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立志出乡关 诚心习艺能成器

2023-05-30 17:48:29雷国强
东方收藏 2023年1期
关键词:龙泉青瓷

雷国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出自《周易》的话,在笔者看来,完全可以用来概括与展示活跃在当代龙泉青瓷界的中坚力量——中青年艺人的精神风貌。在龙泉青瓷行业数以千计的中青年艺人之中,杨盛侃无疑是90后这一年龄段的实力派代表人物。其青瓷作品以造型端庄、釉色莹润、制作精致、古韵盎然为主要特色,为青瓷业内同行所称道,并深受国内外龙泉青瓷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笔者与杨盛侃结识,是在2014年春夏之交的某日下午,笔者造访其刚重新装修启用不到半年的“泥承”青瓷工作室。那天,西斜夕阳的余晖透过面西而立的窗户,将靠窗条案之上一字摆开的十几件刚出窑的青瓷作品涂上了一抹灿烂的金色光晕。这些类冰似玉的粉青、梅子青釉仿古青瓷作品,颇具宋瓷雅韵。若不是亲眼目睹,笔者不敢相信,它们竟然出自眼前这位刚20岁出头、不善言辞略显腼腆的青年小伙之手。更难能可贵的是,从他的言行举止中,笔者看到一种当代年轻艺人难得的成熟内敛、儒雅稳重的气质。多年的青瓷收藏研究养成的专业习惯,再加上探究事物之美的好奇之心,使笔者对杨盛侃的成长经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缘于共同的审美立场以及对古瓷收藏研究的爱好,我们一见如故,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经常在一起交流青瓷收藏鉴赏的体会以及探究青瓷历史文化的心得,也讨论青瓷作品的创作设计与制作工艺方面的问题。

在当代重视非遗保护的文化背景下,关于民间传统工艺传承方面的研究无疑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对于传统工艺传承核心要素之一的工匠的成长研究,却是一块短板。如何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借用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建筑师、美术史家乔尔乔·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里所创造的艺术家人物传记撰写与记录的方式,也可以借鉴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中所提出的“刻意练习”原则,来考察一名优秀工匠的成长轨迹。

一、少年立志出乡关

1992年,杨盛侃出生在龙泉西乡八都镇毗邻上垟青瓷小镇一步之遥的大坦村。龙泉青瓷在南宋鼎盛时期的窑区,主要分布在龙泉南乡的大窑、溪口、金村一带,而位于龙泉西乡闽浙交界一带的宝溪、八都、上垟、木岱口,则是近代以来龙泉青瓷的复兴之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区域又成为国家恢复龙泉青瓷产业之后重点建设的国营瓷厂的核心产区。自幼年始,杨盛侃就在家乡浓烈的青瓷窑炉烟火的熏燎之下长大,激发了他对青瓷的兴趣。

至于杨盛侃为何选择青瓷作为自己人生发展与安身立命的方式时,他认真直白地告诉笔者说:“父母都是农民,靠天吃饭,一辈子过得实在太苦。年少的我无计可施,在读完初中后,想着如果能够掌握一门手艺,用心去学去做,或许能改善一点家里的生活。我想了想,自己从小就喜欢青瓷,再看看这方圆百里,学手艺除了做瓷器还能做什么?于是,在我16岁初三毕业那年,就自己做主报名去读龙泉职校的青瓷专业,学习做青瓷。”

选择了青瓷,就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匠人。关于事业与理想,杨盛侃这样说:“理想?我也有过憧憬,但要建立在现实的可能性基础上,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选择了青瓷作为奋斗方向,不敢多想,只有认真学习、埋头干活,努力把东西做好,得到市场认可。先能生存下去,活下来就有希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盛侃对于生活与事业的追求有着超越其年龄的成熟认知,他对人生和未来充满自信和憧憬,也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因此他未曾有半点松懈。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杨盛侃的青瓷作品频频在各级博物馆与美术馆,甚至在国内知名的拍卖行亮相,并引起青瓷玩家的关注与收藏。他的未来与方向,他的艺术特质,以及将来个人风格的形成,都让人充满期待。

