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洋 卢阳 吴静云 冯思洁
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此时我们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善青少年体质,并且建立完善的竞技性人才结构,此时不应当将竞技金牌作为其中的目标,而是需要师生双方都应当将提高学生体质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并且形成了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全新时代。体教结合的出现,对于体育竞技金牌价值进行强化,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促进举国体制当中的金牌战略,同时形成避免运动员出现忽视文化学习这种情况,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注重体育锻炼。在体教融合的过程中,不仅将两者相加,同时还需要对于人们的教育价值认识进行深化,并且建立完善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将竞技人才培养与国民教育体系相互结合,对于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升华。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逐渐的深入,跆拳道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等教学思想,保证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开展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能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更好提高个人体能,这也成为当前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的一项中心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数据采集
研究对象为某大学在校学习跆拳道课程的学生,利用抽样调查方式,选取500名学生,其中正在学习的学生353名,跆拳道体能课程教师为15名。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与文献,确定好此次研究的思路,并且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工作。
(2)专家访谈法
利用专家访谈法,可以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验证与研究,随后对于本次研究,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参考。
(3)实验研究法
以某大学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后针对跆拳道体能课程建设当中,将体教融合加入其中,对于学生的影响情况,随后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高校体能训练课程建设情况。
3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跆拳道体能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跆拳道是在1988年首次作为奥运会表演项目,出现在了韩国汉城的奥运会上,随后在1994年奥委会正式通过了将跆拳道作为悉尼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跆拳道也成为当前快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人们追捧的一项体育运动。虽然跆拳道这项运动在国内有着有较短的发展时间,但是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且也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仅深圳地区就有16万的小青少年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因此可知,跆拳道在我国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一项具备良好发展趋势的运动项目。
3.1 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体能训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所具备的竞技水平得以提高,此时就对于授课对象所具备的身体素质,提出极高的要求,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后发现,高校大部分的学生具备身体技能情况较差、起点较低等问题,因此可知,在高校内增加体能课程,应当将普适性作为基本的原则,将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随后与体能训练课程学科特点更好的融合其中,为更多参与跆拳道课程的学生,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体能课程,将大范围、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能水平,作为基本的内容,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所具备耐力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地搭建科学与运动之间的桥梁,随后将多学科理论应用到体能训练课程当中,保证体能教学具备极高的科学化水平,为后期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提高全民的健康与体质,提供更多的参考。
3.2 教学重点
3.2.1 掌握大量信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
在教學过程中,高校应当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将可靠的对策加入其中,并且形成完善的人才预知体系,将此作为基础,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积极的了解市场所出现的动态情况,掌握不同的信息,清楚地了解到当前职业发展所具备的情况,并且了解到市场的发展动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体素质作为基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
3.2.2 体能与技能相结合
以“耐力”为核心的体能训练课程,有着技术动作相对简单、便于掌握和开展的天然优势,对授课对象心肺机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保证体能训练课程自身学科系统性、连续性的情况下,设计符合教学对象实际身体素质水平的相关教学内容,并控制好负荷的量与强度。将腿法、基本功等作为重点,将一系列的专项体能训练加入其中,此时教师也需要重新的思考自身所设置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后期教学中是否需要不断的去调整课程内容,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教师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并且确定好日后改革的方向。除此之外,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面向不同运动能力、不同爱好、不同健康水平的学生,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于教学课程,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并且开设难度不一的体育传统体育项目以及受到学生欢迎的新型运动,这样才能充分的满足学生对于多元化运动项目所提出的需要。在开设跆拳道课程时,也需要充分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对于跆拳道运动做好网上交流和指导工作。通过为学生上传如何提高跆拳道水平的课程音效,打造完善的知识平台,帮助学生日后学习更加的便利。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校园内举办跆拳道各类比赛,促进跆拳道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3.3 教学内容
