆形象,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参观,实现文化传承。例如“穿越到故宫来看你”,利用H5方式展现了传统皇帝的服饰、文物等信息,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激发了人们去故宫博物院参观的意愿,宣传效果较好。
(二)沟通
文博馆不仅仅是对文物进行保护,还要加强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文博馆将传统文化和相关文物知识传播出去,能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利用新媒体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文博馆的沟通效率。参观文博馆是一种极为直接的沟通方式,但是一些观众的时间有限,而且所处距离较远,无法实时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此时文博馆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人们的观点,再反馈给文博馆相关人员。例如《国家宝藏》这一节目,很多人在网络上发表了对文博馆相关文物的见解,也在一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各个文博馆可以了解到观众的需求,也让一些文博馆进行了文物展览的直播,通过直播可以让人们在观看文物的同时和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大大缩短了沟通的空间距离。
(三)展示
在文博馆进行文物展览时,受到一些技术因素的影响,有一些文物无法实际展示,人们只能看到少量文物。在新媒体技术得到应用之后,数字化展厅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文物体验。[3]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利用互联网建立数字展厅,实现了远距离对文博馆进行参观,或者是进行一些文化知识的普及。例如故宫博物院的“胤禛美人图”App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故宫的文物和藏品。
三、文博馆新媒体应用的不足之处
文物中蕴含着极为浓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一文化底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人们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文化的需求也明显提高,参观文博馆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4]文博馆作为文化的载体,记录着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其他人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文博馆新媒体应用发展相对较晚,像图书馆的新媒体应用现阶段已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而文博馆的新媒体应用现阶段还不成熟。2015年之前,文博馆建设发展中逐步开始应用新媒体服务,一些地方的文博馆就在逐步建立新媒体应用平台,其中就包括App软件、微信公众号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相关的咨询内容,并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来共同了解文博馆的各类活动。综合全国文博馆的建设发展情况,部分区域的新媒体应用发展速度较快,有些地区发展缓慢,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文博馆的新媒体建设内容相对较少,新颖的微信内容匮乏,网站发表的内容有些不符合当下的传播模式;文博馆新媒体专业人才稀缺,特别是一些发展缓慢的地区建设能力不足,相应配套设施设备落后,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度也相对不高,这就导致新媒体无法在文博館的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基于此,要不断加强文博馆的新媒体应用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博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新时期文博馆新媒体的具体应用实践
(一)重视利用新媒体平台
文博馆在以往进行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宣传方式是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或者是发布在相应的文博馆官网上或者在地方进行宣传工作。新时期背景下,文博馆的发展形势已然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且人们越来越习惯在网络平台上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传统媒体的宣传效果已然大不如前,因而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文博馆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和优化发展方式,应积极融合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以便能够拓展宣传新思路以及新渠道,从而充分发挥新媒体应用的最优效果。[5]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微信平台,这一平台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来发布文字、视频以及图片等内容,能够实现即时的通信服务功能,且微信平台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并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文博馆也可以利用这一网络平台来宣传公共文化活动,并通过文化平台宣传叠加的方式来促使广大群众能够快速地了解文化活动,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此来形成高效、快速的群体文化热点,促使文博馆的活动能够顺利完成。
(二)广泛使用多样化的文化推广形式
在新时期文博馆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特点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或者活动直播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在活动直播方面,依据多个网络平台的数据分析,一些地方文化活动直播已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像广东传统的戏剧表演以及岭南文化巡游直播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且相对于线下的活动,参与人员数量呈现数倍的增长。[6]同时更多的人对文化活动有了更加清楚明确的认知,并领略到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由于这项文化直播活动受国家文化平台的大力支持,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领域的长效发展。对于文化服务的推广工作而言,应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宣传推广,比如一些地区就在新媒体服务中推送了相关的文化专题内容,突出体现了专题内容的特色以及文化价值,策划了直播展演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新活动等主题内容,通过线下推广以及线上平台综合宣传的方式来促使群众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在线下活动中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现场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可在奖品中设置地方文创纪念品,全方位进行地方文化特色的宣传,同时提升线下活动的趣味性以及互动交流性,从而保障广大群众能够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依据相关的线下活动在小程序上推出了一些活动,一方面实现了线上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度,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访问次数。线下线上双向结合的发展模式,能够帮助广大群众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随时随地参与到文博馆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去,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验感。