二、诚心习艺能成器

习艺者心诚、意志坚定,是学成手艺的根本所在。用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的观点来说,刻意训练的有效性是以每个事业追求者的梦想为基础的,以坚定的意志为动力的。那么,事业的梦想或者说志向从何而来?无疑来自植根于人内心深处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梦想成真,在于追梦之人所付出的千百倍努力。杨盛侃说:“我自幼对青瓷就有很大的兴趣,一块废弃在田间地头的青瓷残片,我可以把它当作玩具把玩半天。稍微长大后,跟着老师和同学参观瓷厂,看到一团团普通的瓷土,由窑工制作成器物的坯胎,上釉后再入窑经过炉火焙烧,一出窑就幻化出青翠、淡绿之色的青瓷。这种神奇的造物变化,激发出我探究其中奥秘的好奇之心。”对于自己学艺的艰辛过程,他很有感触地说:“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进了这个校门,自己应该学什么、做什么与怎样做。在校学习期间,除去上文化课以及吃饭睡觉外,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拉坯、修坯、刻花等基本功的训练之上。”

全面熟练掌握某一门类手艺的要旨是什么?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就是习艺者发自内心的真诚与成就圆满自我的自觉,此外便是在行动与实践方面的忘我专注投入与刻苦付出。手艺不是普通的概念性知识,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的动手能力,不能靠语言传授,主要依靠学习者在实际的制作实践活动之中的领悟与积累才能习得。

天道酬勤,2011年,刚从职校毕业不久的杨盛侃参加第二届浙江省青瓷技艺比武大赛,他以扎实的功夫和出色的表现,在自选器型拉坯、指定器型拉坯、器物装饰阳刻、阴刻四项全能项目比赛上拔得头筹,荣获总分第一的佳绩。之后,杨盛侃就被龙泉职业技术学校聘请为青瓷专业助教。随后,他又受学校安排,赴韩国康津郡学习交流青瓷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制瓷理念与艺术观念有所了解,拓宽了视野。专注的投入,使杨盛侃在职校学习期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但他十分清楚自己离一个成熟的青瓷艺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他在2011年通过考试进入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系统学习陶瓷制作与工艺理论知识。与此同时,杨盛侃还到他的职校青瓷艺术启蒙老师邵建军工作室学习。

杨盛侃成长的过程,正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池上》所云:“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初露头角的杨盛侃,逐渐引起龙泉青瓷业界同行以及收藏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这无疑给刚出道的他以极大的鼓舞。2013年,杨盛侃依靠家人東拼西凑借来的3万元,接手了龙泉老城区毗邻瓯江的一个小炉窑,在一间狭窄阴暗的小土房里创办了“泥承”青瓷作坊。

命运之神从来都是最眷顾有所准备的有志者,杨盛侃凭借其过硬的手艺与诚恳的态度,作坊开张第一个月就接到了第一笔订单——10套手工茶具杯碟的制作。初战告捷,给予他极大的信心,之后逐步风生水起,并很快引起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青瓷经销商的关注。当时由于其工作室烧制青瓷的窑炉比较小,所以他就扬长避短,抓住消费市场上刚刚兴起的茶道复古风潮,瞄准个性化“主人杯”的旺盛需求,取宋代龙泉窑经典碗盏造型,根据当代人的饮茶习惯,制作出便于使用的具有宋韵风格的青瓷茶具,并烧制出一批适合茶席布置与美化茶室空间环境的小型青瓷作品,一进入市场,反应就相当热烈,客户需求越来越大,很快他的工作室就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了。

2014年,龙泉市天和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子敬先生慧眼识珠,向杨盛侃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建立新的工作室,规模更大、条件更好。吴子敬先生是龙泉当地知名的企业家和青瓷收藏家,多年来热心关注龙泉青瓷产业的发展,每年都要拿出部分善款资助龙泉职业技术学校青瓷专业的贫困学子。就这样,杨盛侃迈上了其青瓷人生的又一个新台阶。

自从开办个人工作室后,杨盛侃就非常关注消费者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与反馈意见,同时深入研究学习青瓷传统古法烧制工艺。他说:“青瓷成型制作,对于我来说已基本没什么问题。但独立掌炉烧制青瓷,则是一个考验与挑战。自从开办个人工作室以来,我就一直留心对装匣、装窑、留火路、烧窑火候升温曲线控制等工序的研究。我觉得现代气窑烧制与古代龙窑烧制技术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怎样利用现代技术烧制出具有古典韵味的青瓷,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关于龙泉青瓷艺术的审美标准,杨盛侃认为南宋龙泉青瓷鼎盛时期的经典作品,是青瓷艺术不可逾越的一个高度:“南宋龙泉青瓷造型简洁明快、精致生动、端巧圆润、稳重挺秀,釉质类冰似玉、莹润如脂,具有东方古典艺术特质之美。”他在研学青瓷的过程之中,构建了自己的审美立场与鉴赏标准,“这几年来我重点研究与掌握处理青瓷作品的以下关系:学习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经典作品造型的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的黄金分割定律的处理关系;研究经典青瓷作品整体与局部的过渡与照应,节奏与韵律的协调关系;研究胎体与釉质表现的质感与肌理,调和与对比的适宜合度的美学法则。”

