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探微

2023-05-30 08:28:50魏静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汪伦李白古诗

魏静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载体。学习古诗词,可以唤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古诗词短小、简洁、意蕴丰富,假如仅仅让孩子们认识几个生字词,将古诗词背会,就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忽视。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解释清楚,把所有的思想和感情都灌输给学生,又会限制他们的理解能力,增加孩子们的负担,使孩子们对古诗词失去兴趣。那么,如何让小学生渐渐地爱上古诗词,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为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说诗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古诗词不好理解。为此,我经常讲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趣事给孩子们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我给孩子们讲了汪伦邀请李白的典故:时人知道李白喜欢游玩,喜欢饮酒。于是,汪伦给李白写信,说自己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听了,欣然前往,到了汪伦住的地方,才发现“十里桃花”乃是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有一家酒店的主人姓万。但李白并没有因此生气,而是在这里游玩了几天,临走的时候写了这首《赠汪伦》。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学起这首古诗来也兴趣十足。

吟诗

对于简单的古诗,很多孩子早就接触过,甚至能够熟读成诵。这样的古诗还需要学习吗?肯定是需要的。孩子们只是背了古诗,对于古诗的意思尚不能真正理解,更何况古诗词的音韵美。为此,在教学古诗时,我注重孩子们的朗读、吟诵。比如,在教学《春晓》这首古诗时,孩子们背诵得相当流利,但对于诗意不是特别理解,特别是“处处闻啼鸟”中的“闻”字。于是,我重点讲了“闻”的意思,告诉孩子们,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主要表达隐居闲适,诗风清淡自然,因此一定要读出韵律。我先给孩子们范读了古诗,再让孩子们跟着我的手势起伏朗读此诗,结尾朗读注意使语气悠长,速度放慢。最后,我配上悠扬典雅的音乐,让孩子们配乐朗读。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也读出了诗的韵味。课下,我给孩子们布置了在家里制作古诗配乐朗读小视频的任务,在家长群里展示。孩子们的学习得到家长们的肯定,学起诗来更有兴趣。

唱诗

古诗词本来就是可以唱的。比如,在教学《汉乐府·江南》这首诗时,我就采用了唱的形式,自己编曲,先给孩子们唱了一遍,又让孩子们跟唱。一堂古诗学习课,中间插入音乐课,孩子们学起来兴趣十足,个个争着一展歌喉。我告诉孩子们,很多古诗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让孩子们课下找一找可以唱的古诗,并挑一首简单的自己唱一唱,我们来一场古诗歌唱大赛。这下更是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点燃了。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

画诗

都说“诗中有画”,很多古诗画出来也是极美的。比如,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会让孩子们先读诗,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发挥想象把诗的内容画出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又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有黄有翠,有白有青,颜色十分艳丽。教学这首古诗前,我让孩子们先自己理解古诗,画一画。因为要画古诗,孩子们精心准备,查找工具书,理解诗意,画出自己满意的一幅在课上展示。这种学习古诗的形式,不仅使孩子们理解了古诗,还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

猜诗

许多诗也是谜语,如大家熟悉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在教学这首诗时,我事先准备了几个谜语,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如小扣柴扉久不开(一面之缘),此时无声胜有声(弦外之音)。通过猜谜语,孩子们学习了古诗,也提升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又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编排了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学习这首古诗时,孩子们首先思考:是什么使树木在秋天落叶,让花儿在二月开放?它不仅可以在过河时掀起千尺巨浪,还可以使竹林中的竹竿歪斜。它是什么呢?在思考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理解了诗中词语的意义,还感受到了“落”与“开”、“三秋叶”与“二月花”、“过江”与“入竹”、“千尺浪”与“万竿斜”的对称,理解了古诗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演诗

古诗词大多语言凝练,句子和句子之间有留白。这导致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们就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古诗的情况下演绎古诗的情节。孩子们很兴奋,自己找服装、做道具,找伙伴一起来表演。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古诗,还学会了沟通、合作,发展了综合素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角色扮演是他们擅长的游戏。例如,在学习骆宾王的《咏鹅》时,孩子们会看到一个生动的鹅头,一幅优美的主题画面,还会听到一曲舒缓的古筝曲。这时候,我让孩子们随着音乐模仿大白鹅的动作,自在地在舞台上表演,感受诗的内容,说出其大意。

除了以上这些古诗词教学方法,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把古诗词改写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同学、老师、家长听,或者举行“诗歌故事会”,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教学,就是把孩子们领到一个优美的境地,使其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更需要孩子们多读,多练,多背,多吟诵。这样,孩子们在看到朝阳时不只会说“太阳当空照”,还会说“红日东升气势豪,霞光初染翠山袍”。“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希望孩子们都满腹诗词,做新时代知书达理的文化少年!

猜你喜欢
汪伦李白古诗
“拟古诗”之我见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2
赠汪伦
宝藏(2019年1期)2019-03-20 02:29:2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6
纸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纸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赠汪伦
朋友
倒下的那一刻
戏剧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