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对联,大语文

2023-05-30 05:03宋治洲
师道 2023年1期
关键词:众生上联对联

宋治洲

对联,又叫“对子”,雅称“楹联”“联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融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轻骑兵”,更是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简单灵活,便于操作,成为旧时私塾里最常见的一种语言训练手段。鲁迅先生就曾在其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鲁迅先生后来能有那么大的文学造诣,我想幼年的“对对子”应该也有一份功劳吧!

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也仿照私塾里对对子的形式搞了一堂“对联”课。我首先给学生们普及了“对联”的创作规则。出于方便初学的目的,我把“对联”的规则概括为两点:一是上下联既要“对”(即上下联字数、词性、形式要对应)又要“联”(即上下联存在关联性);二是上下联最后一个字分别取仄声(简单来说,对应普通话四声的三声和四声)与平声(对应一声和二声)。

经过前期的预热,学生们对“对联”的概念及基本写法有所了解了。我们的课堂活动相应地也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起来。

一、对联的对称美

对称性是汉字独有的存在方式,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它深深印刻上了我们中国人所独有的哲学思维与审美情趣。而这一点在对联中更是当之无愧的“硬性指标”,不容偏差。正是由于对称的存在,我们才能很好地感受到汉语的齐整与典雅。如“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名联对仗极佳,因而也就极富视觉与听觉的美感。

首先,我给出了上联:黄叶纷纷如蝶舞。

同学们或低头沉思或仰首冥想。

生:万花飘香醉人心。(很快地)

师:嗯,够快啊!但大家看一下,符合不符合对联的要求?

生:上联的“纷纷”没对上。

师:很好,那如果还要保留原意,换个什么呢?

众生默然。

师:平时的积累真的很重要。大家为什么想不到“郁金香”的“郁郁”呢?另外,下联的“万”是数词也不对应啊!

生:“鲜花郁郁醉人心”呢?

师:嗯,这个就好多了。

生:老师,“白雪皑皑——”后边不知道该怎么对?

师:上联是具体而微的描写,下联用“白雪皑皑”是笼统而言,且为静态,如何用一个比喻形容确实不容易马上想到。

生:老师,我换成“白雪扬扬似絮飞”,怎么样?

师:嗯,这个不错!化静为动,有了活力,而且自然联想到“柳絮”,我猜你一定想到了“咏絮才”的故事。(初一的学生正好学过《世说新语》“咏雪”的故事)

众生也纷纷点头。

师:对啊,这就是积累的好处啊。不过,“白雪扬扬”换成“白雪飘飘”是不是就更与“絮飞”搭配了呢?

二、对联的音律美

诗词讲求韵律,对联也不例外。像西湖岳王庙前的那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以及描写西湖之美的那副“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读起来高高低低、停停顿顿、平平仄仄,充满了旋律美。对联和诗词一样,好读、好念、富于韵律感的才容易传播,容易识记。相反,韵律不佳的,读起来别别扭扭、诘屈聱牙,就会很快被人遗忘。

师:我的上联是“莺飞草长”。

生:雁去叶绯。(沾沾自喜地)

师:(点点头)对上是对上了,但为什么不说“叶红”?

生:“绯”字显得高级。

(我想,他说的意思是“绯”比“红”高雅吧,但对联等书面文字不是靠单个字就高雅起来的)

师:而且读起来也有些拗口。你們读读看。

(学生们默读后点头认同)

师:这就是因为“去、叶”是两个仄声连在一起的缘故。我建议把“叶”字换一下,你们看换什么字好呢?

生:(窃窃私语)换成“花”字。

师:秋天有花吗?

生:菊花啊!

师:好!不过菊花多是什么颜色呢?

生:黄色!

师:所以“雁去花红”就要改成——

生:雁去花黄!

师:你们再读一读,感受一下。是不是顺口多了?

众生纷纷点头。

生:梅花雪飘。

师:下联的“花”不对了,换一个“梅X雪飘”。

生:梅绽雪飘……

师:看起来还可以,不过“梅绽”?“煤站”?贩卖煤炭吗?

众生哄堂大笑,该生含羞低头。

师:为什么大家笑呢?这还是声音上的问题,好的联句不仅意境美,声音上也最好无歧义,让人一听就懂。杜甫不是写诗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嘛!白居易写诗更是要到达妇孺可懂的地步。我们呢,写对联也要做到既字面意思好,又听感上没歧义。

三、对联的知识性

有人说对联是汉文化语言运用的集大成者,几乎所有的汉语语言现象都可以在对联中找到。这也是对联这种文学形式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生:我出上联——人才济济我们班。

生:我对“美女如云到处有”。(脱口而出)

师:同学们,对联的规则不能忘记啊!

生:哦,那我改成“人才济济在这里”。

师:(点头)这个可以。

生:那我的下联也换成“天网恢恢无处逃”。(急切地)

师:“无处逃”和“在这里”对得上吗?对联对联,不能只考虑“对”而忘了“联”啊!(再次提醒,其实传统文化的接续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提醒下植入学生心中的)

生:噢,那我把上联换成“逃之夭夭哪里寻”可以吗?

