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活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 “中国创造”

2023-05-30 04:05本刊编辑部
雷锋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创造题词学雷锋

本刊编辑部

毛主席是一个对群众实践活动有着深刻敏锐感的领导人,一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全国学雷锋活动已经60年了,以今天为基点,回望历史,前瞻未来,进行全景式的观察,越来越强烈感受到这场社会实践的厚度、长度、宽度、高度。学雷锋活动是党和人民的选择和创造,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中国创造”。

一、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前后的时间刻度,看學雷锋活动的主体性

全国性的学雷锋活动,是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1963年3月5日公开发表为起点。而此前,在沈阳军区,还有辽宁抚顺等地已经开展学雷锋活动了。

沈阳军区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是从1960年的11月份开始的。1960年11月26日,沈阳军区工程兵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前进报》一版套红刊登雷锋事迹报道,并配发社论。1961年,雷锋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十万百姓自发走上街头送别雷锋。一个多月后,第一个雷锋事迹展览在雷锋连队开办。不久,雷锋事迹展扩大规模,在抚顺市开展,后复制了160多套,分发到辽宁省各地同时参展,辽宁地区就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用两个整版报道雷锋的事迹,周总理“灯下读雷锋”,感到雷锋事迹会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推动新华社、《解放军报》等各大报纸大规模宣传雷锋。毛泽东主席阅读雷锋事迹后,对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说:“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包括我自己,我也向雷锋学习。”

毛主席对雷锋的评价,引起中央军委的重视。1963年2月9日,总政治部向全军下发关于《号召全军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的通知,总政编发《雷锋日记》下发全军。在这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光荣称号。2月15日,团中央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3月5日,《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刊登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一个全国性的学雷锋活动红红火火开展起来。

当然,毛主席为雷锋题词,有着更深沉的对刚刚建立起来新中国前途命运的考量,还有对复杂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培养教育新一代接班人的谋划。除此之外,他从辽宁军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取得的成果,看到人民群众改造社会、完善自我的觉悟和力量。1961年3月20日,辽宁复县高三学生给雷锋写信说,“学习了您的模范事迹的材料后,我们深为您——个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高尚品质所感动。您真是毛泽东时代的好战士,是党的好儿女。您为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的实现忘我地战斗着。您给我们全国青年树起了一面红旗,您就是我们青年前进的方向。”

毛主席是一个对群众实践活动有着深刻敏锐感的领导人,一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辽宁军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热情和成果他看到了,群众的呼声他听到了,群众的需要他也了解到了。毛主席强烈地感受到先进文化创造所迎来的从未有过的契机,透露出实现文化飞跃的浓烈愿望和激情。毛主席欣然挥毫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领袖题词与人民群众实践的互动,创造了一段恢宏的历史。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学雷锋活动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全国60年学雷锋根深叶茂,这个“根深”就是雷锋扎根在人民群众中,这个“叶茂”就是人民群众的传承发展,雷锋爱百姓,百姓爱雷锋。人民选择他、崇敬他、学习他,人民的立场就是领袖的选择,党的选择。学雷锋活动是人民和党中央、毛主席同心协力的“中国创造”。

二、从雷锋精神的生成发展,看学雷锋活动的时代性

雷锋精神是我们在理论研究宣传与实践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然而,雷锋精神概念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随着学雷锋活动逐步深入与成熟才概括出来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最初使用“雷锋的优秀品质”或“雷锋的这个精神”概念。在学雷锋活动开展初期,人们经常使用“雷锋事迹”“雷锋的优秀品质”一词,那时还没有形成“雷锋精神”的概念。

第二阶段,毛主席与秘书林克交谈中,强调“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高屋建瓴指明雷锋精神的本质属性,为雷锋精神概念形成奠定基础,提出依据。周总理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精准地阐释了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特质。

1963年3月20日,解放军报社论《学雷锋看行动》中,使用“雷锋精神”这一概念。这是党和国家、军队权威媒体,首次使用“雷锋精神”概念,不过,当时论者对它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与“雷锋的品质”相差无几。

第三阶段,是1983年3月5日,首都各界举行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2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了题为《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锋》的讲话。这篇讲话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对“雷锋精神”进行全新的诠释。讲话指出,“在学习雷锋的号召下,涌现出数不完的雷锋式的先进人物。这些人物有各自不同的经历,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像雷锋一样贯穿着共产主义精神。——许许多多雷锋式的人物继承着雷锋精神,又不断把新的内容注入和融汇到雷锋精神之中,丰富它,发展它。今天我们所说的雷锋精神,已经成为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的结晶,已经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展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象征。”。一个“结晶”,一个“象征”,表明这里讲的“雷锋精神”概念较比20年前的“雷锋精神”,已经脱离个体的姓氏,更具抽象性。不仅仅指称个体的品质,而是群体共有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大写的“雷锋”。与之相联系,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从小写的“雷锋”到大写的“雷锋”,不是概念的运动,精神的运动,而是学雷锋实践活动的运动,是决定支配学雷锋活动的社会的运动。毛主席常讲一个重要思想,“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雷锋精神”概念的逐步成熟,显示出学雷锋活动的时代性。学雷锋活动,以及与之伴随的雷锋精神概念所取得的每一阶段的成果,没有终结它的发展道路,相反,而是开辟了日后创新实践的可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这一要求,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是首要的第一的辩证法思想。不能把雷锋精神视作固定的不变的东西,而要看作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东西,要随着新征程的进程,发掘它的时代内涵,才能切准时代脉动,发挥它对实践的反作用力。