在当前跆拳道教学当中,有时难以避免会面临比赛,此时就需要对于比赛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作为参赛双方运动员,其所具备的技能、技法其实并不悬殊,很多时候比赛胜负往往取决于运动员是否能够在比赛当中具备良好的体能,而此时具备良好体能,也成为提高自身水平的必要条件。当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能时,能够在实战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且获得更多得分的机会。针对学生开展体能训练课程过程中,就要求教师从跆拳道运动特点和学生的体能要求、体能情况出发,通过大量的运用与跆拳道运动相关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体能,并且确保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更加满足要求。(如表1)
3.3.1 耐力训练
教学过程中按照“初始状态诊断一体能训练实践-总结性评价”的模式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包括跑步耐力、力量耐力训练等。跆拳道比赛需要双方在场上长时间比赛,并且找准时间和机会发起进攻,所以需要对于学生的耐力情况进行训练。因为跆拳道运动被列为搏击类运动,此时就需要双方抓住最适当的机会开展进攻,而防守的一方,也需要做好反击和防守,在不断寻找时机进攻和不断试探对方时,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此时也十分的考验学生的耐力情况,所以需要为学生安排合理的耐力训练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保证学生的耐力素质得以提高,那么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定期举办一些长跑训练,比如初期可以完成五十米跑、四百米跑、八百米跑,当学生适应之后,不断的延长运动距离,可以延长至一千米、一千五百米。通过长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耐力。
3.3.2 速度训练
在跆拳道这项运动开展过程中,因为需要运动员具备快、准、狠的拳法和腿法,这样才能避免对方具备一定的喘息机会,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所以学生需要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踢腿速度和出拳速度。此时跆拳道运动员所具备的速度素质,包括移动速度、动作速度以及反应速度。在这时,教师需要训练学生学会听口号,完成变速跑练习、踢腿练习、出拳练习、变向跑练习等。想要提高学生的出拳速度,同时也需要将步伐练习、高抬腿练习等加入其中,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速度得以提高。
3.3.3 力量训练
学生只有具备瞬间最大力量输出的能力和最高频率的力量输出,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对于学生开展力量训练时,需要将其作为一项基本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的下肢力量进行训练,关键是包括下肢爆发力训练,比如悬垂举腿、侧踢腿、两脚交替各方向跳等。除此之外,立定跳远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下肢力量得以增强,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下肢力量所具备的爆发力。
3.3.4 柔韧训练
从跆拳道运动特征出发,可以发现运动员的腿部、腰部、胯部、踝部的肌肉应当具备良好的伸展能力,也应当具备极好的运动幅度。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那么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动作完成的速度。柔韧素质越高,学生的防范和进攻范围就变得越广,同时也有着越来越快的攻守交替速度。在对于学生进行训练时,教师可以采用拉伸方式,拉伸方法包括静力拉伸和动力拉伸两个方面,不同方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训练任务选择适当的方式。除此之外,瑜伽、体操等运动也能够使得学生的柔韧性得以提高。
3.3.5 灵敏性以及协调性训练
跆拳道运动主要是依靠运动员下肢运动作为重点,所以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下肢所具备的动作速度,往往会依赖于全身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从攻防角度来看,可以发现跆拳道运动员防守和进攻的交替转换,完全依赖于全身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4 教学实施效果
3.4.1 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体能作为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主要是由素质、机能、形态三个方面组成。素质作为体能外在表现形式,更是人体体能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課程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将耐力、速度、容忍性、灵敏性等作为课程的出发点与核心,强调如何去提升学生的耐力、速度、容忍性、灵敏性等,此时教师可以从肺活量训练、立定跳远训练、引体向上训练、仰卧起坐训练、1000米跑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体能,由此也能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跆拳道能力。
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能够反映出人体当中的下肢力量、上肢力量以及腹部力量,通过表二可以了解到,参与实验的同学总成绩都有所改善,仰卧起坐更是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其他几项则是较为明显的差异。50米跑训练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度以及移动能力,这也代表人们所具备的速度水平。通过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可以使学生的50米跑成绩得到明显的改善。
3.4.2 实验前后体质成绩对比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训练课程开设以来,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逐年提高。虽然优秀率几乎没有提高,但2019年和2020年,优良率和合格率显著提高,分别增长38.5%和47.33%。因此,在开设专项体能训练课程后,影响最大的群体是体质测试成绩处于未达到良好和不合格的学生,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一致。
4 建议
高校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开设跆拳道体能课程,想要提高训练效果,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下述几点:首先,高校应当对于体能训练课程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保证学生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能,日后才能更好地发展,在进一步地贯彻体能测试方案与成绩管理方法时,充分的展现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二是高校跆拳道课程应当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体能训练课程终极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参与体能训练时具备乐观的心态,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与鼓励,由此可以改善训练的效果;三是在体能训练,教师应当保证制定的训练方案具备循环价值,在训练时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去锻炼身体,随后鼓励学生辛勤付出努力,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确保学生认识到提高身体素质,能够保证自己受益匪浅,这样才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可靠的借鉴与参考。
(作者单位:南方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