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小学航模社团活动秉承“实践探究”“创新开放”的教育理念,力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意志水平以及视野范围。作为新型教育模式之一,航模社团课程通过与科技制作、科学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相融合,引导学生实现“玩中学”的目标。就小学生来讲,航模课程创造力与科技感丰富,对于学生探索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对此,文章就课程指导与评价模式的相关内容展开了探究与分析,目的是为有关教学人员在实际操作与演示中提供些许的理论与技术帮助。
一、小学航模社团课程开发目的及原则
为了持续彰显小学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提升与培养,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不断跟随国家创新性发展方向和目标,所以,航模社团活动在很多小学陆续开展起来,重点是对小学生展开系统的、初步的航模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
(一)目的解析
社团活动是小学航模教育的主要形式,一些学校受限于社团规模,不利于普及航模教育。开发小学航模社团课程,为航模整班教学开展做出了铺垫,有利于在小学阶段普及航模教育。航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授课者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小学航模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创设航模教师队伍;开发小学航模课程,有利于教育的规范化;通过开发课程将周密的学习计划制定出来,构建微课、PPT等航模课程资源,有助于稳定推动航模教育发展。
(二)开发课程的原则
第一,因地制宜。航模课程严格要求学校场地,要求室内外空间要充足,实际上很多学校空域都有限,怎样通过现有的空域展开航模社团课程一直是巨大的阻碍因素。然而航模具有极强的可挖掘性且种类繁多,所以在开展航模期间学校社团需要按照场地情况选取适合的航模项目将本校航模课程纳入其中。
第二,循序渐进。开展航模课程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因此需要秉着先后顺序开发此课程。先展开室内飞行模拟,在飞行模拟被学生熟练掌握后,再进行室外实体飞行。先从简易的橡筋动力飞机和纸飞机登高项目开始,再学习繁琐的遥控纸飞机和编程无人机等航模项目。在学习实践每种航模项目前,认真讲述制作模型的策略、要求与技巧。完成制作后,再学习观察空域与风向,之后调试模型,最后选取合适的起飞点展开飞行实践。
第三,可持续性。航模有着种类多样的器材,价格各异。其中,耗材是小学航模课程涉及的主要器材,而且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需要按照自身预算与经费情况选取合适的航模项目开发课程资源。不考虑后期学校经费情况,购进过于昂贵的航模耗材,会导致经费困难无法持续开展后续课程。为了航模课程能够更好地展开,经费受限的学校与地区尽量选择橡筋动力飞机模拟等航天模型進行课程教学,可少量购进价格较贵的滑翔机、无人机等来课外填充。
二、小学航模社团课程指导方法
考虑到航模教学内容以及社团活动兼具理论与实践双重特征,对此,我们与教学活动经验及航模社团组织经验相结合,因此,所开设的航模社团课程要充分地体现出“理论+实践”的组织与教学特色,因此,作为一线教师,需要从以下角度进行指导。
(一)讲解航模理论基础知识
本阶段可按照“周次”进行安排,其中室内讲授为主要的活动方式,为了确保后续的航模社团活动顺利的开展,彰显航模社团对学生科学技术素养提升以及掌握基本航模知识的作用,在开展实践活动前,需要组织展开完整且系统的航模知识讲解。
(二)社团活动实践阶段
社团活动实践阶段主要分三个步骤:制作航模、放飞航模以及改进航模。考虑到小学阶段孩子模仿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方面都存在优势,在制作航模阶段,老师可通过简易的模型展开示范,学生观摩之后,通过基本的“先模仿”“后制作”模式展开;在放飞航模阶段,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可利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放飞活动的组织,划分社团成员为多个组别,展开放飞模型的比赛,把放飞模型距离、实际高度、完整的落地性能等参数作为对比指标。其一,能够检查学生所制作模型的质量,找出他们在制作模型中暴露的问题。其二,能够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将活动的反馈效果加强。在改进航模阶段,可以结合室内与室外两种方式设置航模改进活动场所,改进航模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将航模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延伸,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个航模社团活动的内容。在改进期间,需要将量化指标构建起来,老师对学生活动进行归档,制定改进后的有关评价指标。
(三)社团活动实践指导案例