三、从雷锋精神的文化厚植,看學雷锋活动的民族性

毫无疑问,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包含了雷锋的事迹和日记,但这仅仅是雷锋精神的重要承载与表现,并不同等于雷锋精神博大精深的全部内容。

中国人有句老话,有时候看一件事,前推800年后看80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又是永恒的。它是5000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顺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寻根探源,你会发现雷锋精神所蕴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版”,是我党我军宗旨的“楷模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版”,是人类文明道德的“中国版”。

雷锋是中华文明道德的人文符号。龙,寓意中华文化;长城,寓意人民军队;“镰刀斧头”,则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标志。但这些都是物质的符号,雷锋则是一个人文符号,那微笑的面容、响亮的名字、脍炙人口的哲语,成为一个美好的象征。发现这个“好人符号”的是邓小平,“十年内乱”中,给老人和抱孩子的妇女让座的美德丧失,老太太不是“愤青”,而是一句诙谐“雷锋叔叔不在了”,表达了“雷锋回来吧”的强烈呼唤。从此,“雷锋叔叔”成了好人的称呼。同样,在汉文化的语言体系里,自打雷锋出现,“学雷锋做好事”就称为一个绝配的词组,也成为人民对学雷锋的定位。毛主席说:“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有人说,学雷锋不光是做好事,请问“做好事”的概念是什么,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情都是好事,这就是毛主席对“做好事”的解释,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城市、一个中国,人人都学雷锋做好事,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啊!中国报刊万多种,但以人名命名的杂志就一种,她叫《雷锋》,此《雷锋》不是彼雷锋,是身边的“你、我、他”。从人名到刊名,雷锋是一种寓意,是一种文化。英国学者要破解一个谜:一个苦难的孤儿为什么是人类大爱的典范。美国人称“雷锋团”是“一支值得信赖的为人民服务的部队”。60年前,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描述雷锋的文章《红色中国:成为那颗螺丝钉》,文章说道“年轻的共产党员雷锋在死后被追忆为集体主义下的孔夫子。”60年后,西方人把雷锋作为“东方的耶稣”。我们且不论他们说得对与不对,但他们把信奉的宗教文化符号,用雷锋这么一个活生生的面容来比较,这不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自豪吗?我们可以把凡人变为道德圣人,这就是人类文明道德史上的“中国创造”。文化自信是一种更深厚更广泛更持久的自信。我们有5000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文化,有广大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文化,有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军事文化,这都是支撑我们信仰的文化基础,凝聚14亿人民理想的深厚土壤。文化自信是一种综合体,但在这个“综合体”中有一种独具中华特色的自信,那就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于至今”从未有的现象——雷锋文化。

因此,重视和研究雷锋作为文明、道德、人文符号的起源、形成和未来的发展,强化这个符号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强化这个符号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对于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对于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必将影响深远。

四、从雷锋精神的对象化,看学雷锋活动的永恒性

学雷锋活动60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纪念学雷锋60年的重要指示中,从三个方面给予明确的回答,指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三种现象一个指向——人。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所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我们常讲,“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永恒的根由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合力的结果,用平行四边形来比喻。雷锋精神永恒,学雷锋活动永恒,也要靠合力,也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党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的组织动员是关键,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根本,雷锋精神先进性是要件,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是主体力量。四条边的合力聚集在主体人的身上。所以,总书记总结的60年成果聚焦于人。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这一成果,也实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的战略设定。追溯二十世纪初,学雷锋活动开展半年时,《人民日报》发表第一篇总结学雷锋活动成果的社论。社论指出,“事实已经证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是对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对青年干部和青年群众进行长期教育的口号,是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新人的口号,是‘百年树人的大计”。

根据中国文明网的报道做个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10年来“中国好人榜”推出中国好人12214名。除此之外,10年来国家层面选树表彰了4594个学雷锋好榜样(模范个人和集体典型)。他们中有: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三位“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520人;时代楷模124位;学雷锋“四个100”先进典型3200个、学雷锋标兵350位。虽然榜样模范名称不同,但他们身上体现出忠诚为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刻苦专研、艰苦奋斗等雷锋精神的共同特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当代价值,这些榜样模范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其人格感召力、情感共鸣力和行为带动力,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60年,学雷锋活动的主体性、时代性、民族性和永恒性,凸显学雷锋活动是党和人民的选择与创造,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中国创造”。

今天,纪念毛主席题词60年,奉献的就是60年的“中国创造”。

历史是由一个个的刻度组成的。

60年学雷锋,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深刻记忆,它记录雷锋的温暖,记录时代的波澜壮阔,也刻度着我们的青春成长。本期特刊从中采撷了60枚,以飨广大读者朋友。

本期特刊由雷锋杂志社和长沙市社科联联合组织,得到了全国各地宣传部门和学雷锋团队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执笔:陶克  翟元斌)

猜你喜欢
中国创造题词学雷锋
题词
题词
首页题词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
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