很快有人“挑刺儿”了:“尋”是平声啊!

生:那就改成“逃之夭夭哪里找”?

师:“找”是可以的,但对联用词最好雅一些,不用“找”可以用……

生:觅。(一个女生羞涩地说)

师:对啊!“逃之夭夭哪里觅,天网恢恢无处逃。”很好的一副联!

这时,有个同学跳出来纠错:老师啊,上下联都有个“逃”字啊!你不是说对联最好不用重字吗?

师 :咦?是呀,这个怎么改呢?(我笑着看着他们)

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我们可以这样改一下,把“逃”改成“桃”。

生:老师,可以这样改吗?(一脸质疑)

师:可以啊,这就是大家以前学过的“通假字”问题啊。“逃之夭夭”本来是《诗经·周南·桃夭》篇里的一句,是说桃花的绽放,而后人取“桃”的谐音变为“逃之夭夭”,含诙谐幽默之义。如《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知卢才听见钮成死了,料道不肯干休,已先桃之夭夭,不在话下。”郭沫若《创造十年》里也有一句“就这样在那儿住了有一个礼拜光景,工作丝毫也不能做,并连逼在近旁的太湖都不曾去过,又只好桃之夭夭了。”这样换完全没问题!

“想不到对联里还有通假字。”同学们小声嘀咕。

师:同学们,这就是知识的活学活用啊!通过学习写对联,大家可以复习很多常见的语言知识的。

看着同学们点头称是,我不禁窃喜: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有效啊。这时班里最害羞的一个女孩子也难得举手要出个上联:“流水不争先。”我顺势在黑板上写出“流水不争先后”,问她:“明白为什么加个‘后吗?”她羞涩地点点头。

师:同学们这个上联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与世无争的意思呗!

师:嗯,意思不错。但大家想想看流水奔流不息与不竞争的意思是否相合呢?我建议把“流”字改一下。

同学们若有所思。我“期待”地看着他们。

生:静水不争先后。

师:嗯,这就符合了。静默的湖水像沉默的哲人,不与世俗争短长!这一改合情又合理,还有了点儿哲理的味道,不错啊!就看你们的下联了。

生:老师,我对“山峦只抢高低”。(一向在课堂“酣睡”的“睡神”也按捺不住联对的热情)

师:很好啊,把高高低低的山脉拟人化,仿佛他们在争抢地位。

此刻,同学们也对平时连作业都懒得交的“睡神”刮目相看了,连连向他竖起大拇指。

四、对联的民族性

德国学者洪堡特曾经说过,语言是每个民族的一面“镜子”,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确,作为中华文化独有的文化现象之一,“对联”更是彰显着汉文化的精神世界。

师:我的上联是“莺啼春暖”。

生:我对“雁迁果香”。

师:也算对上了,但“雁迁”属生造词,最好不用。另外,大家知道“大雁”或“鸿雁”在中华汉文化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象情致呢?

众生默然。

师:在我们的古诗词里有很多关于“雁”的诗句,如薛道衡的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范仲淹的词《渔家傲》里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家体会下这些词句中的“雁”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因素呢?

生:思乡、离愁。(恍然地)

生:孤独、寂寞。

师:对啊!汉诗文中“雁”的含义多是哀愁的。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后边的“果香”——瓜果飘香,一派丰收在望之景,是不是还能搭配呢?(强调语言中的协调性,更是民族性)

众生点头默思。

生:我对“熊眠雪飘”。

师:哦,这个呀。大家评一评,这个对得怎么样?

生:感觉有点怪。

师:哪里怪呢?

生:(摇摇头)不知道。

师:这表面上看是一个搭配问题,但从深层次上看还是文化习惯的问题。我们汉民族对“熊”的理解多强调它的凶猛、强壮。如“虎背熊腰”“熊韬豹略”“熊罴之士”,《尚书·牧誓》说,“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罴”也是一种像熊一样的猛兽。再就是用“熊”来代表笨拙可笑的人,如民间俗语“熊瞎子绣花”“狗熊掰棒子”等。我们今天不是还把顽劣、淘气的孩子叫“熊孩子”嘛!而用“熊”来表示可爱安详之义则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想必这个同学是看惯了“好莱坞”的童话故事吧!

生笑。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而对联的特性则是字数相等、词性相似、结构相应、平仄相对、讲究意境,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韵律感强,完全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另外,又由于对联短小精悍、题材广泛、即学即用等特点,非常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要求。因此,也深得学生喜爱。这堂对联课学生们的表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学习对联其乐无穷。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了兴趣,语文课还怕学不好吗?而培养学生喜欢母语、热爱汉文化又正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本所在。记得冰心老人曾在《我家的对联》中深情地写道:“我这一辈子,在师友家里或在国内的风景区,到处都可看到很好的对联。文好,字也好,看了是个享受,我以为我们中国人应该把我们特有的美好传统继续下去,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给他们一个优美的艺术的气氛!”而我们的这堂课,则可视为一次传统的回归。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礼仁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众生上联对联
牛年春联集锦
写在六合金光寺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小试身手
慈怀众生
羊年春联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