我们要深入学生中去开展航模课程实践活动,挑选这方面的特长生作为课堂小助手,挑选一些组织能力优越的学生担任每组组长。航模不管是制作亦或者飞行危险性都较大,所以,在课程实践中要将安全隐患尽快找出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文章针对《模拟飞行训练场》以及《无人机航拍》的案例展开了探究。
首先,分析学生情况。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学生们接触了信息技术知识,在下学期一些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有所提升,为学习电脑模拟飞行奠定了基础。小学生普遍好奇新鲜事物,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较快,因此对于学习航模课程会有所帮助。其次,分析教学目标及要求。第一,知识和技能。对模拟遥控器与飞行软件进行了解认识,可以阐述最少两种型号的模拟遥控器与飞行软件。第二,掌握飞行软件的校准、安装方法。第三,熟悉飞行技能。最后,教学过程的展示。为学生呈现不合理操作引发的飞机失事短片,进而将学生带入新课中,让学生回答短片中的内容:客机战斗机坠毁,模型飞机坠落。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飞机坠毁的呢?操作不合理,不够娴熟。对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坠机事件该怎样避免呢?通过飞行模拟,对飞行技巧进行熟练掌握。接下来层层递进,摸索新知识。模拟飞行的概念是什么。利用飞行模拟软件,对真实飞机飞行操作体验进行还原,进而熟练掌握飞行技巧。随后划分学生为多个小组,通过组长组织带领,有序规范地练习,从而将此节课的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各个小组,发现问题快速给予指导,并将模拟飞行的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各个小组反馈问题,在交流中提升。让组长汇报飞行任务的完成情况,飞行模拟时遇到了何种问题,师生不断交流,及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把握社团活动优越性
就航模社团来讲,它在校园众多社团中属于重要的“一份子”,那么,为了在学生心中彻底建立对社团的重视程度,航模社团应该同其他社团主动联系起来,特别是一些科技、信息类社团,凭借社团集群的优越性,将自身的知名度快速提升,进而将更多的学生吸引到其中。学校应定期举办社团展示会,航模社团积极把握宣传机会,把航模魅力积极展示出去,为了确保航模可以被学生近距离接触到,可以邀请学生到现场进行体验,保证学生能够大致的认识航模社团以及航模社团内的有关活动内容。
(五)活动内渗透专业知识
小学生本身对航模方面的内容就比较感兴趣,一提到能够自己动手拼接与展开户外放飞活动,通常都会十分的兴奋。然而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太长,容易溜号,因此无法持续地保持对某项事物的兴趣,如果长时间的进行某项训练,会感觉到厌烦和枯燥,所以,这就要求社团教师按照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强化。若是单一的停滞于比赛而展开短期训练,学生就认为这种航模训练的学习没有价值,进而导致其参与的主动性不断降低。案例分析:在一次半导体收音机比赛活动中,让学生反复操作相关训练内容,让学生训练程度不断提升,之后学生也取得了优良成绩,但是在比赛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问题:收音机通过何种原理完成了收音操作,这个问题给了学生和教师启发,学生不但要关注相关的技能操作,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在社团活动中才可以独立的思索问题,并找到问题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将其不断尝试的动力激发出来。
三、小学航模社团课程评价模式
通过合理的活动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航模社团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航模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情况,进而为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奠定基础。
(一)评价注意由点到面,关注活动氛围
众所周知,航模社团活动具备较强的实践性特征,为了确保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所以,要更加丰满的设置室外活动内容。就室外活动来讲,要合理投入现有教学设备,因为在小学义务教育开支范畴内并没有社团类教学活动的身影,所以,我们在评价课程开展情况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投入情况。初始阶段学生会抵触购买设备,所以活动组织者,要做好家长和学生的交流工作,对航模活动的好处与意义进行充分了解,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活动之中,伴随参与者的增加,进行从点及面的评价,最终将家长和学生抵触购买设备的心理打消。
(二)多样灵活的教师评价鼓舞学生进步
航模社团活动中,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学习态度以及方法,这是重要的活动评价手段,也是调控活动的重要方法,有着引导、帮助以及鼓舞学生有效展开后续学习与操作,是教学与活动的重要构成环节。教师按照不同的评价内容,可对不同方式进行灵活应用,主要包括。
