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青青
大学时,我有个朋友十分神往雪域高原的绮丽景色,尤其是万山之祖——昆仑山,“特别治愈”,她说。由于囊中羞涩难以成行,更是让她魂牵梦萦,总盼着有朝一日能身临其境。直到工作多年后,她终于有钱也有了闲,于是欣然踏上圆梦之旅。
然而,抵达格尔木机场,刚一出来她就感觉胸口发闷、嗓子发紧,同行的朋友提醒她,这个机场海拔2500米,久居江南的她可能是产生了高原反应。
休息一晚后,她还是兴冲冲地坐上旅行大巴,沿109国道,一路欣赏着湖泊、沙石和远处绵延、壮观的雪山,向着早已规划好的景点进发。
过了昆仑山门,临座一位中年游客就有了强烈的高原反应,拿出袖珍氧气瓶吸起来。她也感觉脑袋发胀,呼吸变得不顺畅,不过,还能撑得住。
车行至小镇纳赤台海拔3700米的昆仑圣泉时,她慢慢下车,想与莲花盛开般的清泉合个影。可刚走了十几步,骤然胸闷气短的她就差点儿摔倒,导游小姐姐忙扶她坐下。
高原上氧气稀薄,她服了之前备好的防晕药,慢慢抚胸,大口喘气,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脸色。
导游小姐姐劝她不要继续前行了,但她还想去昆仑山口,目睹“炎炎六月飞雪”的独特景观,于是不肯就此停下脚步,抱憾而归。尽管导游小姐姐再三强调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此前已有不少游客因严重的高原反应选择了知难而退,她仍想挑战一下。
车越往前开海拔就越高,氧气也越稀薄。有好心的游客支援了她一个袖珍氧气瓶,憋闷难受时,她就赶紧吸两口。但头昏脑胀的感觉依然很厉害,她强忍了半天,脸色越来越苍白,呼吸越来越困难,并开始呕吐。一路折腾着,胆汁都吐了出来。终于到了昆仑山口,她都没能瞄上一眼蓝天、白云以及雪山映照下的沧海桑田,便被人拾上了救护车。
原来,自己有如此明显的“高原恐惧”体质,看来海拔更高的可可西里高原,只能留给向往了。在撤回的途中,她清醒地告诉自己:高原上的确有着许多美景,但自己今生注定是无缘拜访了。她的身体条件,只允许她在影视或书本上欣赏那些美景——那是属于别人的美景。但是,她可以换个地方,到别处去欣赏属于自己的美景呀!
于是,那个夏日,她自驾去了東北平原上的一个林区。漫步于郁郁葱葱的白桦林间,大口呼吸着负氧离子充沛的新鲜空气,看着一朵无名的小花,一只寻常的小鸟,一条突然涌出的小溪,甚至一缕拂过面颊的清新的风,她都陶醉其中,兴奋不已。
走过一株高大的红松旁时,她被草丛里的一堆白白胖胖的蘑菇惊喜得大嘁起来:“多可爱的蘑菇啊!比童话书里的还要漂亮!”
我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乡下的祖父曾说过,只要愿意,在哪里都能欣赏到美景。从自家的小菜园、庄稼地、村庄周围的小山上,我的祖父欣赏过从一颗种子到果实的神奇之旅,欣赏过一缕炊烟到绚丽晚霞的变幻历程,欣赏过低飞的麻雀如何在雪地上绘画,也欣赏过一方池塘里一岁一枯荣的莲花……一年四季,他的美景应接不暇。虽然他一生不曾远行,却总有属于自己的悠然和惬意。
也许,我们总有一些美景要留给向往,而不是抵达。所以,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我们要懂得停下脚步,及时转身,寻找并专注于真正属于自己的美景。那样,才会轻松地遇见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