(三)形成规模化的新媒体宣传手段
在文博馆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文化活动的最大宣传效果,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优势,充分利用文博馆的现有资源,以有效扩大宣传效应。同时文化活动还应基于全面沟通以及充分调研的前提条件下,联合文博馆、网络电视平台以及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实现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部分省份的文博馆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已经融合了新媒体技术,像2018年的广东省文化活动等,都体现了新媒体应用于文化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摄影作品展示、传统戏剧表演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等方式来宣传文化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新媒体中拥有大量用户的各大平台充分联合起来,并在微信平台和热点平台进行联动推广,以便保障宣传媒体能够全面覆盖到各大网络平台,从而提升新媒体宣传的效果。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各大新媒体平台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特征,可以利用这些平台通过发布活动信息的方式进行推送,以便人们能够接收到相应的文化活动信息。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展现文化资源
文博馆属于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其工作职能是为广大群众带来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将地方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从而保障广大群众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优秀文化。对于新时期的文博馆而言,应积极转变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将新媒体技术有效应用于发展过程中,并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全面展示文化资源,以便广大群众能够深入了解国内各地文化特色。与此同时,具备传统文化特色以及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应用新媒体的精心包装以及设计,能够充分体现这些作品的文化韵味,吸引广大群众的关注度以及兴趣,从而使这些文化活动拥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文化活动的现场,应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凸显演出活动中的视觉效果,比如在舞台环境中利用新媒体技术融合现场影像内容,并使用幕布投影或者显示屏的技术手段来营造出多彩的舞台效果,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舞台环境的空间感以及立体感,并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加强舞台表演和观众的交流互动,以此来促使观众真正意义上参与到活动中去。而在一些书法、绘画或者摄影类相对静态的文化活动中,如文博馆内的精品孤本或者传统优秀作品的手稿等,可以利用3D屏幕、体验设备等新媒体技术来展示,从而确保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出优秀历史文化遗存,以此来增加作品的整体观赏度。[7]另外,还可以利用投影技术以及建模技术来将文博展示区展现在相关网络平台中,以便各地的人们都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欣赏到文博馆中的各类作品,从而能够了解到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一些比较珍贵的文物资源很难对观众实地展示,为了保护文物的价值不受损坏,不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也不能让游客近距离地接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客对文化氛围的感知,想要参观的人只能通过图片等信息进行了解,无法亲身体验。融入新媒体技术后,可以在文博馆内设置数字展厅,将一些极为珍贵的文物在数字展厅内加以展示,既能满足参观者的参观欲望也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利用App完成文物的宣传和展示,也能普及相关知识,全方位地讲解文物。VR技术可以呈现文物的文化内涵,也能解决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感,利用数字技术的远程传输功能,将文博馆的实景展现给各地观众,让这些观众即使无法身临其境也能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高科技数字成像技术打造数字体验场景,丰富数字展厅的文化内涵。
五、结语
文博馆是开展文物展览的重要场所,新时期的文博馆建设应充分结合新媒体,并不断创新和探索文化服务方式,促使文化推广方式朝着多样化发展。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新媒体技术手段,丰富新媒体宣传推廣路径,能够实现文化活动在群众中的最大化影响,并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博馆应注重理念的创新、技术人才的配置等配套保障,以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志业,林威.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互动保护探究——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2(11):87-89.
[2]段志沙.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思考[J].文化产业,2022(27):85-87.
[3]秦新华.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6):76-79.
[4]丁利民.新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J].文化产业,2022(22):99-101.
[5]黄慧婉.浅谈新时代博物馆青少年宣教活动的策划与推广——以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4):119-121.
[6]央珍.新时期民族文化博物馆宣教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文化学刊,2021(10):209-212.
[7]谭卡丽,姜蕾歌.东山口历史文化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探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1(02):48-49.
(作者简介:权晶,女,本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陈列展览科,馆员,研究方向:馆藏文化传播)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