其一,帶激励性质的语言。在任何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快乐都能推动学习的继续进行。通过航模活动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能够将学生的喜悦情绪激发,此种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向所提倡的方向自觉努力。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听取、公正对待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某个同学在航模操作中总是缺乏自信,教师应该鼓舞他:慢慢来,别着急,老师在一旁看着,你肯定能操作好。在他将第一步迈出后,应该借此机会表扬:看,你做得多好。通过反复的鼓舞,他不再左思右想,无从下手,树立了信心,在学生操作中出现问题时,可以这样说:尽管你操作的不完全正确,但是我还是应该肯定你的勇气,让学生感受到鼓舞和肯定。评价中应用口头语言也需要因时和因人而异,合理的把控评价对象与时机。
其二,体验语言要丰富。在评价学生航模中的表现时,不但要通过语言表述,还可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如对他们在操作演示或者回答给予竖大拇指或者鼓掌的鼓励,在操作中可以用“OK”的手势等进行鼓舞,或者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安慰的动作,一个甜美的笑容等,都可以传达我们对学生的认可与赞许,进而将愉悦感带给他们。
(三)活动评价“根”的夯实
其一,了解学生。在航模活动中,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出发点,可通过观察、模拟操作、实践演练等方式构建学生“档案”。首先要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不可对学生盲目地提要求,航模任务的可行、合理性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这样做:第一尽量将每个学生的名字记住,活动中可以直呼大名;第二,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即航模活动的学习情况怎样?第三,学生在过去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了哪些,如此一来,评价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其二,熟悉活动环境。首先对室内与室外活动设备的应用情况要熟悉和了解。哪些设备、软件可以应用,不能应用哪些软件要率先了解。同时,要分析航模环境的允许程度同活动任务是否相违背,不然任务一旦无法完成,就会非常尴尬、被动,还何谈对学生的评价。
其三,活动整合。走课程整合之路是新课改下明确提出的新规定,在航模社团活动中要主张与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信息技术学科。实际上,航模社团课程本身的学科性质就不够严谨,也不存在严谨的学科体系,它不但含有技术教育成分,同时肩负着实践练习的使命,属于综合性课程。因此,我们应该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给予他们更多自我操作的机会,融入更多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活动与多学科的整合。
(四)评价内容力求多元化
要多层次、多方面立体地评价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能够将学生自信心增强,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此外,又将多元化条件为评价主体创造了出来。对此,可以设定这样的评价内容:航模理论、操作技能、设备维修、模拟飞行等,比如,在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器试飞中,为学生渗透我国在航空方面取得的成绩、成果。总的来讲,一些行动是由思维决定的,所以不可失去原来的本意展开评价,要时刻关注学生自身发展情况,展开多元化的评价和引导。
四、结语
总之,作为多次航模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实践者,在对实际航模社团活动制定前,一定要同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充分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和训练方案,确保参与社团活动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得,在具体活动中不断完善社团活动细节,定期展开经验教训的总结,进行活动内容的动态调整。总的来讲,成为一名优秀的航模社团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者任重而道远,为了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航模技术素养,还要众多社团专业教师一同努力,共同奋进。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小学航模社团课程指导与评价模式探究”(项目编号:GS[2021]GHB162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