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编剧王小枪:营造良好干群关系,不是靠空喊口号

2023-05-30 12:23曾勋
廉政瞭望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验生活大院县委

曾勋

《县委大院》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县域官场生态。从数据造假到政绩泡沫,从拆迁到环保工作,基层的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正如编剧王小枪所说的,是“踩着一辆独轮车,手里还扔着六七个小球”。不过,也有观众抠细节,认为剧中有的细节不够合理和真实。廉政瞭望·官察室专访了编剧王小枪,他回应了观众的一些质疑,并透露了《县委大院》剧本的创作过程。

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接到任务的时候确实有点找不到思路,感觉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故事其实挺不好写,原因就是如果编剧驾驭不了不熟悉的生活,对剧本就会无从下手。创作的难点主要是从一张白纸走向定稿的距离。在此之前,我的创作经验更多的是谍战题材,面对一个崭新的创作领域,最初心里还是有些发虚。

光靠想象只能是雾里看花,有的题材可以靠想象,有的题材必须走进生活,走进要塑造的这群人物所在的生活。体验生活对编剧来说很重要,对《县委大院》这个项目尤其是。为了深入地了解基层干部这个群体,我到江西赣州市大余县待了五六个月,与基层干部同吃同住,进行体验生活。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也不可能写出《县委大院》的剧本。

我当时挂职的是不占名额编制的县领导职务,与当地领导接触主要是两个方面。我会列席一些县上的工作会议,例如招商引资、防汛减灾等。此外,我几乎跑遍了大余县的各个乡镇,以及诸多村庄。内外兼有,和很多的基层干部的交集相对来说是很频繁的。在这期间,我还跑过县里的工业口、农业口,经常到乡镇、村里与居民聊天,写了厚厚的工作笔记。作为参与者也是旁观者,我慢慢了解了基层干部的一些情况。剧本创作周期大概一年半,我在大余县就待了差不多半年,这几个月的生活体验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剧中有县委领导班子挨家挨户给拆迁群众做工作的细节,事无巨细,有的人认为这不太真实,其实,这些都是我体验期间亲眼所见的事情。

廉政瞭望·官察室:说到剧情的真实性,剧中涉及体制内人员的“衣食住行”,都十分真实和注重细节,但有的细节观众觉得还需推敲,比如梅晓歌到光明县上任时,按理应该有光明县的人去接,还有新人林志为去报到的场景也比较有戏剧性。此外,剧中有光明县领导班子在食堂一起就餐的场景,现实中这种情况多吗?

王小枪:电视剧有自己的基本要素,比如巧合,比如戏剧性。所以在林志为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巧合”地遇到了梅晓歌第一天来光明县。两个人,两条故事线,在剧本上这确实是一种戏剧性的处理,有时需要在真实与戏剧性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剧作上细节的真实逻辑肯定是要遵循,像光明县领导班子在食堂一起就餐,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氛围,也是我在大余县体验生活时的亲眼所见。

王小枪

是的。我最初刚到江西的时候,肯定还是一个外来者,对工作、对生活的点滴都是陌生的,有距离感。渐渐熟悉以后好了很多。体验生活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迅速地进入角色,进入这种真切的生活。你会马上把自己置身到这个故事里,真正的理解干群關系到底是怎么样的。我最深切的体验是,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不是靠空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日常点滴。???

几乎所有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无法回避故乡这个题目。我看网上也有不少的评论,很多观众对剧中“光明县”的原型产生好奇。网友试图寻找能和现实对上的“蛛丝马迹”。事实上,“光明县”是虚构的,其它的地域、情节和人物也是虚构的。但是乡情肯定是融入血液的东西。

我写一些风土人情,写一些故事里的细节,譬如吃什么饭,或者某些俗语和方言,也情不自禁往我最熟悉的味觉和听觉上去靠。前两天看一篇文章说很多网友看了《县委大院》以后要找光明县的拍摄地现场去打卡,去剧里出现过的饭馆喝羊汤、吃面条。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文艺创作与城市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于我个人而言,故乡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学滋养。

梅晓歌与妻子乔麦的感情戏引起了一些观众的讨论。

在故事大纲的阶段,曾经对于梅晓歌和妻子情感戏的处理做过多种可能的推演,出于“展现两个相同身份、两地分居的基层干部的夫妻人物关系”之考虑,最终做了现在的一种选择。

我个人满意的人物很多,梅晓歌、艾鲜枝、乔胜利……不胜枚举,他们都是我倾注了心血塑造的人物。艺术来源于生活嘛,对于编剧来说,敏锐的观察力很重要,比如曹建林这个角色,也是我多年观察,将现实中不同的人拼贴到一起塑造的角色。

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任何一个角色,他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上有老下有小,在生活里呼吸着,鲜活的人。我希望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他无论身份,不分年龄,写出来都是立体的、复杂的、丰富的。

米养百样人。不管是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身份,性格肯定是不一样的,林林总总。有温文尔雅的也有雷厉风行的,有脾气火爆的也有冷静思考的。除了本身的身份之外,他们同时也是丈夫,也是妻子,也是父亲、儿子或是女儿。我在《县委大院》中塑造的角色,力求真实,不管对官员还是百姓的角色塑造,我做到真实客观,不美化也不矮化。另外,选角是导演组的工作,这部剧里的演员无一例外,都是给剧本加分的。

这个属于一种延伸解读吧。“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包括我看网上也有一些对于创作之外的不同解读。从剧本创作里,其实我倒没有这么考虑过,主要想表现的是梅晓歌和曹立新在价值观和诸多观念上的分歧与不同,想塑造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县主官。

这个属于题材和类型的不同。《县委大院》应该叫基层政治题材剧,而不是反腐的类型。题材的不同,决定了笔墨分配比例的不同。就像炒菜,菜系不一样,厨房里的炒法也不一样。比如,我们这次做的不是川菜和湘菜,应该是鲁菜或者粤菜吧,所以辣椒的用法和用量就不会那么多。

是的,题材决定了这部剧不会有太多正面的戏剧冲突,不会正面描述贪腐官员落马等细节内容。至于结尾的仓促感,我在大纲初始没有计划做系列或续集,所以需要在剧本阶段把结局的方式确定下来。开放式的结尾是很早就确立的,此外也希望有一些留白和温暖,这些元素综合构建了成片里的结尾部分。

马广群的落马没有被正面描述,编剧采取了一种侧面印证的方式。

遗憾其实每部剧都有,回头看,如果创作时间能够再长些,体验生活能够再久些,剧作的成色相对会更好。我也会追剧,看观众发的弹幕。本来剧本中梅晓歌是去北京陪母亲看病,由于疫情等原因没有办法在北京的公立医院拍摄,改成了省上的医院。有观众发弹幕觉得一个县委书记去医院看病,不至于这么没有“脸面”。其实,按照原来的设定,一个县委书记去北京的医院,被忽视是很正常的事情。

猜你喜欢
体验生活大院县委
成长
中共平乡县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幸福大院”可以有
立正!新兵们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文革”后的孙犁与“大院”中的《芸斋小说》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生活中的“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