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中的爱情

2023-05-30 09:50:52张凌雨
东方收藏 2023年1期
关键词:夏加尔艺术风格爱情

摘要:20世纪,西方兴起大规模的艺术运动,巴黎画派画家马克·夏加尔无疑是其中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其作为法国超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画家,用梦幻般的色彩与律动的笔触来展现他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始终没有脱离永恒的爱恋和浓郁的思乡之情,其代表作《生日》最能代表他对爱情永恒不朽的赞颂。本文通过这幅作品研究夏加尔热恋时期的浪漫生活,从而展现出他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夏加尔;爱情;艺术心理定势;艺术风格

艺术家的作品往往与个人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与气质,也可以决定艺术家的创作题材与色彩基调,甚至形成个人特有的艺术风格。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生活背景,便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情感体会。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对某人产生的情愫,这些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源头。夏加尔算得上是一位高产的画家,他的作品《生日》《我和村庄》《拉小提琴的人》《洞房花烛》等一系列作品,都在国际画展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纵观他的作品,能够看出“家乡”“梦幻”“生活”“爱情”始终贯穿于他的画面当中,这也是他永恒不变的创作主题。夏加尔用手中的画笔,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鲜明生动地向观众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一、关于马克·夏加尔

1887年,夏加尔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族,所以希望他能顺利成长为一个知识分子,有固定的收入来养活自己,但夏加尔从小就展露出对绘画的无限热爱与特殊天分。夏加尔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犹太人,犹太文化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犹太民族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学习宗教文化——犹太经典,可以说在夏加尔对这个世界还懵懂无知之时,在从未接触到一丝与绘画相关的环境中,唯一能够与绘画沾边的便只有宗教文化了。夏加尔童年在犹太宗教学校的学习经历,也对他后来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在夏加尔的作品中,经常能够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房子或是女子形象,甚至画面中充满浓郁的宗教文化,这与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个人生活经历对一个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次偶然的机会,夏加尔的朋友看到他的作品,认为画得非常好,并激励他继续努力,从而让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尽管夏加尔的母亲极力反对他走向艺术之路,但他并不妥协,最终还是打动了母亲。从宗教学校毕业后,夏加尔也曾向一个绘画师傅求学,但其教授的方法并不适合夏加尔,最后他便离开了。在徘徊了一段时间之后,夏加尔在结识一些艺术流派和人脉后,便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前往圣彼得堡求学,后来又辗转去了巴黎等地,进行深造学习。

巴黎是现代艺术的摇篮,20世纪前后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艺术运动都起源于此。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将朦胧模糊的色块取代清晰鲜明的轮廓,后印象主义的梵高、塞尚、高更,新印象主义的修拉、西涅克,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主义,以及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等众多艺术流派纷纷登上舞台,绽放光彩。但这些艺术运动,无不产生于法国巴黎,或是受其文化影响发展而起。据统计,一战期间先后有两三万名艺术家前往巴黎,他们带去了各自的地域文化,促使当地的本土文化能够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同时那些离开巴黎的艺术家也将巴黎的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如此富饶的沃土中,夏加尔随心所欲地学习,尽情愉悦地吸取外来画派的文化营养,也结识了当时已小有名气的毕加索、马蒂斯等人,同行之间的交流帮助以及后天的勤奋努力,最终使其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二、《生日》作品分析

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与妻子贝拉的浪漫爱情,贯穿在夏加尔一生的创作当中。其中,《生日》是笔者认为最能代表夏加尔对贝拉永恒之爱的作品之一,明亮的色彩、浪漫的氛围、丰富的想象力,让人感到惊艳。画面中间的两个人物,以不符合常理的造型飘浮在半空中。女子齐耳短发,手捧鲜花,身着一件白色花边领口的黑色长裙,通过画家细致的笔触,我们甚至可以看出裙子的布料柔软,裙摆前后遮挡关系分明,裙子的明暗光影效果强烈。女子穿着一双黑色小高跟鞋,前脚轻轻踮起脚尖,另一只脚后倾抬起,身姿轻盈。画面中的男子姿态奇特,非常吸引观者的视线,只见其身着绿色上衣,搭配黑裤子跟复古黑皮鞋。他与画面中的女子背靠背,但飘浮在半空中,他的脖子旋转扭曲180°,呈现C形,虽然展现出一副诡异的姿态,但并不会让人感到惊悚害怕,反而让观众感受到了画面中男子那种迫不及待的情绪,情不自禁想要亲吻妻子的激动之情。在这幅作品中,生动、夸张、逗趣的动态,流露出一种幽默感。画面中灰白色的墙体与亮红色的地板构成视觉上的冲击,画面采用色彩分割的形式,亮红色的地板给人以一种激动欢愉之感,符合新婚夫妇甜蜜热恋时期的氛围,同时也与画面中男子身着的绿色上衣形成了对比。此外,画面中除了中心人物外,还增添了丰富的细节元素:装有丰富食物的橱窗、长方形的餐桌、蓝色桌布上的餐具茶杯、三条腿儿的小圆凳、橘色带花纹的床单,以及充满濃郁俄罗斯风格的挂毯,使得画面丰富多彩。