如何烧制出自己满意、顾客喜欢的青瓷作品?杨盛侃认为通过古瓷残器和瓷片标本,研究古代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领会经典神韵,这样路子会正一些。他说:“学习制作瓷器和学习书法、国画一样,属于传统技艺性的艺术,因此学习临摹古代经典作品这一关若不过关,就没有成长的可能。在古代特别是南宋龙泉青瓷巅峰时期的作品,已将器物的黄金比例控制到极致,臻于完美,我们后人实在无法企及。放胆创新与求变,对我而言,还有待时日,路途依然遥远,艰辛而漫长。”

杨盛侃通过书籍汲取知识的营养,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境界,他说:“面对传统青瓷制作的复杂工艺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我真切地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所以每当我的青瓷卖了点钱,除了接济家用,余下的就是购买书籍与古瓷标本,空闲之时就通过书籍、瓷片与古人对话。”

勤跑博物馆,多看古代龙泉青瓷标准器物,也是杨盛侃以经典来滋养自己审美眼光的一招妙法。他跑过国内的许多博物馆,甚至考察过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博物馆。逐渐地,他已不满足于通过书本之上的图片与隔着博物馆的玻璃来了解龙泉古瓷,开始接触龙泉当地的青瓷收藏家,通过他们及其收藏的古瓷实物与标本,进一步了解龙泉青瓷的传统制作工艺。由此,杨盛侃融入了龙泉收藏与研究的圈子,与吴子敬、蔡剑青、李震、叶碧泉、项宏金、季有福、胡镖、梧桐等收藏家和研究者成为亦师亦友的好朋友。在这些老师的指导下,他也开始收藏龙泉古瓷与青瓷标本。

师徒相传,代表着一种传承的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语境中,极为重视师徒传承的力量,尤其是传统手工艺更加强调这种传承的谱系关系。这种传承绝不仅仅只是技艺,更重要的是蕴藏在技艺背后深刻的行业文化信仰和工匠精神。2021年,杨盛侃正式拜李震为师。李震是龙泉青瓷世家李氏家族第五代传人、大国工匠、龙泉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龙泉青瓷中青年标杆人物,对于技艺的传承极为看重,因此对于后学的提携不遗余力,但也要求十分严格。李震和杨盛侃很早就结识了,彼此往来颇多,经过多年的交往,两人正式结为师徒关系,如今也已成为龙泉青瓷界的一段佳话。

杨盛侃对古代龙泉青瓷经典作品致敬的态度是虔诚的,始终怀有敬畏之心。他每复刻一件青瓷作品,从起意酝酿到动手制作,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与过程。比如凤耳瓶,为南宋时期龙泉窑烧制的青瓷经典代表作品之一,杨盛侃有意进行复刻,在心中酝酿多年,但迟迟没有动手。对此,他说:“复刻经典作品是传承文化传统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我们应该有敬畏与恭敬之心,不仅要复刻出它的造型,而且要留心它的韵味,只有型、神、韵、味都接近的作品,才能称为一件不错的仿古工艺品。”他为此花了数年的时间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2021年春节刚过不久,笔者应邀赴龙泉,见到杨盛侃刚入手的两件南宋龙泉窑凤耳瓶残件标本,一件为缺双耳的凤耳瓶,另一件为完整的凤耳。他激动地对笔者说道:“雷老师,我今年准备动手复刻龙泉窑南宋经典作品凤耳瓶。之前我只是通过书籍上的图片,或透过博物馆的玻璃窗进行揣摩,自从我找到了这两件标本,用手触摸、用心体悟,通过几个月来的研究,现已基本吃透了其造型比例,掌握了局部细节与纹饰处理工艺的关系,心中已有信心和底气了。”

杨盛侃对古代龙泉青瓷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也是十分用心和认真细致的。三年前,细心的他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一片南宋早期龙泉青瓷碗底的瓷片,其与一般常见的五瓣梅花、桃花纹饰不同,在碗底之上刻有一朵六瓣形的花卉纹饰,他就用手机拍了照片发给笔者,询问此间不同的原因。我们知道,梅花、桃花之花型,花开五瓣,其数同“五福”,所以古人取其“花开五福”之像,作为器物的装饰纹饰,喻吉祥富贵之意。在笔者的龙泉古瓷收藏中,也有一件龙泉窑南宋时期刻印有六瓣花朵的青瓷碗,他的提问也勾起了笔者探索研究的好奇心。这六瓣纹样是指何种花卉,又有什么样的文化象征寓意,这类器物的文化属性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青瓷纹样研究课题,笔者嘱咐他留意对龙泉青瓷器皿之上带有六瓣花朵纹样标本的收集。自此开始,杨盛侃在逛古玩市场时就特别关注带有六瓣花朵纹饰的标本,他前后花了3年时间,共收集到20余枚不同形制样式带有六瓣花朵纹饰的青瓷标本残片。我们在此基础之上合作撰写出一篇研究论文《南宋龙泉窑青瓷薝蔔花纹样考察與历史文化内涵初探》,发表在2022年第4期的《东方收藏》杂志上,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古代龙泉青瓷纹饰样式及其相关文化研究的空白。

三、立信为本可致远

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这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专著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人类大脑和身体创造能力之间的适应与发展的科学关系。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指出:“人具有创造世界的能力,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无限创造活動,人是一个符号的动物。”马科斯·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以,个人的能力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一个艺人的成长,只关注其技术能力维度的发展讨论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对于一个工匠或是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了“德艺双馨”的境界之说,在当下亦是如此。这也就是说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工艺美术家的成长,只有专业技术与艺术审美层面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有道德与人生修为层面的同步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工艺大师。杨盛侃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在其将近20年的青瓷制作习艺过程中自觉躬行。

杨盛侃对自己制作的青瓷作品有着极其严格的精选把关标准,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有一次,那是在五六年前,笔者在其工作室亲眼目睹了一件事,一位来自上海的青瓷艺术收藏爱好者选购了一件手工制作的玉壶春瓶,结果在打包的时候,工作人员误放了同一排的其他作品,让客人拎走。杨盛侃发现之后,马上打电话请客人再返回调换。笔者就好奇地问:“我刚看过了,这几件青瓷玉壶春瓶,大小釉色做工别无二致,为什么要客人回来换呢?”杨盛侃认真地说:“雷老师,刚才客人拎走的那件瓶子底部的釉面,有几个小黑点(因上釉或烧制过程中釉面之上粘上了几点铁元素而形成的细小黑褐斑),这种瑕疵不明显,不是专业的人几乎分辨不出,但我决不允许有瑕疵的作品从我手上流向市场。这点瑕疵现在客人可能看不出,但将来还是会发现的,客人愿意掏钱购买它,说明他是真心喜欢。我也应该用真诚之心加以对待,把自己认为完美的作品交给他们,这样才能心安理得。”听了这番话,笔者不禁对其刮目相看,更心生几分敬意。

如何让龙泉青瓷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过程中成为活态的艺术,从而服务于现实生活,近年来杨盛侃身体力行,通过观察与思考,撰写论文《传统文化活土下之龙泉青瓷创新方式初探》,发表于《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上。同时为了践行自己的青瓷艺术理念,他正在积极筹备创立全新的个人青瓷品牌,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新媒体手段推广龙泉青瓷,让龙泉青瓷的艺术新风紧跟时代潮流,为美好生活创造更多的诗意和情韵。

在踏实走好自己的青瓷艺术之路外,杨盛侃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从艺近20年来,他制作的青瓷创新作品在全国各类工艺美术作品比赛中荣获金银奖13项,并被省市县各级博物馆收藏。此外,他从2018年开始,就通过捐赠自己的青瓷作品,参加“百名工艺美术师剑瓷作品爱心拍卖”等爱心义拍活动,为慈善公益事业作贡献。

刚过而立之年的杨盛侃,致力于青瓷艺术的精行,自觉于俭德心性修为,磨砺自己的“精行俭德”。这样磨炼出来的自我姿态,与精心制作出来的青瓷作品,无疑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龙泉青瓷
Effects of drive imbalance on the particle emission from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a one-dimensional lattice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金桥(2023年1期)2023-01-13 06:16:34
龙泉青瓷
摄影与摄像(2020年4期)2020-09-10 07:22:44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博物馆青瓷藏品欣赏
青瓷出越窑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3:48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昆嵛(2016年3期)2016-09-23 16:09:16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深圳本土“青瓷”
——“官龙青瓷”——周汉新“汉新小器”青瓷壶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