从《生日》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画家描绘的形象就是他与妻子贝拉甜蜜的生活。夏加尔生日那天,贝拉早早地出门去郊外采集新鲜的花朵,然后飞奔到夏加尔的住处,急切地让他来欣赏刚采集回来的鲜花。闻着花朵的芳香,看着贝拉甜美的微笑,在贝拉还没回头的那一瞬间,夏加尔就迫不及待地吻上了贝拉,这时候的夏加尔已经沉浸在对贝拉深深的爱意之中。生日后不久,他便向贝拉求婚了。在夏加尔的自传《我的生活》里,记录着他与贝拉的初次相遇,是俗套又强烈的一见钟情:“她沉默不语,我也沉默不语。她抬起眼睛,我也抬起眼睛。就这样,她似乎认识我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似乎她了解我童年的一切,我如今的一切,还有我的未来 ;尽管我是第一次见到她,我仿佛觉得,她一直在守候着我。我觉得,我的妻子就应该是她。”悸动的瞬间,仿佛将两人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然后爱上对方,这就是最美好的爱情。对夏加尔来说,贝拉就是他生命中那道绚丽的彩虹。

三、夏加尔作品的艺术心理定势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标签”,它是独特的,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而艺术风格与艺术心理定势则有着很大的联系。所谓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家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艺术基础理论以及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的艺术修养过程中,头脑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上的自然习惯。在夏加尔的作品中,乡村麦田、犹太教堂、和妻子的热恋几乎贯穿所有画面,当然,这也是他一直想要表达的主题。由童年生活的经历与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形成奇特梦幻的画风和独特的艺术心理定势。

对夏加尔来说,爱情和家乡是他创作的激情与灵感,也是形成夏加尔作品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的原因。贝拉是他的缪斯,他心中的贝拉是纯真活泼、端庄典雅的,其通过手中的画笔,向我们展现了女性身上的柔美。在夏加尔的作品当中,贝拉的形象多次出现,或是单独的肖像,直视前方,露出甜美的微笑;或是漫步在乡间田野的小路上,两人紧紧地拉着双手,飘浮在半空之中;或是一对有情人的婚礼场面,他们相拥在一起,地久天长。他们就像童话中的穷小子与公主,两人因缘而见,慢慢对彼此印象深刻而互生情愫,虽然女方家庭反对两人在一起,但他们还是突破重重困难,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所以在夏加尔创作的前期,娶到心上人的甜蜜生活使他心神愉悦,其笔下的画面充满激情与欢愉,色彩明亮。贝拉作为伴侣,是他创作的题材与源泉,更是他的知己,帮助、鼓励他走向更远的艺术道路。但在夏加尔功成名就之时,贝拉却不幸感染病毒,最终不治而亡。从那之后,夏加尔的作品就开始出现暗灰的蓝色、绿色等,更多地表达出对于爱人离开后的悲伤与怀念。房屋、麦田、街道、教堂,这些熟悉场景都是他和贝拉在一起的画面,一些作品充斥着阴暗的色调,甚至还有穿着黑蓝色外套的男子紧紧地拥抱身着白色长裙的姑娘,不难看出,在这沉闷的色调中,画家描绘的就是想念已经逝世妻子的自己,黑蓝色的人物形象就是夏加尔,而蓝色代表忧郁。夏加尔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一个梦幻迷离的世界,两人在梦幻中再次重逢,他们紧密相拥,诉说着对彼此的思念,贝拉也永远是那副初次相见的模样,依然美丽、生动活泼且面带微笑。但从画面的微末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夏加尔流离在现实与梦境之中,画面中的那些色彩强烈地表现出忧郁伤感的气息。虽然在梦幻的世界依然能够见到贝拉,但他心中清楚地知道,現实中贝拉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自己。

夏加尔的作品,从早期表现生活、赞美家乡之意,到中期表现爱情采用超现实梦幻主义手法,极富童趣格调,再到后期处于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作品多表现社会及宗教的沉重题材。从始至终,他都坚持自己的绘画风格,描绘内在的自我精神世界,面对生活有着自己对世界不同的看法理解,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欣赏。作为超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画家之一,夏加尔开启了自我情感表现的大门,其明亮的色彩、浓烈的情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呈现了一个梦幻迷离的世界。他流浪在艺术世界里,用自己的温情来描绘整个世界。

四、结语

绘画的方式、种类、题材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在创作中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夏加尔的画并没有采用高超精湛的创作技巧,而是质朴童真般地形象勾勒出一个梦幻的世界,飞在空中的人、绿色的人脸、长着人手的马,一个个天马行空的形象跃然跳入我们的眼中,他巧妙地将情感和色彩融入整个画面,讲述了一个个情节丰富多彩的故事,触动着我们的心弦。

创作的时候,静下心寻找心中最纯真的自我,或许不能像夏加尔这样直击人心,但至少能够打动我们自己,通过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也许有些人看不懂夏加尔的作品,认为他画得童稚,没有一丝的绘画写实技术。但笔者想表达的是,一幅好的作品,并不在于绘画上的炫技,也不一定要画得那么的写实精湛,但要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可以是感情的流露,也可以是对于人生态度与生活体验的感悟,但一定不是千篇一律的“方程定式”,夏加尔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何晶.夏加尔笔下恋人形象分析[J].美与时代(下),2022(08):77-79.

[2] 佳兰.夏加尔:生命的终点是一束花[J].艺术品鉴,2022(13):55-57+54.

[3]王璐菲.夏加尔的梦幻风格绘画对我创作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22.

[4]汪晨丹.偏执的“爱”——夏加尔的艺术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6.

[5] 邵玥.色彩心理效应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6] 张阳.从梵高的绘画论其艺术心理[J].艺术科技,2013,26(02):86.

[7] 周戴晶.马克·夏加尔作品的艺术心理定势[J].艺术大观,2022(07):54-56.

作者简介:

张凌雨(1998—),女,回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

猜你喜欢
夏加尔艺术风格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0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6:00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5:54
“超现实派”和夏加尔
幼儿100(2021年11期)2021-04-25 13:06:10
夏加尔 下
夏加尔 上
夏加尔 上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红楼梦学刊(2020年5期)2020-02-06 06:20:32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